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调柔身心的诀窍—放松▪P3

  ..续本文上一页胞有问题;构成胃的细胞有问题,它的分泌物产生变化,就造成胃酸过多,回头又伤害构成胃的细胞,产生胃溃疡,产生疾病,这些都是由于紧张造成的不能放松。

  

   要放松这些最小分子,不是一般的放松技巧所能达到的,必须要把前面所说的统统都放松,才有办法达到所有细胞的地水火风空的放松。但是这样的放松所牵涉的范围实在太多太广,而且都是外表上没办法看到的。而要达到五大的真正放松,就只有透过禅的修持,修持各种不同有形的技巧,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睡觉、大小便、穿衣服、盖棉被、行住坐卧等,这些行为都会影响五大的放松自在,它们看起来好像是无形的,其实影响却很大。

  

   要达到这样的放松,以目前的科学来看,最重要、最容易比拟、大家也最了解的,就是离心机的离心作用。在我们的数息里、在我们的观心里、在我们的行禅里,甚至于在整个动态的禅修里,都可以借着离心作用,很容易让我们达到整个身心跟自然界融合成一体,而没有丝毫一点点的紧张。这时候,我们才有办法真正进入地水火风空的放松自在,也就是要把构成每一个细胞的最小分子都放松,不要再让它紧张起来。

  

  二、欲望

  

   会造成我们的紧张,会影响这些紧张的,真正讲起来,就是一个人的欲求、欲望、爱欲受到压抑,所以,连这些都要把它放松。要怎样放松?以爱欲来说,一般人总以为爱欲的放松只有在男女结合时才能放松,其实不是的,那种放松是短暂性的放松;真正要达到一个永恒的放松,必须研究一个人的遗传是怎么来的。每个人、每个众生的形成,都是父精母血,也就是来自父母亲的染色体的结合,也就是来自父母亲的DNA、RNA的结合,而分化、产生了一个人;加上我们受业力牵引的灵识进入,才造成一个人、一个众生出来。

  

   所以,人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全部都有一个母性和父性的因子在里面。而我们要把整个细胞放松,就是要让阴阳、来自父母的细胞能够融合成一体,那样才能得到放松;就像中国道家讲的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看起来是两极相反的东西,但是当它们融合成一体,不产生对抗,或在两极的对抗中能够融合成一体时,就能真正使二个相对的东西融成一体而达到和谐状况。这时,才能使全身细胞构成的最小因子DNA、RNA全部达到和谐而放松自在。

  

   但是,要怎么去做?只有用禅的修行方法才是最好的,让前面所说的造成紧张的因素都消失,才能导致构成最小单位细胞的阴阳二极达到协调,这样才有办法进入最小分子的放松自在。

  

  三、自我

  

   很多人在打坐的时候,偶而会进入一个幻化的、忘我的境界,但都只是一剎那;这就是因为他还执着有「我」的身体存在,有「我」这个生命的存在;除非他是睡着了,进入无意识,才会不执着「我」的身体。而我们的放松,是要在有意识之下能够不执着我们的身体;所以就必须由身体的部分,由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所能感受到的最粗糙的感觉,一直浓缩,把它牵引到最小的组成单位,这时候,把这些全部一起放松,才叫作真正的放松。

  

   比如计算机那么精细的东西,可能其中一个内存潮湿了,只有一点点水分卡在那边,整部计算机就会产生错误。有很多机器,比如说核子分裂的机器、原子炉分裂机器,里面都不能有任何污染物卡住,一卡住,它就不能自由运转;只要一点点的障碍,就构成整个机器、整个仪器的故障,我们人也是一样。所以,不要小看身上构成每一个细胞最小分子的紧张,这一点紧张就会造成全部身心、生命的放不下;会造成整个身心的执着,就会没办法放松。

  

