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享受过重。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特点是没有色身,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欲望,心灵是统一的,在那里法化容易得到成功。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各种业障不一样,很难达成共识。
当人的灵魂到了西方,得到佛的法化以后,乃至乘愿再来娑婆世界,他也已经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是来娑婆世界教化众生,而不是来娑婆世界享受,他的享受永远是享受西方的极乐。
所以佛法有两种教育,第一是对人行为的改良,第二是对心灵的教育。而且佛教重点在心灵教育,心灵得到改良了,人的行为自然规范。
正因为我们对佛教的学问没有理解通达,把佛所讲的经文当作文章来念,当作学问来研究,结果越研究越不对路。没有理解佛的本意,看佛经就如同牛看布告一样,用个人的理念去理解佛的意思,所以千差万别,理解不到位。
那么,佛教这么伟大,佛这么慈悲,我们当佛的学生,应该怎么来亲近佛呢?就是要以真诚清净的心来接受佛的慈悲,就会得到佛慈悲的法化、成全。
如何叫做真诚呢?真诚就是自己没有什么想法,不用个人的条件和成见去接受佛的慈悲,而是无条件地接受佛的慈悲。因为我们无条件了,心里才空,心空了才接受到佛的智慧,接受到佛的智慧了就变成我们自己本人的财宝。变成我们个人的财宝以后,我们也和老师一样,能把三藏十二部一口吞尽。
所以佛给了我们生命的定位,因为佛知道达到什么样才是善,达到怎么样才是好。而我们个人始终理解不到位,做不到位,惟有无条件地舍命全交接受佛法化,才能得到佛的真实智慧,我们才有条件拥有佛一样的智慧和觉悟。如果我们心中有条件和成见,就成为障碍,不容易接受到佛的圆满智慧。所以我们要做到无条件、无成见地接受,接受的最好因缘就是舍命全交了。
也许有人会疑惑:不可能有这么回事吧?如果佛没有这样的慈悲心,那么已经不是佛了。佛发愿力普利众生,可以说在净土法门里面没有哪一个条件是不渡我们的,只有不接受的人没办法渡,凡是有接受的人都能渡尽。不接受就叫做佛法不渡无缘人,因为你没有接受就没有缘了。你一旦接受,等于缘份已经成立。
佛是愿望我们所有学生接受他的教育,我们接受他就生欢喜心。他不像世间的人担心教育好别人了,又怕别人超过自己。佛的理念是究竟的慈悲,他愿望我们后来的众生能超过他,这样他更加快乐。这样就叫做人类进化一浪超一浪,一代超一代。如果按照我们世间人的做法,那人类就成为一代不如一代。
而生命的改良有两种过程:一种是在娑婆世界改良,一种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改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改良是非常究竟的,在娑婆世界改良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接受改良,还是在娑婆世界接受改良?(众答: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我们接受佛的接引、法化就等于信、愿、行都具足了。过去有大德把信、愿、行分开来说,我认为接受就圆满了。能接受的人,就有缘份去西方极乐世界游一游,也可以去他方世界游一游,你们相信这样的道理吗?(众答:相信。)
佛法大义就是规范人的行为,给生命的改良,让人类进化更进化。人类的进化就是表达智慧和觉悟的发展,也是等于科学的发展,但是智慧和觉悟是超科学的。科学是有限的,智慧和觉悟是无限的,是江山买不动的。因为科学还有价嘛,比如造一个卫星上天,也仅仅是几个亿就行了嘛,智慧和觉悟是江山买不动的。现在大家明白佛陀的伟大了吗?
人的行为不良,就影响生命的成长,造成生命的痛苦和灾难,严重会给生命灭亡了。所以佛明白到:善就给生命带来良好的希望,恶就给生命带来痛苦和失望。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重点就是讲生命改良的道理。他明白到环境和人类之间必然要保持良好的和谐,才能带来生命的依靠和希望。如果环境不良,生命就很难生存。但是环境不良是人类造成的,所以说环境的好坏决定在人的智慧,也决定在人的行为。以人为本,人得到改良以后,人类与大自然就和谐,这个世界也成为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
过去佛教在中国发展几千年,也存在不良的一面,这是人类没有智慧造成的果报。如果真正理解到戒律是给人行为改良的准则,按照准则来完善自己,那么生命与生命之间气氛就非常良好。正因为生命之间有良好的气氛,才给大自然带来良好的气氛,佛就觉悟到这样高等的智慧。我们学佛人没有明白到戒律有这样伟大:戒律就是给人类产生智慧和觉悟的首要条件,是给生命带来安详的必要条件,是给环境带来安详的必然条件!
所以愿望我们每一个学佛人,个个成为善男善女,更要成为大善男大善女。如果人人成为大善男大善女,那么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前了。所以一切环境的好坏都是人的行为导致,所以佛教讲“唯心所造”。
如果我们的心地改良了,人的行为好了,不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最重要是给生命带来无限的健康,那就是无量寿。所以我们应当理解到守戒是生命之光!是无量寿的先决条件!
