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因缘条件。
这里所谈的苦集灭道的苦是人生现实的根本问题,它不是一个理论,而是我们生命身心当下的事。所以我们在听法,不是在听理论,而是明白佛陀开示的原来就是我们自己生命的问题。在听法时,能随时认识到原来是在讲自己现在切身的问题,能回归生命,那你们当下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你认为,佛法只是在谈理论,与你的生命不相干,那么这个理论对你来说就不会有作用。
我们在希欲里求满足,在欲望的过程中你会觉得有一种安慰,但是那个希欲的希求并不会停止,因为你达不到,所以在信仰里造成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如果在听法的过程中,我们能明白原来是在讲自己身心的当下,因而能如实地回归到生命来,体会到当下,那时就可以感受到:原来真是这样!所谈的每一句话都没有离开现实――生命的作用。这样的学法,从第一课一直到最后一课过程中,你们都可以感受到内在的问题。这里不但指出你的问题,还会告诉你解决的方法,这个课上完,也许就有人受用了。因为他讲的就是当下生命中的问题,不是虚无缥缈的玄妙道理,而是生命中自己当下的问题。希望大家在听法的过程中,能时时回归生命的当下体验,马上感受认知当下,这个很重要!如果只是来听一听,回去就忘了,那跟你一点都不相干,这样学法怎么能受用呢?所以讲苦不是在理论上转,而是在讲我们生命中的问题,这个观念也要明白。
“为了解决这些,世间提倡增加生产,革新经济制度等。但世间的一切学理、制度,技术,虽能解除少分,而终究是不能彻底的。如世界能得合理的和平,关于资生的物资,可部分解决。但有情的个性不同,体格、兴趣、知识等不同,爱别、怨会等苦是难于解免的。至于生死等苦,更谈不上解决。”
我们的生活有压力,可以增加生产;病苦大,可以发明医学;改造经济和医学卫生,这些可以改善我们的生命,但不能解决生命中的终极苦迫,所以这是不彻底的。两个不同观念的人一定会有诤斗,你说好的,我说不好,就无法避免怨憎会和诤斗,那就是苦。再怎样改善经济和卫生医疗,最后还是免不了老病死和爱别离。我们的身体、个性、知识观念都在重重制造一些因缘,所以如果只是在人间物质和卫生上的改善,那只是部分的,并不能解决我们生死等根本的苦。
“如从根本论究起来,释尊总结七苦为:“略说五蕴炽盛苦”。此即是说:有情的发生众苦,问题在于有情(五蕴为有情的蕴素)本身。有此五蕴,而五蕴又炽然如火,这所以苦海无边。要解除痛苦,必须对此五蕴和合的有情,给予合理的解脱才行。”
七苦是从哪里发生的?是从五蕴炽盛而来。色受想行识是组成身心的五个条件――五蕴,五蕴的造作像火在炽盛燃烧,前面的七苦其实就是由于五蕴炽盛而引起,所以加上这个总共就是八苦。五蕴为有情的蕴素,我们的炽热烦恼都离不开自己五蕴身心的造作,这就是重点。之所以会痛苦烦恼,其实就是这个身心在造作,有此炽然如火的五蕴,所以苦海无边。要解除痛苦,必须对此五蕴和合的有情给予合理的解脱才可以。我们在这里受苦,在这里制造苦的因缘,就要了解五蕴的功能性,真正超越炽然大苦而解脱,在这里跌倒的,就在这里爬起来。我们在这里造作,在这里产生苦迫痛苦烦恼生死,也要从这里解决,五蕴就是我们要明白而解决的根本地方。
“有情为物质与精神的和合,所以佛法不偏于物质,也不应偏于精神;不从形而上学或认识论出发,而应以现实经验的有情为本。”
这与上面几个重点是相呼应的,五蕴就是物质和精神――色心二法(色蕴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的组合。佛法不会偏于一边,既不偏于物质的色,也不偏于精神的心灵部分,更不会形而上学去找一个本体(第一因),也不会由于认识产生的差别,而误以为只是心灵的作用。佛法讲的是中道,不偏于任何一边。有情本身就是色心和合的,所以不能偏于色,也不能偏于心。没有心灵的作用,色就败坏了;没有物质,心灵也不能起作用。有情是色心和合相依相缘的存在,不能偏于一边,所以必须以现实经验(色心和合)的有情为本。
“佛法以为一切是为有情而存在,应首先对于有情为彻底的体认,观察他来自何处,去向何方?有情到底是什么?他的特性与活动的形态又如何?不但体认有情是什么,还要从体认中知道应该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但根本而彻底的解脱,非着重于对有情自身的反省、体察不可。”
