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有一种冲动,它都是有力量的。所以,人为什么要不停地要说些什么,要做些什么,为什么?因为生命它就是一种需求,一种……每一种种子它都是代表一种心理力量。比如说贪心,有的人贪心重的人,就是因为他贪的种子的力量特别强大;嗔恨心重的人,他就是因为嗔恨心的种子力量特别强大;好学的人,他就是因为他好学的种子力量特别强大。就是每一个人我们都在薰习着不同的种子,都在种子生现行,那么现行的时候又薰种子。从现行薰种子这个过程它也不是单纯的,因为我们有意识。所以,当我们在想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的想法它会逐步成熟,我们能力会不断增强,观念也会不断地在调整。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的过程是有我们的意识在参与。所以我们每一种心理的形成,它是跟我们的意识……它一方面跟我们固有的心理力量是有关系的,另外一方面跟我们人的观念是有关系的。如果你有正确的观念,你就会不断地去调整你的……你会在不断地调整,往好的方面调整;如果你的观念是错误的,你就会不断地往不好的方面调整。
在这里告诉我们,我们的心理是怎么形成的。所以,在我们心灵的世界里边,有的种子力量很弱,那么也有的种子力量很强。这个种子的力量是不一样的。每一种心念……从“种子生现行”的观念它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其实我们每一种心念都是培养起来的,每一种心念的都是缘起的,每一种心念都是可以改变的,任何一个念头……所以佛法讲心念无常。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你在薰习什么样的种子,也就是说,关键是你在培养什么样的观念。你在薰习什么样的种子,那也就是意味着你在张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力量。有的可能会不断地在培养嗔恨心,有的人可能会不断地培养贪心,但也有另外一些人可能在不断地薰习这种、培养这种慈悲心,也就是你在你的心灵里面播什么种子,你在你的内心培养什么样的种子,其实这才是修行的关键。
所以,因为我们不同的心理活动,我们的这些不同的心理活动也就在逐渐地形成不同的心理。所以,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对我们未来的生命都会产生影响,因为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我们都在张扬不同的心理力量。所以,为什么修行要从起心动念入手,其实原因也在这里。我们说,啊,客观上有没有护法神,佛菩萨看见没看见,其实那个都不重要。乃至包括你将来有多大的果报,其实跟你内心形成的力量对你生命的影响相比,外在的果报也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外在的果报它只是一时的,一次性就结束了,但是一个人如果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这种心理将会长时间影响着你,甚至永久影响着你。你如果说没有通过修行去改变它的话,它对你的影响将是尽未来际的。你说一种生活环境对你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但是你的一种心理的影响对你将是长久的。所以,我们的世界是我们的这个每一种心念……它是根源我们的……都有它的心理基础。我们的所有的心理的因素、心理的力量都是我们在无尽生命延续中逐步形成的,逐步培养起来的,都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不天上掉下来的。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可以改变的,没有不能改变的心理。善和恶也都是一念的事情。不要小看一念哦,这个一念它可以摧毁整个世界,“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但一念也能成佛,都是在这个一念。慈悲心是一念,嗔恨心也是一念。关键就在于你张扬的到底是哪一念,你把这个念头到底培养得有……这个,培养的力量培养到什么程度?我觉得这个是很关键。所以,我们要认识到种子……在这个唯识学里边种子对我们生命的作用,这个是非常重要。
那么,根据“种子生现行”,种子的道理,唯识宗又建立了种姓的学说。我觉得这个种姓也是蛮有意思的。种子是代表着我们内在的一种心理的潜在的力量,然后“种子生现行”之后是代表着我们的一种心理活动,然后这种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它同时又代表着我们在张扬某一种心理、形成某一种心理,而当某一种心理在我们心灵世界一旦力量大到……成为我们心灵世界中主宰我们心灵的地位的时候,其实它就成了我们的一种性格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一种心理了,它已经就成了我们的性格了。当这种性格如果固定下来了,也就成为了我们的人格,那么,这个人格其实也就是我们的种姓。所以,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把人分为几十种,比如说有贪性人、嗔性人、薄尘人……其实人有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这么说,生命的素质或者是种姓,你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人,我们每个人看看自己:我是什么性质的人?你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人?我们每个人看看自己,我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性格?我在这些烦恼里边,到底哪些烦恼的力量特别重,我可能就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人。
