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伦常道德 如何做一位好儿女,好家长

  伦常道德《如何做一位好儿女,好家长》

  2008.1.26-27广东省湛江市观音古寺

  一、 伦常之一——道与本份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大家好!

  今天下午我们就讲讲“伦常”。

  伦常不但是在家庭上有,在家庭以外的公司单位都有。伦常就谈到辈份了,包括家庭的长辈和晚辈之分,公司单位的领导、工作人员和员工之分。如果人没有在这方面上分清楚,就叫做乱道。

  所谓“伦常”就是道。道是固定不变的,理是可以变化的。所谓“道理”,你所讲的理离不开道,叫做有道理;你所讲的理离开道了,叫做无理。道是绝对而行,理是相对而说。

  比如在高速路上,为什么要有一条黄线呢?黄线是规定行驶的本份,告诉我们不要占道。在家庭也是一样,如果理解了辈份,那么长辈对晚辈要有爱心,晚辈对长辈要有感恩心。爱心是付出的,感恩是接受的。(掌声)

  寺庙的出家人也一样,师父是我们的师长。父母虽然生养我们的命,但是不能成就我们生命的了脱,师长就是能成就我们生命的了脱。(掌声)所以父母和师长应该是同等的尊重。从解脱道上讲,应该是师长比父母更重要。没有师长,就找不到解脱的路,所以师长是我们生命解脱的指路明灯。(掌声)父母生养我们的身命,师长是成就我们的慧命。真正的解脱是慧命的解脱,色身始终都要报废。

  如果我们没有尊师重道,乃至你天天在师父身边,因为你没有半分厘毫的感恩心,你永远找不到解脱之路,结果你还是在师父身边堕落地狱。所以伦常是我们非常要讲究的。如果没有伦常,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本份。本份就是道。

  完善自己的本份就叫做还债,也叫做了果报,也叫做了道!(掌声)

  到我们发挥本份了才是为人师表。如果自己的本份不能发挥,你能完善本份到位,那仅仅是了道,不能成为人间师长。如果你能跨越到圆满本份了,你才成为人天之师。

  所以我们在伦常上没有做到位,就等于没有道,尽管你也念经念咒。当然,我们念一句佛号就能横超三界,但是大家应该想到,如果我们没有尊重阿弥陀佛,你能有因缘横超三界吗?

  所以尊重先辈、尊重长辈是做人的基础。如果我们没有把做人的基础打好,就难有成人之道。做人的基础是起步,成人之道是缘分遍天下。

  所以我们说家庭教育很关键。家庭教育做得好,就表示这个家庭有家风;家庭的教育不好,叫做没有家风。在寺庙就讲道风。

  老祖宗在家庭来讲,要规范家风;父母应该宣扬家风;子女应该遵守家风,也叫做完善家风。在寺庙也是这样,历代祖师,特别是开山祖师建寺规范道风,后来人就要宣扬道风、继承道风。

  如果我们没有往这方面去努力,那你念经念咒有什么目的啊?解脱之路在哪里啊?没有路可解脱。

  

  

  二、 伦常之二——老人道

  

  在家庭,老祖宗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有孙子了,就叫做老祖宗了。

  成为老祖宗以后,要理解到自己的本份是以德来规范家风。如果你不以德来规范家风,那么这个家就叫做无德之家。

  从青年、中年到老年,你经过社会生活的考验,明白到做人的道理,有良好的丰富经验传播给你的后代,就叫做有德的老祖宗;如果年纪大了,什么经验都没有,什么方法都没有,这样的老祖宗叫做糊涂的老祖宗。(掌声)

  那么糊涂的老祖宗给家庭造成什么呢?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打地洞”。意思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老祖宗就有什么样的后代。有德的老祖宗,后代就一代超一代;无德的老祖宗,后代就一代不如一代。(掌声)

  那么德是怎么定位呢?老祖宗的德,是要做到担当一家的过,承受一家的过,改良一家的过,封闭一家的过。(掌声)如果老人不但不做好,反过来把一家的过往外宣扬,这就叫做老祖宗无德。如果不但不生惭愧的心,还反过来骂自己的后代,那就是缺德。

  缺德,家庭就爆发灾难;无德,就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矛盾。无德的老祖宗会造成家庭的烦恼,缺德的老祖宗会造成家庭的灾难。

  德,就是要规范一家的行为,首先自己要做到位。自己没有做好榜样,就把一家领坏了,等于上梁不正下梁歪。(掌声)

  生命在家庭里面的关系是,家庭等于一棵树,老祖宗是树根,父母是树干,子孙是树的果。如果老祖宗不行了,树干也不行树果也不行了。(掌声)所以说,一家好不好,关键是老祖宗。大家听得明白吗?(众答:明白。)

  老祖宗做得好就给一家带来兴旺发达,后代一代超一代;如果老祖宗没有完善本份,都是过份,那就给后代一代不如一代。过份严重的时候就永远没有后代了。

  大家都很重视风水,我讲的这些道理是人心的风水,愿望我们重视这方面。人做好了,在哪里风水都好;人没有做好,找到良好的风水,也变成凶的风水,最后造成灾难更加大。过去风水先生也有这么一句话:福人等福地,福地等来人。所以真正的风水就是良心!(掌声)

