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南京大学博士论坛问答▪P2

  ..续本文上一页譬如泰戈尔的诗、莎士比亚的诗,我还是觉得蛮好。

  (八) 问:我是文学院的,想问一下您的休息时间。因为看您好像五点半就起来了,晚上也挺迟才睡。按照中医的说法,休息时间要有一定规律,但有些高僧大德甚至不睡觉。我很随喜,但根本做不到。请问,我们到底要不要遵循中医的规律?

  答:以前我在学院里,早上起来、晚上睡觉各方面作息都很有规律,但后来事情比较多了,有时候白天一直在忙,到晚上功课还没念完,拖的时间就比较长,有时候也睡得晚一点。

  但我可能身体跟别人不一样吧,从小就睡眠比较少。在读师范学校的时候,全校都很羡慕我,因为我是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一个。他们全部都睡了,我还在看书;他们还没有醒来时,我已经在锻炼身体、看书了,以至于同寝室的人常怀疑我到底睡了没有。所以,我的身体对睡眠不是特别贪执,以前睡四个小时就可以,现在随着年龄增长,尽量让自己睡五六个小时。

  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好是按照中医的要求,尤其是《黄帝内经》里讲的那样,晚上11点到3点之间保证睡眠,这主要是身体造血、排毒的时间。而我们佛教中,《毗奈耶经》也讲了修行人应在前夜、后夜行持善法,中夜的时候入眠。我觉得这样很好。

  只不过有些人的习惯,可能略有不同。像巴尔扎克,他每天只睡4小时,即晚上8点到12点,12点钟起来喝点咖啡,利用夜深人静的机会奋力写作,以至于他一生中写出了九十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对他来说,晚上是最快乐的工作时间,所以这也要因人而异。

  问:对我们来说,在没有成佛之前,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同等重要,所以世间法也要学好,出世间法也要学好。但暇满人身这么难得,我们的时间实在有限,到底该把精力投入哪个方面呢?

  答:作为在家人,在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平衡好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关系。不能刚开始学佛特别精进,把世间法统统放弃;到了最后,生活遇到了各种挫折,又把世间法重新捡起来,把佛法全部放弃,这样的行为有点极端。佛陀在《优婆塞戒经》等经典中也讲了,在家人应该过正常的在家生活,但尽量将散乱的因素排除,挤出一些时间来修行。

  其实,在家人学佛并不是没有时间,只不过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胡花在散乱、睡眠、闲聊上了。假如你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至少每个礼拜抽出一天半天,如此坚持学佛很有必要。

  我在学院的时候,散乱的事尽管比较多,但每天下午都会把手机等全部关掉,尽量空出三四个小时,静下心来看看书,强制性给自己一些修行时间。你们作为在家人,这样做恐怕不现实,但早上起得早一点,晚上睡得晚一点,或者一个礼拜空出半天、一两个小时来修行,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那么修行也不会耽误,自己该做的事也可以成办。

  (九) 问:我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放假回家时,妈妈给我杀鸡杀鱼。她虽然在杀生,但我知道她发心是好的,这样她也会造很大的恶业吗?

  答:虽然一般来讲“心善地道善,心恶地道恶”,只要你发心好,造的业就会是善的。但像杀生这样的行为,直接威胁到众生的生命,那么这个时候,戒律中说心态不重要,物质重要。物质是什么呢?就是你真正断除了众生的生命。

  所以,就算她对你的心很好,但由于断了其它众生的命,此举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肯定会有极大的危害。就如同你好心好意往别人的肚子捅一刀,别人死了的话,那么法律肯定会惩罚你的。

  (十) 问:我是文学院2010级的博士,今天听了您的演讲很有收获。您主要讲了转世轮回、前世今生的问题,我想请教一下: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没有接近过自己的前世?如果有的话,能不能透露一下?

  答:我知不知道自己的前世呢?的确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之前没有跟任何人讲过:藏传佛教中有位一千多年前的修行人,他的名字我暂时不说,每次我在史书中一看到他的事迹,说他在什么山洞里,当时是怎么死的,我就一直流泪,已经好多次了。我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是不是以前曾当过他身边的一只虫,或是什么?除此之外,就像刚才讲的一样,我也不知道什么前世。

  但通过多年的学习经历,我深信前世肯定存在,而且我前世应该是修学佛法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小一看到佛经、佛像、出家人,就非常非常的欢喜,对杀虫、造恶业等却深恶痛绝。我当时住在非常偏僻的牧区,条件十分艰苦,为了维持生活,家人和邻居都要杀些小羊、小牛。这时候如果被我发现了,我会死命护住被杀的动物,恳求他们不要杀。我从小就有这样的“基因”,估计前世可能是个出家人,或者行持佛法的人,这方面的习气比较重一点。

  问:我们身为普通人,有没有办法接近自己的前世?比如用催眠等等。

  答:现在西方流行很多催眠术,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些假的成分。以前中国就出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但有些内容也存在不实之处。

  我们佛教中也有一些禅修,类似于西方的催眠术。比如乔美仁波切在修行记录中,就记载过一种方法,说是能让人进入一种睡眠状态,在这种潜意识的状态中,可以回忆起自己的前世。这种现象虽然比较多,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回忆自己的前世。

  问:既然有转世轮回,那我们灵魂最深处的本我,是不是延绵不绝的?我前世的性格会不会有一个继承?