   我们对自我的生命执着,会使自我意识愈来愈强烈,就像身体里的癌细胞一样。身体里那一个最小的细胞,当我们不注意它、当我们忽视它、当我们看不起它;它就会像家里的小孩一样,当我们对他绝望、看不起他、不留意他,他做了很多好事,我们都不赞赏,都假装没看到;这时这小孩子就开始调皮捣蛋。简单的调皮捣蛋,只是把家里的电视机搞坏;如果我们看不到他,他就会把家里的大门拆掉;把大门拆掉,我们还看不到他,他就会把房子烧掉。当他读书得到很多奖状,我们却看不到他,不懂得赞赏他、赞美他,他的奖状就会一张一张愈来愈少,到最后,变成天天拿记警告、记小过、记大过的单子给我们看,这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他。假定我们再麻痹的话,他就吸安非他命,开始天天和人打架;如果这样我们还看不到他,他就拿刀子捅人家;要是我们还看不到他,他就拿枪去杀人了。

  

   你们看,由整体细胞构成的一个人,当我们忽视他、不在意他、不照顾他时,他都会这样做,而我们身上最小的一个细胞更是如此,我们不注意它、不留意它、不关心它,它就跟我们病变,变成癌细胞,继续繁殖,由一个分裂成二个、二个变成四个,一直分裂下来,直到变成了恶性肿瘤;这时,保证我们天天会看着它,保证我们每天脑筋里只有它,绝对没有时间再去想别的事情。

  

   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就像身上的细胞产生病变,变成恶性肿瘤、变成癌一样;一个人的自我中心、自我意识强烈以后,就和身上的癌细胞一样,到最后,不只破坏掉自己的细胞,不只害死自己,还会害死别人。

  

   所以,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一直扩张以后,除了使自己无明烦恼,使自己经常无明生气、愤怒以外,还会烧尽所有功德林,会牵累家人、邻居、朋友、整个社会。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扩大,就像癌细胞的扩大;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愈强烈,就愈会变成社会、国家、人类的一个癌细胞。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忽视身体每一个细胞的放松和自由自在,而必须透过禅的修持,用各种不同的技巧来放松它,让它自由自在。这种放松,实在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只有在实参实修里才能得到诀窍,自然而然的,把紧张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为放松。

  

  四、能量

  

   我们的能量并不是只供应到一个好、或一个坏的地方;它是同时供应,它有相通性,就像铜币的两面一样。所以能量是可以转移的,生气的能量可以转移到祥和;愤怒的能量可以转移到慈悲;无明的能量可以转成光明。用这能量的转变,就能放松掉我们最微细、最小细胞的构成分子。所以,无明烦恼、愤怒、情绪变动从那里来?观照到最后,就会知道它们是从那里来。是从全身最小细胞构成分子里激发、爆发出来的。因此,不从最根本的地方下手,那有办法放松自在?而我们要达到这个最根本的放松,就必须透过禅的修持,进入一个时间停止、空间无限扩大的华藏界,大小含摄,产生无限重迭的光明,这种圆融自在不可言说的佛境界的放松,才是进入十地菩萨和佛果位的放松境界。

  

  人法俱松

  

   谈到人、法这两部分的放松,就与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有关;我们必须透过禅的修持,才有办法放松末那识,而进入第八识去放松它。所以,在放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达到一个松中的松,一切宇宙尽无物的、空无的松,甚至连这个「松」的概念都没有的松,才是真正的放松。假定还有要求放松,就是还有「求」。有这个「求」,就不是最根本、最极致的松。所以,在行禅走路,脚很酸的时候,为了要求脚不酸,就求它更酸以达到极点而不酸,这时就惨了,我们就没有超越它,我们还是落入「松中求松」、「以紧求松」的限制、约制、控制里面,我们还是没有达到真正的松。

  

   禅的修持,要像楞严经讲的不能因明立色。因为暗,就要有明;要有明,相对就有一个暗;所以整个禅修的过程,就是要进入一个「无所求」的状况,超越它,连「无所求」都没有,都要超越,这时才能真正进入实实在在、自由自在的放松里。所以,连要求松的念头、概念都不能有;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超越过去。这时我们的觉知、我们的观照,都要超越;觉知观照不超越,就会落入误以为觉知观照就是佛性,其实,这个时候都还只是在技巧上用功而已。

  

