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脱之道讲记 b25 灭谛 三 解脱的重点▪P2

  ..续本文上一页众生无明不知觉而已。这样的法必须由你自已来体会,透过你自己的反省体会当下才能体证,哪里能靠别人!所以,惟是自觉不由他悟,这话最恳切明智而实在了!不会误导众生迷信崇拜依靠他力,大家要明白!

  法是本来如此的宇宙真理,不是我给你什么。我从导师、先贤、佛菩萨那里看到这样的真理,去实验后也得到某部分的证明和受用,于是我也很愿意与大家分享,只是这样而已。你们和我一样,听到了正确的理论及方法,只要在自己的生命中、生活中,在面对事事物物的身心动态中,一一去观察证明确实是如此的。我们的贪爱染着确实是由无明无知所致,观念修正了,我们的身心就不再落入幻相随外境转了,执着颠倒自然歇了下来。那时你们同样可以体证到法性空寂,体证到本自清净的不生不灭。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法讲的是这样的实在,没有任何专利特权,法法平等,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机会。佛法讲人人皆有佛性,不是本来有一个同样的清净的佛性在我们身心里面,而是站在法性的立场来谈的:法法平等,众生平等,人人皆有觉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真正的佛法是无上珍贵而伟大的,没有虚伪造作的神话及个人的神权特权,确实是法法平等的,绝对不是神权式的恐吓:“你听我的,我就给你庇佑;不听我的,我就惩罚你。”佛法的伟大就在这里。

  “语言、文字、及我们的认识,都是相对的──佛法称之为「二」。如有与无,动与静,说此,就必有非此的彼。这都落于相对的境界,相对便不是无二的真性。”

  这几句话就点出了重点:人间所有的思惟模式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相对的两边——有无、好坏、喜欢厌恶……,这种相对的观念称为二,这就不是无二的真性。真正的法性实相是不二的,没有相对的分别。其实众生痛苦烦恼的原因就在于都落在两边:“我喜欢清净,不喜欢烦恼。”清净与烦恼本来就是相对的观念,当说喜欢清净时,就是觉得这个人间很苦,表明有烦恼,所以想要超越,超越与苦就是相对的。如果一个人能真正超越了相对的这种幻相,能明白不二即没有相对差别,找到平衡,那就不会执着于这边或那边,要厌这边或取那边。我们都觉得很烦恼(即有事),于是便求无事。好比本来没事的,硬去惹是生非,被人告上法庭,这下想方设法求无事。说起来我们在烦恼中极力要求没事,但真正没事又受不得了。世俗的人在善恶两边习惯了,一旦“没事”受不了。其实每一个人生出来本来没事,然后造业一大堆烦死了,最后求没事求解脱,从生到死就在搞这一套——本来没事去惹事,然后再求没事,到死的那一天还在“有事、没事”之间。如果有事没事的两边都歇了,那就很安稳了。我们讲解脱涅槃,其实就在讲“没事”而已。为什么会有事?因为落在相对的两边观念里了,重点就在这里。

  “我们生活在抽象、相对的世界,对事对理,都意解为实在性的,则一切的我执、法执、贪等烦恼,即由此而起。”

  我们每天在身心的喜怒哀乐中以为是真实的,皆由不了解真相的无明我见所导致,故被它所束缚。每天希望得到快乐满足,而不知起心动念的当下是虚幻的,你所要执取的对象也是虚幻而非实的。最虚幻的就是“我”的感觉——对物质及美色所产生的感受。但我们往往直觉到感受是那么实在,然后起了喜欢就想占有(乐受的贪);不喜欢的就起瞋恨(苦受的瞋);没有明显的喜欢及不喜欢的感觉(不苦不乐受的痴),结果一切起心动念的造作都与贪瞋痴相应。如果明白外境的一切万法是虚幻不实变化无常的,没有一剎那是常住不变的,哪会再执着它的实在性!正因为我们没有感觉到它是虚幻剎那生灭不住的真相,以为是永恒不变实在的,所以我们才会想占有。

  而我们情绪的“受”其实也是起起落落剎那生灭不住的。但我们总觉得好实在,觉得快乐及痛苦都是实在的。久远以来,我们被这个“受”欺骗得太苦了!皆由实在感的自性见即我执我见而致。没有这样的实在感,哪里还会有“我”的观念?这里都点出重点,实在感就是自性见,学佛要破的就是这个自性见。佛陀教我们观察外在的一切条件及当下身心的作用,就会发觉它都是无常剎那变化不住,没有一剎那是真的。只要透视这一点,你就不会被外境及自己的心意识迷惑,而超越出来。那时你也许会笑:我们好笨喔,被骗了这么久!众生很容易自己骗自己。最常见的是希望三餐都有符合自己口味好吃的饭菜。有在大饭店吃一餐要三万块,也有吃满汉全席要一百万的。每天早上起来就在考虑这天吃什么,去哪里的餐厅品尝特殊口味。我用一个证明你们会笑死的:每天早上起床拉出来的是不是都一样?这就是真相。如果发觉了这个真相,贪爱口味还有什么意义?执着在味道的满足,而不知道制作出来的实相是不敢看不敢闻的。再说,当时你在吃那几万块大餐而感觉很好吃,那种感觉是实在不变的吗?现在你还记得那个味道吗?如果味道是实在不变的,它应该还在。而事实的真相是味道剎那就过去了,任你再怎样想都想不起来了,这样虚幻的味道值得我们去染着吗?我们是不是在骗自己?有一次,一位小孩听到外面有人沿街叫卖爆米花,他说很好吃,让我给他买。我就启发他:你现在开始想(真正看),如果想得出那个味道,我就买;如果想不出来,那就不是真好吃,你在骗我,我就不买。他说:我想起来了,味道真好啊!我说:那不用买了,你已经在吃了(众人笑)。虽然这是小故事,但我们与这位小孩一样,落在执着虚幻的感受而不知。

