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行本起经(白话文参考)▪P6

  ..续本文上一页ter">

  是身为脆哉  常俱四大中

  九孔不净漏  有老有病患

  生天皆无常  人间老病忧

  观身如雨泡  世间何可乐

  《偈颂意思》

  这身体真是脆弱啊!它恒常在四大元素中。身体九孔并不干净,它们排出分泌物。人有衰老之患,有病苦之苦。即使往生天上,身体也都在无常变化中。人间被衰老、病苦忧扰,我观看这个身体,如同雨水溅起的水泡,(转瞬即逝)。世间又有什么可快乐的呢?

  于是太子,乘车回了宫。太子念想着,一切人都有此大患。大王问太子仆人:“今天太子出游怎样?” 仆人回答:“遇到一位病人,于是不快乐。”

  

  一年多后(原文,数年小差),太子又准备出游。大王命令国中百姓:“太子将要出行,将臭秽处整治一番,不要令臭秽靠近道路。” 太子出离西城门。上天化身成一个死人。侍者扶着灵车出城,死者家属们跟着车,啼哭遥呼上天:“为何要舍下我而去啊,为何要和我永别啊!”

  太子问仆人:“这是何等人?” 仆人言:“这是死人。” 太子又问:“什么是死?” 仆人回答:“死,就是尽终的意思。人的精神气去了,身体的四大元素就要散开,死者灵魂就会不安。先是风元素离去,呼吸停止。接着是火元素灭去,身体冷却。风元素离去在先,火元素离去在后。灵魂离去后,身体僵直,不再有知觉。十天内,肉身腐坏,脓血流出,浮肿臭烂,无一处提取。尸体中的虫子,又回过来吞吃死尸。筋脉腐烂至尽,骨关节脱节散开,头骨脱离身躯。脊椎、肋骨、肩骨、手臂骨、大腿骨、小腿骨、脚趾,各自散在异处。飞鸟走兽,争着抢食。不论是天龙鬼神、还是帝王百姓,不分贫富贵贱,都无一能幸免这祸患。太子长声叹气,说偈颂:

  

  观见老病死  太子心长叹

  人生无常在  吾身亦当然

  是身为死物  精神无形法

  假令死复生  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  从痴爱久长

  自此受苦乐  身死神不丧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脱止不受死

  《偈颂意思》

  观看衰老、生病、死亡后,太子由心地长声叹气:人生处在无常变化中,我自己的身体也是这样。这身体是个死物,这精神气是无形的。假设死亡能够复生,那罪恶就不会招致衰败死亡,福报也能拯救自己不衰亡了。身躯在这个世界灭亡,又在那个世界重新开始。它跟随着痴爱,度过长久岁月,承受着自然带来的痛苦和快乐。

  身体死去,而灵魂却不能丧亡。它要进入非虚空、非大海之处,进入非山间石壁之处,以致无处可去。灵魂要脱离痛苦,停止轮回,它要不再遭受死亡。

  于是太子,乘车回了宫。太子因为怜愍顾念众生有衰老、生病、死亡的苦恼大患,所以忧愁得不愿进食。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出游,还快乐吗?” 仆人回答大王:“太子路上遇见一个死人,于是便不快乐。”

  

  一年多后(原文,数年小差),太子又准备出游巡视。他坐着装饰过的驾乘,出离了北城门。上天又化身成一位沙门。只见沙门:身穿法服,受持鉢器。走步安详,眼睛始终不离前。

  太子问仆人:“这是何等人?” 仆人回答:“这是沙门。” 太子又问:“什么是沙门?” 仆人回答:“听说沙门是为了正道,所以舍弃家室、妻子,放弃爱欲,断绝六情,转而持守戒律,清净无为。听说若有人能一心的话,则万种邪恶消灭。一心之道,即称为罗汉。成为罗汉,就是真人了。声音和物像不能污染他,荣华和地位不能让他屈尊。他难以撼动,如同大地。他已经免除了忧苦,或生存或灭亡,自在无碍。” 太子说道:“善哉,只有这样才算快乐。” 太子即说偈言:

  

痛哉有此苦  生老病死患

  精神还入罪  经历诸勤苦

  今当灭诸苦  生老病死除

  不复与爱会  永令得灭度

  《偈颂意思》

  心痛啊,竟有这般的生老病死苦患。身体死后,灵魂又回到罪恶中,一再历经许多辛勤和痛苦。今日起我要灭除一切痛苦,除去生老病死,不再与情爱相会,永远地让它灭度。

  于是太子,即乘车回了宫。他持斋不吃东西,思考着。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再次的出城巡游,还快乐吗?” 仆人回答:“太子在路上见到一位沙门,更加倍感忧愁。太子还未曾饮食。” 大王听后大怒,伸手打自己,懊悔道:“先前下命令,让整治道路。却没想到每次都让太子见到不祥之相,真是罪应可杀。” 大王即召集群臣,让他们各提建议,当使用何种办法,令太子不外出学道。有一位大臣建议道:“最好让太子监管农业种殖,这可驱使太子意念转向,不再挂念着修道。”

  

  于是,国中点拨了上千个农具,上千头牛,以及仆人跟从着太子。他们中领头的带领着下属,上田劳作,让太子监管督促。太子坐在阎浮树下,看见开垦土壤耕地时,虫从土壤中钻出来。

