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又讲“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是不是讲“即如即是”啊?“拳头”变成了“手掌”是不是“当处出生”,“出生”是不是还是它(手掌)啊?“手掌”现前以后是不是“拳头”没有了,“当处灭尽”了没有啊?“手掌”是不是“拳头”啊?
“当业轮转”有没有这句话?你这个“意”特别是“意业”.“身业”和“口业”是不是“意业”在轮转啊
“当业轮转”你这个心明白了“如是我闻” ,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意业”是不是“佛业菩萨业”啊?所以你的身啊、心啊、口啊是不是轮转为“如来业佛业”啊?叫“当业轮转”这些重要的名相概念我们要提起“观照”。
《楞严经》 倒数第二页,讲一个非常非常坏的人,他要下无间地狱,而且要下无量的无间地狱。一旦明白“如来藏”的道理,当下所有的罪过全部消除,变“地狱”为“佛土”是不是这样讲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就是要看它的“妙用”。
我们再看《阿弥陀经》,我们再作简单的提示。《阿弥陀经》里面有句很重要的话,叫“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并不是由我们一些人讲得:极乐世界的菩萨有神通,早饭前去供养十万亿佛,那供养完了回来的时候,正好敲板吃饭“即以食时,还到本国”。这真是太天真了。佛以吃饭打比喻。我们这个嘴巴吃巧克力,是不是甜嘴巴?吃咸菜,是不是就是咸嘴巴?吃辣椒,辣嘴巴;吃臭豆腐,臭嘴巴是不是
以吃饭的比喻,你吃了什么就是什么味道,来比喻我们这个心,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你就是人,明白了做佛的道理是不是就是佛啊?所以“即以食时,还到本国”,“还到本国”就是"往生佛土"。
你明白“阿弥陀佛”,明白了“极乐世界”你就已经是“阿弥陀佛”已经就往生到“极乐世界”。还有佛在《阿弥陀经》后面讲“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是不是这三个意思?佛有没有讲“已发愿者,经过三年念佛、四年拜佛、八年持咒今往生啊?”“今发愿者,经过三年放生、两年拜忏、八个月持咒当往生啊?”“当发愿者,经过了三年诵经、四年朝山、五年烧香当当...往生啊?”有没有啊?根本就没有。“已发愿”就是“已往生”, “今发愿就是今往生;当发愿就是当往生;可是我们现在硬是中间节外生枝,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冒出来“信愿行”。所以你注意“发愿”“往生”两个词,“发”一定是爆炸性的,是不是?已经成为事实叫“发”。“愿” 就是“原来的心”。“愿”是不是原字下面有个心,以我们现在的妄想心见到了我原来的那个心。这是方便说,你这两个心是不是就是一个心啊?是不是就是妄心就往生到真心啊?是不是就是“往生”了啊?“发愿”两个字就是“往生”佛唯恐我们还不明白,又加了个“往生”。有些人可能会强词夺理,佛明明讲是“临命终时”才往生啊,所以我们一定到临死的时候叫大家来助念,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不是都是这样啊?临死的时候“临命终时”,大家来助念.这些人不懂得古汉语 ,古汉语的“终”有“究竟圆满”之义。比如说这个讲经堂终于圆满告终,你能不能讲这个讲经堂终于圆满的死了?不能。所以不能把“终”就解释为“死”。所以“临”是解释为“道交感应”叫“身临其境”。所以“临命终时”就是指我们的妄想心明白了真心,是我们肉团的假命与我们的法身慧命真命道交感应为一体,叫“临命终时”。
第五、“如是我闻”重要的地位
千经万论他就是告诉我们“如是我闻”是我们佛法的命脉、是佛法的总纲领。又是扩张到整个一切万法的“灵魂、核心”不管是佛法、世间法、正法、邪法你离开“如是我”无从谈起。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是行善还是行恶,是不是都是由我们本心在起作用?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法华经》《楞严经》整部经无非是讲一个“如是我闻”,无非是讲一句“阿弥陀佛”。这点我们要刻骨铭心、深信不疑。所以由此我们想一想佛当年为什么要规定每一部经前面第一句话以“如是我闻”开头。
佛当年讲了四十一年法,没有一部经提到“如是我闻”佛讲《法华经》《楞严经》也没有提“如是我闻”,但里面有“如是等”是不是
“如是等”是不是就是“如是我闻”?那么佛在每部经前面以“如是我闻”开头他的良苦用心就是说;“我灭度以后,任何人修行必须要把“如是我闻”搞明白,这就是《法华经》《楞严经》。
《法华经》是临终遗嘱,意味着从我灭度以后,我后世的弟子必须以《法华》《楞严》的“如是我闻” “如来藏”之义作为指导纲领。防止有些人以种种借口来读其它的法门,所以佛特别在每部经前面加“如是我闻”,把“如是我闻”搞明白了,等于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了。所以我们要理解佛的良苦用心啊。
文殊菩萨讲“归元性无二”是不是就是讲“如”啊? “方便有多门”是不是就是讲“是”啊?一切的万法必须把“如是我闻”搞明白你才能成就。否则你是“门外汉”,“门外汉”连入门都不能入,怎么能成就。
你也许可能认为这里有强词夺理的嫌疑,好在《法华》《楞严》《阿弥陀经》这三部经一脉相承,都在讲同一个法,都是异口同音讲这个道理。所以讲“如是我闻,万法皆成;如是我不闻,万法皆不成。
第六、总结
现在我们并不是讲你明白这个道理就能成佛、就能往生。虽然是佛金口玉言,虽然佛在法华会楞严会记载确确实实听经闻法,没有经过什么修什么行就成佛了,但是我们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我想问大家一下,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所以然?也就是说为什么我明白了“如是我闻”,明白了万法唯我一心所现,我就当下成佛要不要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啊?
