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魂等,这些都来自于「永久自我存在」的要求,在客观上,万象是依因缘结合而成的一有规律的发展,并不是由于灵魂托胎或一个不变的实体在作祟。如冰融化变水,水蒸发变水蒸气,水蒸气又形成雨水,水遇冷又结成冰的过程。当然,因缘中有主因和次因(助缘),而我们把主要因素,当作是不变的东西,这是来自于我们主观上的固定观念,并无客观的实在性可得。”
人们都以为我们有一个灵魂或不变的我(自性),这是由于我们内心有希望永久存在的要求即永存的意欲。在客观的万事万物现象上来看,由于因缘和合有一定的必然规律,我们会以为它是常的,所以就认为有一个灵魂托胎或不变的实体。用生活中可以体会的例子来说明,举了冰、水、蒸气的变化过程来让我们明白,这其间看起来有变化有来去,却没有实体。我们为什么会认为有实体呢?因为因缘的变化中有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往往把那些主要条件(比较明显感受到的)当作是永恒不变的。譬如,我们觉得五蕴中体会、认知、分别的意识作用是时刻不离的,即使梦中还在起作用,甚至“死了”听说还会在上空看自己,就会把这个主要条件当作就是“我”(灵魂)。我们往往会把比较明显感受到的主要条件当作是实在的,这是一个重点。所以导师就点出来,我们主观的观念会把它当做不变的,其实没有客观上不变的实有自体可取。
佛法是站在无神论的立场,这里所说的无神论的“神”,不是天神、鬼神的神,是讲主宰的不变的,像上帝永恒存在的灵魂。无神论就是否定实有性、不变性、单一性的上帝主宰的观念,不是在否定六道。很多人会怀疑,佛法为什么讲无神论?佛法说有六道(天界、恶鬼等),六道都是无知无明的缘起的众生,也受着业力的控制在循环轮回,绝非是主宰的神祗。所以无神论的“神”与六道的“天神、鬼神”意思不一样,不要混为一谈。
“我们精神界的心,也是因缘和合的一群作用、状态;我们的意志或记忆力,也是会变的,这些都没有固定的我可求。”
众生执取贪染,我见我执深重,造业生死不停;如果清净了,就解脱而不再相续,这就是精神界的心(识)在因缘和合下,变化产生的一群作用与状态。包括我们的意志力以及记忆还是会变的,从这些会变的状态可知,里面没有一个固定的“我”可得。
我们最容易执着的就是这个心灵,以为我们有一个自性的清净心是永恒不变的。其实心灵的境界也是因缘和合产生的作用状态:根尘 相触才会产生识,没有这些组合的因缘条件,就根本不懂心灵状态。最主要是意志力以及记忆力,唯识学分为八识,认为第八识(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才产生记忆。无明缘行的“行”(即五蕴之行蕴),是造作的行为留下来的能量(业力),也是产生意志力的地方。我们会有意志力以及记忆,就觉得那应该是轮回的主体。所以唯识说:“先来后去作主翁”,这个主翁好象是轮回的本体。大家要注意,阿赖耶识(或异熟识)所产生的业力作用会变化:造作的业力异时而熟(受果报),就是在不同的时间成熟果报;异地而熟,未来在另外一个空间地方成熟;异类而熟,这一生是人,下一生也许是天或鬼、地狱等,即在不同的六道中而成。业力讲到识的作用就叫异熟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地方,不同的种类而成熟,开始轮回再生。我们就执着了,认为这个识是轮回生死的主人翁。但当证到阿罗汉或大乘的八地菩萨时,这个异熟识就消失了,不再异熟即解脱了。说明这个异熟识也不是永恒的,还是无常的,只是执着力还没有消失以前,它的作用不停而已。到阿罗汉或八地菩萨时,都是悟无生,不再执取了,异熟的功能就停止了,所以能解脱而不再轮回也就是在这里。因此不要把识当做永恒不变的“我”。只是生死无明的众生受识的执取作用而产生的异熟功能,但它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点一定要明白!这样才不会执着意识是永恒真实的。
“所谓不变的意志,不过是指主要倾向而说,”
如果有人说:“即使打死我,我也不会丧失对佛法僧三宝的皈敬,我的意志不变”。看起来这个意志力很强哦,但这是指主要倾向而说。证了阿罗汉就不会有这种观念意志了。
“意志本身,也无本体或不变的自性可得,甚至执着力最强的异熟识,到了菩萨第八地以后,还是会消失的。因此,心识的本质,是无实体的、无我的,而心「相」只是一种「执念」或「愿力」的因缘相或妙有现象而已。”
意志力还是从我们意识而产生的作用,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心相是从我们的心识所显现出来的相,是我们的执念或愿力的因缘相。如果里面的执着力(包括愿力)没有了,就没有心相了,而与寂灭空性相应。当这些相(包括心相)都消失时,当下就体证法性寂灭的空寂。
“一切法,只是因缘和合的连续状态,没有实体、没有固定的我、没有形而上的主宰,故说「诸法无我」。”
从无常到无我,从观察现象的不住到直探内在,都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这就是佛陀讲无常无我的内涵重点。不只是内在无我,连外在也没有一个能控制的上帝。由于内在的我执不能保存,我们就会把这种希望投射到外面,想象外在有一个永存不变的主体。所以,外在的主宰理念还是我们内在的我执向外投射的作用,所谓产生万物的主宰——上帝是人类内在自我意欲的投射而已。所以上帝是人类的欲望产生的,不是上帝创造人类,恰恰是人类创造了上帝。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迷惑在神权的观念里了。要注意:真正的佛法确实是真正的民主平等博爱自由。如果还存在束缚控制我们的主宰力量,一切都由上帝来控制主宰,那我们就与上帝不平等了,只是一个被主宰的东西,哪里来的自主自由平等?又如何自己消灭业力?