所以,唯识宗就讲到有五种种姓,这个种姓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比如说有的人他就是属于没有种姓,没有种姓也就是说这种人他没有什么善根,也没有什么慈悲的。那么还有的人呢,是属于菩萨种姓,就是很富有利益他人的心理、利益众生的心理,那就是菩萨种姓。那还有的人他比较自了,比如说他总想着自己解脱,他不太关心别人,那么这种人就是属于声闻种姓。那还有的人,就是他没有一定的,他碰到什么因缘他就会有什么选择,那么这在佛教里边就叫不定种姓。当然这个种姓的东西也不能把它理解机械了,还是要从缘起法来理解。种姓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你要想变它也不是很容易,是不是?你看,叫什么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一个人你如果已经形成一种性格、有一种固定的习惯之后,你要改变它,很难!但不是说不能改变,如果不能改变,这就不符合缘起法,这就是有自性了。一定都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不是说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你要没有相当的的善巧方便……你要改变一种心理,你要改变自己的一种性格,你要改变自己的一种不良习惯,那其实是非常难的!那不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修行很难的原因就在这里。但是,如果说我们有非常好的方法,其实它也不会很难。这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所以,种姓就是我们的心理、我们的行为它的一种积淀,它的一种形成的强大的力量的一种表现。那唯识宗根据这个“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的这个道理,建立了诸法唯识。也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境界,也就是所缘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刚才前面讲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其实我们不要去关心……很多人说,一说到唯识,啊,你说到唯识,有的人就会问了:啊,那,那个,你说唯识嘛,唯识所现嘛,唯识所现呢,那也就是说,这个没有一定比较相对客观的东西,比如说我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了。那如果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话,那有的人就会说了,那你说,这个月亮为什么一定要十五才会圆呵?如果唯识所现,能不能初十就圆呵?既然月亮要到十五才圆,那你怎么说唯识所现呵?那比如说,还有,比如说泰山为什么一定要在山东?那你唯识所现我们什么时候在苏州的附近?怎么样,我们几个人来变一座泰山,看看行不行?啊?——我们有的人很多人我们就会去关注这样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在唯识的祖师们,它也有非常好的回答。我们现在并不着急地回答这个问题。
我引的这个例子,我是要说明的是什么呢?一个人……世界是很大,没错,这个大千世界是很大,这个宇宙是很大,关键是能够影响你的是什么?你说能够影响你的是什么?能够影响你的是你能看到什么、你能够接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你怎么去看。能够影响你的是这些东西呀!如果……你说他方世界多么好多么好,或者多么不好,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接触得到,那跟你有什么关系?啊?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说,啊,这个什么,从东方再十万亿佛土那边有一个佛国,那边怎么好或者怎么不好,那跟你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要关心的是:你能看到什么?你能认识到什么?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以自己为核心,都是以我们的心理……都是建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的基础上,这个才是很重要。
那么,我们的世界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是从哪里来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其实也是无限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也是无限的。但是,我们现在能够感觉出来的是显现的这一部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包括整个宇宙的,宇宙也只是我们心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现在能够感觉到的就是显现的这一部分,真正能够对我们目前产生影响的也是显现的这一部分。我们显现的是什么?而这显现的这一部分,我们怎么看?这个是很重要。所以,我们须要去认识、须要去注意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跟我们的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那么,唯识的道理,它在说明到唯识,其实它有二种,一种是因能变,一种是果能变。因能变,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事实上也就是我们的……它的根源是种子,也就是根源于我们的心理经验、根源于我们的各种心理力量,然后每一种的心理力量,也就是种子,当它显现之后,然后就会形成我们的世界,能缘和所缘的世界、见分和相分的世界。也就是从种子生现行这是因能变,从每一种心理当它产生活动的时候,都会显现出见分和相分,这就是果能变。所以,我们的世界事实上也就是我们心理活动的表现。我们目前有哪一些心理,那么我们目前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就像我们目前有出家的心理,有学佛的心理,那么我们就会坐在这里学佛了。另外一部分可能有经商的心理,他可能就会跑去做生意,想着赚钱。就像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认识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显现,同时又是我们内心给它规定的,我觉得它好,我觉得它不好,都是我们人的一种认识。除了这个认识以外,我们认为好像是,我们现在所…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