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脱之道讲记 a8 界观

  “﹝界观﹞

  界,即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界有「特性」的意义,古译为「持」,即一般说的「自相不失」。由于特性与特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转释为「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为水界、火界。此水与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于水类的别名。此六界,无论为通性,为特性,都是构成有情自体的因素,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界又被解说为「因性」。”

  地水火风空识各类的特性都不一样,所以,界是自相不失的意思。通性即共同的特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为水界与火界。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里面,地水火风空识这些条件有相同的特性,也有各各不同的特性,合起来就是五蕴、六处、六界。蕴处界都是在讲我们的身心,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而已。

   “地、水、火、风四界,为物质的四种特性。《杂含》(卷三*六一经)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一切物质,不外乎四大界及四大所造的五根,五尘。四大说,印度早就盛行,希腊也有”。

  这里讲的色有两个涵意,地水火风的每一大都叫色,四大组合起来的法也叫色。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合的,所以这个色身叫色,形成四大和合的身体条件的地水火风的本身也是色。一切法是四大或四大所造皆名为色。色不是只讲物质现象而已,组成一一法(现象)的条件(地水 火 风)也叫色。

  “一切物质,不外乎四大界及四大所造的五根,五尘。四大说,印度早就盛行,希腊也有。”

   佛法中有一些名词并不是佛教所专有的,佛陀时代的思想界宗教界原本就有一些观念和名词,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佛法也会引用。如“地水火风”四大就是印度宗教界原有的观念,这和佛法所说的意义是相同的。但有些虽然名词相同,意义却纠正了。如“涅槃、业力”名词虽然本来就有,但跟我们的法是不相应的,佛法就将它修正了。

  有人说:你讲业力轮回,那是外道的学说。其实,外道有这样的术语,但内容和意义不一样,外道说有一个神我、不变的主体、灵魂之类在轮回,如婆罗门教或奥义书的学说。佛法也承认轮回,却是无我的轮回说,即没有一个“我”的主体在轮回,只是我们意识的执着而产生的作用,所以是无我的生命相续作用。因此不要听到“轮回业力”的字眼,就认为是外道的术语。

  “地即物质的坚性,作用是任持;水即物质的湿性,作用为摄聚;火即物质的暖性,作用为熟变;风为物质的动性,作用为轻动。随拈一物,莫不有此四大的性能,没有即不成为物质。”

  身体会呼吸,叫风大;身体有温暖叫火大;身体的骨骼是地大;里面的血液、唾液等体液属于水大。生命的本身都不离开这些地水火风的特性,地是坚硬的,水是湿性的,还能起到凝聚的作用,有一些松散的东西,一加水就凝结起来――摄聚。火有暖性,能将东西加热成熟。从身体的这些特性来看,只是地水火风的功能,而不是谁在操作。将身体分析起来只是地水火风的功能,不要再加上那些无中生有的神话推想臆测。

  “四大是相互依存而不相离的,是从他的稳定、流动、凝合、分化过程中所看出来的。从凝摄而成坚定,从分化而成动乱;动乱而又凝合,坚定而又分化;一切物质在这样不断的过程中,这是物质通遍的特性,为物质成为物质的因素。”

   我们的身体四大调和时就健康,那就有一期的稳定性。从小到大到老,它是一种流动的变化,是在凝聚和合中又可以分化的,地水火风可以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主体条件,当因缘变化时,它会分散。所以从四大凝合分化、变异迁流的过程中,才能看出地水火风的功能性。从水来看最容易了解:水是氢氧化合物,氢氧条件组合时就变成水;加温就变成蒸气到空中,从而变成云;低温时就凝聚成冰块、冰雹、雨或雪……因不同的条件变化而凝聚分合,万法就在这样的迁流变化中。

  一棵树有它的条件,从种子发芽到成长,有的刚长成苗就枯掉了,有的成树开花结果,有的不开花或不结果,各各条件不同,这样一直在迁流变化,凝聚相生,又相摄分离破坏,这就是物质的特性。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从小成长?长大后又会变老、病、死?它有生的一边,也有灭的一边,这就是物质的特性。但众生欢喜看生生不息的这一边,知道最后必归于灭,一定会破坏分离分散,我们就受不了。这不是一切法的特性吗?有生必有灭,这就是一切法的特质。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它而逃避?我们只想永恒的生存,不想破坏和灭亡,喜欢生的一边,所以都赞叹生生不已,生了孩子还要庆祝,对于死亡是很恐怖的。因为不了解法的特性,不了解法的真相,所以都偏于一边,取着一边。一切物质的“生”,是四大条件的聚;“灭”,也是四大的分化而已,这是本来如此的法的特性。人们不会只喜欢白天而不喜欢黑夜吧?能二十四小时都在狂欢而不睡觉吗?能每天都在幸福快感中而不安息吗?三天不睡觉你就熬不住了!可是为什么我们只喜欢生而不喜欢灭呢?我们对这个灭产生极大的恐怖,好生恶死,而不知道灭和生的特性是一样的,只是四大的凝聚和分化而已。所以有生必有灭,这是宇宙有法以来没有一法能超越的。从古到今看到有不死的人吗?无论他是有大权势的国王,还是具有大法的神通者,都无法超越这样的特性。

