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一瞥

  佛学一瞥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

   佛学一瞥

   诸位朋友:

   按照韦伯司特字典(Wedster diction-ary),“宗教”这个字指的是:“用崇拜的方式,去礼拜和尊敬上帝,遵从神的命令,以追求生命的途径”。宗教的定义相当多,但如果采用上面的定义,那么佛教便不能算是宗教,因为佛法中并没有一位发号施令,人类必须服从的上帝。

   佛陀不是一位全能的上帝。佛陀是一个人。二千五百十四年前,他出生在古代的北印度,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他是一位王子,在廿九岁那一年,离开了皇宫,去寻求解救人类脱离痛苦的方法。到了卅五岁上完全开悟了。以后四十五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种,他向各式各样的人宣扬教义。从乞丐到国王,不存丝毫的分别心。他所发现的是宇宙的真理和人类生命的真实意义。所以,佛陀,绝不是一位全能的上帝,他乃是一个楷模,一个每人可以达成的楷模。在寺庙里见到的佛像是为追怀纪念他,并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达到和佛陀同样的开悟境界。拜佛虽没有受禁止,但是庙内设置佛像的目的,与其说是供人礼拜,毋宁说是向佛陀致敬的意义。

   在《金刚经》里,有一句人所共知的经文,佛陀讲得极其清楚:

   叭粢陨遥砸羯笪遥侨诵行暗溃荒芗缋础!

  br>   佛陀开悟以后,发现了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一只母蛙从池岸上回去以后,不能使水里的幼蛙体味到柔风和暖日的可爱一样。但当幼蛙们生出脚来之后,用自己的脚,跳到岸上,感觉到风和日丽的时候,他们才突然间领会到母蛙所说的话。佛陀发现人类的语言文字,不足以形容开悟的境界,一个人必须凭自己的经验去发觉悟境。

   然而这并不是说佛陀什么话都没有讲,其实他的教言浩瀚、丰富,因此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它节缩写成为一本书。今天我只是想给诸位介绍一些佛学概念,希望为诸位建立一些基础,以便诸位作进一步的探讨。

   佛陀告诉我们两项最基本的发现:他的第一个发现,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世界,只是整个宇宙中的极小部份。因为不完整的缘故,人们获得的是不正确的知识,而被引入了歧途。第二个发现,就是人类都具有了解完整和正确的宇宙之能力,只要将这原具的能力发挥出来,他就能解脱诸般痛若,包括那不正确知识的果——死亡。

   在我们进入这种高深哲学讨论以前,我要请问诸位:这在我前面的空间里,有没有什么东西?如果你生在几百年以前,你会肯定地答覆:“没有,那是空的,没有东西在里面。”然而现在你们多半会有不同的看法,诸位当中有些人会说,这里面有空气。学过化学的人会更进一步说,这里面有氧气、氮气、还有水蒸气。今天如果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说:“我知道还有无线电波,因为当我将收音机放在那里,它会讲话。”这句话并不使你惊奇。一位物理学家会说的更多。他会提到原子、电子、宇宙线以及其他使近代人困惑的科学名词。刚才说的这一切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说空间充满了事物,但是我们的肉眼却一点也看不到。人眼不能见到完整宇宙。人眼见到的只是一个很不完整的世界,所以诸位得到的知识也是不完整的。

   让我给诸位再举一个例子,当你向我注视的时候,你不是会说,你看到一个结实的身体吗?你的眼睛又在给你一个不完整的印象。你曾否想到过,站在这里的这个身体大概百分之六十五是水份,百分之十以上是矿物质,主要的成份为钙、磷和铁,百分之十左右是各种气体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等原素组合而成的吗?让我们用一个现在很时髦的名词:把我看作“高度的污水”(highly polluted water)岂不比一个结实的身体更为恰当吗?诸位的眼睛显然没有给你们这样的一个印象。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要想让那时的人,明了他们的眼睛不能看到宇宙的全景,因而对人生有错误的见解,是很不容易的。现代的人们可不再像以前那样愚蠢。去年我在纽约大觉寺讲了一次话(讲题是“五眼”),我介绍过一张“电磁光谱图表elec-tromagnetic spectrum”,说明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出宇宙的一小部份所谓“可见光带visiblelight”,大家立刻明白了我们人类的视力受到肉眼的限制。

   不但我们的眼睛没有看到宇宙全景,我们其他的器官所能做的也同样有限。请看附图那张动物听音能力比较表sound reception chart,表上列举某些动物——包括人类、狗、飞蛾、海豚等在内,所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所谓频率,就是一个声浪每秒种的周率,声音频率越高,音节就越高。看了这张比较表,你会首先注意到:狗听到的声音范围远比人所能听到的广。狗能听到自十五到五万频率的声音,但是人类平均只能听到自二十到两万频率的声音。那就是说有许多高频率的声音狗能听到,而人则不以。不少动物在荒野中比人类易于生存,这也是原因之一。诸位还可以注意一件有趣的事,空中的飞蛾能觉察到每秒钟高达十五万周率的声音,比人类所能觉察的最高音要大七·五倍之多。倘按照人类的标准来看,飞蛾音乐世界一定要比人类的丰富美满得多——水中的海豚也同样了不起。我相信现在我们都同意,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真只是宇宙的一小部份,正如人的眼睛只能见到宇宙的一小部份一样。

