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生命▪P2

  ..续本文上一页中总会受伤,明白缘起无常的心灵将会平静从容的生活、工作。我们似乎活在同一个世界中,但其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们似乎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其实是活在共同的宇宙中。

  不要忽略我们的言行举止和心灵,我们付出什么,也必将收获什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行动,决定着我们生命未来的走向……

  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佛菩萨的力量。只要我们改变不良的习惯、语言、行为、信念,我们的生命将充满美好!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种奇迹,爱护生命,不要浪费、摧残尊贵奇迹般的生命。以真理的觉悟好好地生活吧!让我们安详地来到这个世界,也最终在安详中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间不会造成你的痛苦和解脱,它们只是在呈现着无常变化、因缘生灭的真相而已,当下是无明、执取,还是看破、放下?这才是痛苦或解脱的所在!

  接受自己的生命,喜爱自己的生命,每一个人都是天生具足佛性的,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都可以修行成佛陀一样伟大的慈悲和智慧,相信我们的努力,谦虚的接受佛陀大彻大悟的教导,生命将是不一样的生命!

  依靠别人,生命将是脆弱的,因为别人同样无常。以真理为皈依,以觉醒的心为皈依,以解脱的心为皈依,生命才是坚强、勇敢、自信的!

  高远的追求,必须落实在当下的实践中。没有高远的追求,生命将没有方向,人生将空虚庸碌;没有脚踏实地地实践和坚持,生命将浮躁不安,人生将在空幻虚谈中度过。

  一个人有高远地追求和实现目标地明确实践,他就不会沦落、庸碌、无所事事。生命应该有神圣的召唤,才会有圆满的价值!

  人得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才能领先世界。唯有圆满、完善、超越自己的人,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活在回忆的痛苦中只能让心灵再次受刑,于事何补?不如振作,重整信心去对待生命,在绝望中怨叹只能堕落,正义和光明永远存在,祈祷和宽恕使你没有离开佛。当你佛性现前时,梦幻泡影中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生命可以远离爱恨情仇的纠缠,只要心撤离了凡情俗见的执著即可!生命当下即是淡泊却妙不可言的!活在这个世界,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无常观的生命乃是清凉安乐的生命,对梦幻泡影的观照会让人生脱离假相的谬执,契入智慧清凉的佛心!除了舍生取义以外,自杀是懦夫的行为,有勇气自杀,为什么没勇气生活呢?

  过去已经过去,没什么可沉迷的;未来还未来到,没什么可妄想的;现在也是无常变化的,没有什么可执著的。看破虚幻不实的假相,放下是非得失的挂怀,生命就是如此坦然自在!

  当下的生命是如此美妙,不要抓住不好的经历和无谓的担忧一再地惩罚自己,过去的已经过去,生命当下的觉醒和正念才是最真实可贵的。明了当下清醒的心乃是如此的圆满和美妙!

  不要说一切都是注定,尽人事以顺缘份才是比较积极智慧的做法!

  知足常乐,人其实只要很少的物质就能维持生命的继续,大多时候,我们是在浪费!快乐与幸福乃是心灵的问题,欲望无尽只能导致苦恼无尽。当心灵充满真理的洞见和喜悦时,一切穷通得失,福禄寿夭并不重要,生命将可以是随时随处安乐、平静、自然、坦然的,它绝非压抑者的聊以自慰,而是因为相对于真理、智慧、法喜的生命来说,世间的一切并不重要,也显出世间的形形色色是如此的无常苦空、梦幻泡影、谬妄可笑了!

  心执尘境,喜怒哀乐,难免生死烦恼。世上本无事,人心自搞鬼!

  不要恐惧,假如如理如法的话,何须恐惧?每天在改变恶习、恶见,这就是进步,走向解脱。每天在放纵恶习、恶见,这就是堕落,在重复轮回。世间人总在追求幸福,但真正获得幸福的只是短暂的安慰,转而又陷入痛苦。为什么?因为向外追寻的路并不正确。幸福与否,乃在于是否解脱,究竟的解脱才是彻底的幸福!对于真理的坚持,确实能够解脱。

  对于非真理的固执,却只能产生痛苦!

  四大元素、粒子的波动聚散中无有实体,一切香臭、美丑、可欲不可欲、粗细、悦耳不悦耳、酸甜只不过是元素、粒子的变幻,它如此的迷惑着人心,死活不自由。其实,人心迷妄,又何能透破这些肥皂泡沫般的聚散呢?自欺欺人的迷魂阵啊!

  在透破现象的假相的时候,你会发现:身体、墙壁、大地、水果、蔬菜乃至大小便没有差别,它们只是四大(地、水、火、风)因缘聚散、元素排列不同而已,但基本元素(地、水、火、风)并无差别,完全平等。

  身体就是地(各种钙、铁、锌、钾……)元素、水元素、火(热量)元素、风(空气)元素四大种性所构成,四大比较和谐称为健康,四大比较不和谐称为不健康。四大因缘生灭,法界实无增减,妄执四大为“我”,则贪爱、嗔恨纷起,轮回生死无有了期;若能随时洞察生灭假相,不被聚散无常所左右,则解脱自在矣!人间万象、诸事纷扰,皆因认假相为真实,落入生死轮回中而不能自拔矣!若非仗善知识提携点明,何由解脱?