这些都是重点,我们必须先认识这个有情(自己),彻底的体认观察它,从何而来,去向哪里?这个和合的五蕴身心到底是什么?他的特性功能是什么?在怎样造作运作?必须深刻地去了解它。不但要体证有情是什么,还要从体证中知道该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体认是过程,要了解真相,既然五蕴身心是物质和心灵的组合,那么心法(受想行识)有什么功能?它们是怎么运作的?色与心的关系怎样?它们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这些都能明白了解,才能建立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不会胡里胡涂过日子。讲一句比较实在的话,我们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如果了解自己,你就解脱了。讲一句比较严肃的,我们都在胡里胡涂中过日子,有哪一天是你清楚的在过?又有哪一天你能自在的要怎样就怎样
我们是真的能作主,还是在胡里胡涂中过日子?回想昨天以前的事情,哪一天是你还能明白记得的?哪一天是你自己能刻意创造的?现在活着的当下,我们真的能作主吗?我们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吗?这个真的叫“我”吗?没有人了解,只是随着生物的功能每天过日子而已。哪一个知道真正的生命内涵?所以这就叫无明――不了解真相,在不了解真相之下,只能靠着惯性和知识,靠着自以为认同的在过日子。能分清对错与好坏吗?明白怎么来去、如何生死吗?几个人能真正明白生命的终极意义?如果人类没有理性,没有探讨生命的终极意义,那与一头猪一条狗又有何不同?猪狗没有人类的种种烦恼,它也是过一生,也会繁殖后代。如果人类只是在欲望所求中胡里胡涂地过一生,与猪狗又有何区别!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真的吗?哪一个人能真正知道生命的终极意义?谁能规划自己尽未来际的慧命?我们真的是在无明中过日子。如果不是佛陀真正体会到真理来指导我们,哪一个人能有路可走?了不起就是在崇拜和他力依赖中,也是胡里胡涂地来,胡里胡涂地走。你说你上天堂了,谁知道你是怎么上天堂的?有没有死人回来真正告诉你他去了那里?谁能证明?坦白讲,我们都是在无知烦恼和无奈中一天天胡里胡涂地过日子!不管你现在是何身分,到你死的那一剎那,你会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我这一生在搞什么?到底得到了什么?面对死亡时,你真的认为这一生活得有价值吗?往后就没有问题了吗?只有见道解脱者才能坦然,其它任何人都无法说这一生活得真正有价值,往后再也没有问题了。
如何观察我们这个色身五蕴(包括六处)的功能和运作
里面有一个叫“我”的灵魂吗?真的是它在主宰生死吗?是由它来规范一切的吗?谁来主宰规范你的生死轮回?什么叫业力?我们真的明白吗?这里就点出重点:必须面对我们现实经验的身心,从身心中去体证认识观察,只有透过彻底地观察,明白它的内涵,我们才知道真相,才能找到真正的因。请问:你们所知道的任何宗教派系有这样真正在探讨真相的吗?还不是在依赖拜拜求平安中!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开一切灾难,死后必定可以往生到哪一个永生不灭的地方,是否在这个幻相里?其实真正的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是很清楚明白平实的:就在我们的五蕴生命中去了解它。所以第一步你必须先观察自己这个五蕴身心,看清楚它的和合性、功能性以及相依相缘的必然性,否则如何去解决?
但根本而彻底的解脱,非着重于对有情自身的反省体察。观察以后,找到了原因,还要懂得反思,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样才有下手处,最后从法的体证中真正超越出来。过去我们虽然胡涂,现在学到了佛法的正见,找到了真正的下手处,看出了痛苦烦恼生死的真正因缘,就可以解决它。不然只看到问题,又不能解决有什么用?佛法讲的是苦集灭道,找到苦的真正原因,就有方法消灭它。
我们可以从佛陀时代的情况看出佛法的奥妙,那时亲近佛陀的人比现在的人幸福多了!佛陀是一个觉者,能信任听从他的话,当下依照他的方法体证反省,马上就可以受用。那时亲近佛陀的人,甚至只有第一次见面向佛陀问法的,佛陀给他一点小小的指导,就得了法眼净(证初果),跟随着他出家修行的大部分都证了阿罗汉。现在为什么不能?流传了二三千年的佛教如今变成只有信仰,还告诉我们:我们的业力深重,靠自己是没有办法的,只有等佛来救度,等往生到哪里去,以后再解脱。佛法为何变成这样?如果不找到佛法真正的根源,照佛陀的方式去理解的话,那我们就只能生活在佛法流变的方式中,还谈什么解脱!从这里就知道,正见何其重要!为什么佛陀时代的弟子们一听法就得法眼净证初果,修行没多久就证了四果?现在不要说证四果了,想要见法都比登天还难!为什么?