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度脱诸十方
《偈颂意思》:我不求成为帝释、梵、魔鬼、或四天王、转轮圣王,我只是心愿能够得以成佛,度脱十方的诸众生。
女子听后,说道:“善哉,快哉!但愿您的心愿速速得成。愿我在后世中,常能成郎君的妻子。”
菩萨即回答:
女人多情态 坏人正道意
败乱所求愿 断人布施心
《偈颂意思》:女人多有情爱姿态,它会破坏人修行正道的意念,败坏打乱修行人原本的心愿,断除他人布施的心。
女子回答菩萨:
女誓后世生 随君所施与
儿子及我身 今佛知我意
仁者慈愍我 唯赐求所愿
此华便可得 不者钱还卿
即时思宿命 观视其本行
以更五百世 曾为菩萨妻
《偈颂意思》:女子发誓:“我在后世中,将听任郎君布施,甚至是我们的儿子或我自己的身体。今日佛知道我的心意(可以为我作证)。但愿仁者慈心怜愍我,我只需您赐予这个心愿。您如果答应的话,这花就可得着。如果不答应的话,钱就还给您。”当时,女子想起了前世中的命途,看见了本初的行为。知道在五百世之前,曾经是菩萨的妻子。
于是,菩萨许了女子的心愿,欢喜地接受着花离去。女子甚是喜悦,说道:“今天我的身体虚弱,不能前去。请替我带二朵花去,奉献给佛。” 正在那时,佛到了。国王、臣民、长者、居士、以及各自的眷属们,一同围绕着佛千百重之多。菩萨想要前去散花,却不前行不了。佛知道菩萨的心意,将地面变成泥,人群被分散到两边。菩萨这时方才得以前行。菩萨散出五朵花,花朵却都停止在空中,变成了花盖,面积覆盖七十里。另二朵花停留在佛的两肩上,如同生了根一般。
菩萨欢喜,将头发散开铺在地上,说道:“但愿尊者踩在上面。” 佛言:“岂可踩呢?” 菩萨回答:“只有佛能踩。” 如此,佛才踩在头发上。佛停留住脚步,散发出笑容,口中放出五色光。光芒在离口七尺处,分成两束。一束光绕佛三圈,照耀三千大千国土,无不触及。然后返还,从佛头顶灌入。一束光,向下射入十八层地狱,地狱苦痛一时得着安隐。诸位弟子对佛说道:“佛从不妄笑,但愿述说其中意思。”
佛言:“你们看见这位童子了吗?” “是的,看见了。” 世尊言:“这位童子在无数劫中,修习清净。他降伏了自己的心,又舍弃了性命。舍离了欲望,持守空寂,处在既不生起也不灭散中。无所依附的慈心,通过不断累积功德,和修行本愿,如今得着了。”
佛告童子:“你在之后百劫时,将得以作佛,佛号“释迦文、(汉字翻译:能仁。下文称之为:能仁菩萨)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作佛的那个时劫名叫 波陀,那世界名叫 娑婆。你的父亲名叫 白净,母亲名叫 摩耶,妻子名叫 裘夷,儿子名叫 罗睺罗,侍者名叫 阿难,右边的弟子名叫 舍利弗,左边的弟子名叫 大目揵连。你教化五浊恶世中的人众,又救度十方脱离苦痛,就如同我今日一般。”
能仁菩萨(儒童菩萨),听了佛的预言后,欢喜踊跃,心中疑惑解除,不再盼望着什么。他豁然开朗,进入无想中,寂静入定,达到清净境界。心如如不动,不需再克忍诸多境界。菩萨身体即时踊跃而起,悬在空中,离地七仞高(十六米左右)。然后又从空中下来,向佛足顶礼,成为了沙门。佛说偈言:
汝当于是世 把草坐树下 戒力定慧力 降伏魔官属
汝行圣人场 打震甘露鼓 愍念众生故 续转无上轮
汝当于是世 善权无上慧 九十六外道 皆令得法眼
汝当于是世 慈哀行四恩 施惠法甘露 灭除三毒病
《偈颂意思》:
你将在这个世界中,安于树下,坐在草地上。你将以戒力、定力和智慧力,降伏魔鬼并其官员家属。
你将行出圣人的事业,敲打震动甘露般的法鼓。你因为怜愍顾念众生,所以延续着转动那无上*轮。
你将在这个世界中,以巧妙令人接受的无上智慧,令九十六种外道,都得着法眼。
你将在这个世界中,以慈心哀愍,修行四恩。以恩惠施舍甘露般的佛法,灭除三毒带来的病苦。
《注释》
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
众生恩 ——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在五道中,又在多世中互为父母。所以说,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诸众生类对自己的大恩,犹如现世父母,等无差别。
