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毫无疑问地确定,这里必定有佛。” 他步行来到宫门前,大门看守者对大王说:“阿夷在门外。” 大王惊愕道:“阿夷平常都是飞行的,今日为何在门外求入呢?” 大王即出门礼拜迎接。大王安排道士洗澡沐浴,又施给了崭新的衣服,问道:“今日何事要劳屈尊圣光临?” 阿夷回答:“听说大王夫人生了个太子,所以前来瞻视。” 于是,大王命令内人,将太子抱出来。侍女说:“太子累了,刚刚睡下。” 阿夷喜悦,便说偈言:
大雄常自觉 觉诸不觉者
历劫无睡卧 岂当眠寐乎
《偈颂意思》“强大的雄者啊,您不但恒常处于自我觉悟中,还唤醒那些沉睡中的人。您如此地历经时劫,未曾躺卧睡眠,怎么今日却睡了呢?”
于是侍女,抱着太子出来,准备让太子礼敬阿夷道士。阿夷惊起,向前礼敬太子的足。国王和群臣们,看见国师阿夷礼敬太子,心便惶恐。大家得知太子是至尊者后,便都想头面礼敬太子的足。阿夷猛力回身,降伏了百名壮士,方才抱住了太子。阿夷的筋骨被震,身子坠了一下。他看见太子的身相奇特:三十二种好相、八十种随形好相、身体如金刚、殊胜奇妙难以估量。这些相状都如同隐秘的预兆,使我确定无疑,太子必将成佛。阿夷流下了眼泪,哽咽悲伤得不能言语。大王惶恐害怕地请问阿夷:“太子难道有什么不祥吗?若有吉凶的话,但愿告知,希望您不要为难。” 阿夷强忍着感情,说偈颂道:
今生大圣人 除世诸灾患 伤我自无福 七日当命终
不见神变化 说法雨世间 今与太子别 是故自悲泣
《偈颂意思》 “今日大圣人出生,除却了世间的诸多灾患。只是悲伤我没有福气,七日后就要命终了。我不能见到神变,也不能听见降临在世间的佛法。现在我要与太子告别了,所以自我悲泣。”
太子举手言 五道十方人 吾当尽教化 皆令得其所
本我意所愿 当度萨和萨 一人不得道 吾不入泥洹
《偈颂意思》 “那时,太子抬起手说道:“五道十方中的人,我都将尽数教化,令其回归本位,这本是我的心愿。我要救度众生,哪怕还剩一人没得道,我也不入涅槃。”
于是阿夷,欢喜地再次礼敬太子的足。白净王止住了恐怖,欢喜地说偈言:
太子有何相 当何治于世
愿为一一说 诸相有何福
《偈颂意思》 “太子有何相状,又将如何安治世间?但愿为我们一一细说。这些相状有何福德?”
阿夷以偈颂回答大王:
今观太子身 金色坚固志 无上金刚杵 舂破婬欲山
大人相满具 足下安平趾 居国常平治 出家等正觉
手足轮相现 其好有千辐 是故转*轮 得佛三界尊
鹿腨而龙髀 隐相阴马藏 观者无有厌 是故法清净
纤长手臂指 软掌鞔中里 是故法久长 千岁在世教
皮毛柔软细 右旋不受尘 金色钩锁骨 是故伏外道
方身狮子臆 旋转不阿曲 平住手过膝 是故一切礼
身有七处满 千子力当敌 菩萨宿作行 是故无怨恶
口含四十齿 方白而齐平 甘露法率众 是故有七宝
颊车如狮子 四牙卍字现 佛德现天下 是故丰三世
味味次第味 所食识其味 是以设法味 施与于一切
广舌如莲华 出口覆其面 是故种种音 受者如甘露
语声哀鸾音 诵经过梵天 是故说法时 身安意得定
眼相绀青色 世世慈心观 是故天人类 视佛无有厌
顶特生肉髻 发色绀琉璃 欲度一切故 是以法隆盛
面光如满月 色像花初开 是以眉间毫 白净如明珠
《偈颂意思》:
“今日观看太子的身体。金色的肤色,代表坚固的志向,又代表无上的金刚杵,捣毁淫欲山;
大丈夫身相具足完满,足底和脚趾平满,走路安稳。这代表所居住的国土,常治理平稳,出家获得正等正觉;
手心和足底,长着好看的千辐轮纹。这代表太子将转动*轮成佛,成为三界中的尊者。
鹿般的小腿肚、龙般的大腿、马般的隐藏阴部,令观看之人无有厌倦。这代表太子说法清净。
纤长的手臂、蜷缩在柔软手掌中的纤长手指。这代表太子说法长久,千年在世间教化;
细柔的体毛向右旋卷,阻挡着灰尘。那金色的体毛,卷钩着锁骨。这代表太子能降伏外道;
方正的身形、狮子般的胸骨,身体旋转却不躬曲。
双手下垂,超过膝盖。这代表太子被一切众生礼敬;
身躯七处(双手、双脚、双肩、头颈)饱满,能够抵挡千人的力量;
缘于菩萨前世的所作所为,所以今世没有怨恶;
口中长着四十颗牙,牙齿方正、洁白、整齐、平整。这代表太子演说甘露般的佛法,率领着众生,由此七宝具足
