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勤护心
(1)略说
18.故吾当善持 善护此道心 除此护心戒 何劳戒其馀
【讲解】心是这样重要,所以我应当好好地观照、好好地守护住我这颗心。除了以「正知正念」守护内心以外,其他那许多繁琐的禁戒要来做什么呢?
所有的戒律都是为了保护心的,如果没有「正知」与「正念」的话,守那么多戒律做什么呢?
就像我们出家众穿僧服、披袈裟一样,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心!当我们穿着这身僧服的时候,我们的一举一动自然受到旁人的注目。我们起心动念如果有不好的意图,自然自己就会收敛。它帮助我们守戒,如果我们的穿着和大众没有分别,那么大众所做的事情,我们可能因为警惕心不够,而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气。
所以「正知」和「正念」是保护我们最好的利器。
(2)广说 (2.1)护心方式
19.如处乱众中 心皆慎护疮 置身恶人群 常护此心伤
(2.2)护心原因
20.若惧小疮痛 犹慎护疮伤 畏山夹毁者 何不护心伤
【讲解】我们要如何保护心呢?
好比:处在拥挤混乱的群众里,因为害怕伤囗被碰触,而引发伤囗更加疼痛;所以受伤的人都会谨慎照顾自己的伤囗。同样,身陷五浊恶世的我们,也该经常谨慎保护自心烦恼的伤囗。
「五浊恶世」是1时间的浊世 2寿命的浊世 3烦恼的浊世 4见地的浊世 5众生的浊世
处在五浊恶世的我们,心都非常的杂乱。贪、嗔、痴都很严重。有时候因遇到一点小挫折,连自己宝贵的性命都要毁灭,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护。不但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保护自己的力量很微小。
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点点事就好像天塌下来一样,连生命都不要。像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来临,我们更加要保护我们的心,为什么呢?如果一个人害怕伤囗的轻微疼痛,尚且需要小心照顾自己的伤囗;那么害怕被「众合地狱」山壁夹烂的人,为什么不小心保护自心烦恼的疮伤呢?
「众合地狱」
--> 八热地狱的第三个地狱。以前你伤害过什么样的众生,就以那个众生的形状变成「山的形状」来夹住你,造成非常剧烈难忍的折磨。
21.行持若如斯 纵住恶人群 抑处美人窝 勤律终不退
(2.3)护心至上
22.吾宁失利养 资身众活计 亦宁失馀善 终不损此心
【讲解】如果平时修行能这样小心谨慎,那么纵然住在恼人的恶棍堆里,或是处在诱人的美人窝中,都会不受影响的精进持戒,始终都不退转。
「保护心」能让我们更上一层楼
* 我宁愿丧失财富、名誉、地位、身体以及各种维生之计,也情愿减少其他无关解脱的善行。
* 但是决不毁损「正知正念」的道心。
* 因为没有「正知」和「正念」的话,我们的心就会萎靡散漫。那么烦恼痛苦就会跟着来临。
* 我们的心就好像一大块黄金一样,如果不好好的放在保险柜里锁好,请守卫看好它,那么小偷一定是会来偷的嘛!
* 如果被偷走就很难再找得回来。
* 黄金是我们的心。
* 保险柜是「正念」。
* 门囗的守卫是「正知」。
* 有「正知」和「正念」守护我们的心,烦恼贼就不会来。
* 「正知」和「正念」是如此的重要,任何事情都要用「正知」和「正念」来保护。
问答篇
【请问堪布】再为我们详细说明一下「五浊恶世」!
【答】五浊恶世:第一个是「时间的浊世」
--> 它的含义是我们财物的没落,财物怎么会没落呢?现在我们越来越富有喔!以前我们只有几百块钱、几千块钱而已,现在我们有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块钱...
这样是财物的没落吗?不是这样讲,财物本身没那个能力,以前一百块钱就能让我们满足,现在即使几万块钱也没办法让我们满足。以前只有一道菜、两道菜就能让我们满足,现在即使有五、六道菜也没办法让我们内心满足,看财物的能力而不是数量的多寡。
以这方面想,财物的能力正在没落,因为它越来越没办法满足人心!
