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来时迷和去时觉▪P3

  ..续本文上一页拜拜下去,我们也是在拜自性清净的佛心佛性。所以我们不要轻视自己和佛陀相同的佛性,因而要以最虔诚的心顶礼三拜。

  拋掉无明的恐惧

  各位,从你出生到现在,短短几十年内,你是否想过,当你这期生命结束,「神识」要离开躯体的时候,躯体会消失到那里?你的神识和生命将会到那里?

  我们来到人间,游戏一番,不想在人间继续游戏时,竟像迷途羔羊一样,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样是很可悲的!

  死了以后要去那里?你再怎么害怕、恐惧,也做不了主,你会怕,是在生命还没离去的时候,八苦交煎、死到临头,面临死亡的那一刻、那一幕,才会害怕。就像开车,当你愈开愈快时,突然看到车祸,路上躺了好几个人,血流满地;那时,你就会意识到自己生命脆弱,跟死在路上的人一样,不堪一击,随时都会没命,你才会生起一丝丝的惧怕。表面上虽不觉得有什么好怕,但你内心深处,却会生起一股无明的恐惧。

  为什么面临死亡的那一刻会害怕?死的那一刻真的那么痛苦吗?死的那一刻我们真的做不了主吗?我们内心深处的心光,生生世世被无明覆盖,内心充满黑暗,使内心活动在黑夜里摸索;也就是说,因为心光没显露,我们才看不到内在世界的路,才会有无明的恐惧。既然知道有无明的恐惧,我们就必须投注这一期的生命,来探索、揭开它的奥秘;打开心,让心光显露出来,照明一切!就像在黑暗中点一盏灯,内心得到明亮,就觉得安全了。我们听闻佛法,就是要找一条可行的路,袪除死亡时内心面临的恐惧。

  唤醒昏睡的真心

  现在,请各位面向佛像,把眼睛张开,好好的注视着佛像;眼皮不要动,眼球也不要转动,让它固定在一个方位上。

  这些佛菩萨,经过千万劫、累生累世的修行,得到大彻悟,他们的心,时时刻刻非常清醒,分分秒秒都在唤醒自己的真心,不让自己的真心进入昏睡状况。这些是觉悟后所具备的特质。

  虽然我们自认很清醒,会走路、吃饭、洗澡、大小便,还会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老是东挑西拣的看别人的过错,这样那会不清醒呢?但是,以诸佛菩萨角度来看,我们眼睛睁得大大的,专去看别人的错误,这种心不是清醒,而是处在昏迷的状况中。

  所以,诸佛菩萨看我们,跟我们自己看自己,其中的差距实在太大了,甚至反向而驰。当我们没透过佛法的修持,而自认很清醒的时候,其实是不清醒的。假定我们要跟诸佛菩萨学习,最起码,就要跟佛陀学习分分秒秒唤醒自己的真心,让我们永远都活得清清醒醒的。

  到底心在什么状况下才叫清醒呢?佛陀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每一个心念,都只维系在当下,这个时候才叫清醒。假定我们的心经常活在忆念过去、迷恋过往的云烟,那我们的心就像吃了迷幻药一样,会处在不清醒的状况下。

  佛陀又告诉我们,如果心没活在当下,而一直忆念过去,或梦想未来;梦想下一刻会比现在更好、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我们就是不清醒的。请问各位,你的每一个明天,可能比今天活得还喜悦吗?相信会这样的人不多。所以,用佛陀的眼光来看我们,只要我们的心念一落入忆念过去,梦想未来,就是不清醒的。当我们梦想未来,就像有些国中生吸安非他命一样,在他脑筋里产生孙悟空七十二变的幻影,所有幻化的影像,都在梦幻中生起短暂而虚假的快乐。请问,那种快乐是真实的吗?是永恒的喜悦吗?

  我们跟佛陀学习,就是要清清楚楚的知道,佛陀是透过禅定的功夫,而大开智慧成佛成道的。我们要做到跟佛陀一样清醒,就必须修持禅法,按照佛陀修行成佛的途径,一步一步地如实如法修持;这样才有办法把内心的迷惑,一层一层的厘清,这样心就不需要靠外在事物的麻醉才感到快乐。

  我有个朋友跟儿子各自经营一家公司,两人都喜欢到卡拉OK、KTV去喝酒唱歌。很巧,父子都喜欢到同一家KTV去唱歌;更巧的是,两人经常坐在离得不远的地方喝酒。每当两人都喝得烂醉的时候,不是爸爸吃过「摊」,就是儿子搬过桌,两人就聊起来,说来说去,父亲不认得儿子、儿子也不认得父亲。

  父亲问:「你贵姓?」

  儿子说:「姓某某。」

  「啊!跟我同姓。」父亲说。

  儿子就反问了:「你住在那里?」

  父亲回答:「我住在忠孝东路四段、几号、几楼。」

  儿子一手拍着父亲的肩膀说:「真巧!我也住在那一楼、那一号。」

  父亲就说:「既然这么巧,晚上我们就一起回家。」

  结果,每次喝醉酒,两人就结伴回家。回到家,儿子醉得不省人事,不能进房间睡觉,在客厅就撂倒了。父亲喝酒的经验多,「老神在在」,还会回房间睡觉。第二天早上,父亲醒来,走进客厅要看报纸,看到儿子在客厅睡觉,就破口大骂:「年轻人睡得那么晚,还每天喝醉酒。」就把儿子叫起来。儿子睁眼一看,原来是父亲叫他,就一面走进房间,一面自言自语:「奇怪!昨天晚上喝醉一起回来的,不就是你?」