我们现在打这个比方,比如说:有花生米大的一粒老鼠药放在(茶杯)里,我把这个水喝下去,我会不会被毒死啊?一定会。那么把花生米大的老鼠药放到长江里或者运河里,你再喝运河里的水会不会被毒死啊?不会。为什么?因为化解了,是不是稀释了?比如说我们的我执、我们的烦恼习气就像花生米那么大是不是?当我们的心量只知道有我、有家庭或者只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个阿弥陀佛的时候,他是阿弥陀佛,我是人;他是鬼,这是泥巴,我们的心量就茶杯盖那么大是不是?你能不能把你这个我执化成佛啊?不能。当我的心量知道不管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还是道旁的小爬虫、他方世界的一个小乌龟、以及一切的十方的万法都是一个阿弥陀佛。 我这个心量是不是很大了?我的心量是不是就有运河那么大了?那我的我执是不是化掉了?是不是成佛了?不就是解决这个心量的问题吗?再比如来讲, 这是气球是不是啊?这个气球能不能把这个茶杯带到天上去啊?不能。当我的心量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我是凡夫,心量是不是这么大的气球啊?那我的我执、造的业障就是这个茶杯,那我这个心量能不能带业往生啊?那当我的心量是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都是我、都是一个念,那心量是不是就是房子这么大的气球了?房子这么大的气球是不是就能把这个东西带上去啊?大家好好想明白这个道理,即使我再大的罪过(两个这个茶杯大)它也能带走,叫“带业往生”。如果不【带业往生】的话,谁都成不了佛。你以为怎么样啊?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
再比如说我们从这里到扬州火车站。比如是五公里那我一念能不能把火车站想起来?那么这里到北京火车站不是五公里,是五百公里。五百公里是相当于一百倍,我一念能不能把北京火车站想起来?那么这一念到北京火车站时间需不需要一百秒啊?不需要。 是不是同样用一秒啊?别说到北京火车站,就是到恒河沙数,什么银河系之外之外的外星转播站都是一个念都是一秒是不是?那么时间相等,距离不一样,速度是不是大啊?所以我原来只知道有个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这个心量是不是就是到扬州火车站的力量?当我们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我,这个心量是不是很大了?速度大,心力是不是很大?心力很大是不是很光亮啊?所以力量很大,光亮的东西是不是往上飞?它会不会往下沉啊?不会。
当年释迦摩尼佛他母亲逼着他出海打渔,他为此踢了他母亲一脚,因为这个嗔恨心下地狱。到了地狱以后呢,他看到小鬼抽筋拨皮怜悯心悠然而生。正想开口讲话说:“算了吧,我来替这个小鬼受苦吧”。嘴巴还没有开,身不由自主飞到天上去了大家明白吗?因为他的心与地狱的气氛不相适应,如果是这个泥巴球、铁球、钢球往水里放是不是滚到底啊?这气球能不能放到水底下去?你按下去它还要飞起来,所以佛法里“命自我立”。
你怎么样用心,你这种气氛就与哪一个国土的气氛相适应。所以大家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说明白“如是我闻”,什么是“佛” 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当下即已“往生”。并不需要等明天,也不需要等晚上,更不需要等来世,这个道理大家明白了吗?那有些人会讲那为什么我明白了,却不能飞到天上去啊?所以我刚才讲了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无明壳(肉团身)在障碍我们,所以在中阴身期间当无明壳解体以后,我们自然而然现量功德就会现前。
比如说我们在游泳池里学会了游泳,我们现在都会了是不是?但你现在能不能游泳?你穿着衣服,这里是空气,当然不能游。当我们到了大海里去的时候,衣服一脱是不是就会游泳啊?那我问你:“你这个游泳是在大海里学会的还是在岸上就学会了?”所以你将来在中阴身期间成佛。你是在中阴身期间成佛的还是现在成佛的?所以现在是不是当下见道,当下就成佛?这就是“圆顿大法”不立阶梯、一步登天、无修无证。