第二个「寿命的浊世」
--> 就是说:寿命减短。佛经上说:古时候的人都有一百多岁。在地球最早的人类,他们的寿命都有好几百万岁。慢慢的我们的寿命越来越减短,然后每一百年会减短一年的寿命。算起来,现在约在六十岁左右的寿命,这就是寿命的浊世。
有人做研究「我们现在的人比几十年前的人寿命要长」。如果以这个统计学的角度来讲的话,那么就和佛经上说的冲突喔!但,以另一个角度说,现在意外死亡的比率多以前很多。现在科学发达一方面给我们带来生活上很多方便,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灾难。以前没有多样化的药物来延年益寿,现在医学进步医药发达可以把我们寿命拉长。但吃喝都是化学造成的,所以容易得一些奇奇怪怪的病,因此平均寿命比较短。
第三个「烦恼的浊世」
--> 讲的是:痛苦的来源,贪、嗔、痴、嫉妒、傲慢等痛苦的因。
以前的人对贪、嗔、痴、嫉妒、傲慢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因为贪欲越来越严重,所以现在地球上没有一块地方是没有主人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主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会为小小的一片土地起争端甚至战争。我们贪欲越来越大,小小的一件事情就嗔恨,烦恼比以前多。
所以叫「烦恼浊」。
第四个「见地的浊世」
--> 关于宗教方面的,现在各教派间门户之见分得很清楚。
以前只有各宗教的分别,什么教、什么教...现在连佛教本身都分什么教派、什么教派...藏传佛教在我们的老上师那个时代,黄教也到宁玛巴来学法,宁玛巴也到格鲁、到萨迦学习、参加法会。不管任何教派只要你是一个博学多闻的人,大家都会来学习。我小时候也一样,黄教在做法会的时候,整个附近地区的白教、红教、花教的喇嘛都会去参加。去那边没当主法也没关系呀!
现在我到你的法会,你当主法。下次你来我的法会,我当主法。是这样子分的。现在不会了,在印度就不会了。在台湾更加的不会这样做。我去你那边的话谁当老大呢?假如我去你那边你当老大的话,那么很多信众就都跑到你那边去了,我就没有信徒了。有些还为了宗教利益而竞争,我们佛教还好啦!
你们看以前回教、基督教...为了宗教而引发战争,相互残杀。本来见的浊世是对出家众说的,出家众是维持佛法的人。教派见地应该由出家众来争哪!「烦恼浊」是贪、嗔、痴...方面,应该在家众比较多,现在正好颠倒!现在教派都是由在家众在争!你的师父、我的师父、你的传承、我的传承、你的教派、我的教派....很多,但是在家众所争的不是教派对佛法见地的差、别、高、下,而是我是那个法师门第、传承派别。
反倒大部份的出家众认为无所谓,都一样!考虑的重点不是「法」的见地,而是如何吸引信众,你看外教对佛教徒并没有排斥喔!不论你属于任何宗教的人都很欢迎,想尽办法把你吸引过来,我们佛教也一样。对任何教徒都很欢迎,教理方面不会争。倒是贪欲比较多,贪欲什么?我的寺庙、我的信徒...要更大、更多...竞争呐!看那个人多地位就比较高,出家众争的是徒众人数,徒众多的门第就高。
第五个「众生的浊世」
--> 是讲:身体的没落。
我们认为现代人比以前的人漂亮,头发烫得卷卷的,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我们来看一个事实。你看台湾人和西藏人比较起来,哪边的人体力比较好?显然台湾这边的人体力比较不好,台湾人吃那么好的东西却缺乏运动,所以体力不好,这表示身体没落了。
我看到有些女生,她们连个小包包都抬不动。很累的样子。在西藏那边,我们要背四、五十公斤的东西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都没问题。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体力很好。现代人的身体正在逐渐没落当中 。另一方面,我们皮肤要保养、要擦化妆品,喷香水...,以前古时候没有这些,但是一样有美女嘛!一样有俊男!现在需要擦囗红...有一天没化妆脸色就显得很难看,这也是身体正在没落的表徵,身体需要很多东西来保养和帮助,没有真正自己的能力。
现在各位用「正知、正念」将我们飘散在外面的心拉回课业上,我们继续上课。
《入菩萨行》分为十品,我们讲到持戒的部份。第五品护正知,为什么「护正知、正念」这么重要呢?
* 因为正知、正念是保护我们的心的。
* 一般称佛教徒是「内省的人」。
* 但大部份的佛教徒都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
* 因为我们都非常注重外在的形象,外相大家都听得到、看得到,所以容易执著在外相上。
当我们执著在外相上就会产生种种烦恼。
* 我们错误的认为:「快乐」和「痛苦」都是来自外在的给予,因此得不到永恒的快乐。
* 外境时时刻刻在改变,差异只是改变的大小而已。
* 从小的教育教导我们如何改造环境,所以我们非常的执著在这上面。
* 我们无法放下外境的一切现象。
* 不管你有没有学问、有没有信仰都一样有痛苦,即使是有信仰的人也只是精神上多一层依靠而已。
只有往内学习,内在清净才能免除痛苦!
* 现在我们外在污染非常多,而对自己的内心则只是「模糊知道」而已。
* 一个人修行好不好、是否是高僧并非取决于他外在的名声。而是他本人对自心的认识有多深。为何高僧们不会因任何事故而产生担心呢?因为他们很清楚的知道「一切外境如梦如幻」,外境本来就是假相。既是假相,哪里可以影响我们呢?
* 「真如本性」是我们肉眼无法得见的,很多人都想改变环境,高僧们不会想要去改变环境,而是直接改变心境。
转换心境 和 转换环境是有差别的,想要完…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