  你看,父子两人每天靠酒精来麻醉自己,以为很快乐,他们这种生活是清醒的吗?所以,只要我们一再攀着感官的快乐,认为这才是快乐的根源和依据,就会像这对父子以喝酒麻醉自己,还自以为非常快乐一样。

  假定我们要像诸佛菩萨一样大彻大悟,成为觉悟的人,最起码,我们先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唤醒我们的真心,让心清清楚楚的。现在,我们就随着佛号,让佛号引领我们跟诸佛菩萨一样,分分秒秒唤醒自己的真心。(持佛号,绕佛行香)

  觉知一切的言行

  要像诸佛菩萨一样成为觉悟的人,除了要分分秒秒唤醒自己的真心外,还要觉知,清楚自己的言行,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到底在做什么?假定没具备这种清清楚楚的觉知,就无法成为觉悟的人。请问大家刚才在行香的时候,很清楚自己的每一个脚步吗?清楚自己的脚提起来、放下去,每一步都很清楚!

  当脚放下去,脚底和地板完全接触时,你有没有清清楚楚地觉知,自己的脚和宇宙大地接触,而让你的心透过清清楚楚的觉知,进入宇宙大地?

  现在,把眼睛闭着,慢慢坐下来,要清清楚楚自己的动作,身体是怎样弯下去,坐下去,清楚吗?坐下去的时候,是否清楚身体在动,脚在动?

  眼睛闭着,把右手慢慢举高,把你的心跟着手的动作慢慢举起来。左手也慢慢举起来,两只手同时慢慢的放下来。从前,当你的手在动时,你是不是也那么清楚手的移动?现在,你举手的每一个过程都很清楚、心没有纷乱、没有想到别处,成佛的人,就是要有这种觉知心。

  有位国中二年级的学生吸食安非他命,时常在学校跟人打架,他的父母每天打他,都没效。去年他到禅蓬参加七天的禅修,回去后,竟然能很清楚的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有一次下课,他的毒瘾又生起,就在这时,他很清楚自己想冲出去买安非他命来吸;当他冲出去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要跑去买安非他命的动作”很粗鲁,因为在禅七时学到如何觉知自己的动作,所以马上回头,没有去买。当天回家,就请父亲带他去戒毒。

  一个人能学习佛陀,觉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心念,就能判别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还是不对?这时,就能觉知自己的行为是假、还是真。你看,在禅七里只学到如何觉知自己的行为,他却能将毒瘾来及冲出去想吸毒时,看得清清楚楚,进而克服毒瘾,不再继续吸食安非他命。

  要成为一个大觉悟的人,就要时时刻刻清楚自己的行为、言语,要觉知言行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可能从昏迷不醒的状况,转变为清清楚楚的觉知。

  有些小孩想偷拿父母的钱,向父母说谎;假定他有这种觉知的能力,当他把抽屉打开,手要伸进去拿钱的时候,他就会很清楚地缩回他的手,而不会做出偷钱的越轨行为。

  一个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只要能清清楚楚的觉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行为,这样坏事就不会继续做下去,坏习性也自然会拔除。因此若要成为觉悟的人,就一定要清清楚楚的觉知,这样,才能分辨才不会继续做恶。

  观照内心的世界

  让你的心跟着你呼吸的空气流动,你呼吸的空气到那里,你的心就跟到那里;不要走在前面,也不要落在后面。你的心和呼吸的空气流动是同步的,不超前也不落后。你慢慢看你的呼吸—不是用肉眼看,而是用心眼去看,看你内心世界,这就叫「观照」。观照内心感情的变化、观照情绪的流动、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假定要学习观照,就要先学习观照自己的呼吸。你若能将呼吸看得清清楚楚,这样不管在什么状况下,不论在人多或安静的地方,或在打坐的时候,你都一样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这就是观照。如果不会观照,就没办法像诸佛菩萨一样把真理认出来。

  以前,你曾经听过自己呼吸的声音吗?曾经让心跟呼吸同步进出吗?可能你活了三~四十年,四~五十年,都不知道自己在呼吸。所以,看呼吸,就是学习诸佛菩萨观照的起步方法。要成为大觉悟的人,就一定要透过禅法来训练心;能看出内心世界的变化,才能真正找出真理。透过禅的修持,就能慢慢发觉到自己什么时候开始要生气、要忧伤,也能发觉自己心里正在想什么,甚至连心的变化,都能了了分明。

  有一位刚退伍的年轻人,还没找到合适工作,就来参加禅七。一开始,他无法接受这种严格的修行方式,到第五天早上,我教他们朝山,他也不接受。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地告诉他:「年轻人!你知不知道,你找工作,为什么老板都说你很优秀,却叫你回家等消息,但是一个礼拜、二个礼拜,你都等不到消息?因为大家看到你,都敬而远之,打发你走。」

  因为他心中的怨气,经常流露到他的脸上和动作上。所以我告诉他:「你既然来参加禅七,何不照师父教的方法,完全接受?就算接受了而没什么帮助,对你也没损失,为什么不试试看?试了,你心中的云烟消散了,就能看出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后来,他很认真的…

《来时迷和去时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狗子与佛性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