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讲)▪P2

  ..续本文上一页如平常百姓。平常百姓不造这么重的罪业,身心没有这么重的负担,所以能够得到悠闲自在,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在古时候,说实在的话,最懂得人生的人,最懂得享受的人,是社会上的出家人,与一些隐士。士是读书人,有学问、有道德,不出来作官。不求闻达,甘心种几亩田,粗衣淡饭,平平安安,自自在在过一生,这是懂得人生的人。那么这些人对社会、对大众,有什么贡献呢?我在过去读历史,读到这些人的《传记》,我就有疑惑,历史上留下名的,必定是对于国家民族有很大贡献的人,青史留名。想了很久,都想不通。后来学佛,慢慢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这些人给社会大众作一个典型,作个模范,作个好样子。什么好样子呢?“与人无争,于事无求”。他虽然不天天讲经说法,他做出这个样子给你看。他不是没有能力争,不是没有本事求。有能力争而不争,有本事求而不求,高人!人人都能学他,社会自然太平了,自然安定繁荣。所以他们的榜样,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不但对当时有影响,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使读书人看到他们这一生的行谊,就起觉悟了。何必跟人家争,何必要妄求呢?粗茶淡饭,这个生活多惬意,多自在!

  我们今天在中国大陆,虽然我们去的地方不多,听说九华山上还有很多老修行人,自己种菜,生活非常简单,几十年不下山,过清净悠闲的生活。他懂得人生,他懂得享受,他懂得过人的生活,一生绝不造罪业。这种人,一般说享清福。清福的果报,不可思议。念佛决定往生净土,生净土就是作佛、作菩萨,在虚空法界得大自在。实在说,他们是对因果循环的道理,因果相续的道理,了解的最透彻。知道事实真相,所以能够万缘放下,二六时中一念不生,这正是所谓大修行人。所以聪明人、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叫世俗这些俗缘,劳累自己的身心?这一些道理,我们要细参。

  这一些事实真相,实在讲,就摆在我们眼前,我们要很冷静的去观察。然后选择我们这一生修学的方向,努力的目标,我们到底是随净缘,还是随染缘?我们是要学佛菩萨,还是要学凡夫?我们将来是想往一真法界,还是继续搞六道轮回?这个决定就在我们一念之间。真正觉悟,果然觉悟,万缘放下。我们今天也不必到深山里面去归隐,为什么呢?一切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当中,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不攀缘。这样自自然然就为众生、为佛法,为佛法的弘传,为众生破迷开悟。不但我们自己要说,更要紧的,还要做个样子给人看。无论是说,无论是做,都出于至诚,没有丝毫虚假,没有丝毫造作,一切都顺其自然。

  一定要修福,尽心尽力的修福。什么是福,什么是罪,也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间人听说过舍财修福,这个意思浅,意思窄小。那么读过《华严经》的,对于这个意思就广、就圆。身也是财,身叫内财。可见得不仅仅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是外财。我们能舍、肯舍、欢喜舍,舍它来造福。今天对这个世界,要造什么样的福,才能够利益现前的大众?这也是我平常跟几位发心讲经法师常说的。经上常讲,佛是大医王,法是药,用这个比喻来说,那你一定要懂得,现代的社会,现代的众生害了什么病?那么你讲经说法,一定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你的目的就达到。那么现在的众生是什么病?全世界的,普遍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嗔痴慢,忘恩负义,大家仔细观察观察,你就明了了。你想帮助他,因为他所想的,他所见的,他们所说所做的,都是罪业,未来果报不堪设想。你现在发了菩提心,你想救度他们,帮助他们离苦得乐,那你必须要叫他觉悟,要叫他回头,帮助他破迷开悟。他念念为自己,你要表现出来,念念为众生。他做的是损人利己,我们今天所做的是损己利人。不但你要说,你要真正做给他看,让他在这个地方觉悟、回头,那他就得度了,所以佛法无有定法可说。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这一切众生他们所造的业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语造作不一样。佛菩萨要用什么方法,决定是对症下药,要给一切众生作一个好榜样。