都没有注意自己身心的问题啊!没有谈如何去发觉问题,如何超越而远离颠倒梦想,如何真正的离贪欲而解脱。现在都在谈满足欲望:信者可得加持;布施者可得福报;信仰者就可得救。请问:不去探讨真正的原因,如何解除你的问题?前面也提及,佛法是信智相成的,不是一个信字就能解决,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慧――般若,是了解诸法实相的般若智能。上课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各位的正知见。我们的痛苦烦恼从哪里来?是由我们的行为造作而来。行为造作从哪里来?由我们的观念而来。如果观念正确,怎会带来痛苦烦恼生死相续?很简单,就是我们的思惟模式、自以为是的认知有问题。如果懂得反省,就能找出问题,才有修正和解脱的机会。我常譬喻,我们的观念就像计算机的软件,那一套软件的操作产生计算机的一切功能作用。我们里面也有一套软件,它是随着我们各人的经验知识、环境背景等种种综错复杂的因缘条件来完成的,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软件各有差别,展现出来的行为也千差万别,它所带来的痛苦烦恼就是这个身体所造作的,那束缚这个身体有用吗?你硬性叫它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它会听话吗?把一个罪大恶极的犯人关他三十年,出狱后他的问题能解决吗?他能变成圣者解脱者吗?你束缚他的身心,压制他的行为,但他里面的软件并没有改变,他出狱后的行为还是根据那一套思维模式在运作。修行也是如此,信仰或戒律的压制束缚能否改变我们的程序?很多人学法很虔诚敬爱精进,为何还是不能解脱?因为你依据的那个软件程序是有问题的,怎么能解脱?
所以各位要明白:今天我们学法为什么重上课,而不是重那种信仰苦行?就是要修正我们错误的软件,然后输进去正确的软件。软件真的正确了,观念就会正确;观念正确了,行为就会正确,这是必然的。这样你们就知道修行从哪里修了,不是单纯的信仰或控制自己的习性而已。习性如何控制?所以不是控制而是转化,从我们的程序即思惟模式去转化,因此上课何等重要!理解了法的真实义,才知道我们过去思惟模式错在哪里;接受了正确的讯息,就修正了错误软件;随着对真相的明了体证,思惟模式就照着正确的因缘在运行。那时不用刻意去修正我们的行为,就好比计算机的运作根据的是软件程序,只要修正了计算机的软件,出来的功能绝对是正确的。
很多人问师父:“你讲的我都懂,可就是为什么我做不到?”如果作为听过耳边的观念知识,那是一下子就过去的,因为没有生命的体证和震撼,没有很深刻地去体证了解,那一种“懂”是不深刻的,所以知识与体证之间还有距离。真正的修行,是在理论的听闻后,从生命中去实践而感受明白,这与观念上稍微听一听的明白,差距是相当大的。譬如听闻到法师的开示,知道众生有我执自私,所以就要破我执,要舍。但是你真的能舍吗?不是我听到后就已经舍了,而是真的能关怀众生,尽我的能力去帮助别人,你真的这样去做了,那一种舍的体验才是如实的,才能体会无我,才能破我执。有些人说:师父你讲的我都知道。问题是你从来不做,从来不去实证,那怎么能体会舍的真实义呢?又如何破除我执呢?所以要切实的修正软件的程序,但还要透过实践。理论明白了,软件的修正只是一个指引方向,只是原理方法,必须透过实证,才能明白理论的正确性,体会到确实如此,被我们的意识深深地吸收了,才真正变成你的思想。那时就不用刻意改变自己,因为你的行为是根据那个思想程序在运作。这个道理有很多人不了解,所以修行都在压抑控制。真正的修行必须从心灵观念中去转化,唯有了解我们错在哪里,才能建立正确的信息,真正了然于胸,才能奉行,然后自然转化一切的行为,这是修行的重点。
所以,要根本而彻底地解脱,非着重于有情自身的反省跟体察。我们听了法,如何真正体证到法确然如此?如何真正转化我们的意识?意识接收了法义,真正吸收后出来的程序绝对是根据这个,怎么还会犯错呢?自然不会颠倒执着,不会去造作痛苦的因了。也许我们都被火烫过,如果你经验过手被火烫的那种感觉,即便是一次,以后看到火,自然不会再把手伸进火中,因为了解到火会烫人,很痛苦的,就是这么简单。因为那个体证的感觉太真实了,是生命中的体证。现在大家都感到了苦,那就不要再跳进痛苦烦恼中了哦!就像不把手伸进火中一样。但奇怪的是,我们的身心明明在痛苦中,为何仍然在制造痛苦,要深思啊!当你透过反省体察深入了解身心痛苦的真相时,就全然不一样了。所以要反省观察自己,了解自己身心的运作模式。如果对自己的内在身心没有一分了解,就不知道我们痛苦烦恼的因从何而来,更没有下手解决的地方,下面谈的三处观就是对于我们自己身心的分析观察。
《解脱之道讲记 a4 苦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