  当人们知道物质不能永恒,又幻想着心灵可以超越生死而永恒存在。其实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禅定――四禅及四空定,共形成二十八(或说三十三)天,这都是与精神心灵变化有关而产生的三界轮回现象,也不是永恒的。经上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众生都在变化中无有永恒,尽管天人很享福,但福报尽了,同样要轮回。所以佛弟子不求生天,因为升天不究竟。佛法说的究竟解脱不是要你生天。因为天还是三界内,三界无安,只是快乐的时间长一点,善业所致的福享尽了,剩下的就是恶业。天人的福报尽了五衰相现时,是很恐怖的。因为他们有点神通,看见福报享尽后剩下的业报,所以起了大恐怖。在我们的想象中天非常美好,太享福了。其实天人最后羡慕的是人类,他们希望往生人类,不再希望投天界了,知道福报享完后就是极苦的三恶道,谁愿意去!佛法常说“人身难得”,人在升降之间,不象天界太乐而忘我地享受,也不象三恶道因太苦而无法修行,人间有苦有乐,还具备了人类的意志理性思惟,可以反省而超越。学法解脱的条件唯有在人类,大家不知道人类的难得可贵,想修禅定得天的福报,那是暂时的“安非他命”,不是究竟的。究竟的是在人道中得法解脱,超越三界的轮回生死,这是佛法的终极意义,我们要明白佛法的特质和终极意义。有些人有钱有地位,也乐善好施,但这种布施只能得到福报,福报是享得尽的,不是只有福报就能解决生死问题。我不反对大家植福,福慧都是需要的,但千万不要只图福报而无智能。佛法说的般若就是不共世间的智能,了解诸法实相而见法才是真正解脱的智能――慧(般若)。如果不学佛法,就不知因果、凡圣、四谛、缘起,那就是无明,怎么能解脱?你只会堕落在情欲、物质、虚幻的名誉中而自我膨胀,永远不能止息,又如何解脱痛苦烦恼?如果这些物质名利能使人解脱,原先当王子的佛陀还要放弃他固有的一切吗?人间的这些都不能解决我们生命中的问题,这是个现实。如果医生宣布你得了癌症,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你会有什么感觉?即使你是亿万富翁或是总统,你的儿女都很孝顺,每一个都是立法委员,你的另一半最爱你,这一些能解决你的生死问题吗?没有一法能解决我们生命终极的问题。自古以来,多少圣贤放弃了人间的欲望占有,而走上修行之路!这些人到底是笨蛋,还是真正的智者?要明白啊!

  如果人间真的是幸福快乐的,佛陀当然不需要放弃。然而那些确实是轮回的苦因,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它们只能引起我们的贪欲执着和造业,到死那一天,这些名利恩爱一点都帮不了你的忙!没有谁能救你!

  众生象鸵鸟一样,谁讲到死就:“呸呸呸”!忌讳“死亡”的字眼,难道不讲就吉利了?不讲就不会老病死了吗?那只是驼鸟心态罢了。有智能的人未雨绸缪,明知道一定会面临老病死的到来,因为那是必行之路啊。现在最要紧的是了解生命的真相,将来走时,没有电灯都可以走得很自在。就好比知道每年台风一定会来,预先把房子修整好,把水沟畅通了,台风来临时,你就可以安然不动。如果事先什么都不管,只是一味的逃避,能解决事情吗?自古以来,谁能避免老病死的?唯有具足正见的佛菩萨才办到了。过去这些圣弟子们安然自在面对死亡,把死亡看作是简单的小事,心里不会扰乱颠到,不会执着这个身心。但你如果不去具备这些解脱者应有的条件,将来面对的一定是大恐惧!谁都逃避不了!

  一些人在问师父:“我亲人要走了,怎么办?”问及都没有学佛,你说我能怎么办?显神通还是灌顶加持?使得他们不堕三恶道而升天,我有这样的功能吗?那我比上帝还厉害了。缘起的因果法则就是任何事情都没有侥幸的意思,因与果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理则,如果因果间没有必然性,我们还需要修行吗?佛法不是靠运气,是靠因与果的必然理则来改变条件因缘而成就的。如果死后超度有效,那我们修行的人太笨了,辛辛苦苦修一辈子还不一定成道,人死后请人来敲敲打打就解脱生死,不是很轻松吗?注意听哦,不要误解了佛法。我这样苦口婆心的一直讲,从你们不懂而讲到你们懂,从你们不学而讲到你们感动,到今天也不过这些人而已啊。而且你们现在有智能分别事物,身体又健康,有自主力,这么好的因缘条件都不受用,试问:死后敲敲打打能解决问题吗?这样的话,我何必辛苦说法呢?大家死了,请法师来敲敲打打就好了么!

  佛法绝对不是迷信,不是讲心灵的安慰寄托,是要明白因果间的必然性,建…

《解脱之道讲记 a8 界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