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参禅心要

  参禅心要

  

  洪启嵩

  

  岳佐‧宇峰 记录整理

  

  本文为洪启嵩老师于2006年10月主持大觉寺禅十,起香时对大众提撕参禅所应具备的心态及都摄六根、调炼身心的要诀,不只为参禅期间之功夫,亦是平日二六时中之参禅心要。

  

  起香前

  各位大德,从现在开始,在这十天的禅修中,大家要把心提起来,好好修行。

  中间会有许多困难,身心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大家不要因为辛苦而放弃。 我打禅虽然有很多方便,但大家要自我要求。

  大家要了解,这十天的辛苦,可能会超过各位的想象,收获也会超过各位的想象。

  每一个人的一生,很快就过去了,就如同这十天一样,弹指就过去了。我从不敢浪费自己的生命,当然更不敢浪费大家的生命。

  大家来这里打禅,可能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来郊游,一种是来攀爬生命的喜马拉雅山。我希望带着大家去攀爬生命的高峰,而不是去郊游赏花。

  希望这十天过后,大家从生到死,从死到生走一遭。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生命,这十天该解脱的就解脱,该圆满的就圆满,大家要珍重。

  

  餐前

  各位,你们随时随地是准备好的,并不是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不许事情发生,不是这样的。吃饭的时候,身心专注,都准备好了,自然能成就。

  一个禅者,行住坐卧都是自在的,吃饭的时候,身心放松,自然安住,吃什么,做什么,不必刻意看它,但所有的动作,心里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就像一面明镜,自然地照见。

  身心统一了,动作自然轻柔;身心放松了,自然能一切调和如意,随时随地自在放松。请大家珍重用心,用心珍重。

  

  参禅的心态

  我们今天开始,大家一起进行十天的禅修。

  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决定,会影响这十天大家禅修的成果。

  我希望大家在这十天里,能够越过生死的高山,达到涅槃解脱的平原,这是我的期望,希望大家在这十天当中开悟解脱,也是我此行的目的。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这目标太高了,会不会呢?

  

  先和大家谈谈我这一生的死亡经验,我这一生,历经了许多次死亡经验。

  我差点无法出生,因为家中的工厂在我出生前一个月爆炸,当时母亲怀着我,我们全家差点都被炸死了。

  第二次,我出生时差点无法活过来,我是母亲跌倒时而生下的;后来又差点无法长大,我三岁时得到脑膜炎,三十六个小时不吃不喝,后来才勉强救回。 五岁的时候,家中的工厂第二次爆炸,我亲眼看到工人在眼前被炸死,七岁时父亲弃世。因此,从小我就恐惧我的亲人,总有一天会一个一个地离我而去。所以,我十岁就开始学打坐,希望能找到超越生死的方法。

  

  到了高二时,因为打坐控制心跳过度,差点死去。因为这几次生死关头的经验,让我对于生死有很敏锐、很深刻的感受。

  所以,我从不预期明天,我常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我做的事情只有当下。

  所以,我们既然有缘在一起,这个缘是不可思议的,要成就这个缘,没有住持师父的慈悲是不可能成就的,我们也不会在这里相会。

  我们不要寄望下一次还有这个缘。而是:有这个缘在一起,就要把这个缘圆满。

  平常你们看我这个人平时挺轻松的,生活还算自在,但是我每天的工作量,要面对的事,其实是超乎常人想象的。但是佛法让我能够面对一切而自在。

  

  对我来讲,我的生命只剩下唯一一个事情,就是帮助大家解脱。我没有其他事情,我生命中的需求已经完全止息,在这个世间,我的生命已经没有其他任何目的了,因为我的生命早己完成。所以,我在这世间,这几天与大家相处,不是为了打个「十日禅」,而是为了让大家开悟,解脱,成佛。

  很多人看到我,对什么事情好象都很有兴味,去大都会博物馆参观,看得很欢喜,在波士顿赏枫,也很有趣,我生活中好象到处都有乐趣。事实上,在每一个当下里,我都感觉到这个生命太美好了。对一个禅者来说,这美好的生命,有的话,就是在当下里面。

  

  但是,当这一切都没有的时候,对我有没有关系呢?没有关系的。对一个禅者来讲,并没有这个需求,有很欢喜,没有也很好。

  所以说,现在,即使我走了,是圆满的。但如果大家需要我,活个一百年后再走,我的生命也同样圆满。

  在这十天里,各位可能会觉得我的要求很严格,大家不要想:「这洪某人哪,怎么这么没良心,都不会想让我轻松一点!」 各位啊!我们何时再相逢啊! 所以,看到你们,不好好要求,怎么对得起你们呢?