佛法讲的就是真正的平等自由博爱,佛陀在二三千年前早就讲了。但当时是神权、君权时代的理念,国王皇帝是天子,是天上派来统治主宰控制人间的。佛教哪里能说真正自由平等的理念?所以佛法无奈也只得被曲解,因为要符合政治君权的控制,符合主政者的心态,真话不能讲,因此佛法慢慢被淹没了。“佛法是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当时这样说不是要被杀头?现在到了民主时代,才能听到这纯正的佛法,也是因缘所致。过去的中国及印度,没有皇帝王公国戚的护持,哪里能兴盛佛法?一个国家有很多宗教,哪一个宗教获得皇权或国王的护持就兴盛了,没有获得支持是不可能兴盛的。所以要生存就不能讲真话,要讲符合君权需要的话。中国古代的武则天很护持佛法,还被封为菩萨再来。真是菩萨再来吗?讲那些话是为了政治的需要,为了佛法生存而已。如果不说她是菩萨再来的,她哪里会护持佛教?即使在台湾,过去几十年还有白色恐怖,讲话还是要被限制的,要听到正法正见有多难!不容易啊!
我常觉得好幸福,刚好生在这个民主时代,可以讲真话,导师也为我们抉择了这个法,我们有幸能参与并体会,觉得太幸福了,这一生真的无憾!这是难得的真福报,也是不可思议的因缘。现在所讲的缘起法看起来没什么,但我感受到因缘非常殊胜!几十年前哪里能听得到这种法?正见何其重要!听不到正见就不能破无明。许多修行人觉得这一生不能解决生死问题,只能依赖救度等待来生,这样的佛法还有其特质吗?所以我们很幸运,听到正见正法,只要愿意在生命中实证,每个人真的能得解脱自在,确实是这样。比起几千年来任何一个时代的众生,我们太幸福了,因缘太好了!这个对我来讲意义重大!所以我感恩感动,愿走这一条路来弘这个法。尽管人家不愿听,遭到很多挫折和排斥,我们还是愿默默的走。因为这才是正见,是唯一的解脱之路,怎么能不讲呢?过去没有因缘,现在有因缘了,我们怎能不把握呢?还有不少人不懂得感恩珍惜,泛泛的可有可无的。希望大家要珍惜,真的很重要!
“有关「无我」的经文:「杂含」:「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佛分析有情为五蕴,而后一合相的我执则不生。但有者不能彻底领会,以为色等各蕴还是实有,这样我执仍有安立的据点,我执仍旧破不了。”
这个很重要!为什么讲这个?佛法流传到部派佛教时,很多观念最后落入三世实有。认为我们的身心是由于五蕴和合而有,所以身心没有“我”,但他们执着五蕴的本身是实在的。导师点出:如果认为组成五蕴的条件(色、受、想、行、识各蕴)是实在的,我执就仍有安立的据点,我执还是破不了。现在也有这样的观点:知道身心是虚幻的,是五蕴和合的,找不到实在的永恒不变的“我”。但是色受想行识各蕴,却是实在的,所谓“假必依实”,其实这还是我执安立的据点。我们会在心灵上执着,执着在受想行识的部分,知道物质的“色”会坏,可以不要,它不是实在的我,但往往就会执着在心识的识上,执着心是“我”。所以导师才点出来,如果知道五蕴和合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但执着五蕴的本身是实在的话,我执还能有安立处而不能彻底破除。
缘起法说:凡为一法的因,本身还是因缘组合的。五蕴组合成我们的身心(是因),而五蕴的本身还是缘起组合的。譬如色法本身还是地水火风的组合,色法本身还是缘起的。进一步观察,地等各大也是缘起的组合。凡为一法的条件(因)本身也是缘起的组合,不是本来就有的,不需其他因缘而独立存在的自性。明白了这样的真正的缘起,就不会执着在一法的因缘(不管主要或次要因缘)是实在的,因为因缘条件的本身还是因缘组合的,这样才叫无常无我。如果一法的条件本身是常恒不变实在的,这就是第一因了,其实找不到第一因,第一因不可得。所以谈缘起时,任何一法的条件本身还是缘起无常的,没有实在性,明白这个观念才是真正懂缘起。如果我们执着条件的本身是实在的,它就变成上帝(创造万物)第一因了。如果条件都是实在的,那就变成多元…
《解脱之道讲记 b15 三法印 二 诸法无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