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4▪P3

  ..续本文上一页认识的一切都是在我们心以外,它是客观的、固定的、不变的,或者说我们觉得它好,它就是好;我们觉得不它好,它就是不好。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所以,唯识见它就是要告诉我们:没有离开我们心以外的这种客观的、实在的、不变的这样的一种境界。相反,我们认识的一切境界都是没有离开我们的内心,都是我们的内心给它规定的。

  唯识大概就是要说明这样的一种道理。

  看看你们听得清楚不清楚?我已经给你们大概地介绍了一下诸法唯识的道理了,你看仅用了一节课,啊?二节课了。那么,关于唯识的道理在《成唯识论》里边讲得最详细,《三十论》里边也讲了,当然《成唯识论》是解释《三十论》的了,所以讲得蛮详细的。所以,具体的内容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学习《成唯识论》的时候(再学习)。但是,大概的内容其实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

  那么,这个是讲的是依他起相,然后就遍计所执相。

  遍计所执相基本上就是我们凡夫的世界。我们的凡夫的世界就是遍计所执。遍,是普遍的意思;计,是分别。(遍计)是普遍地分别。这个分别是什么分别呢?就是种颠倒分别。这个颠倒分别,这是我们凡夫的特点,我们看到什么我们都会进行(分别),当然只要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都会分别,都会作一番虚妄分别:哦,这个好呵,这个不好呵;这个有价值呵,这个没价值呵;这个是美呵,那个是丑呵……我们都会进行分别。分别了之后,伴随着是什么呢?执著。所以分别和执著它像一对兄弟一样,有分别,往往就会有执著,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它本身就是具有粘性,因为我们的凡夫心……当然这个不是说圣者的心理了,是说我们凡夫心它是具有粘性的,当我们只要介入分别了之后,它马上就会粘上去,它马上就会对这个境界产生一种粘性,就会产生一种粘的作用。这种粘的作用就是执著。所以,有分别往往伴随就是有执著。所以,有的人干脆说:啊,那你不执著,你就不要分别。不分别是不是就不执著?那么这样一来呢?就不仅仅是把颠倒妄分别给否定了,把如理的分别也给否定了,把正思惟也给否定了。那么这在修行上来说是不可以的。但是,我们凡夫的心,当我们在作分别的时候,我们多半都会产生执著,那么这个执著其实主要就是我执和法执。

  因为遍计所执的关系就形成我们的凡夫的世界。本来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应该是依他起的世界,就是一个缘起的世界。比如我们每一个念头的产生,每一个念头的产生它是个什么?它是一个缘起的。比如你看到一个人,或者看到一件事,你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那么这种心理的活动,它纯粹就是一种依他起,这是一种缘起的现象。那么缘起的过程,缘起要揭示的是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我们的每一个人心念的形成,以及我们每一种心念的活动,其实它都是一个缘起的过程。我们大家要记住:都是一个缘起的过程,它是缘生缘灭,缘聚缘散。它是“因缘所说法。我说即是空。”它是空的,也就是它是没有特质的,它是可以改变的,同时它又具备无限的潜力。这是缘起法的特点。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就是很真实的,很客观的。但是,每一种心理产生活动的时候,我们面对着我们自己的心理,包括我们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自己的情绪,我们的喜欢的情绪、讨厌的情绪、爱的情绪、恨的情绪,以及我们情绪上所投射的这种影像,比如每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每一种情绪它都伴随着这个影像,这个影像和这个情绪,这个影像和我们的心念,我们会去认识它。那么这个认识就开始出问题,这个认识就开始出问题。

  所以,遍计所执有分为几块,一块叫能遍计,一块叫所遍计。所遍计的是见分和相分,那么能遍计的又是什么呢?就是能够分别的意识、心,主要指的是……在我们这个八个识里边,能够遍计的,能够产生遍计所执的这个识,主要是指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尤其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主要也说是第六意识,因为前五识它是没有遍计的能力,它只是现量;第八识呢,也没有。那么,真正能够产生遍计的就是意识和末那识,尤其是第六意识。

  那我们这个意识,当我们意识对见分和相分进行认识的时候,要出问题哦,在认识的时候就会产生我执和法执。比如认为:这个是我的,我的想法,我的心情。比如说一种欢喜心生起,这是我的心情,我的心情很好;一种烦恼的心情生起,哎呀,我的心情糟糕透顶了。然后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啊,这个桌子是我的,这个房子是我的;这个人跟我有关系,那个人对我好,那个人对不我不好……这就是一种我执,这就是一种我,一种我执,我,我很重要,以我为中心。但事实上,我是个什么东西呢?我是个什么东西呀?其实,不论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你去分析,你实在没有办法在这个有为法的世间,找到一个固定不变的这样的一个心理因素和物质的元素。因为物质元素你可以分,比如我们讲这个色身,你说这个身体是“我”吗?有没有一个不可分的东西?啊?有没有一个不可分的东西?没有,这在物理学上也证明了没有不可分的东西。那么,在佛法里边尤其唯识学它也破斥了这个道理,你认为有一个不可分的东西,如果你是作为一种物质的存在,那么它一定还有六个方面,东、西、南、北,还有上、下,如果一定还有六个方面存在,那它一定还是可以分的。只要你是一个物质存在,它就是有方位,如果方位,它就是可以分的,不是不可以分的。那么从我们心念的分析,就是会分析到一刹那一刹那一刹那……你找不到不可分的东西。

  所以,找不到一种我,就是我们的每一种心理活动,哪怕是世界每一种事物的产生,它都是一个缘起的,是没有自性的,都是一种因缘的假相。但是一旦进入我们认识之后,这一切全变掉了,一切全变掉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4》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