  

  

  三、 伦常之三——父母道

  

  当父母的怎么做?这要从青年讲起来。青年人要想成家立业,你先想好成就立业是为了什么?如果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我认为应该暂时不要成家,把成家的道理弄明白了再成家。

  我认为成家的基本目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为了传宗接代,让生命有良好的继承;第二是为了生活上的互相照顾。最关键是为了照顾好双方的父母。因为把父母照顾好,生命才有良好的靠山。(掌声)

  所以成家要做到:后有靠山,前有发展。前有发展就是后代,靠山就是孝顺父母,这就是成家立业的基本条件。(掌声)

  如果没有依证这些道理来成家,可以说建立家庭的青年男女,那就是等于玩弄生命。(掌声)生命是珍贵、稀有、难得的!如果自己没有珍惜生命,谁帮你珍惜啊?所以自己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成家立业这个过程应该怎么理解呢?那就是缘份。如果没有从缘份去理解,那成家的条件不能成立。对方能跟你结合成家,那就表示对方跟你有缘份。既然有缘分,那生命与生命之间第一就应该互相尊重,第二是互相原谅。这是和合家庭的基本条件!(掌声)

  如果成家立业了还想抬高架子,一个比一个抬得高,这样的家庭就是矛盾的家庭,不会得到安详。成家立业就应该没有架子,人人争取把架子放在地平线上。因为把架子放在地平线上才得到安全。如果把架子抬高,抬得越高摔得越重。(掌声)

  把架子放下以后,要给家庭带来和气,就必然要有良好的沟通。有了良好的沟通,才能达成共识,这样家庭就和气了。如果家庭里面丈夫做的事不给妻子知道,妻子做的事情不给丈夫知道,一旦事情爆发,矛盾就升级了。这样的家庭是危险的家庭。

  在家庭里,男人有男人的本份,女人有女人的本份。人与人之间虽然权利平等,但是礼节千万不能平等。平等是享受平等、权利平等,男人能吃两碗饭,女人也应该有权利享受两碗饭,绝对不能有规定男人多吃,女人少吃。(掌声)

  但是在礼节上如果平等的话,就失去男女各自的本份了。男人要完善男人的事,女人要完善女人的事;男人要说男人的话,女人要说女人的话。这样叫做各守本份、各正其位。如果不守本份了,就叫做占位了。占位就有矛盾,过份就有灾难!(掌声)

  人的身体健康跟家庭和睦与否非常有关。因为家和万事兴,如果家不和谐就是烦恼家庭。烦恼的家庭,首先是人不健康,第二事业不兴旺,第三生活不协调。

  所以守本份的家庭叫做第一等家庭;如果做到一半,一半做不到,叫做中等家庭;下等家庭是根本没有守本份,所以矛盾也多、灾难也大;劣等家庭问题就更加大了,不但有灾难,还造成后代没有了。

  在一个单位里面,或者在一个寺庙里面,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单位的领导无德,这个单位一定要败;一个寺庙的老祖宗无德,这个寺庙的香火也不旺,也造成后代勾心斗角。所以想要后代好,首先要纠正自己、规范自己;自己有德了,才感召天地;感召天地了,就能有缘分统领大众。(掌声)

  如果大家光光去想:“念哪一部经好啊?”都没有照经上说的去做,这样哪一部经都不好。如果能做得到的时候,每一部经都好,所以一切唯心造。

  诸位善男善女,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了脱生死。大家真正明白 “了脱生死”这四个字怎么说吗?

   了脱,首先最基本就是完善本份,究竟的了脱是圆满本份。生与死都能快乐、安详,做得到就叫做了脱生死。如果我们把三藏十二部都念完了,没有做到快乐安详,就永远不能了脱生死。

  了脱生死应该是以做到为标准。成佛不是光讲就能成的,如果光讲就能成那叫做讲佛,不叫做成佛。成佛是要做出来啊!成佛是要做的,要完善圆满的。

  所以五大菩萨当中,弥勒菩萨为什么叫做“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他是表达人来到世间要做什么人——就是要做快乐人;做快乐人,也要有个经过,首先在家庭要做个孝顺的人,就是地藏王菩萨;然后在社会当中,做个有爱心和奉献的人,就是观世音菩萨!(掌声)

  那么,要做到这几个层次,如果没有理解的时候就做不到啊!所以要拜师求知学问。那么第三步就要做到:尊师重道、奉侍师长、依教奉行。这就是普贤菩萨。

  当我们跟老师学到东西了,我们就有缘份完善家庭和服务社会。做到位了,有经验了,自然就成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就是文殊菩萨的智慧!

  

  刚才我已经讲了,成家立业目的之一是为了传宗接代。现在有些青年人虽然成家,不想生小孩,那不知道他成家为了什么?因为繁衍后代家庭才有继承人,社会才有人才。(掌声)

  如果人人都不生小孩,那也不行。但是光想生小孩,对后代没有责任心,这是非常之罪过。因为人对生命没有责任心,可以说连畜生都不如。(掌声)生一个小孩,就要养好一个小孩,教育好一个小孩。小孩应…

《伦常道德 如何做一位好儿女,好家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