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魂等,這些都來自于「永久自我存在」的要求,在客觀上,萬象是依因緣結合而成的一有規律的發展,並不是由于靈魂托胎或一個不變的實體在作祟。如冰融化變水,水蒸發變水蒸氣,水蒸氣又形成雨水,水遇冷又結成冰的過程。當然,因緣中有主因和次因(助緣),而我們把主要因素,當作是不變的東西,這是來自于我們主觀上的固定觀念,並無客觀的實在性可得。”
人們都以爲我們有一個靈魂或不變的我(自性),這是由于我們內心有希望永久存在的要求即永存的意欲。在客觀的萬事萬物現象上來看,由于因緣和合有一定的必然規律,我們會以爲它是常的,所以就認爲有一個靈魂托胎或不變的實體。用生活中可以體會的例子來說明,舉了冰、水、蒸氣的變化過程來讓我們明白,這其間看起來有變化有來去,卻沒有實體。我們爲什麼會認爲有實體呢?因爲因緣的變化中有主要條件和次要條件,往往把那些主要條件(比較明顯感受到的)當作是永恒不變的。譬如,我們覺得五蘊中體會、認知、分別的意識作用是時刻不離的,即使夢中還在起作用,甚至“死了”聽說還會在上空看自己,就會把這個主要條件當作就是“我”(靈魂)。我們往往會把比較明顯感受到的主要條件當作是實在的,這是一個重點。所以導師就點出來,我們主觀的觀念會把它當做不變的,其實沒有客觀上不變的實有自體可取。
佛法是站在無神論的立場,這裏所說的無神論的“神”,不是天神、鬼神的神,是講主宰的不變的,像上帝永恒存在的靈魂。無神論就是否定實有性、不變性、單一性的上帝主宰的觀念,不是在否定六道。很多人會懷疑,佛法爲什麼講無神論?佛法說有六道(天界、惡鬼等),六道都是無知無明的緣起的衆生,也受著業力的控製在循環輪回,絕非是主宰的神祗。所以無神論的“神”與六道的“天神、鬼神”意思不一樣,不要混爲一談。
“我們精神界的心,也是因緣和合的一群作用、狀態;我們的意志或記憶力,也是會變的,這些都沒有固定的我可求。”
衆生執取貪染,我見我執深重,造業生死不停;如果清淨了,就解脫而不再相續,這就是精神界的心(識)在因緣和合下,變化産生的一群作用與狀態。包括我們的意志力以及記憶還是會變的,從這些會變的狀態可知,裏面沒有一個固定的“我”可得。
我們最容易執著的就是這個心靈,以爲我們有一個自性的清淨心是永恒不變的。其實心靈的境界也是因緣和合産生的作用狀態:根塵 相觸才會産生識,沒有這些組合的因緣條件,就根本不懂心靈狀態。最主要是意志力以及記憶力,唯識學分爲八識,認爲第八識(阿賴耶識)能含藏一切,才産生記憶。無明緣行的“行”(即五蘊之行蘊),是造作的行爲留下來的能量(業力),也是産生意志力的地方。我們會有意志力以及記憶,就覺得那應該是輪回的主體。所以唯識說:“先來後去作主翁”,這個主翁好象是輪回的本體。大家要注意,阿賴耶識(或異熟識)所産生的業力作用會變化:造作的業力異時而熟(受果報),就是在不同的時間成熟果報;異地而熟,未來在另外一個空間地方成熟;異類而熟,這一生是人,下一生也許是天或鬼、地獄等,即在不同的六道中而成。業力講到識的作用就叫異熟識,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地方,不同的種類而成熟,開始輪回再生。我們就執著了,認爲這個識是輪回生死的主人翁。但當證到阿羅漢或大乘的八地菩薩時,這個異熟識就消失了,不再異熟即解脫了。說明這個異熟識也不是永恒的,還是無常的,只是執著力還沒有消失以前,它的作用不停而已。到阿羅漢或八地菩薩時,都是悟無生,不再執取了,異熟的功能就停止了,所以能解脫而不再輪回也就是在這裏。因此不要把識當做永恒不變的“我”。只是生死無明的衆生受識的執取作用而産生的異熟功能,但它不是永恒不變的,這一點一定要明白!這樣才不會執著意識是永恒真實的。
“所謂不變的意志,不過是指主要傾向而說,”
如果有人說:“即使打死我,我也不會喪失對佛法僧叁寶的皈敬,我的意志不變”。看起來這個意志力很強哦,但這是指主要傾向而說。證了阿羅漢就不會有這種觀念意志了。
“意志本身,也無本體或不變的自性可得,甚至執著力最強的異熟識,到了菩薩第八地以後,還是會消失的。因此,心識的本質,是無實體的、無我的,而心「相」只是一種「執念」或「願力」的因緣相或妙有現象而已。”
意志力還是從我們意識而産生的作用,也不是永恒不變的。心相是從我們的心識所顯現出來的相,是我們的執念或願力的因緣相。如果裏面的執著力(包括願力)沒有了,就沒有心相了,而與寂滅空性相應。當這些相(包括心相)都消失時,當下就體證法性寂滅的空寂。
“一切法,只是因緣和合的連續狀態,沒有實體、沒有固定的我、沒有形而上的主宰,故說「諸法無我」。”
從無常到無我,從觀察現象的不住到直探內在,都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體,這就是佛陀講無常無我的內涵重點。不只是內在無我,連外在也沒有一個能控製的上帝。由于內在的我執不能保存,我們就會把這種希望投射到外面,想象外在有一個永存不變的主體。所以,外在的主宰理念還是我們內在的我執向外投射的作用,所謂産生萬物的主宰——上帝是人類內在自我意欲的投射而已。所以上帝是人類的欲望産生的,不是上帝創造人類,恰恰是人類創造了上帝。明白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迷惑在神權的觀念裏了。要注意:真正的佛法確實是真正的民主平等博愛自由。如果還存在束縛控製我們的主宰力量,一切都由上帝來控製主宰,那我們就與上帝不平等了,只是一個被主宰的東西,哪裏來的自主自由平等?又如何自己消滅業力?