  

  很多人会说:「哎呀!这洪某人平常看来轻松,现在怎么这么严格,翻脸像翻书一样!」 这是为了大家的法身慧命,请大家原谅。因为我看各位都是佛,你们是一群一群的佛,你们是阿弥陀佛,你们是释迦牟尼佛,所以,对佛的期望是不同的,这影响了我带大家修行的方法与目的。

  

  所以,在这边,希望大家认定自己是佛,我必须用各种方法,让你们知道自己是佛。

  在这十天里,希望大家能够圆满。但这个圆满,不是怀抱一个目的,而是落实到每一天生活中的实践。希望大家每天,一意精进的生活,一意精进地修行。

  

  很多人说:「这打坐啊,一炷香一个小时,很累的。更可怕的是,奇怪咧,平常坐一个小时都不会这么累,为什么打洪老师的禅,感觉特别痛,上坐没多久,脚就开始痛了?」

  大家要细心体会,因为我主持的禅,大家的专注力更深层,加上妙定功这些特别的调身运动,和大家在家里或其他地方打禅不同,它引发了内在身心的种种变化。

  

  我告诉大家,现在我打禅已经和蔼可亲多了,你们这位执事龚老师就很清楚了,她是老参,从1989 年第一次跟我打禅七,当时那些学员的评语,都说我不是人,因为一炷香坐三个小时,而且香板打得又凶。不过现在方法又不同了,因为以前纯用参话头,香板用得凶,现在默照和话头联合运用。

  

  什么时候会打香板呢?你想睡时会打你香板,打坐坐得浑身不舒畅时也打,有时正在一个好境界里也会挨香板,或者你自己也可以合掌请香板。

  各位,如果你们没有觉悟,我根本没有理由活着。我活着的目的,就是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佛。如果你们感觉这个目的太飘渺,就把它当笑话,这十天就这样打下去也很好。但是,最低保证,这十天过后,你们的身心,将会脱胎换骨。

  

  有人跟我打禅,打出兴味来了,年年都希望来打。其实我是希望,大家下次不要再见面了。

  怎么说呢?很多人听了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不会的。既然我们是学佛的人,我们就来看看佛陀当年是怎么教学的。佛陀在一地说法,闻法的人开悟成证阿罗汉,然后佛陀离开了,学生也离开了。

  学生做什么去了?到各地弘法去了。他们会不会再见面呢?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为什么?因为学生不需要佛陀了,就四处弘法去了。当年有多少人听闻佛陀说四圣谛,就开悟解脱了,就四处云游去了。他们有时候会回来听闻佛陀说法,有时候没有回来,这都没有关系。

  

  我希望你们将来没有见到我也没有关系,但如果有机会见面,我们来纽约见见也不错。大家能了解吗?我不是说,大家「不要」来看我,而是说,「不用」来看我。「不用」不同于「不要」。或者说,你们没有问题了,但是想休息休息,回来这边打坐休息也不错,那时我就可以让你们知道,你们可以「休息」了。

  

  但是在大家还没爬到山顶之前,不要休息,懂吗? 在爬山的过程里,当然需要休息,但要爬过这座山,尚需努力。所以,希望我们一起攀爬,越过这生死的大山。越过生死的大山,最重要的是这颗心,有了这个心,就有种种的过程和种种感受。当你的进境愈大,你的无明烦恼就愈加纠缠着你,在你最痛苦的时候、最脆弱的时候,在你烦恼最深的地方,在最恐怖的时候,在最殊胜、最欢喜的时候,它就出现。

  修行人,没有境界时,要努力修行,有境界来的时候,更要努力修行,这十天,大家一切放下,一心修行。

  

  禅堂规约

  这十天大家共同在大觉寺打禅,为了顺利修行,团体生活,就会有共同的要求和规定,所以禅堂有禅堂的规矩。这里的师父也在场,所以在这边就要守大觉寺的规矩,禅堂的规矩就是大觉寺的规矩。

  

  如果不遵守道场的规矩,共修效果就不好,就会互相干扰,团体共修的生活,几点睡觉,几点起床,都有共同的规矩。打坐的时候,就是打坐;经行的时候,就是经行。执行会和大家作规定,大家就如此依循。

  大觉寺的场地已经很好了,但空间有限,打坐和经行在同一个地方,我们慢步经行和快步经行需要看情况。有时经行,有些人坐得正好,不愿意起来,那当然可以,不过可能就得看位置,要调位置了。

  如果你们坐着坐着,入定去了,就不要急着出定,我们会告诉执事,不要担心。实在有人坐得太好了,不想出定,一整天,甚至七天、十天都坐着不想出定,这都很好,我会帮你圆满。

  

  和大家讲个趣事,有一次我主持禅七,当时有个学生特别喜欢入定,没事就去入定。不过那是作意入定,并非自然入定。某次经行时,他又定住了,我也任他去,不管他。吃饭时间到了,大家吃饭去了。不一会儿,就看到他急急忙忙跑过来,抱怨怎么大家不等他一起吃饭…,所以这种定只是很浅很浅的定。但这十天,如果有人真的坐得很好,不想起身经行,也无妨。

  

  不管大家平时如何,至少这十天不要浪费,学习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觉悟,要珍惜打坐的时间,走路、吃饭、睡觉都要珍惜、要精进。

  

  如何是精进?吃饭的时候是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走路的时候就是走路,每一个动作都是清清楚楚,明…

《参禅心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数息心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