  我们时刻在追求曾拥有的美好东西,还要重演。其实,如果你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第一天会感觉山明水秀好漂亮。第二天再去一趟,那种漂亮的感觉就不如第一次了,连续去几十次,你一定不再想去了。如果漂亮是实在的就不会变啊!为何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感受的虚幻性啊!尽管满汉全席味道很好,但连续吃三百六十五天厌都厌死了!色声香味触法接触都让我们感觉这么实在,其实这样的感觉是多么虚幻。我们活在虚幻中不自知,因而不能接受虚幻非实的真相,感觉一切都是这么实在。为了得到这个虚幻的感觉,一生都在打拼造业。而在无常法则下,每一法都必归于灭!我们所得到的一定会失去,由于执着爱染其永恒不变,痛苦更甚。所以无论如何都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虚幻非实不能满足,无常变化不能永恒保有也不能满足。一生就被这些虚幻假相所欺骗,执着造业而痛苦无边。这一切都缘于一个原因——不知道它的虚幻性,以为是实在的。所以实在性的实有感产生了我执法执,贪爱烦恼都从这里引起。

  “所以如实的体悟,须从勘破这种错觉的实在性下手,须将一切虚妄分别的意解彻底脱落不可!”

  这一句话很重要!从哪里解脱?我们执着的是自己的身心及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用如实观照好好观察体悟,看破那种实在性的错觉,真的看清楚了,哪里还会执着?譬如冰块拿在手上凉凉的,含在口里凉凉的,但一下子就融化了,这就看出冰块本身的虚幻性。一般人不会把冰块当做永恒实在的,知道抱着它一定会融化。其实万法都一样,即使最宝贝的父母孩子眷属名利财物,哪一法是永远不变的?越是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死了更苦,因染着越深,带来的痛苦必然越深。这一切如果是实在的,我们执取它还情有可原,但偏偏没有一法是实在的,我们却一直以为是实在的,这种染着真愚痴!所以重要的是要从这里去勘破自性见实有感的错觉,将一切虚妄分别的意解彻底脱落不可!不要再被意念中虚妄分别的错觉而欺骗了。

  “彻底掀翻,达到了「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真觉现前,这才不落抽象的相对界,脱落名言而实现了超越主观客观的觉证,这才是如实的现证一切法真性。”

   当我们勘破这些错觉而不再执着时,原本妄执的起心动念就会歇下来,欲望不会再起。分别意识不再扰动而逐渐止息时,你的身心自然会宁定。那是随着幻觉错觉的清洗而不再有内在扰动的条件,自然就静定。这种状态与修禅定的定不一样,要注意,是消失了内在扰动颠倒执着的条件,于是便自然回到本来不动的地方。有这种体验的人都知道,只要在某一种身心宁静的状态中,当这些意念不再扰动而自然宁静地进入这种定境时,“嗄……” 一下子就会体悟到“一切法不生般若生”,真正进入寂灭法性的体验,有的叫身心脱落。也就是说一切法不现而真觉现前,在真觉清净的法性中的那一种觉照,当下是灵灵明明、清清净净的。那时才真正不落抽象的相对界,不会再在世俗相对的观念里起心动念了,所有的名相都脱落,没有主观与客观的分别,只是混融一味的平等。这才是如实现证一切法的真性,才真正体会到法性空寂的实相。导师将这些境界揭示得何其清楚明白!难道仅仅是学术可以研究出来的吗?只有亲身体证的人能说出来!要明白,真正的境界不是嘴上的功夫,没有如实的身心体验是无法超越人间相对的观念的,必然会在是非、善恶、得失、好坏间永无止境地纠缠烦苦。

  修行的过程是从法的听闻到如实观照到亲证法性,这都要亲身下功夫去实践体验的,绝对无法依靠他人。现在所讲的佛菩萨给我们的这些法,都要靠自己去亲证的。有一重点别忽视:只要依据正见去如实体验,是人人可体证的。因为这些法的内容是如实的,这一点我可以跟大家保证!如果自认没办法而不用心,那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好好用心去体会,我可以肯定,确实是人人学,人人可受用的!佛法的伟大就在这里,不像一般的神教,信他就得救;不信就下地狱。佛法特重自己把握因缘,一切不是由谁来审判主宰,完全操之于自己。这就是佛法的平等伟大,大家要珍惜,要下功夫啊!如果懈怠得过且过,那会永远在生死轮回中痛苦烦恼,害的还是你自己!用心学法超越而解脱,也是你自己的幸福而已。

  “生活在相…

《解脱之道讲记 b25 灭谛 三 解脱的重点》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