  我们学佛的人,出家了,发心讲经说法,这是作师。作师,你就要作一切师的好榜样。我们在求学,求学是学生,我们作所有学生的好榜样,这才能纠正社会的错误,才能够挽救这个社会。现在世间人普遍的在造罪业,我们想起来太可怕了。为什么普遍在造罪业呢?我们明了这个罪业,它也有因缘果。因是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这个没有话说,一切众生各个都具足。但是虽有烦恼、习气,假如没有外缘的诱惑、勾引,它也很难起现行。可是现在这个世间恶缘太多,那些是恶缘呢?科技的媒体是恶缘。我们今天打开电视,全世界,看看报纸、广告、杂志,里面的内容,都是讲杀盗淫妄,这是缘。里面本来就有这个烦恼,再看到外头这个缘,这一拍就合了,那个不造罪业呢?为什么现在造罪业的人这么多,造罪业这么重?比起过去,过去世的时候,不要说多,比起过去五十年前,增长多少倍?不止几十倍,至少在百倍以上。这样下去,还得了吗?东西方古老的寓言,说世界的末日,全世界的大灾难,说这些话,我们今天相信。众生的思想、见解、行为,这个是预兆。他心地善,行为善,后来有善果、好报。言行都不善,后来怎么会有好果报?这个事情太可怕了。

  我们今天要做的,我们也利用高科技,利用传播工具,我们做出跟他恰恰相反的榜样。让他看了,让他听了,让他冷静去反省,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这叫弘法利生。他念念为自己,我念念舍自己;他念念求长寿、求富贵;我念念舍生命、舍供养。他念念所求的,他得到些什么?我们一切都放下,我们得到什么?这可以做个比较。不要以为恐怕这么做,没有人觉悟,我们要起这个念头,起这个疑惑,那就错了。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去做,必定有觉悟的人。先少数人觉悟,逐渐逐渐就多数人觉悟;到最后,大多数人觉悟,这个世界的劫难就转变过来了。问题是我们自己决定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舍财修福,要能舍得尽,痛痛快快的舍,要能舍的快速,为什么呢?众生的劫难就在眼前,怕的是来不及了,人生的寿命很短。

  我昨天晚上,看一篇梅光羲老居士的《传记》,梅老居士,了不起的人。二十几岁就有不平常的成就,一生虽然以居士身、宰官身,研教、弘经、著书、讲学,一生都没有中止。他是六十九岁往生的。《无量寿经》前面一篇长序,是他病中写的,他病中躺著,都坐不起来,躺在床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这么写出来的,写了两千多字的长序,我们看到非常感动。古今出家、在家,许许多多的大德,真正有成就、有贡献的,走的时候还有这么多痛苦,这个痛苦要晓得,是宿世的罪业,这时候果报现前。报完之后,他往生的时候,非常安详,非常的自在。我们听说,看到这个情形,要觉悟。

  韩馆长往生,就示现这个相给我们看。她在病中很苦,但是走的时候很自在、很安详。走的前一、两天,给我们说,好舒服。那个针都拔掉了,不再给她治疗了,她感觉到非常自在,非常舒服。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现象,自己提高很大的警觉,业障一定要消除。怎么消呢?修福,拼命的修福。财要布施,身体也要布施,精神、体力都要布施。我们研究经,讲经说法,内财布施,这用智慧布施,用精神布施,用体力来布施。这个事情要认真去做,努力的去做,不能够投机取巧,不能够懈怠、懒惰,这就是我们认真来做布施工作。希望将来走的时候,能够免除这些病苦。我们现在做还来得及,这才是聪明人,这才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大的一桩大事。现在所有一切的享受全是假的,全是空的。临命终时,没有病苦,如入禅定,那是绝大的福报,真实的福报。

  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