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来时迷和去时觉▪P4

  ..续本文上一页朝山,一直拜,拜到额头流血,还沾着小碎石块。从那天早上起,他很认真学习。到第七天禅七结束,心得分享时他说:「我觉得很高兴,在这七天里,我学到观照自己内心的变化,现在,只要心里开始生气,就看得到;开始愤怒、埋怨,也看得到。因为看得到,竟然可以把这些负面的情绪,转化为欢喜的。所以,能观照自己内心的世界,是很重要的。」

  假定有观照能力,在能量要酝酿、要形成之前,就能看出能量要跑到那里去,这样我们的脾气就会愈来愈小、生气的次数也愈来愈少、愤怒的时间也愈短。一个没有观照的能力,他就会时常生气,要觉悟,就要有这种了了分明,禅的修持,就是修持这种了了分明的观照能力。

  显露本有的心光

  听闻佛法、修持禅法,就是要来洗涤、扫除我们生生世世被三毒污染、无明覆盖的心,让它逐渐显露出本具的心光。

  具备穿透的能力

  要觉悟,除了具备清醒的心、清清楚楚觉知的心、了了分明观照的心以外,还要让我们的心光能显露出来,更重要的还要具有穿透的力量。

  人往往只用肉眼看到有形象、有物质、有表面的东西而已,而忽略了心也时常受到形象、物质的蒙蔽而没穿透能力,心不能穿透幻化、虚假的表面,进入事情的核心,去看事情的真相。所以,透过禅的修持,就是使心有穿透能力。

  苏东坡是一位相当有禅定功夫的大诗人。有一天,他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又问:「你看我像一尊佛,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吗?」禅师回答:「不知道。」苏东坡说:「我看你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这么有修行的人,都没穿透能力,他的心眼被牛粪涂满了,所以看出去的事相就像牛粪。一个人的心眼被什么蒙蔽了,他看到的事相便是什么!就像我们看某人不顺眼,他一样也看我们不顺眼。因为我们都戴着有色的眼镜去看人。所以,透过禅的修持,就是要使我们像诸佛菩萨一样,具有清净的穿透能力。

  佛陀成佛后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相。」因为他看得很清楚,每一个众生的心性都是清净的,完全和佛陀一样。但是我们现在看事情,能深入而穿透外表,进入它的核心和实相?或是只看到表面?假定没穿透能力,经常只看到外表,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烦恼和痛苦。有种种的烦恼和痛苦,就不能成为一个觉悟的人。

  未死之前了生死

  要成为觉悟的人,最起码要经过禅的修持,具备唤醒昏睡的真心、觉知一切言行、观照内心的世界、显露本具的心光、穿透的能力,有这五种能力,才能称作是觉悟的人。佛陀出生在这个世间、结婚生子生活在这个世间、修行在这个世间、成佛在这个世间,就是在教我们:我们过去生虽然迷迷糊糊,来到这一期生命,在学佛法以前,也是迷迷糊糊的,但是这些都没关系,只要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前能觉悟,就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死后要去那里。死,只不过是要回到我们来自的地方而已,死并不是结束。死,只不过是这一期生命中,生和死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欠缺生、死任何一部份,就不能构成完整的生命。所以,从生到死才是我们这一期生命的整体。

  现在,我们透过禅的修持,自然就能具备这五种能力,现世就能觉悟,不必等死了以后才觉悟;更不必等到八苦交煎、死到临头时才想到要修行,那时就比较不容易修行和觉悟了。佛陀示现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就是教我们在这期生命未结束前接受禅的修持,让自己具备这五种能力成为觉悟的人。能这样,在死之前就已经觉悟,对死,还有什么恐惧、好烦恼?因为透过禅的修持,你已经在未死之前,就体验到死后的宁静、知道死后要去的地方,自然视死如归。

  所以,要让自己在这期生命结束前,就能够「去时觉」,在去之前就已经觉悟,只有透过禅的修持,才能让我们的内心世界,一步步具备这五种能力,这样,便能成为一个觉悟的人。

  一个觉悟的人,不管什么时候,心都能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清凉、喜悦、慈悲的法水。这时,就不必怕死后要去那里,也不必怕死后什么都没有,更不必怕死后还会不会受苦受难。当然,要拋掉对死亡的恐惧、害怕,一定要透过禅的修持,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要去之前先开悟

  「行香」,行是走路,香是表示一支香烧完的时间。从前的修行有坐香、行香,坐香是打坐的时间,行香是走路的时间。坐香和行香,表示静和动,都是修行的方法。古人打坐,坐一支香平均约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因为从前没有时钟,才用烧香代替。

  透过禅的修持,我们就能在这期生命结束前,和诸佛菩萨一样,成为彻底觉悟的人。这样,我们就能活得喜悦,就能真正将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全部拋掉。透过禅修,就是使我们像倒墨水瓶一样,一次就把墨水倒干净、把墨水瓶洗干净,再放入干净的水。假定我们的心不能这样一次就倒干净、洗干净,还要找借口原谅自己,就会像倒墨水瓶,一天倒1%的墨水,又加入1%的清水,这样,这瓶墨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变干净呢?

  要成为一个彻底觉悟的人,只有透过禅修,在渐修的过程中达到一个点,就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超越。超越才能顿悟;才能把墨水瓶一次倒干净。不要舍不得,也不要找借口。

  寒暑假到如来禅蓬参加禅修的人,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每次禅修的报名,都是在二个月前就额满了,那些学过再回来参加的学生,没有超过百分之十五,大部分是旧生家长介绍来报名。我曾问一位家长:「奇怪!你儿子不来,为什么带邻居的小孩来?」他左右看一看,不敢说,等邻居去填表了,他才说:「师父啊!我跟你说:我的儿子没有那么坏,隔壁的小孩子比较坏,所以介绍他来修。」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找借口来原谅自己。当儿子跟父母说:「打坐很苦,像针在刺,像在地狱里。」父母马上说:「真的那么痛苦?其实你也没那么坏,就不要去了!让隔壁那个坏孩子先去。」我们的心就是这样,常常原谅自己:我没那么坏,是那个人那么坏,先来害我,我只不过是不时诅咒他,让他早点死而已!就是这样,找借口原谅自己。

  透过禅的修持,是要我们不要找任何借口来原谅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精进,真正拋掉对死亡的害怕、恐惧。我常常和年轻人说死亡,他们都觉得死亡太遥远了,还轮不到他,有什么好怕的?假定有一天,医生说你得了癌症,只剩三个月可活。想想,这三个月你要作什么?在家流泪?结果,流泪太多,还没死于癌症,就先失明了!或烦恼得吃不下饭,一吃胃就痛,结果,还没死于癌症,却先得了胃病。所以不要嘴硬,说自己对死亡都没恐惧,那一天宣布你要去了,看你会不会恐惧?

  今天,我们能出生为人,有那么大的福报,又有慧根来听闻佛法,能学到正确的修持方法,就要好好把握生命,好好修行。在这一期生命未结束之前,得到大开悟。这样,无论什么时候要「去」,都不必害怕、不必烦恼。所以今天讲的「去时觉」,就是去之前要先开悟,这样,就不会害怕什么时候会死,连什么时候死也都不要紧了。

  

  

《来时迷和去时觉》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狗子与佛性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