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些野生动物都不怕人,都可以飞到你的身边,停在你的手臂上。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动物跟人相处,它看到人没有害它的念头。可是在中国,这一些动物见到人就惊慌恐怖,赶快逃命了。这什么原因呢?大概是我们中国人杀气太重了。它一接触就生恐惧之感。所以一定要学著戒杀护生。
老法师教导我们,我们应当劝一切人,要善教儿女;做老师的,要善教学生。国家、社会的动乱,由于缺乏贤人,而它的根源,实在就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母教是最为重要。所以他老人家的看法,教女比教子关系更大。他说有贤女,这个社会上就有贤妻、就有贤母。一个人小时候有贤母,成人之后有贤妻,他想不做贤人也办不到。因为他自小受贤母、贤妻的薰陶,他在社会上当然是正人君子。由此可知,这个才是真正正本清源的良策。所以老法师对于一些在家的大德、居士,在当时,居士们出来弘扬佛法的人很多、很普遍,而且很有成就。老和尚开导他们,希望他们弘扬佛法的时候,特别注意提倡。目的,都是祈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是印祖答覆江易园居士的一段话。他答覆永嘉某居士,信上这么个说法,这个是一些人求佛菩萨保佑,求感应的话,这一段开示很重要。他说:
【岂菩萨唯在普陀,不遍界以应感乎哉。】
许多人拜观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在我们中国是最为普遍的,所谓家家观世音。于是乎结伴到普陀山去朝山,去拜观音菩萨。一直到现在,这个风气还不间断。现代观光旅游开放了,招来了人潮;而实在,这里面朝山,拜菩萨的人,我看至少也有一半以上。特别是中国人,老和尚这一段话,用意就很深了。难道观音菩萨只在普陀山,不在别的地方?实在说,观音菩萨常在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之处,显大神通,说微妙法。可惜的是,众生不知不觉,迷惑颠倒,当面错过,辜负此恩。也许有人要问,观世音菩萨在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之处,我为什么没有感触到呢?这是对于佛理没有了解,或者是了解不透彻,你见不到。
在佛教里面,所有一切诸佛的名号、形象,其实诸佛的形象都是一样的,佛佛道同,都是代表当人性德。换一句话说,是代表我们自己的性德,本性本具的德能不在外面。所有一切诸菩萨,菩萨的名号、形象,是表我们的修德。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我们起心动念,对一切人、对一切物、对一切事,如果是用清净、平等、慈悲心,与观世音菩萨就相应。观音菩萨就在你心中,观音菩萨就在你生活的周边,也可以说就是你生活的全体。祖师讲:
【显大神通,演说妙法。】
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就是说的这一桩事情。我们众生为什么当面错过?我们起心动念都是错误的,都是一些分别、妄想、执著,与清净、慈悲毫不相应,这叫当面错过。我们想一想,佛在经论里头,怎么样教导我们?我们有没有看清楚?有没有听明白?有没有真正体会到佛所说的义趣?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相不相应?就是有没有做到?如果没有,那就是辜负慈恩。
佛教给我们常常念佛,常持菩萨名号,用意在那里呢?念念提醒自己,用意在此地,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念提醒自己觉悟。阿弥陀佛四个字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一切时、一切处,无有不觉。觉就是佛,迷就是凡夫。叫我们常念观世音菩萨,就是提起自己大慈悲心。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我们的慈悲心,就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不在心外,这正是佛法所讲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净宗常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个话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弥陀,自性变现的,观音也是自性变现的,势至还是自性变性的。乃至于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现的。这叫“显大神通,演说妙法”。
如果我们体会得,我们岂不是生活在佛法里面吗?我们什么时候离开过佛法?觉悟的人,生活在佛法里面;迷惑的人,还是生活在佛法里面。只是觉悟的人明了、明白,迷惑的人不明白而已。虽然生活在佛法里,不明白,这叫当面错过。明白人过的生活,是诸佛菩萨的生活,是自在美满幸福的生活;而迷惑的人,过得是苦恼的生活,差别就在此地。所以要懂得,佛在经论里常常劝我们念佛,劝我们念菩萨名号,意义在那里。
而祖师更是特别教导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这里面除了一般的意思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一切诸佛当中,阿弥陀佛跟我们特别有缘分。世、出世间法,不能不讲缘,可以说缘决定一切。虽然是个因果关系,因要没有缘,不能结果。因与果,我们都没有办法操纵,但是缘的确操纵在自己手上。我们这一生要想往生,要想不退成佛,这个缘就是常念阿弥陀佛。正是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个字做到了,决定得生净土,我们这一生当中,就圆满功德了。
这个殊胜,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所以一切诸佛都赞叹。这个缘得来不容易。彭际清居士曾经说过:“这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我们在这一天遇到了。遇到了,只要你真正能认识,你能够把它抓住,我们这一生成办了。这是真正的稀有,要晓得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不可得的。而且因果相续、因果循环的可怕,一定要有高度的觉悟,在这一生当中办这一桩大事,那就是决定求生净土。唯有求生净土,我们所有的问题,统统得到圆满的解决。
因此,经不能不读,不能不讲,不能不研究讨论。这个事情天天要干。人数不必多,三、五个志同道合就不可思议了。三、五个人在一同共修,将来三、五个人往生;七、八个人在一起共修,七、八个人往生,还得了吗?不得了。特别是在这个乱世,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机会,跟一切大众介绍佛法,亲朋好友三、五个,七、八个,不难。只要自己有恒心、有长远心,锲而不舍,每一个星期,或者一次、两次,大家工作繁忙,一个星期一次。若有时间,两次、三次,这是最好。就像我们这一个小地方,这个小地方,你想想看,三、五个人,七、八个人,行,共修就很好。讲经研究讨论很好,在一起念佛也很好,不必要大道场。自己关著门在家里进修,不妨碍别人。这是在现代这个社会,真正用功办道能成就的,是一个好方法,值得极力提倡。
譬如说我们有五个人,我们五个人成就了,大家在一块,学了个三年五载,十年八年,自己功夫也有一点了,教理也渐渐通达了,我们就五个人分开来,每一个人再去带五个人,那就五五二十五个人了。再过个若干年,这二十五个人成就了,一个人再带五个人,那就有一百多个人了。这样如果继续不断的发展,一定能影响这个社会。可以转移风俗,安定社会,繁荣社会,达到治平的目标。功夫要深,要有耐心,要有恒心,相续不断,决定有成就。这个样一来,一切时、一切处,都得到诸佛护念、龙天拥护。我们生活纵然清苦一点,节俭一点,日子会过得很自在,安贫乐道。
乱世当中,我们也能修清净心,我们也能成就无上道,往生净土,就是无上道。总希望大家能认识、能明白,认真努力去做,度自己,度别人,也度了这个社会。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种善因得善果 (第三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