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其实,回过神来慢慢地去想,也许这样的说法有些能更适合你们、更利益到你们。我作为一个藏传佛教的僧人,对所谓你们的世界的研究非常非常得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因为我从12、3岁就开始出家,在寺庙里生长,在那种我们概念里非常静非常安静的环境中成长,对于你们的世界的很多内容我都不知道。但是在我来到汉地逐步接触你们了以后,我的一些想法开始改变,虽然我更乐意用佛教传统的方式去讲这些内容,但是我有时候回想起来,或许现在这样的方式——这样一种玩笑甚至是荒唐的形式——更适合于你们、更能给你们带来一把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所以这次的讲法会完全以我的这种糊涂去结束,如果这种方式为大家带不来太多益处,那下次我再来的时候会用回佛教传统的方式去自以为是地为大家诠释一次,那时也希望你们能来赏个脸,给我那个机会,让我再唠叨一次,这是我的希望。
那么,我们在这四个共同前行里体会到皈依给我们带来的爱,那种超乎意料的、突破世间概念的爱,所以我们就会升起一种感激的心。我们一定要感激它、要爱它,只有更爱它,那种感恩的高潮之情才能保留在那里。这个是非常好的。这种感情的热度要越热越好、越高潮越好。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修四个共同前行,因为修四共同前行而对皈依产生感恩之情。那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不共内前行中的第一个前行——皈依的修法里看看。
修皈依要怎么去修?怎么修好呢?从佛教传统的方式去讲的话,我们先要准备一个尺寸合适内容也完整的皈依境唐卡,使我们能够熟悉皈依境里的一切细节,能够更清楚地观想好。但是这种传统方式固然很好,可我发现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点不理想,那就是我们常常让我们脑海中观想的皈依境变成平面的唐卡画,一种死板的没有生命的照片一样,而不是立体的活生生的境界,所以现在我们换种方式去观想一下。
在我现在要讲的皈依境里,不存在传统讲法里的如意树等等。我们不去观想我们从来也没有见过的如意树究竟是什么,因为有可能我们想象出来的如意树根本就不是如意树,有可能是世间最烂最不好的一颗树,那就不太好了,所以我们干脆把这颗如意树给忘掉。如意树只有天界才有,咱们人间是没有的。既然咱们找不到如意树那又怎么去观想呢?只是幻想有那么一颗如意树在那里吗?这样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一种意义存在了。那不观想如意树又怎样让皈依境成立存在呢?
首先,我们要先把皈依境的地点观想出来。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看看一个所有山川河流大地都是珍宝的境界你能观想出来吗?我觉得这非常荒唐!我是观想不出来的。那么在这里我们要去做什么呢?不如忘掉这些吧!这些珍宝我就不要了!那些珍珠我也不要了!虽然钻石很昂贵,但是在我们的皈依境里就不要了吧!因为钻石山对我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有可能根本观不出诸佛菩萨观不出皈依的含义、而让心一直处在对钻石的贪恋之中、想着怎么把这钻石山据为己有变换成财富,所以我们不如不需要这些吧!我们只观想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有山有水很美的、我们曾经走过的地方、我们概念当众肉眼亲自见过的地方,我想大家心底都会有这么一个地方的。比如我经常在观想时,会把最冷的雪山、最美的雪山那一幕观想出来。当那一幕观想出来时,我有时候会想——这个皈依境是不是有点太冷了?零下几十度呢(众笑)!但我觉得它很美很美,所以我就把它观想出来了。大家也可以这样去观想。
地点观想好后,我们现在把莲花生大士请出来。大家见过莲花生大士吗?(有人点头)见过是吧?他长什么样子的?(众笑)我是没见过。但是我经常把大恩上师观想成莲花生大士在我的皈依境里,上师就是莲花生大士。然后我们自己见过的了解的传承上师都可以观想出来。