   唐朝黄檗禅师的《传心法要》里就提到,「目前世间的人经常把见闻觉知误以为佛性」。为什么会这样?他做了详细的说明,而他的详细说明,也只不过二、三十个字而已。但是这二、三十个字,有时候穷其一生还做不到;不要说穷其一生,有的人经历生生世世、千劫万劫都还做不到。所以,我们要放松,就不要因明立色,不要为了求快乐而去求酸,或以求酸而得快乐,这些都有问题,都会造成没有办法完完全全、全全然然、整整体体的放松。

  

   所以,假定你们禅七结束后离开如来禅蓬,人家问你「你在如来禅蓬修什么?」你说:「师父教我们要觉知,吃饭要知道在嚼,洗澡要知道洗到那里...」人家一听,「完了!原来如来禅蓬也教这种不如法的东西!」所以要跟你们说清楚,要了解,这只是过程,不是佛性,不是只进入我们的本心里面,还要超越它,超越再超越。但是,要超越,实在是不容易;要超越,就要把握禅机;而只有经常修行,才有办法遇到那种机缘。这种机缘是求不得的,想要,要不到的;当我们想要,绝对愈离愈远;当我们有想要的心,这时,我们的心就往外处求,就往外一直跑。事实上,我们的心是无所不在,当下即是,但我们却想去别处求,就像我现在在台北,我说我要回士林如来禅蓬,但是却往门外一直走,往高雄的方向走,这样永远也回不到如来禅蓬。

  

   所以,要放松自在,要看我们的本心,应该是往内求、往内走;只要往内走,就到家了,甚至连走都不要走,只要往内一转,就到了,根本连踏出一步都不要的。但是偏偏我们踏出的第一步都是往外跑,往外求。

  

   我们要放松,并不是没有方法,方法有很多,就在我们禅修课程不同的渐修中,总有一天,会让你碰到和你契理、契机的方法和技巧,让你在一剎那间真正放松、得大自由、大自在。所以,渐修还是有需要的,我们必须透过渐修的放松,才能得到顿悟的自由自在的真正放松。

  

   在这些方法里面,大都是用系心于一念、系心于一处,用观想的方法、观照的方法;透过这种种不同的修行方法,只要在过程中如实修行,自然能够有机缘得到真正的放松。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对修行方法麻痹了,变成机械性的动作就是放松,像有些女众在工厂里工作,做计算机的内存,只做一个点、一个东西而已;最后,变成机械性的动作,这是麻痹,并不是放松。很多人参禅打坐也是这样,当他逃避、麻痹,进入无记以后,自己以为已经达到放松、进入空无的境界,其实他是变成机器人,变成和白痴、植物人差不多,这样子也不是放松。放松是有意识、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分明什么?是有意识的分明,而不是分别,也不是分明「有我们在这里」,是连「有我们在这里」都要超越的分明,这样,才叫作真正的自由放松。

  

   唯有透过一系列的修行,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放松,我们才有办法进入佛的境界,进入一个真正无念的境界,进入一个没有时间流动,整个虚空是无边际、无限界、无疆界的境界,也才是真正进入一个完完全全、空无、宁静、祥和、喜悦的境界。这才是我们参禅打坐和禅修的一个终极目的。一个人进入这个境界以后,一样的,肚子饿了吃饭;一样的,困了睡觉。很多人以为:「我也一样,每天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那我不是和开悟的人一样,跟佛一样?」但是,的确是不一样,不一样在那里呢?

  

   你们参禅打坐那么久,来禅修这么久,有没有瞥见过有那一剎那真的和你平常吃东西不一样、跟你平常睡觉不一样、跟你平常洗澡、走路不一样的状况?有没有瞥见过?有的话,你就会知道是不一样!是绝对不一样的!

  

   今天和各位谈的各种放松,都是要透过禅的修行,逐渐放松,达到全然的、闪电似的全部的放松,才有办法进入真正空无的境界。

  

   现在,就请大家放松眼睛、放松耳朵、放松身体、放松、放松。

  

《调柔身心的诀窍—放松》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来时迷和去时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