  上天又化身,令牛脖子受伤(农作无法展开)。地下的虫淋落钻出地表,乌鸦随即飞来啄虫。上天又化身成蛤蟆,追逐着蚯蚓,却正遇蛇从洞穴中游出,吞吃了蛤蟆。孔雀飞下来,啄啃了蛇。老鹰飞来,又捉住了孔雀。鵰鹫飞来,抓老鹰吃了。菩萨看见这些不同种类的众生,展转间互相吞吃,内心慈悲怜愍,即在树下得着了第一禅。那时,太阳光照射强烈,树为了保护菩萨为他遮荫,弯下了树枝。

  大王心念太子,怕他总待在宫中,未曾受苦,即问太子仆人:“太子怎么样了?” 仆人回答:“太子现在阎浮树下,一心禅定。” 大王曰:“我令太子监管农作,是为了扰乱他修行的念头。如今他却依然禅定,这和在家中又何不同?” 于是,大王命令备驾,前去接太子。大王远远地望着太子,只见树枝弯曲着为太子遮荫,太子神情荣耀非常。大王不知道下马,正当人众向大王礼敬时,便带着太子一起回去了。他们还未到城门,就见有无数千人,手持香花前来迎奉太子。相师和所有人群,都称呼着“太子万寿无疆”。大王问:“为何这般称呼?” 外道师回答:“明日清晨日出之时,七个宝物将要前来。” 大王大生欢喜,心想:太子必将成为圣王了。

  

  

  

第五 出家品

  那时,太子回到了宫中。他思想者,要心中念道,必须内心清净,所以不该在家,而应当在山林中,专研修行禅法。太子十九岁那年,四月七日,誓愿准备出家。那天后半夜,明星出现天空之时,诸天众弥漫填塞在空中,劝太子离去。那时,太子妻裘夷做梦,梦见了五个场景,即便惊醒。太子问她:“为何惊醒?” 裘夷回答:“我刚才做梦,梦见须弥山崩塌了、明月坠落在地、明珠的光辉忽然灭去、盘起发结掉落在地、有人夺去了我的伞盖,所以惊醒。” 菩萨心想:“这五个梦景,正是在预兆我的身体啊。” 菩萨心念,应当出家。 太子告诉裘夷:“须弥山没有崩塌,明月仍继续光照着,明珠的光辉没有灭去,头上的法结没有掉落,伞盖现今还在。你且安心睡觉吧,不要忧愁会失去伞盖。”

  诸天劝道:“太子应当离去。” 诸天担心太子停留,即召唤 乌苏慢,(厌神的意思),当下前去入宫,使国内百姓都不愿睡觉。当时,难提和罗 天神化现诸宫殿尽都成为了坟墓,裘夷和歌舞女子们,都变成了死人。只见这些尸体,骨关节散开,身首异处,浮肿臭烂,青瘀脓血,流淌漫延着。太子看见宫殿,全都变成了坟墓。猫头鹰、狐狸、豺狼、鸟兽,飞走于其间。太子观一切所有,如同幻影,如同化现,如同梦境,如同回响声,全都归于空无,而愚昧人却仍保守着。太子即呼来 车匿,急令鞴马。车匿言:“天尚未亮,为何那么着急鞴马?” 太子对车匿,说偈言:

  

今我不乐世  车匿莫稽留

   使吾本愿成  除汝三世苦

  《偈颂意思》:如今我不乐于世间。车匿啊,你不要停留,好使我如本愿,除却你们三世的苦痛。

  于是车匿开始鞴马。但马腾跃跳动,不能靠近。车匿回来对太子说:“马现在鞴不了。” 菩萨自己前往,他抚摸拍打着马背,说颂言:

  

在于生死久  骑乘绝于今

   骞特送我出  得道不忘汝

  《偈颂意思》:你在生生死死中时日已久,从今日起你将不再被人乘骑。骞特啊,你送我出去,我得道后,不会忘记你。

  

  马鞴完后,马匹骞特自念:“现在当蹬地,令响声惊动宫中宫外的人。” 但有四位神接着骞特的马蹄,令马脚不能着地。马那时又想鸣叫,使远近都能听到声响。但是天神散开了鸣叫声,令声响全都归入空中。太子即上马,出行去往城门。诸位天龙神、释梵四天,都乐于跟随太子,他们围在太子上空。那时,化身成守城门的神人,对太子叩首说道:“迦维罗卫国,是天下最胜的国土。国中丰盛、安乐,人民又平安,为何要舍弃离去呢?” 太子以偈答言

  

生死为久长  精神经五道

  使我本愿成  当开泥洹门

  《偈颂意思》

  生死在长久中轮回,灵魂在五道中流转。让我成就曾经许下的本愿吧,打开涅槃之门。

  于是城门自然打开,太子出门飞奔而去。到了天蒙蒙亮时,已经奔走了四百八十里地,到了阿奴摩国。太子下马,解开了身上宝衣、缨络和宝冠,并将这些都给了阐特,并对他说:“你牵马回去吧,呈上我对大王和国中群臣的谢意。” 阐特言:“现在我要随从太子,供给太子所须之物。我不可独自放马回去,山中多有毒虫、虎狼、狮子,谁来供养太子的饮食、水、浆、床卧用具呢?我要尽我性命跟随太子。” 马匹骞特长跪着。它流着…

《修行本起经(白话文参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