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话,恐怕会遭遇诛伐。但我若是把你交给他的话,诸国又会与我结怨。我正是为此,感到忧愁。” 女儿言:“愿父王心安,这事容易。我七日后出门,自己解决出嫁的事。” 善觉接受了女儿的主意,上表白净王道:“女儿想在七日后,自己出门挑选国中武艺最为高强、最为勇敢之人。然后才肯出嫁。” 白净王心想:“太子待在宫中,未曾学什么,今日要比试武艺,当如何是好?”
时日到,裘夷在五百名侍女的引导跟随下,来到国门上。诸国的各路好手,都广来云集。(裘夷定的规则是)一直看到最妙最完备的选手,我才应了他。大王命令群臣前来角斗场,观看比赛。白净王对优陀说:“你对太子说,大王要给你娶个妻子,所以你要展现奇才本事才行。” 优陀领命,前去告诉太子:“大王想给你娶个妻子,但要在角斗场那里比试本领。” 太子即与优陀、难陀、调达、阿难等五百人,拿着礼、乐、射、艺器具,正准备出城门。就快要出城门时,不知谁牵来一头象,挡在城门口。看谁能和象对决力量。
调达率先出场。他见象堵在城门口,便上前用叉一刺,象应击即死。难陀随后来到,他拽着象拖到道路边。太子最后到,他问仆人:“是谁冤杀了象?” 仆人回答:“是调达杀了象。” 太子接着问:“又是谁挪开了象?” 仆人回答:“是难陀。” 菩萨心中仁慈,他徐徐向前,按手在象身上。然后举起象,抛到了城外。象苏醒过来,重生如前。
调达到了角斗场,与众多大力士相扑,没人能抵挡他。许多有名声的大力勇士,也都被他挫败,蒙受羞辱。大王问仆人:“是谁胜了?” 仆人回答:“是调达。” 大王告难陀:“你和调达二人,比试下相扑。” 难陀领命,即与调达相扑。调达顿时仆倒在地,气闷欲绝。人众拿水浇他,过了一会才苏醒过来。大王再问仆人:“是谁胜了?” 仆人回答:“难陀胜了。” 大王吩咐难陀:“你与太子对决。” 难陀回答大王:“兄长如同须弥,而难陀如同芥子,实在不是同类可比。” 于是便拜谢而退。
接下来比赛射箭。规则是:每隔十里放一个铁鼓,看谁能射到第七鼓。许多有名望的射箭手,射出的箭势,力量还碰不到第一鼓。调达放箭,射透第一鼓,箭中第二鼓。难陀放箭,射透第二鼓,贯穿第三鼓。其余艺士,无人能及得上他们两位。接下来,太子向前射箭,被他弯过的弓全都被折断,以致无弓可射。大王对仆人说:“我先祖有张弓,现放在天庙里,你取过来。” 仆人即前往取弓。调达和难陀,两人力量能举起弓。他们把弓递给人众试举,却无人能举起。太子张开弓,弓弦发出如雷般的声响。弓再次传给人众,却无人能弯引开。太子手持着弓,弯弓射箭的声响,传及四十里远。太子射出第一箭,箭接连穿透七鼓。第二箭,箭穿透鼓,射入地层,地下涌出泉水。第三箭,箭穿透七鼓,射中铁围山。所有在场人众赞叹道,未曾见过这般的场景。许多前来比赛的技艺选手,也都受了挫败,惭愧蒙羞离去。
有一位大力人王,直到最后才前来。只见大力人王长相非常健壮,勇猛绝世。他声称调达和难陀,不堪一击,要与太子一决高下。那些蒙羞受辱离去之人,呼喊上报,称有能人前来。他们踊跃欢喜,对大力人王说:“你是杰出的雄才,世间无人能比。你若是和人比力量,取胜必定是随心所欲了。” 于是又都随着大力人王返回来,观看大力人王和太子一决胜负。调达和难陀,振作起威武精神,要前去攻击大力人王。太子阻止他们说道:“这不是人,这是大力魔王啊。你们不能制服他,反而必受其羞辱,我自己去抵挡吧。” 父王听到这话,心念太子还年幼,深深地为他担心害怕。
许多前来观摩者,都称大力人王能胜太子。那时,大力人王蹬地勇起,他奋力挥舞着手臂,伸手要抓太子。太子应时接招,将大力魔王扑到在地,地大为震动。在场人众因为再次受辱,忽然间便消散了。太子的技艺殊胜,他在椎锺击鼓、弹琴歌颂中,乘着坐骑回到了宫中。
优陀对小王善觉说:“太子的各项技艺都殊特,您的女儿裘夷,如今在哪呢?” 善觉回答:“五百名侍女跟随着女儿,在城门上呢。” 优陀对太子说:“你应当展现下奇特的本事。” 于是太子脱下身上的璎珞,准备远远地掷过去。优陀言:“女人们那么多,你这是要掷给谁?” 太子言:“璎珞掷在谁的颈上,就是谁。” 太子随即将璎珞掷出去,正套裘夷颈中。所有女子们,都称太子妙哉,甚是奇特,真是世间希有。