现在我们要突破一下自我,尤其如果你是个学设计的,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去把你自己的皈依境设计得更美、更漂亮、更能让你升起信心一些。比如说上师的法座应该有多高多矮等等,诸佛菩萨的位置陈设你都可以去设计。就像你设计你自己的佛堂一样。你可以把它设计出来,然后观想着上师就坐在那里,也就是莲师坐在那里。然后在莲师前面,按照佛教传统方式来讲,应该是三世佛。如果你观想不出释迦牟尼佛长什么样子,并且你一想到他就联想到某某寺院里的那尊铜像,如果你只能想到这个程度的话,那你不如选择一位在你的信念里最谈得上是释迦牟尼佛化身的——你觉得他与释迦佛无二无别的上师,将这位上师观想在皈依境里释迦佛的位置,完全可以这样。这样去观想,那种我们刚才讲了半天的感恩之心才容易散发出来。大家要去想一下,当你看到一尊铜像时激动呢?还是看到你日夜思念的大恩根本上师时激动呢?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二者之间的差别。也许在这个时候我们偏离了传统的教授方式。诸佛菩萨怎么都变成活生生的上师们了呢?其实活生生的上师们更能让你激动。这种激动是你看到一尊佛像时的激动所不能比的,所以你更适合把能给你带来强烈激动感情的上师观想出来。
三世佛的位置上都观想好自己有信心的大德们后,在莲师的右边,可以观想成自己见过的所有佛教师父里面的可以称之为菩萨的人;在莲师的左边,可以观想成所有自己见过的佛教僧人们;之后还可以观想自己认得的一些护法神围绕着皈依境。如果想不出来护法神,我们可以观想身边看起来很强壮的这些师兄们围绕着皈依境,护卫着诸佛菩萨上师们。就像白宫里的保全人员、贴身保镖一样,穿着黑西装打着黑领带戴着黑墨镜,站在皈依境的周围,保卫着皈依境这个白宫和里面的总统及议员们。这样的方法可以让你对皈依境产生亲切的感觉,更加融入到这个境界当中去,这是我觉得非常适合我们的一种方式。
对境观好了,这时我们可以观自己在皈依境前,跪在那里默默的祈祷上师。你理想中的皈依境已经产生,你已经见到。而你累世的父母亲友敌人众生都观想在你的周围,你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地念诵那四句皈依修诵文。这样的方式去修皈依的话,我觉得更有意义。你的想象力更丰富一点的话,也许在那个刹那你就会泪流满面,你会忍不住流出激动的泪水。要是我们仅仅只是观想那幅平面的唐卡画,其实它是最原始的版本,是非常好的,但是按照这个去做的话,也许我们因为概念的受限而观想能力有限,就很难观想出特别生动激动的氛围。所以我们可以改良一下我们的皈依境,让它更能丰富我们那颗皈依的心一些。不怕它比传统中奇怪了一些,奇怪也许更能帮助你。毕竟,我们修皈依是为了修那种感情,而不是修看谁脑袋里的唐卡画得更标准。
然后,在皈依境的最后,传统方式我们会讲皈依境里要发出光,融入到我们的身心,再将我们收摄到诸佛菩萨的境界中,再让一切境界慢慢的以顺时针的方式化光消失。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的话很好。做不到的话我们可以观想自己的根本上师以及我们自己观想出的皈依境发出一种光,将我们收摄进去与上师诸佛菩萨大德们融为一体,无二无别,然后慢慢再化光于上师的心间消失。在消失的刹那,我们能够停留在那个刹那多长时间就停留多长时间。那种时间是非常非常短暂的。大家不要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能够停留多长多长时间,其实在那个状态下,我们能够停留三秒到五秒的话,是已经破了极限,非常伟大了。在这之后,我们其实已经没有停留在那个刹那了。我们只是幻想着我们停留在那个刹那,幻想着那是空。那其实反而根本不是空了。就像在我看这只茶杯一样,在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它就是茶杯。然后在这第一眼的瞬间过后开始,它就变成不是单纯的茶杯了。它变成了蓝色的、它变成银色的,然后它变成不锈钢了,然后它变成也许更荒唐的方式、更荒唐的思维了。在我们的那个化光消失的刹那,我们能够停留在那里一下下的话,有可能在那个时候,我们能够了悟空性。然后再往下去观想的话,那就很可能是假空性了,自以为的空性,外道的空性。
按照这样全新的方式去修一下,我想对于你们应该会有一定收获。那么关于加行皈依方面的开示大概就这么多了。初次听加行的法友们建议可以先看一下《普贤上师言教》中的传统教法。关于“入座”方面的内容因为以往有专门讲过我就偷懒没在这里讲了,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过去的讲课内容了解复习一下。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继续再讨论。谢谢大家!(回向)
2011年1月2日 重庆
《共与不共前行修法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