   人的其他三种官能所提供的消息就更少了。事实上,人的味觉和嗅觉远不如其他动物的官能敏锐,由于这个原因,佛陀说: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觉到的世界,只是整个宇宙的一小片段,是极不完整的,所得的报导多半不正确,因此人类便可能走入危险的歧途。

   有人可能问究竟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呢?他会说,几百年前人类对宇宙的知识没有我们现在那么丰富;然而他们不只生存下去;而且生活得或许比我们还要愉快一点。这一句话可能千真万确,一点不错。但是在我们断定这句话是否真实以前,让我说个故事给诸位听。

   在印度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盲人与象”,我相信你们多半已经听见过。一位国王唤来一些盲人教他们围绕着一只大象摸索,这些盲人不知道象是什么东西,每一个人只能摸到象的一部份,于是国王说:“这是一头象,现在你们告诉我象是什么样儿。摸着象的侧面身位的盲人说:象很像一座墙。抓着象鼻的那一位害怕得很用颤抖的声音说:啊!不是,他象一条巨大的蛇。用手指摸索尾巴的说:不正确,我要说象像一条小蛇或者一条绳子。那个矮小的,只能握着象腿的人接着说:陛下,这只象极像一棵树的躯干。

   现在我要请诸位注意到一个要点,那就是,假如每一个盲人都知道他所摸到的只是象的一部份,并非象的整体,而他所摸索到的那个部份,的确和某种事物相像。那么那些盲人所说的话,该都是正确的。他们所犯的错误,乃是由于他们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考查到的是一头整个的象。所以个别的发现是错了,他的意见不正确,而他的情绪反应,例如把象的尾巴当作一条蛇,因而惊骇,是不适当的。

   所以,我们感官所嗅到的歪曲的、片段的和不正确的消息,会引起危险。我可以举出许多例子,现在只举两三个谈谈:人不能避免感染流行性感冒,因为他看不见在他眼前的病菌,简直便毫不犹豫地将它呼吸进去。人类发生了种族问题,是由于肤色的细微区别,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家全是同样的人,我们大家身体都含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水份,都是“高度的污水”。人类彼比争斗,皆由于这个主体的“我”和客体的“你”之间的利害冲突,不了解“我”与“你”的区别一项错误观念。这种错误观念是由于五官所得来的歪曲、片段的感觉,及另一个器官——脑——的误解,因而产生的结果。

   我希望大家明了的一点就是除非我们知道了人类是被感官及脑所愚弄,我们永远没有机会改变生活方式,解脱人生的一切苦恼——包括生死轮回在内。一个人一旦明了了上面的道理,接着的问题就是:人如何才能发现整个宇宙?

   佛陀根据他个人的经验证悟,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我要介绍的佛陀的第二项基本发现。佛陀在到达最高的悟境时,他发现每一个人都同样的有本具的能力(在佛学内称为佛性),并具有同样的禀赋,可以明白完整及无限宇宙,犹如亲自经过一样;只因为人的无明及对错误观念的执着,(即片段与不正确感觉的结果)阻碍了原具本能——佛性——的充分显露。那就是说,开悟时无明和错误观念的执着消失了,整个的宇宙自然显现。

   诸位也许要问:什么叫做佛性?佛性就是开悟的境界,是无法思维理解的,它只能靠个人的经验觉察出来。从佛陀的言教中,我们知道,每一个人——事实上应当说每一个有情,全具有同样佛性。因此一切有情皆是一样,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由于这一项根本的了解,佛陀教人戒杀;由于这一项根本的了解,佛陀的言教为人类提示了一个乐观、勇敢、慈悲和友爱的基础。

   虽然佛性不易解释,佛陀的言教却启示我们佛性所有的两个基本特征。一种是不执着,另一种是无限。今天我只能谈一点关于无限,就是空间与时间的无限:

   1、人的原具能力在空间是无限的。让我们用人的听觉作喻来在研究一下:人的肉耳能听到的最远的声音,是从远方云里发出的雷响,那只是几哩之外的声音。数百年前没有一个人怀疑,人的听觉能力只限于几哩之内。现在我们的信念便完全不同了;从研究生物学,我们知道人类的耳朵和机械的及电气的器具相似;电话发明以后,耳朵加上电话机便取代肉耳,因此听觉能听到的声音距离,就大大地增加了。当美国太空人登陆月球时,会用某种电气…

《佛学一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周修静报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