于是善觉让女儿打扮一番,将女儿送到太子宫中。跟随裘夷前去的,光歌舞侍从就有二万人。她们昼夜娱乐,发出绝世之音。但太子的心情,却并不因此感到欢乐。他常想要弃舍这些,转而清净地修道,救济度脱众生。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自从迎娶妃子以来,心情怎样?” 太子仆人回答大王:“太子闷闷不乐,身体瘦弱,反而不如从前。” 大王内心愁忧,马上召唤群臣,问道:“太子内心不喜悦,当如何是好?” 诸位大臣建议道:“应当再为太子娉娶妃子,增加歌舞表演。这样或许能使太子回心转意,乐于世间。” 于是大王又为太子娉娶了绝妙女子。一位名叫“众称味”,另一位名叫“常乐意”。每位夫人,各有二万名宫女服侍。三位夫人,总共有六万名宫女。她们长得端正妙好,与天女无异。大王问裘夷:“太子如今有六万名宫女,歌舞表演供养。现在太子还快乐吗?” 裘夷回答:“太子不论是早晨还是夜晚,一心只想着真道。他并不心念欲望快乐。” 大王听了这话后,非常忧愁,又召唤群臣商议:“如今已经用尽了世间珍奇之物,供养太子。但太子专心于自己的志向,未曾欢乐过。难道必定会中阿夷的预言吗?” 大臣们回答:“六万名宫女,世间的快乐已经到了极限,太子也不以为欢。如此,还是让太子出游,巡视民情,治理国政,以消散对真道的志向。”
第四 游观品
于是大王告诉太子:“你应当出行巡游,到处看看。” 太子心念:“我待在深宫中时日已久,正想出行巡游,如我所愿。” 大王告示国中百姓:“太子将要出行,道路街巷需要整治一番,打扫洒水烧香,悬挂丝织幡盖。务必使看上去洁净鲜明。” 太子在千乘万骑的引导下,开始出离东城门。那时,首陀会天界中名叫 难提和罗 的天神,想要令太子速速出家,救济十方世界中如火烧般的三毒。他心愿能降下佛法雨,浇灭毒火。于是,难提和罗化身成老人,伸腿坐在路边。只见老人:白发齿落,皮肤松弛,面容褶皱,身体消瘦,脊椎弯屈,骨关节萎缩变形。老人眼泪、鼻涕、口水粘在一起,吸气时带动着双肩。他肤色黑中带黄,头上手上长着疙瘩,躯体颤栗中带着恐惧。老人大小便失禁,污秽不受控制地排在身外,就这般坐卧在污秽上。
太子看见老人,问道:“这是何等人?” 天神使太子仆人开窍。仆人回答:“这是老人。” 太子又问:“怎么才算老呢?” 仆人回答:“老,就是年龄上六十岁的人,身体各器官已经到了期限,身形容颜进入衰弱。老人气息偏微,力气衰竭,饮食不消化,骨关节似乎要分离。他从坐站起,须要人搀扶。他眼花耳聋,看过听过的事,随即忘记。言语中每每带着悲哀,称自己的寿命所剩无几。因为这些变化,所以称之为老。” 太子叹息:“人生在世,还有这种衰老之患。愚昧人贪于爱恋,又有何可快乐的呢?植物生长于春季,但在秋冬季便枯萎了。衰老的到来如同闪电,而身体安定却足可依赖。太子即说偈言:
老则色衰 病无光泽
皮缓肌缩 死命近促
老则形变 喻如故车
法能除苦 宜以力学
命欲日夜尽 及时可勤力
世间谛非常 莫惑堕冥中
当学燃意灯 自练求智慧
离垢勿染污 执烛观道地
《偈颂意思》:
年老则容色衰竭,带病没有光泽。皮肤松弛,肌肉萎缩,死亡逼近催促。年老则身形改变,好比一辆破旧的车子。正法能去除痛苦,应当努力学习。寿命将要在白天黑夜间结束,所以要及时地勤加努力啊。世间的道理不能恒久,莫要被迷惑堕落在黑暗中啊。应当点燃修学的意念之灯,自我修炼,求学智慧。要远离污垢,不要被污染了。要手执灯烛,去认识正道。
于是太子,坐着车回宫了。太子怜愍哀伤一切人都有此大患,所以忧愁不乐。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出游,为何那么快就回来了?” 仆人回答:“太子在路中遇见一位老人,因为念及年老的痛苦,所以伤感不乐。太子返回宫中,正忧愁着呢。”
一年多后(原文,数年小差),太子又准备出游。大王命令国中百姓:“太子将要出行,禁止一切臭秽物,留在路边。” 于是太子乘着坐骑,出离了南城门。那时,天神化身成一位病人,等候在路边。只见那病人:身体瘦弱,腹部鼓大。肤色腊黄,咳嗽呕吐,百关节剧烈疼痛。身躯九孔坏死,漏出分泌物,覆盖全身。病人的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他呻吟地呼吸着,手和脚在空中摸着什么。他唤呼着父母,又悲伤恋顾着妻子和孩子。
太子问仆人:“这是何等人?” 仆人回答:“这是病人。” 太子又问:“为何会生病呢?” 仆人回答:“人身体由四大元素组成,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每一个元素,有一百零一种病。四种元素,在辗转间互相钻扰,所以总共就有四百零四种病,它们可同时发作。这人必是受了极寒、极热、极饥、极饱、极饮、极渴,使骨关节偏离了原位。再加上起卧无规律,所以导致了这病。”
太子叹息道:“我在富贵之中,享受着世间最珍贵的一切。我饮食称心的美味,又放纵恣意,沉迷在五欲之中,而不能觉醒,所以将来也会得病。我和他又有什么区别呢?” 太子即说偈颂:
《修行本起经(白话文参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