  答:在转世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灵魂是不断延续的,前世的性格也会有一个继承。这方面,佛经中有相当丰富的理论和依据。

  现在有些人行持善法、开发智慧非常非常容易,而有些人,尤其是前世做过牛马的,思维分析就特别愚钝。这些差异的根源,生理学中认为是“基因”,而在佛教中,则归于阿赖耶上的善恶习气。

  当然,这些习气也是可以不断升华的,通过一世二世乃至无数世的努力,最终能净化一切恶习,获得佛菩萨的果位。我们每个众生都有这样的提升机缘。

  (十一) 问:我是南大天文系的。我知道佛学很注重逻辑性,但它更强调一种非逻辑、最高层次的证悟。我想问一下,这种非逻辑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答:我们佛教确实讲逻辑,而且这种逻辑极其严密。佛教的逻辑有两种,一是推理,一是教理。推理的话,主要是因明中的三相推理,这相当于西方哲学通过大前提、小前提来推出结论。

  教理的话,是首先成立释迦牟尼佛是实语者,而且他的教言2500多年来任何科学家也没推翻过,由于很多甚深奥秘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揭示的,故肯定真实不虚。依靠这种方法,对比较隐藏的未知现象,我们完全可以证明。

  你觉得佛教有一些非逻辑,其实不一定是非逻辑,用逻辑也能成立。要么用现量的证据,要么用比量的推理,以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成立。

  问:我还想问一下,关于这个世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比如在日本大地震中,如果我是那里的人,当天突然起一念想去海边玩,结果就被卷到海里了;但也可能我没产生这个想法,而是留在家中,因此躲过了一劫。那么,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吗?

  答:一个人在日本地震中被海水卷走,表面上看是偶然的现象,但实际上存在一种必然的规律。

  就像你如果杀了人,恶因已经造下了,之后偶然在饭馆里吃饭,或者你不去饭馆,而是去了海边,或呆在家里,这时就有警察来抓你。表面上看,警察在某某地方抓到你,似乎是一种偶然,但其实不管你在哪里,因为已经犯了法,警察肯定会出现在你面前。那么同样,众生一旦造了恶业,就势必要招致恶果。虽然你跟海浪没有结过恶缘,但今天被海浪卷走了,究其根源,则跟自己前世或今生造的恶业有密切关系。

  所以,从对境的角度来讲,也许是有偶然性;但从自身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十二) 问:我是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刚毕业的学生,去年有机缘去学院听过您讲课,如今在学习《入菩萨行论》。在此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上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我想请教上师,我们如何才能有这样的广大发心,去利益有情、断除我执?

  答:你说我一言一行都在利益众生,其实也没有。刚才我喝水就是为了自己,不是利益众生,呵呵!

  我们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多多少少产生一点一滴的利他心,这个很重要。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尔虞我诈,好多人所作所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故很需要大家发出一种利他的光。若能如此,不管你是公务员、老师、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贡献都远远超过物质价值。

  现在很多城市里的人,只希求一些金钱财物,其实这并没有多大意义,只有拥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善心,而且这个心持续不退的话,利益才是最大的,即使你今生没有因缘帮助别人,它的价值也会永远散发光芒。

  问:您刚才讲现在每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那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精力去看那么多书,翻译那么多论典,还要讲经说法、弘扬佛法?

  答:我也没有故意去减少睡眠,只不过这个身体本来就不太贪睡。

  平时我很喜欢看书,如果看到一些特别好的论典,汉地又没有的话,就很想让更多人懂得这个道理,这样他们可能会得到一点点利益,于是就会着手翻译。有些是平时给大家讲课后整理出来的讲记,收录在《智悲宝库》里,这也不算是我的翻译。

  至于其他的,跟往昔大德或现在做慈善的人比起来,简直不到沧海一滴,也没什么可提的。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因缘,我自己也很难固定,反正慢慢来吧!

  (十三) 问:我是文学院的博士。想问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答:这个问题可从两方面来回答:一是从个人角度来观察,符合自己心态的叫对,不符合心态的叫错。

  若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那么符合真理、不可推翻、经得起论证的叫对,犹如火的本体是热性,水的本体是湿性;而相反的,就叫错。

  问:您说会在空余时间读泰戈尔、莎士比亚的诗,那您会读仓央嘉措的诗吗?您对…

《南京大学博士论坛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