所以对于受戒,有些人说:“我受不了啊。”你受不了就地狱有份、苦难有份。你愿意选择做什么人,就是由你个人来决定你的命运。你为做善人而守戒,那么你的生命就会得到良好的解脱;如果你认为做不到,等于你自己愿意受到苦的果报,那就是你自己为自己建好地狱。所以天堂地狱都是我们唯心所造。大家明白了吗?(众答:明白。)
但是大家要懂得,今天我跟你们分享这些道理,不是逼你们一定要受戒。我仅仅是把释迦牟尼佛的本意给大家讲明白,听到我所讲的道理是你们的善根;接受本师释迦牟尼佛的道理去做是你们的福德;你们按照本师释迦牟尼佛的道理去完善,就是你们的善根福德圆满!
所以生命是由自己决定的,好坏是由自己定位的。经文是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指明我们解脱的方向,启蒙我们生命定位的过程。所以大家不要把经文当做文章来念,更不要把经文当作学问来念,经文就是生命改良的道理!
三、如何了果报
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明了“天有定时、地有定理、人有定量、命有定数”。天有定时是时间的规律,地有定理是环境的规律,人有定量是缘份的规律,命有定数就等于生命与时间的规律、生命与环境的规律、生命与缘份的规律、生命与所有一切生活的规律。
当我们违背了规律就给生命带来障碍,所以想要把握生命,首先就要把握时空、环境、缘份和生活的规律。把握了这些规律,生命就顺着本身的缘份而走,这样就不违反规律。不违反规律,生命就不会有障碍了。而我们正因为没有智慧,所以所作所为都是违反时空、环境、缘份和生活规律,这样就给生命带来障碍,痛苦和灾难也就产生了。
人的定量就如你们在家人要成家立业,成家就是自己的缘份。如果成家以后反过来不爱家,那就等于自己违背自己真正的缘份,这样就给一家带来烦恼。我们在生活上,应该吃的不吃,不应该吃的又吃,也不明白自己的生命是不是适应要吃的东西。如果明白这些道理,那么就是叫做有智慧的人。
理解了佛陀的教育,我们真心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无量慈悲,他能舍生命为我们十方众生去理解宇宙空间,理解大自然,理解做人的道理,理解生命的规律。所以我们每当念他的名号时,应当从内心上生起无限的感恩,确实“天上天下无如佛”。
大家要理解到,感恩就是接受。如果你们认为有其它更高的理念,那也许找不到真法。近代的印光大德说了:“有一分的诚敬就有一分收获”。大家肯定不知道,诚敬也是感恩之心。我原来也为了这个问题想了很久,我想:诚敬是怎么做到啊?我们拜佛、上香也算诚敬啊。后来还是佛菩萨说:感恩才算是诚敬。
所以我说:知恩就给生命有良好的依靠!感恩就给生命带来良好的升华!
我们人由于没有智慧,对自己的定量都不明白。比如缘份,我们接触一个人,接触就是算有缘了,我们到一个地方也就和一个地方有缘份。如果我们接触一个人就感恩一个人,就会得到这个人的好处;到一个地方就感恩一个地方,生命就在这个地方得到安详。我们到一个地方就埋怨一个地方,所以才水土不服,得到生病的果报了;我们接触一个人就埋怨一个人,就是结冤家了,欠债了。
所以生命的缘份要成为圆满,唯一的道路就是感恩。感恩就相互得到升华。当我们亲近一个人就关心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就关心一个地方,就叫做报恩了。我们的生命应该去完善这些事情,件件做到位,就是了果报。
如果见一个人就埋怨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就埋怨一个地方,遇一件事就埋怨一件事,就会处处欠债,我们果报难了啊!不但不能了,还增添很多的怨气。欠债了,我们还要回到这个世界来偿还。偿还不了,最后还变成畜生用生命来偿还。这样不好啊!
所以我们想做一个了脱的人,就要理解到生命的缘份。于生命的缘份上要知恩、感恩、报恩,这就是了果报的方案。做不到的话,处处欠债,那就没完没了了。
本师释迦牟尼佛专程于忉利天为母亲说法,宣扬地藏王菩萨知恩、感恩、报恩的精神,目的就是愿望我们每一个众生都要学地藏王菩萨的精神。
我们念地藏王菩萨名号,没有学好他的精神,就等于地藏王菩萨在念我们,不是我们念他。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到,念一声菩萨的名号,目的是接受他的精神。如果我们为念而念,那就没有意思。所以我懂得念佛号有一个方法念得很好:一念一接受,十念生净土。因为我们接受佛的慈悲了,佛就会说:“善哉!善哉!善男善女当得渡。”
佛没有嫌弃我们的业障。佛的理解,众生自然业障深重,没有业障就不是众生了,所以佛就要渡众生。如果佛不渡众生,众生自渡根本渡不了,这是佛慈悲无量!所以我们念佛,实在从内心上感佛恩,感佛恩了才得到法喜充满;得到法喜充满了,业障就消除了。如果我们没…
《佛法大意、伦常道德与和谐社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