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全转换环境是不可能的!它永远转换不完!
* 这边转了那边又是这样子。今年转了明年还是那样子。
* 「外在环境」瞬息万变,永远没完没了!
* 一辈子累积的钱财几天的天灾就可以把我们的努力付诸流水!
* 大自然刹那间可以把一切化为乌有!
* 所以我们一直在不安、痛苦、担心中生活,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心境的话,它将成为我们永恒的财产,一切吵扰的外境都无法让它产生变化。
* 现在我们在台湾是这样子,去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也是这样子,心境改变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
* 我们要认真学习如何改变心境。
* 改变环境虽然辛苦。但现在科技发达一个城市几年功夫就可以完全
让它改观。一个边地荒野经过几十年地努力也可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改变心境并不容易,改变心境必须五年、十年...
* 不断精进的学习才能做得到,但当你改变之后,直到你成佛为止它都不会消失。这一世、下一世、尽未来世它都一直会跟着我们,要改变我们狂野的心必须从调伏自心开始。
「保护心」就像保护所有一切菩萨学处一样。从布施、持戒...所有的善业都是以心为主,心是善业的来源!地狱的烈火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心中的恶业产生地狱种种幻境,堕落、恐惧的来源也是我们的心!所以保护心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快乐的来源是由「保护心」而来,所有痛苦的根源也是由于没有保护心产生的,今天晚上要来学习如何保护心的方法。
二、护心方便 -- 正知正念
(一)略说
23.合掌诚劝请 欲护自心者 致力恒守护 正念与正知
【讲解】现在我合起双掌,诚恳地劝勉有意护心的人们:一定要努力持守护心的要领-->不忘所缘的「正念」与了了分明的「正知」。
寂天菩萨为何要合起双掌诚恳地劝勉有意护心的人?因为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重点!所以他特别的强调不要忘记「正念和正知」。
(二)广说 (1)无正知过患
(1.1)办事力弱
24.身疾所困者 无力为诸业 如是惑扰心 无力成善业
(1.2)记忆衰退
25.心无正知者 闻思修所得 如漏瓶中水 不复住正念
【讲解】身受疾病困扰的人们,办起事来有气无力,无精打彩。同样,心被烦恼扰乱的人,精神不能统一。所以很难修成各种善法!
没错!
* 假如说我们今天被亲人遗弃了,我们会连工作、食、住、衣、行做任何事都无法集中精神。
* 心定不下来。心会一直绕着这事在转。
* 如果我们一直仇记着某个人,那我们的心就无法专注。
* 心神没办法统一。所以任何善法也没有能力去成办。
* 这就是我们的心生病了,心生病就会这样子。
* 没有「正知」的时候心就容易生病。
没有明觉正知的人,凡事心不在焉。因此他们的闻、思、修习所得的
佛法,就像装在破瓶里的水一样。那是不可能长久留在记忆里的。
没有留在记忆里的学习是无用的!
现在我们学习都是为了让它留在记忆里面以便日后使用,
不然我们现在学习有何用处呢?
* 最多也只是让我们往后有机会再重新学习时比较容易明白而已。
* 我们学习到的东西没有留在我们心里的话,我们就派不上用场。
* 派不上用场就没办法对治我们的烦恼。
* 所以学习一边学一边漏是没有用的!
(1.3)戒律不净
26.纵信复多闻 数数勤精进 然因无正知 终染犯堕垢
(1.4)毁坏宿善
27.惑贼不正知 尾随念失后 盗昔所聚福 令堕诸恶趣
【讲解】虽然博学多闻、对佛法有信心,而且又肯精进修习善法;但是如果我们觉察身、囗、意的正知力太弱,那么,最后还是会染上犯罪的污点。
* 我曾经看过有些人从小就学习佛法,而且精通经、律、论三藏。每天都很虔诚的拜佛、礼佛。但是正知力太弱,因此一时失忽而破戒。产生强烈的嗔恨或贪欲,非常不可思议!也有些闭关几十年,出关以后却犯了抢劫、杀人的罪过。
* 这都是因为正知力太弱才会让贪、嗔、痴的盗贼进入心中。
* 它们一旦进入我们狂野的内心,我们的心就会疯狂。
* 所以守护正知非常重要,不然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可以守戒,但要永远守护戒律就没保障了。
贪欲和嗔恨就像强盗一样,而嫉妒及傲慢就类似小偷一般,为何这样说呢?
你们可能没有分析过:
* 贪欲和嗔恨它是强迫性的。
* 是我们可以自己发现的。
* 我们都知道我们在生气、清楚我们的欲望。
* 我想要这个、我想要那个。
* 但大部份的人都很难觉察自己的傲慢心和嫉妒心。
* 这两个就像小偷一样很难觉察。偷也好、抢也罢,如果没有正知细心守护,不正知等烦恼贼就会在正念退失之后立即窜入。盗取从前所积累的众多福德,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堕向恶趣!
