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慧──诸佛的母亲▪P4

  ..续本文上一页三昧、首楞严三昧、法华三昧都在这边,但最后一个就是金刚三昧。金刚三昧可以说是单独的一个法,但也可以说是「通法的最究竟之处」。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彼佛教我以闻思修、入金刚三昧」,耳根圆通入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有因、果两部经,《首楞严三昧经》是果经,《首楞严经》是因位如何入首楞严三昧。《首楞严经》一开始讲「阿难被摩登伽女现梵天神咒所诱,佛陀顶上化佛现首楞严咒,由文殊菩萨持咒前去救阿难」。其实阿难就是我们(想发心的那个),摩登伽女就是我们发心后要伏心的对象(也就是我们的贪欲),现梵天神咒就是我们遇到一个境。现在用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譬如我们路过糕饼店,鼻子闻到月饼的香味,心中暗呼「好香」。这时,鼻子就是阿难,会闻香而去;这个外境就是「摩登伽女现梵天神咒」,引诱我们前去。

  我们一旦开始吃月饼,一边吃、心里一边自觉:「月饼热量这么多,吃太多,身体会胖」,这种自觉会唤醒我们「本具的佛性」,「如来」就现起了。

  

  如来顶上现起化佛,就是「我们的自心、自性现起一个清醒的理智」。

  这个理智告诉我们说:「你不要贪吃了」,这句话就是「首楞严咒」。

  文殊菩萨拿着首楞严咒说「回来」,就是我们听从理智的忠告、停止贪吃。

  停止贪吃就不会太胖,可以保持如来的身材。

  

  以上,我用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解经,希望帮助大家更清楚经中的意涵。

  首楞严三昧、法华三昧、海印三昧都可以成为金刚三昧;因为总约而言,可以海印三昧成佛、也可以法华三昧成佛,到最后「要成佛的那一念」都称为「金刚三昧」或「金刚喻定」,此外「金刚喻定」还有其他的用法,「开悟那个」、「成为阿罗汉那个」也叫做金刚喻定,因为不会再受杂染、如金刚不坏;但是最后的金刚喻定则是指「成佛前的这个」。在成佛前那一念叫「金刚三昧」或「金刚喻定」,成佛之后那一念叫「金刚智」;所以「金刚喻定」入最后心菩萨,「金刚智」成佛,而这两者是「无间」的,因为已经脱离了任何时间,一切的时间、空间都没有意义了(另一个无间是指「无间地狱、阿鼻地狱」,因为永远脱离不了那个时间空间;受苦无间、空间无间、时间无间,永远在那里受苦)。

  

  5.无上菩提/智与境

  《金刚经》「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所得」是什么?──「心境二如如,名为如来」;「境」、绝无少法可得,「心」、绝无可住;境如如、心如如,境智双泯,心境二如如、全部统一,这叫「如来」。

  这时候,他具备的性能就是:

  他有智慧,金刚智,金刚道断、最后一心、绝无一点点分别心,叫「同体」;普遍救度一切,叫「大悲」;

  无一缘可得,叫「无缘」;乐遍于一切,叫「大慈」。

  

  所以佛不仅仅住于金刚三昧、入于自身的涅槃,因为这是「法身境」──身就是「法身」,境就是「常寂光」。常是「金刚道断、一切究竟」,寂是「离于生灭」,光是「无量光明」;「常寂光」就是「没有任何杂染」,所以「常寂光土、身土不二」。他在此「同体、但有大悲;无缘、但有大慈」。他法身本具,但一切诸法所形成的法身功德在此生起广大作用,所以马上显现「三世间成佛」,智正觉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三者都是「自受用的广大法身游戏」、法身功德所形成的「自受用大乐」,所以说「海印三昧现成」。

  

  「海印三昧现成」,这时候「报身圆满」;这报身其实就是「自受用的法身乐」;「诸法所成身」在此变成报身,所以这个法身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五分法身香(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些是原来讲的「法身」,但是到后来变成「报身」的意味比较浓,因为它是功德所成、是自受用乐,所以成为报身。报身是「实报庄严」;在密教就是「金刚法界宫」、就是「大日如来」;在华严就是「这整个法界、他见皆如来,整个都是他自功德所显现的、整个遍法界一切」。在此除了「自受用」之外,还有「他受用」会对外开放给具有明心境界的法身菩萨,因为他们能见到他的法身功德而趋入此,成为「报身佛他受用报身土」的教化对象,所以「地上菩萨入于他受用报身」。

  

  这时他不只「无缘大慈」,由于他的悲心相续不断,所以自然会有首楞严三昧(健相三昧),能在一切世界中平等示现、无量世间中有因有缘就示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大悲示现、大悲普现。在大圆满教法中叫做「大悲周遍」,其实就是讲首楞严三昧的威力;能在十方世界显现成佛者,就是这个威力。这是必然的,随顺他的因缘愿力而成就,完全是他智慧的功能、也是他悲心的展现,智慧与悲心在这里绝对没有分别。

  

  6.圆满人生的最后课程

  这就是成佛的最后一个境界,这也就是无上菩提的智与境,也是我们要达到的最后目标、圆满人生的最后课程。生命到此圆满,一切随缘而住。

  从现在一脚踏出去,有因有缘就如是住;住于空、住于如如、住于不可得。不用担心,从现在到无上菩提、圆满成就,我们都相互扶持,祝大家圆满成佛。

  

  

《智慧──诸佛的母亲》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参禅心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