佛法講的就是真正的平等自由博愛,佛陀在二叁千年前早就講了。但當時是神權、君權時代的理念,國王皇帝是天子,是天上派來統治主宰控製人間的。佛教哪裏能說真正自由平等的理念?所以佛法無奈也只得被曲解,因爲要符合政治君權的控製,符合主政者的心態,真話不能講,因此佛法慢慢被淹沒了。“佛法是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當時這樣說不是要被殺頭?現在到了民主時代,才能聽到這純正的佛法,也是因緣所致。過去的中國及印度,沒有皇帝王公國戚的護持,哪裏能興盛佛法?一個國家有很多宗教,哪一個宗教獲得皇權或國王的護持就興盛了,沒有獲得支持是不可能興盛的。所以要生存就不能講真話,要講符合君權需要的話。中國古代的武則天很護持佛法,還被封爲菩薩再來。真是菩薩再來嗎?講那些話是爲了政治的需要,爲了佛法生存而已。如果不說她是菩薩再來的,她哪裏會護持佛教?即使在臺灣,過去幾十年還有白色恐怖,講話還是要被限製的,要聽到正法正見有多難!不容易啊!
我常覺得好幸福,剛好生在這個民主時代,可以講真話,導師也爲我們抉擇了這個法,我們有幸能參與並體會,覺得太幸福了,這一生真的無憾!這是難得的真福報,也是不可思議的因緣。現在所講的緣起法看起來沒什麼,但我感受到因緣非常殊勝!幾十年前哪裏能聽得到這種法?正見何其重要!聽不到正見就不能破無明。許多修行人覺得這一生不能解決生死問題,只能依賴救度等待來生,這樣的佛法還有其特質嗎?所以我們很幸運,聽到正見正法,只要願意在生命中實證,每個人真的能得解脫自在,確實是這樣。比起幾千年來任何一個時代的衆生,我們太幸福了,因緣太好了!這個對我來講意義重大!所以我感恩感動,願走這一條路來弘這個法。盡管人家不願聽,遭到很多挫折和排斥,我們還是願默默的走。因爲這才是正見,是唯一的解脫之路,怎麼能不講呢?過去沒有因緣,現在有因緣了,我們怎能不把握呢?還有不少人不懂得感恩珍惜,泛泛的可有可無的。希望大家要珍惜,真的很重要!
“有關「無我」的經文:「雜含」:「唯有空陰聚,無是衆生者」。佛分析有情爲五蘊,而後一合相的我執則不生。但有者不能徹底領會,以爲色等各蘊還是實有,這樣我執仍有安立的據點,我執仍舊破不了。”
這個很重要!爲什麼講這個?佛法流傳到部派佛教時,很多觀念最後落入叁世實有。認爲我們的身心是由于五蘊和合而有,所以身心沒有“我”,但他們執著五蘊的本身是實在的。導師點出:如果認爲組成五蘊的條件(色、受、想、行、識各蘊)是實在的,我執就仍有安立的據點,我執還是破不了。現在也有這樣的觀點:知道身心是虛幻的,是五蘊和合的,找不到實在的永恒不變的“我”。但是色受想行識各蘊,卻是實在的,所謂“假必依實”,其實這還是我執安立的據點。我們會在心靈上執著,執著在受想行識的部分,知道物質的“色”會壞,可以不要,它不是實在的我,但往往就會執著在心識的識上,執著心是“我”。所以導師才點出來,如果知道五蘊和合沒有一個實在的我,但執著五蘊的本身是實在的話,我執還能有安立處而不能徹底破除。
緣起法說:凡爲一法的因,本身還是因緣組合的。五蘊組合成我們的身心(是因),而五蘊的本身還是緣起組合的。譬如色法本身還是地水火風的組合,色法本身還是緣起的。進一步觀察,地等各大也是緣起的組合。凡爲一法的條件(因)本身也是緣起的組合,不是本來就有的,不需其他因緣而獨立存在的自性。明白了這樣的真正的緣起,就不會執著在一法的因緣(不管主要或次要因緣)是實在的,因爲因緣條件的本身還是因緣組合的,這樣才叫無常無我。如果一法的條件本身是常恒不變實在的,這就是第一因了,其實找不到第一因,第一因不可得。所以談緣起時,任何一法的條件本身還是緣起無常的,沒有實在性,明白這個觀念才是真正懂緣起。如果我們執著條件的本身是實在的,它就變成上帝(創造萬物)第一因了。如果條件都是實在的,那就變成多元…
《解脫之道講記 b15 叁法印 二 諸法無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