(1.5)妨碍上达
28.此群烦恼贼 寻隙欲打劫 得便夺善财 复毁善趣命
【讲解】这群不正知的烦恼贼,正在到处寻找机会抢劫。一旦找到了机会,便立刻夺走善法之财!甚至毁坏我们获得善趣和解脱的慧命!
「烦恼贼」有嗔恨、贪欲、嫉妒、傲慢等。假如不小心让它们进入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心就会被它们操纵而混乱。看那些自杀的人,你不要以为他们很勇敢!他们只是在刹那间被贪、嗔、痴迷惑了而已,太笨了!笨得没办法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平时很珍惜的身体,只因为那短时间的冲动就造下这样的苦果。这表示贪、嗔、痴进入他的内心,才会让他自己毁灭自己。
(二)广说 (2)护正知方便
(2.1)护念 --> 生正念之法
29.故终不稍纵 正念离意门 离则思诸患 复住于正念
30.恒随上师尊 畏堕闻法语 易令善信者 恒常生正念
31.佛及菩萨众 无碍见一切 故吾诸言行 必现彼等前
【讲解】护心是如此的重要。
* 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该放逸。
* 纵任正念离开心意的大门,正念一失就要立刻思惟三恶道的种种痛苦。
* 然后把心重新安住在正念上。
* 如果经常伴随有德学的上师,听方丈开示并且畏惧犯罪堕落。
* 那么,「有善根而又敬信佛法」的人就会经常生出正念。
诸佛菩萨具有清净的五眼,
随时都能无碍地看清一切事务,
因此我的所作所为和起心动念,
必然经常赤裸裸地呈现在他们眼前。
有些人不能忍受人间的痛苦却不害怕地狱的果报,为了免除人间短暂的痛苦而去造作进入恶趣种种的因,这是非常不智的!我们应该畏惧堕落恶趣的痛苦才对,我们不要认为别人看不见,所以我可以做坏事,别人不知道我心里想什么,所以我可以胡思乱想。
我们看不见佛菩萨,但他们对我们一清二楚的,佛经上说:「不要认为别人没看到,我就去做坏事,这个果报一样会成熟」,在一个没有人看见的地方杀害他人,这个果报一样会成熟!就如放在食物中的毒药,毒药放在食物中是看不见的,但是你吃了它一样会痛苦,在圣者的眼前要他们看不到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行为可以稍为控制一点,但,心是很难控制的。还好我们没有他心通,如果我们在座的都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那就很可笑了。因为即使在短短的一分钟里面,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各种千奇百怪的念头,除非我们都是佛菩萨,要不然将如何相处呢?我们都不是佛菩萨,也还好我们都没有他心通,所以都可以相处。
佛菩萨对我们一清二楚,但他们不会嘲笑也不会责怪我们。因为他们的心是广阔的、清净的,就好像我们和一个精神病患相处,他的所做所为就不是我们可以想像的。但我们不会责怪他,因为他精神异常。在佛菩萨的面前我们就好像精神病患一样,所以他们不会责怪我们。
「五眼是五神通」即:
1.天眼通 --> 任何一种事情都清清楚楚地看得到。
2.天耳通 --> 任何一种声音都听得到。
3.身通 --> 他们想要什么就可以幻化什么。
我们想要黄金、钱财,但对佛菩萨而言任何东西都是黄金、都是钱财。以密宗而言,他们已经修成净观。对他们来说,每一个地方都是极乐世界。不论是身处地狱或旁生道都是极乐世界,你以为佛菩萨看不到石头瓦砾吗?
* 他们看不到我们所见的娑婆世界吗?
* 如果他们看不到就不是一切知了!
* 对他们自己而言,被他们看到的世界都是净相。
* 而且他们也知道我们所见到的娑婆世界种种不净相。
* 正如我们观看一个正处在恶梦中受恐惧之苦的人。
* 我们清楚他恐怖的梦境。
* 但做梦的人会恐惧而我们旁观者却不会产生恐惧一般。
* 佛菩萨知道我们所见所闻,但这些所见所闻对他们而言都是净观。
4 他心通 我们心里想什么,他都会知道。
5 宿命通 烦恼障和所知障都清净了。
32.如是思维已 则生惭敬畏 循此复极易 殷殷随念佛
【讲解】依照上述的方式理性的思惟过后,就会心怀惭愧、敬畏而忆念
正法,同时也很容易使我们殷切地随念诸佛菩萨。
(2.2)护念 --> 由正念生正知
33.为护心意门 安住正念已 正知即随临 逝者亦复返
【讲解】为了在意「门上防护烦恼贼的侵袭」而把正念逐渐安住下来以后,这时明觉的正知将自然随着来临,而忘失的佛法也会重新回到心中,善业也会随之产生。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