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始终心要(明哲法师)▪P4

  ..续本文上一页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也。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怀嗔慢胜负之心者,即落阿修罗法界。若以缓软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即堕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此十法界,本于一真,由一真法界,而开为十法界。而十法界,仍不出一心之所造。随起一心,必落一界。而一界显起,九界冥伏。非是没有。所谓心无二用,善起必恶伏,即伏亦必理具。故知一念虽落一界,而一念之中,实具足十界。以一一界必各互含。是则十界,即有百界。一界各具十如,则百界即有千如。介尔一心,炳然顿具。惟一念体圆名为理具。虽起一念,即名事造。而理必有事,断无事外之理。有事必有理,断无理外之事。而其事皆圆具于一念心中。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推原百界,起于十界,而十界本于一真。由真如不守自性,开为根、尘、识十八界。因根尘识相接,而百法齐开。因此一法界,开为十法界。十界即具,百界朗列,由微至著,自简而繁,转展相因,可得而数焉。故曰:略则根尘识界,广则百界千如。处中而言即五位百法也。但非八种心识,则十八界与百法,均不成立。二者不立,即十法界之义不成。而八种心识,仍不外乎一念心性。一念之所包者广,故曰体大。此中谛理也。这就是中谛道理。中谛统摄一切法,有缘、无缘,可说不可说,有为法、无为法,中谛都包括了,打破一切相对,统一它们。并不是在色法外有一个中谛,它是在真谛和俗谛当中,含在这其中,统一的并不是另外,不是三个,是我们在三个当中具足一体的,具足三种智慧,具足三谛。空也好,有也好,都是我们的内心现相。所以中谛统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全包括了。我们知道了起一个念头就没离开十法界。无论上品十恶、中品十恶、下品十恶等,都是根据你起这念头的严重程度,得到的果也不同。比方说看一人不高兴,生出嗔恨心。看到一个人不顺眼便打仗,杀戮。这两种就不一样,生嗔恨心骂打不要紧,打仗杀戮罪过大,恶业重就会堕地狱。这就是根据个人业识,造的业轻重,再到十法界,四圣六凡。我们每天看心,观我们的思想,爱什么,讨厌什么,到什么程度,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看到有人偷东西,还有的人偷东西后把人一刀杀死。同样犯罪,但犯罪种类不一样,造业受苦多大也不一样。念佛也是如此。有的人马马乎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念,忘了就不念了。或者高兴就念,不高兴就不念。这样能生西方吗?难说,万一造业了,恐怕要下地狱吧。有的人精心念佛,行走不忘,什么时候也念佛,真是八风吹不动。有人骂,有人打,无所谓,随它去不管它。一心念佛,不为外境所转。不是像有的人也精心念佛,可是儿子要上大学,学费还没准备好,怎么办呢?起缘把佛忘了,不念了,这还是没做到一心不乱。要念到什么程度呢?佛来也不惊。魔来魔斩,佛来佛斩。银台来接引,我们还不去呢。要金台来接引,要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人死,它是要住中阴的,但念佛人不走中阴,生西方不走中阴。为什么呢?念佛念的好,花开见佛,当下就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走什么中阴呢?!不走中阴的有三种人:一种是当下生西方,得念佛三昧的人;第二是造极大恶业的,一死马上堕到地狱;第三修禅定的人成就了,当下入法界。中谛道理很多。简单讲中谛统一切万有,统一切而不即于一切,也不离于一切。宇宙万有,没有离开空间。世界上最大不过天地,佛教包括这天地,涵盖乾坤,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捉不到摸不到。你修行还要体会到有说不出来的存在,这就是真理,是圆融的。这跟捉摸不一样。我们打坐入定后没有睡觉,还有一个灵觉存在着,那就是你真心的体现。根据这真心的程度,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真心,显出来的真心,显出来的极乐世界。佛在你心中,极乐世界在你心中,念阿弥陀佛一句,庄严一句,在你心中生西方还能没把握吗?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你自己心中的极乐世界,又不是另外的、新造的,我们一定搞清楚。为什么能生西方呢?因为我们跟阿弥陀佛的愿法相应。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尊。他发的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好,我也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好。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我就修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充满宇宙了,你还再到哪去找极乐世界呢?质变了。人生如梦啊!做梦时什么都有,醒来呢?我们要把梦里的世界都了了。什么儿女、高官、财产等都丢了。这样无挂碍,一心修行生西方极乐世界,当下见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都来了。有人说办不到。你不相信,你不试一试,能办到吗?现在世界发展的如此迅速。人类能上天入地,能发明创造,但高科技救不了你的命。要想脱离六道轮回,除了佛法没有第二条路可行。佛法是公开的觉法,就是要我们觉心、净化心灵。把功名利禄看淡了,个人有力造福于人民,有能力贡献于社会,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天台宗的宗旨,是成佛的心要。体会到了成佛就快了。八万四千法门,显宗、密宗都是方便法。什么好?什么不好?你的根基相应了就好,不相应就不好。对口味就行,不要执著。人本来具有佛性,只是业障太深厚,显现不出来。我们修行的差别就在于业障的深厚。根基不同,修行的程度、迷度也不同。同是人,前一辈子人家修行,修了好几辈子。你这一辈才修行,成果就是不一样嘛!有时念佛,人家一朝就解决了,你呢?念三天也不行。业障重,人就差那么一点。另外再看你智慧开的早晚,你得到大乘法,有智慧当下扣住真心,明白这个道理,上品上生。什么是核心?真心就是佛法核心。奉劝各位居士们,多学习,多看经典,相信真理,充实个人,要有信心,信解行证,多修加行,多做功德,多念佛。念佛时间就是成佛时间。

  

《始终心要(明哲法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