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极具毁灭性的物质主义,人们的目光短浅到只注意今生,自私得足以毁灭未来。近代以来,紧跟在科技发展、财富剧增后面的,是道德退化、环境污染。正如一位环保人士所说: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我们正在透支我们的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我们的作为好像我们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
一位大富长者娶了四个太太。
大太太年老色衰,长者对她感情冷淡;最让长者欢心的是年轻娇美的四太太,长者对她体贴入微,两人总是形影不离。
无奈的是,巨大的财富并不能让长者逃脱死神和病魔的手掌,他终于一病不起。
临命终时,长者将四个太太叫到身边,问道:我已经不行了,黄泉路上会很寂寞。你们谁愿意与我结伴而行?
四太太回答:我还年轻,美好的人生正等着我去享受呢。
三太太回答:我也还年轻,我可以改嫁。
二太太回答:我只能略尽情谊,送你到坟地,因为家中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未成年的儿女还需要教育,我必须照顾他们。
大太太回答:虽然你平日薄情寡义,我仍愿与你携手同行。遂与长者相拥而逝。
世尊用这个比喻向我们开示:每个人的一生都拥有四个“太太”:
四太太:青春。我们拼了命也要留住青春,可它却像小鸟一样溜掉,永不回头。
三太太:财物。身外的一切财物终会“改嫁”他人,若要紧抓不放,必定徒劳无功。
二太太:亲友。当有一天我们跟这个世界说再见时,亲友也只能送我们到坟场,掉两滴伤感的眼泪,说几句安息的话,然后又要投身社会,为生活而忙碌。
大太太:业力。“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一切的善恶种子将如实地投入来生。
三、六道轮回
众生的存在是因果相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迷惑世界之中,继续无常的生命。
1、心识不灭
心识,也可称之为性灵或神识,它通过我们的大脑、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维持自身生命、作种种分别、取舍、认知、记忆、情感、思量、我执、存储业因等身心活动,并依据自我的心理趣向,做出善、恶或非善非恶的行为。心识不但给物质身体赋予了感情色彩,还不断地以心力执著着身体,维持着生命体的独特形态与结构。心是真正的生命之源,生命体要依赖它的显现与活动而成立。
生命从心识而来。当细胞离散、身体坏灭的时候,生命力却仍然存在,因为心识不会随身体的散灭而消失。不仅如此,构成身体的物质同样也没有亡失,从败坏的身体解放出来的物质,能以全新的组合形式营造出新的物体。
由此看来,身体的败坏并不代表生命的消亡,相反,却给生命带来更多的活动机会,因为生命可以摆脱原来衰弱不堪的旧身体,投向新的生命体。
在转生的过程中,根据各人此前的身、口、意行为,恶众生投入恶的境界,遭受自己所播种的苦难,善众生则转入善的境界,去开拓更丰富的生命内涵。
因此,死亡实际上是生命延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死亡是生的开始,是生的本身。宇宙间一切正在生灭不停的心与物都是如此。
我们接受轮回观念,主要是以心识的连续为基础。人的意识来自何方?它不可能没有来处,现在心一定是过去心的连续。当我们探究现在心或现在意识的根源时,必然可以追溯到无穷无尽的层面,就像物质宇宙的根源一样,是无始的。因此,必然有持续不断的轮回,让心识连续地存在。
海南省妇女联合会主管并主办的《东方女性》杂志2002年第7期报道了一篇《转世奇人唐江山专访》,尽管此事得到多方确认,但编辑部还是被上级主管领导批评,由此可见要听到实话是多么的困难。
在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居住着一位叫唐江山的“二世奇人”。
据唐江山父母及村里老人说:唐江山3岁时(1979年)的某一天突然对父母说:“我不是你们的孩子,我前世叫陈明道,我的前世父亲叫三爹。我的家在儋州,靠近海边(在海南岛北部,离东方市160多公里)。”他还说他是在文革期间武斗中被人用刀和枪打死的。
更爲奇怪的是他竟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儋州方言。(注:东方市讲闽方言,儋州人讲军话,一种由不同方言形成的特殊地方方言。)他的腰部还留有前世被砍的刀痕。
唐江山6岁那年,父母禁不住他的再三催促,在他的指引下乘车来到唐江山前世所在地儋州市新英镇黄玉村。6岁的唐江山径直走到陈赞英老人家,用儋州话叫他“三爹”。说自己是他的儿子,叫陈明道,死后托生到东方县的感城镇,如今是来寻找前世父母的。接着他认出了自己的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以及村里其他亲友,特别有趣的是,他还能认识他前世的女友谢树香。
由于6岁的唐江山所讲述的前生故事,回忆的前生场景以及对亲人的确认令唐江山前世陈明道的亲人邻里折服,陈赞英老人当场和唐江山抱头痛哭,并确定他就是自己儿子陈明道的再生。
从此,唐江山有了两个家,两个父母,每年往来于东方和儋州之间。陈赞美老人及亲人、村里人都把唐江山当作陈明道。由于陈赞英身边无子,唐江山一直充当他的儿子,尽孝道至1998年陈赞英去世。(文/图:艾男 编辑:朱必松)