  不论你逃到哪里都逃不过无常。假如内心没有智慧,决不能在这个世间寻找到宁静。烦恼的心,贪嗔痴的人是不可能永远平静的。世间无常,不圆满的本身只是因缘聚散的假相,本来涅槃寂静!解脱没在别处,就在生死的当下!不要把任何美好寄托在别人身上,那样你只会受伤,感觉好坏就在你的内心,只有放下贪嗔痴,才能真正究竟的幸福。角度不同,看事物的结论也不同;超出有限地争执,即是全体开阔的眼光,境界完全不同!

  如实地面对这个世界才能如实地得到解脱。

  生死、涅槃都在此心具足,烦恼即生死,解脱即涅槃!

  看破梦幻泡影,放下执著、分别,当下法界本净!缘生缘灭本如此,生死大梦难窥破,五蕴无实如泡影,看破放下妙难言!

  世间的一切事物反映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又用自己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能够心物两亡,毕竟无我吗?那就是解脱了!完全没有束缚,一切对立和执著分别完全消融了,无分别却分明了然,非般若现前么?

  把天下还给天下,把是非还给是非,把一切还给一切,一无所有,无名无字,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没有恨,没有爱,不需要留下什么,微笑平淡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一切本来没有停留,只是缘聚缘散,没有痕迹!

  一切只是一切,生灭聚散,没有不变实在的事物可得,这个世间不论哪里都充斥着贪嗔痴,撤离了游戏的舞台,没有什么,只是如此而已!

  一切事物总是因缘生灭,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爱恋与憎恶的,我们随着外境颠狂,只不过是自己在制造着悲欢离合罢了!自己是导演,迷惑投入表演的也是自己,天地是舞台,旁人事物是场景!

  因为称赞、荣誉而得意,就会因为讥笑、毁谤而悲伤。莫看轻了贪嗔痴的业力,人皆有之,圣解脱又岂是表面文章!莫被暂时的花环所迷惑,不知深浅,否则痛苦将会接踵而来,因为一切现象皆无常。若能以平常心对待诸人、事、物,则超然脱俗,自然好坏无挂碍,解脱自在矣!现象的世界,不论动静的一切事物只不过是生灭波动的四大作用罢了,其中无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可得,一切本来如此!经常如是的观察,生命将会逐渐远离一切忧悲苦恼!表面的贫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解脱。而内心的解脱表现在里表不二的安详中,这皆是来自看破放下的功德!

  学佛的心态:尊重自己,明白自己佛性具足,不需要自卑;尊重别人,知道别人也是佛性具足,没什么可傲慢的。接受自己的弱点,包容别人的缺陷。以平静的心面对社会人生,在自信和谦虚中完善自己,充满勇气,永不放弃,必然能够圆满人生。

  苦只是自己所造成,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某种致命弱点,如自卑、嗔恨、妒忌、无中生有讲是非、贡高我慢……不会反省自己的人,总是怨恨别人造成了自己的不幸。不改正自己习气、缺点的人,总是把过错推给别人。

  学会随喜赞叹,培养开阔的心胸。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却不懂得反省自己的缺点,这是非常要命的痛苦!每当我们在反省中改正自己缺点的时候,我们应该充满欢喜,因为我们逐步走向佛陀的圆满,即使其中有困难,这过程本身也是值得欣赏和努力的。

  对于一位有大志向、有大毅力、懂得反省、知道感恩、具足宽恕的人来说,一切顺逆诸境都是对他的成就,不论其中名利是如何的诱人,遭遇是如何的坎坷,这些都是最大的挑战和促使他勇往直前的力量!

  困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平静地去面对它,当心能够从容镇定的时候,智慧自然就会现前了,着急不能解决的事,往往就在平静的时候迎刃而解!

  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随时忏悔起心动念的恶业,保持内心清净。培养、保持内心的善念,修诸福德、功德,一切行为、语言上的善恶以心为源,故此,应于起心动念处多观照、省察!

  是非人总说是非话,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是非,却忘了照顾自己的心,这是多么疯狂的烦恼啊!这是多么可怜的疯狂啊!

  一个活生生的人死了,火化成一堆灰,随风飘扬,谬执于他(她)的音容笑貌,原来是如此虚幻不实!爱恨情仇,原来只是自己在作弄自己、欺骗自己而已!自己与他人原来就是如此虚妄,痛苦、烦恼都是自己的表演,别人、环境只是场景,迷惑的人总是活在这般可笑可怜的自虐中而不自知,好像还必须如此不可!唉!一声长叹,一声大笑,人世间戏剧不断,退出戏剧的表演,突然明白了镜中花,水中月,梦幻觑破,定慧现前矣!还疑什么?

  

  

《生命》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淡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