国王恩 —— 国王福报最胜。虽生于人间,却得着自在。国王以正法治世,能使众生安乐。国中若有人修善,所修福份,修善人得五份,国王常获二份。因为修善人依赖国王,得以修善。国王若以善法教化世间,诸天善神常来守获。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重辅佐仁王,尊重他如同佛,此人现世安隐丰乐。为什么呢?一切国王,在过去世中,受如来清净禁戒。常成为人中之王,安隐快乐。
三宝恩 —— 三宝即佛法僧。三宝可尊可贵,名之为宝。三宝利乐众生,无有休息。功德宝山,巍巍无比,福德甚深,犹如大海。智慧无碍,等于虚空。一切众生,由于烦恼业障,所以沉沦在苦海中,生生死死没有穷尽。而三宝出于世间,作大船师。能截爱流,超升彼岸,所以恩典难报。
能仁菩萨,侍奉锭光佛,直到佛陀涅槃。菩萨奉持清净的戒律,守护正法。他以慈心、悲心、喜心、守护心对待众生,又以恩惠施舍仁爱,平等地利益众人,并不倦怠地实施救济。
《注释》
慈心、悲心、喜心、守护心:具体参考34页。
能仁菩萨寿终后,往生至兜术天上。他为了救度一切处在昏暗中的众生,从天上下凡,成为转轮圣王 —— 飞行皇帝,并有七宝引导跟从着他。是哪七宝呢?一,宝金轮。二,宝神珠。三,宝玉女。四,主管宝藏大臣。五,领兵大臣。六,鬃毛上串着珠子的绀青色宝马。七,尾巴鬃毛上串着珠子的白色宝象。
什么是宝金轮呢?那金轮有千辐,轮中雕镂着文字,并有众宝填在缝隙间。金轮光明洞彻,超过并隐去了日月的光明。金轮将在大王的上方,大王若是心念着,要乘坐金轮出行,金轮便转动。大王乘坐金轮巡视天下,须臾之间,遍及各地。所以命名它为“宝金轮”。
什么是宝神珠呢?到二十九日夜晚,月亮快要消失时,将神珠悬挂在国土空中。神珠在那国土上,依随国土面积大小,明照内外,如同白昼一般,所以命名它为“宝神珠”。
什么是宝玉女呢?玉女身体在冬季时温暖,在夏季时清凉。她口中散发出青莲花香气,身体散发出栴檀香味。她饮食后,食物自然消失化去,所以没有大小便带来的厌恶,也没有女人下体的不洁净。玉女的头发与身形等长,既不长点,也不短点。她的肤色既不白,也不黑。体型既不肥,也不瘦,所以命名她为宝玉女。
什么是主管宝藏大臣呢?大王如果想要得着金银、琉璃、水晶、摩尼、真珠、珊瑚、珍宝的话,只要这位大臣伸手指向大地,地即现出七宝。伸手指向水,水即涌出七宝。伸手指向山,山即现出七宝。伸手指向石,石即迸出七宝。所以命名这位大臣为主管宝藏大臣。
什么是领兵大臣呢?大王如果想要得着四兵种的话,即所谓的马兵、象兵、车兵、步兵。领兵大臣便会对大王说:“大王想要多少数量的兵种?” 不论大王是想要上千、上万、还是无数,只要转眼之间,兵众即置办完备,兵众行军阵型严整。所以命名这位大臣为领兵大臣。
什么是绀青宝马呢?那马的肤色呈青红色,鬃毛上串着珠子。擦拭洗刷马身的时候,珠子则会从身上堕落下来。但在须臾之间,鬃毛上的珠子又生长如故,鲜艳光洁超过先前。宝绀马的鸣叫声,能传闻一由旬之远。大王那时乘坐宝绀马,巡视天下,早晨离去,傍晚归还,宝绀马却也不因此感到很疲劳。马蹄接触的尘土,都变成金沙。所以命名它为宝绀马。
什么是宝白象呢?那象的肤色呈白色,眼睛呈青红色。双手、双足底、双肩、颈项七肢平满,力量胜过一百头象的总和。白象尾巴上的鬃毛串着珠子,珠子颜色鲜艳而且光洁。白象的口中长有六颗牙,象牙呈七宝色。大王若是乘坐它,一日之中,能周广遍及天下。早晨前往,傍晚返还。白象既不劳累,也不疲倦。它若是渡水,水不摇动,象足也不会沾湿。所以命名它为宝白象。
那时国民的寿命达八万四千岁。后宫中的宫女,各有八万四千名。圣王有一千位王子,各各仁慈、勇敢、英武,一人可挡千人。圣王以正道治理天下,教授人民百姓学习戒律、美德、十善业。那时天下太平,风雨顺应时节。五谷成熟,人们食用少病。五谷味道如同甘露,人民食用后气足力盛,但唯独还剩七种病:一,寒冷;二,酷热;三,饥饿;四,口渴;五,大便;六,小便;七,意念中的欲望。圣王寿终后,再次往升至梵天,成为了梵天王。菩萨或往生天界成为天帝,或下凡成为圣主。如此终而复始地往返天界和凡间,历经三十六回。菩萨为了救度众人,随时出现。
菩萨如此勤苦地历经了三个阿僧祗劫,直至劫期将要尽终…
《修行本起经(白话文参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