脸颊长相如同狮子,四颗牙排列成“卍”相。这代表太子以佛的品德示现于天下,由此三世丰饶;
各种味道接连品尝,并能分别辨认。这代表太子将设宴佛法味,施舍与一切众生;
舌头宽广如同莲花盛开,伸出口能覆盖脸。这代表太子能发出种种声音,令听者受到甘露般的滋润。
声音如同凤凰的哀鸣声。这代表太子的诵经声,能透过梵天。所以太子说法时,身体安然,意念得定;
眼睛青红色,代表太子在世世中以慈心观看世间,所以天人类中没有视佛厌倦的;
头顶上特别地长出如同盘发般的肉体,发色青红色,又有琉璃般的半透明。这代表太子要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要兴隆起佛法。”
于是大王深知太子相状代表的能力。大王为太子起造了四时节宫殿,在春夏秋冬,可以分别去往。在其殿前,排列种下了甘果树。树间开挖了由七宝造成的浴池。在池中栽培着奇异的花朵,颜色各异,如同来自天界。在水中嬉戏的鸟类,有几千种。
太子的宫城建造牢固,由七宝造成的楼观中,悬挂着铃铛和幡幢。每当门打开关闭时,铃铛声传闻四十里远。大王选取了五百名温文尔雅、懂礼节、仪容好、能歌善舞的女子,以备供养太子,让太子娱乐开心,育养太子。
太子出生之日,国中有八万四千位长者夫人,生下的全是男孩。有八万四千匹母马,在马厩中生下了马驹。其中有一头长相特异,它毛色纯白,鬃毛上串着珠子,由此取名为“骞特”。象厩中的母象生下的小白象,有八万四千头。其中有一头白象,站立时七肢平满。它尾巴鬃毛上串着珠子,口中长着六颗牙,所以取名为宝白象。同样,还有一匹小白马长相奇特,被车夫起名为车匿。
太子出生七日后,母亲便命终了。母亲由于身怀天师,建立了大功德,所以死后往生到忉利天,自然封赏受惠。太子虽在宫中,却不乐于愦闹处。他愿意在安静的地方。大王问侍女:“太子快乐吗?” 侍女回答:“对太子的供养和伎乐,从未失时节过。但是观察太子,却并不因此感到欢乐。” 大王愁忧,即召来群臣问:“道士阿夷曾相言,太子必定会成佛道。我们当以何种易接受的巧妙方法,让太子留在宫中,不要让他有修道的志向。” 有一位大臣说:“也只有教授太子读书,可束缚住太子修道的志向。”
于是,太子即和五百仆人一起来到师门。老师听说太子驾到,即出门礼拜迎接。太子问:“这是谁啊?” 大臣回答:“这是国教(佛教称之为外道)的书师。” 太子说:“阎浮提世间的书,一共有六十四种。” 于是太子便列数了那些书名,问道:“今日选哪部书来教我?” 那位外道书师惶恐地回答太子:“太子所说的六十四种世间书,我闻所未闻。我只是以二部书,来教化人民。” 外道师即时皈依与太子,求太子赦免自己学问不及的罪过。
第三 试艺品
于是太子和诸位官属,回到了宫中,直到太子年方十七岁。太子奇妙的才学日益彰显,但却昼夜忧愁,未曾欢乐,并常念想着出家。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状况如何?” 仆人回答:“太子日日都在忧愁中,未尝欢乐。” 大王听后,又心感愁忧,召集诸位群臣商议:“太子忧愁,现当如何是好?” 有一位大臣建议:“可让太子学习兵马。” 又有提议:“可让太子学习擒拿搏斗、射箭、骑马。” 又有提议:“可让太子巡视国界,观游可散去诸多心思意念。” 有一大臣谏言:“太子已经长大了,应当娶妻,以此打消修道的志向。” 于是大王下令,为太子挑选名女。只是没有中意之人。
有个小国的国王,名叫“须波佛”。他有个女儿名叫“裘夷”,长得端正洁白,天下少有人能与她相比。曾有八个国的国王,都来为王子求亲,但善觉都不准允。白净王听说这个消息后,即召唤善觉,对他说:“我想为太子,娉娶你的女儿。” 善觉回答:“现女儿有母亲在,国中还有群臣、国师、宗教出家人,我要征询下他们的意见。我回去后,自会将结果禀告大王。” 善觉回到本国,愁忧不乐,不想饮食。女儿问父王:“父王身体不舒服吗,为何闷闷不乐?” 父王言:“正是因为你,我才忧愁得啊。” 女儿说:“怎么是因为我呢?” 父言:“白净王听说诸国王前来求索你,我都未曾允许。今日他为了太子,也来求聘你。我若是不允许…
《修行本起经(白话文参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