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太虚大师的法界圆觉思想浅析▪P3

  ..续本文上一页众善所依,无为功德,具足无边种妙色心等,常遍圆满,永无增减。

  十一、具德不具德法界:所谓具德法界,即有诸德能,堪成利乐。此又分为究竟非究竟二种法界。所谓不具德法界,即声闻和独觉二乘圣者,只证五分法身而层方便净土,滞守偏真涅槃,不具大悲无畏。

  十二、究竟非究竟法界:所谓究竟,即诸佛如来称众生机,或者为诸菩萨示现他受用身土,或者为凡个示现变化身,种种随宜究竟。所谓非究竟法界,即诸菩萨自利利他,虽然也具足如来德相,但是果地未为圆满。

  四、 如来藏缘起

  虚大师根据《楞伽经》所说的“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造一切趣生”的道理,说明如柬藏能遍一切染法净法的熏习,能起一切趣、一切生,所以才能成为世俗诸法。比如戏子可以装扮成种种的人物,或张三或李四,如来藏也是这样,能变现一切趣,一切生等。但是它的变现,本来是离我我所,只因根、境、识三缘和合而生诸法,实际上是没有我和我所的分别法。而外道不明此理,执有作者,所以执如来藏是我,藏识虽然是善不善因,但不能执其为我。何以故?因为如来藏从无始以来被虚伪恶习所熏习染污,所以流转诸趣,故名藏识。然而它的自体常住不变,离我我所,自性无垢,毕竟平等。如果把恶习清除以后,才可以不叫藏识的名字,还源本来清净的如来藏。可是凡夫和二乘圣人,都未离尽无明,证无生灭,所以修菩萨行的人,乃至成佛,犹不住涅槃,不舍方便。因为如来藏的无始无明还未断尽,所以藏识的名字也不能遣除。《密严经》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可是世间凡夫,障深慧浅,不能了知其体无异。”虚大师认为如果以如来的清净法来看就是如来藏,以世间染污法来看就是阿赖耶识,如黄金和指环一样,虽然其相有差别,而体无差别,体相一如,不可分离。因为依如来藏,所以说流转生死诸趣和依正果报的阿赖耶识,但它的本体即是自性无垢,毕竟清净的如来藏。

  所谓如来藏有两种义:一是空如来藏,在众生位是隐覆如来藏之可离可脱可异烦恼藏,以观空故而得解脱,以解脱故而见其空,所以名空如来藏。二是不空如来藏,就是指真如自性不可离、不可脱。不可别异的法身净德。其实空如来藏自体不空,所空的只是它的烦恼,依如来藏的缘故所以叫空。如来藏性空即不空,之所以说他是空,就是为了人们不落于偏见。

  虚大师又根据《胜鬉经》说:“烦恼从无始以来依于如来藏,所以依如来藏而说生死,是名善说。所谓死者, 即根尘坏灭;生者,即新根生起。是根有生死,并不是如来藏有生死。因为如来藏常住不变,随诸根说有生有死。”《起信论》说“是心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被无明所染而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住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这就说明,众生心源即自性清净的如来藏,从无始以来而有无明,如《楞伽经》所说:“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但是它的自性清净本质依然常住,染而不染。

  《楞伽经》又说:“如来藏识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唯佛及余利智菩萨智境。”虚大师认为,因为如来藏是法身之因,初地以上菩萨也只能证知少分。可是凡夫被无明迷惑而生颠倒,闻如来藏而起邪执,追求世间有为诸法,执我我所而增苦恼,如渴鹿所追阳焰一样,无有实法。然而觉者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幻现,无我我所,就能在空因缘中得见无量清净法身功德。同是一法,所见不同,所以《楞伽经》说:“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

  因此,如来藏和神我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执着如来藏是我,就是外道,决非佛法。所以必须除去邪执,远离二边,即见中道法身。这就是虚大师对如来藏的看法。

  结 论

  综观虚大师的一生,对于法界圆觉宗是非常重视的。在他的三宗中,是以法界圆觉宗为最高,他认为法界的“界"字,是包括一切法之义,即以尽一切法为界,是为任何一法所不能超越,所谓法性、法相都包括在内。圆觉可以说就是佛十号中的正遍知或正遍觉,佛果位上的一切智智、一切种智,一切相智,都与圆觉的名字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以佛果的正遍知,无一刹那不是圆满周遍觉知一切诸法性相的。法界的一切法,要能圆满觉知,唯有圆觉智,所以依圆觉为宗。凡是等觉以下的菩萨,都未能一刹那圆满觉知诸法性相,而佛陀的圆满觉智在一刹那间就能周遍了知诸法性相。这在许多大乘经论中都有所论述。而天台、贤首所判的圆教,也都依佛智境界而阐述,如天台圆教讲一念三干性相,即是说明佛陀的智境。依此发心修行的菩萨,就叫圆顿法门,以佛智境界为法门,而直趋无上菩提,禅、净、密等也都属于此宗。

  虚大师把诸佛圆满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叫一切智者,在佛的体性上,众生心佛心是圆融无碍,相摄相入,《涅槃经》说阐提有佛性,天台家的性具说,华严家的性起说,都是表彰佛果上的功德,显示着圆觉圣智而照见事事无碍的法界。所以,唯有圆觉宗才能阐明究竟了义,一佛乘教。因此,大师将其命名为法界圆宗。

  

  

《太虚大师的法界圆觉思想浅析》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