2、六道轮回
生命不因死亡的降临而消失,而是会受业力的牵引,投生到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种境界中继续生活,如此循环往复,有如行走的车轮,流转不息。这就是佛所说的“六道轮回”。
世间众生因无明(无有智慧,不明真实)遮蔽,依妄心对尘境生出种种分别而造十恶,又因根性善良、遵从礼教而作十善。所有的善恶业因都潜藏在心识中,即使这一期生命完结,带着善恶业种的心识却或早或晚都能投入到下一期生死。
善念善事,持尔不犯,就是善业;恶念恶事,犯而不持,就是恶业。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悭贪、不嗔恚,不邪见。前三者为身业,中四者为口业,后三者为意业。十善业包含了五戒。皈依者须在受持五戒的础基上,进一步修行十善业,借以达到修行的根本。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即为因果报应。如绮语者,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欲,导人邪念等。两舌者,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是非,斗构两头等。恶口者,言语粗恶,不避忌讳,发人隐恶,如刀似剑。如此则将来必受畜生果报,先坠地狱、饿鬼,后生畜生道中。十善十恶规定了佛教徒心灵、行为和语言应当如何与不应当如何的基本要求。
善恶的轻重,是根据做事的心力加以判断的:以十足的勇气和力量做事情则为上品;以中庸的心态做事情则为中品;以懈怠的、被动的、不甚要紧的心态做事情则为下品。
大体上说,依据作善、作恶的心力品位,可招感六道的苦乐果报:上品十善感天道,中品十善感人道,下品十善感修罗道,这三种境界合称三善道;上品十恶感地狱道,中品十恶感饿鬼道,下品十恶感畜生道,这三种境界合称三恶道。
⑴天道:生活快乐,寿命绵长,衣食、宫殿皆是自然化成,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随心所欲,逍遥自在,天上一日,人间百年。
转生天道之因:勤行十善,孝养父母,广行布施,作大福田;归依正法,信佛因果,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庄严佛像等。
⑵ 人道:苦多乐少,烦恼炽盛;有复杂的思维活动,善于发明创造;有较强的意志力,有能力造作善恶业因,有寻求解脱的内心需要。
转生人道之因:孝养二亲,心行公道,恭敬三宝(佛、法、僧),严持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⑶ 阿修罗道:虽有天福,却多怀诈伪,骄慢瞋嫉,常好斗争,面目可憎,受劳不息。
转生阿修罗道之因:以不净心修十善业,不能忍辱,争强好胜,生性易怒。
⑷畜生道:生性愚钝,常怀惊畏,或被驱使,或相吞啖。
转生畜生道之因:贪食酒肉,寻欢作乐;借债不还,偷骗他人;恼害众生,毁辱他人;生性邪僻,愚痴难化。
⑸饿鬼道:依他为食,饥渴逼迫,形容鄙恶,虚怯多畏,孤寒凄苦,终日迷乱。
转生饿鬼道之因:悭贪嫉妒,邪佞谄曲,背公取私,不济乞化,只图自己饱暖,不惜他人饿冻。
⑹ 地狱道:身受极刑,心受剧苦。或猛火烧炙,或严寒相逼,或刀斫锯解,或铁床灼身,或镬汤煎煮,或众相残杀……死而复生,欲出无期。
转生地狱道之因:不信因果,杀害众生;尊命邪教,蛊惑人心;五逆十恶,诽谤正法。(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我们往往对死后的生命保留着模棱两可的观念,拒绝对轮回进行深入的关注,我们也许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因为没有证据的东西很难令人相信。我们会说:如果有前世的话,为什么我们都不记得?
应该承认,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往事是不可能一一记得的,三岁以前的事我们一件也记不起来,我们甚至会忘记昨天所发生的事,尽管当时都那么鲜活,但记忆几乎完全消失,就好像未曾发生过一般。如果连几天前所做、所想的事都不记得,我们有可能记忆前世吗?
即使没有所谓的“具体证据”在,我们不妨这样简单地问自己:为什么一些主要的宗教都相信来世?在人类历史上,为什么有亿万人,包括很多伟大的圣哲、天才都相信轮回?难道他们都是傻瓜吗?如果不以否定的信念限制自己,至少不反对轮回的存在,难道不是更合理些吗?万一我们死后发现果然有轮回,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个状况呢?
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以前,有哪个欧洲人相信美洲的存在呢?即使在它被发现之后,人们还是在争论它是否存在。
我们傲慢地只相信“眼见为实”,岂不知我们所看到的,是我们业的景象让我们看到的,我们往往认为在此认知范围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任何存在方式。这种狭隘的生命观,使我们不能接受、也无法严肃思考轮回的可能性。
《认识因果 第二章 因果轮回》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