我们现在讲到这里,已经明白“如是我闻”,根据佛为我们提供的标准答案,自己对号入座(我可不给任何人印证)有把握往生而且我现在就往生现在就已经成佛的人,把手举起来看一看。举高一点,我再强调不懂装懂举手要受报应,懂了以后你却不愿意举手,你是轻慢法,也要受报应,必须实事求是。你想拍马屁也不行,你想装糊涂也不行。举高一点请放下,现在有多少人啊?196人。我们现在再看看有没有没听明白的人? 把手举起来我看看,不要不好意思,“十六个”好,放下。刚才举手的我们不管他,那十六个举手的我要管,我现在就给你们授记,你们已经“成佛往生”。好,既然给你们授记,必须要讲为什么是不是?要不然的话你不明白啊。所以我专题对这十六位菩萨开示,为什么你们现在自认为没有把握往生,师父却给你们授记了呢?禅宗常讲“二人同饮一杯水”是不是?两个人能不能同饮啊?我这样喝的话你能不能喝到(同时喝)?如果将两只鸡、两只鸟同喝一杯水我们很好理解,是不是?因为鸡鸟嘴巴是尖的,人的嘴巴是秃的,比那个猪的嘴巴差不了多少?是不是?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在这里听法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双重国籍”。一个是“娑婆”国籍,一个就是“极乐国土”国籍;一个就是“是”国籍,一个就是“如”国籍明白吗?我们不是刚讲“如是”吗?所以我们刚才讲在没有想之前里面那个东西是不是在啊?也就是我们同时是两个人在这里听经,现在我们帮助大家,体会一下里面的那个真人,我怎么就看不到,刚才仅仅是理论说明。我怎么就看不到那里的那个人?我现在就要给你介绍一下,让你们见见面好不好啊?想不想见面?
我们有时候在大庭广众前讲话往往讲出一句不太适宜的话、不知好歹、不知深浅的话,讲了以后就后悔,我怎么这么糊涂,讲了不该讲的话,恨不得咬牙齿咬舌头是不是?那么我们开始后悔想咬牙齿、想打大嘴巴的心,就是我们现在的这种粗心、浊心、六种意识心。我们信口开河没有思维就讲出话的那个人就是我们的真人,大家能听懂吗?能感觉到吗?我们有没有这种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叫下意识。还有我们有时候走路的时候,冷不丁的摔个大跟头。比如说前面看到一个大石头,这个时候你会不会在那里打官腔:“前面有个大石头啊,手不抱头就要头破血流啊,两个手在干吗啊,还不赶快抱起来”然后就“好,抱就抱吧”。有没有这个必要啊?有没有这个可能啊?你是不是想都不要想两个手哇的就抱起来了?懂不懂啊?这个时候抱头的那个心,就是你的真人。我们这个真人,他是我们假人智慧九倍。所以在中阴身期间假人已经消除,这个真人在中阴身期四十九天叫“自由生命”。上天入地无所障碍,而且在这个时候他智慧是在世时九倍。所以他明白了“如来藏”道理他会不会忘记啊?即使今天你把死人抬过来,我告诉你,他今天都成佛。佛在《地藏经》说为“闻在本识”,“本识”就是“阿赖耶识”,方便说为“真人”。可是由于我们平时执着于这种比较粗、比较浊的心、执着于外头的境界把我们那个人丢在了脑后,你丢他,他可没有丢你啊,明白吗?“如”和“是”,“是”能把“如”丢得掉吗?
比如说我现在只看到“手掌”,“拳头”在不在啊?在啊。两个人走路,前面的人看不到后面的人,后面的人能不能看到前面的人?能。前面的人能不能看到后面的人?看不到。看不到,他在不在啊?在。所以我们今天在听经闻法的时候,即使你前面的这个假人没有听懂,当然听懂听不懂都不重要了,能听懂更好了,不管你听懂听不懂,后面的那个人已经听懂,他已经成佛。
在《法华经---弘传序》讲叫“俱崇密化之迹”,所以我们里面的“真人”呢,他已经“瞒天过海”,瞒“眼 耳 鼻 舌 身 意”这六种意识心之天,过“生死”之海。所以为什么有些明白道理的人“明心见性”的菩萨,干什么呢?打自己嘴巴是不是?左右开弓:“我怎么这么愚痴,这么简单的事情,一明白就是佛。还拼命叩头、参学”。赵州老和尚八十岁的时候写了两句偈:赵州八十尚行脚(参学修行),方悔错用草鞋钱.(花那么多钱买草鞋白用了).成佛就那么简单这个道理大家明白了吗?
好,我经过这段开示,刚才那十六位不明白的菩萨你们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认为现在就已经“成佛” 就已经“往生”的同修,把手举起来看一看,十个通过。现在还有不明白,没有把握的同修把手举起来,也不要怕,不要客气啊,还有六位,那对这六位同修 再给你们授记叫“不动地菩萨”。怎么样“不动地”啊?不管你举手不举手,你的“真如本性”都不动,都是“佛”明白吗?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都是“佛”叫“不动地”。
好,法会圆满,祝大家吉祥如意。
《如是我闻专题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