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P3

  ..续本文上一页藏、尼泊尔、不丹等地来的几百个或几千个喇嘛,每天晚上肚子就咕噜咕噜叫。我们西藏是海拔很高的地方,所以我们的身体需要很多油,我们这些刚到的新移民有些时候晚上会饿到睡不着,非常可怜!

  我们台湾人真的要好好珍惜现在这个福报,很多人一直吵着说台湾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到别的地方去住几个月或几年,融入当地的生活比较看看!自己去体验比较容易明白,讲很多你们也不会相信,比较之后才会了解这里其实非常的好。好与不好要看我们的内心!

  在饥饿的时代,愿我化作充饥的饮食!这是发愿,也是回向。

  9.为济贫困者 愿成无尽藏 愿诸资生物 悉现彼等前

  【讲解】为了救济那些贫困的有情,愿我变成取之不尽的宝藏!希望各种各类的日用所需品都化现在他们的面前!

  不管我们现在的能力是否做得到,我们要常常发愿!佛菩萨没有身份高低的差别,差别在于他们的愿力。因为愿力不同,所以他们来到世间渡众生的方式就不同。我们现在以广阔的心发愿,以后就不用太费力气自自然然就会随顺愿力而走。如果做佛菩萨需要很辛苦、很费力的话,那有谁愿意去当佛菩萨呢?

  佛菩萨不需要像世间的老板,必须很努力去经营他们的事业,如果必须像世间人这样努力经营愿力的话,就有烦恼。他们不用很辛苦就能圆满愿力,所以他们没有烦恼。就好像有些人天生智慧很高,有些人天生命好,有些人并没有很辛苦的工作但他的财富就是很多。有些人辛苦耕耘一辈子还是赚不到钱。这是前世的业力和福德的关系。

  所以我们现在要将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这里的回向比较类似发愿,「发愿」与「回向」有何区别呢?

  * 「发愿」类似「祈祷」并不需要功德,谁都可以发愿,谁都可以祈祷,那一个宗教都可以做,我希望我将来是富翁、我希望我将来做总统、我希怙主赐我平安喜乐...

  * 「回向」则必须要有功德才可以做,譬如我们布施、念经、持咒...等等,完成善行之后将功德回向给众生,所以「发愿」和「回向」的分别是有没有善行。

  (二) 升华自心

  要想迎请菩提心安住心中,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已经习惯自私自利的心态,一下子要改变过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修完以上八种累积福德的方式之后,我们还要训练一下才可以接受菩萨戒。

  (1)尽舍身财善根

  10.为利有情故 不吝尽施舍 身财诸受用 三世一切善

  【讲解】为了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我将毫不吝惜捐赠我的身体、施舍种种受用的财物,和三世所修集的一切善根福德。

  我们现在做不到,但永远不能放弃我们的誓愿!有些人会说:「师父们总是这样子说,但自己都做不好!要渡什么众生呢?先渡自己再说吧!」

  没错!当我们没办法渡自己的时候,是没有能力渡众生的。但我们可以发愿,发愿我们总有一天可以做得到。

  经上说:「虽然现在没有能力渡众生,但决不放弃这个心。」。

  时刻持守「渡众」的决心,有一天我们真的就会拥有这个能力。不能因为现在没有能力就轻言放弃,否则我们永远办不到,当我们有能力渡众生时我们不会辛苦,要抓到重点!我常常遇到一些人为渡众生而烦恼,有些是有能力渡众,但却怕渡了以后很麻烦,怕会常常来找你。所以我们没有能力渡众的时候就不要做,勉强去做会后悔。

  但我们要有「现在我没有能力帮助他,等我有能力的时候我一定会帮助他」这样子的心态,就好像一棵树还没长成时不要急着去砍它,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一样的道理。

  佛菩萨渡众是不会有烦恼和痛苦的,如果有烦恼和痛苦,那就没有智慧了。我们一般人总认为自己为别人而活,我为了我的小孩而活、为我的父母而活、为了养家活囗而活...

  相反的,佛菩萨不认为他为众生而活,而是认为众生为他而活。

  我们常说:我们要成佛必须要众生,我们要得到快乐必须要众生,想聊聊天也需要众生,没有众生我们会寂寞...

  事实上众生是为我们而活的,我们要感恩他们!

  11.舍尽则脱苦 吾心成涅槃 与其死方舍 何若生尽施

  【讲解】若能打从内心里完全施舍身、财和善根,我将超越一切恶苦而达成佛果的究竟涅槃。既然死时必须舍弃除了善根以外的一切,什么也带不走,那么为什么不在生前就尽量布施广积福德呢?

  布施的意思,并不是要你现在就将所有的钱财完全布施掉,这样子做会导致以后产生反悔之心。我们要做个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的菩萨,我们现在可以依自己的发心和能力随喜布施一、两百块钱都可以。我们要先立好遗嘱,将生前财物做妥善安排,一部份留给家人,一部份捐到公益团体或护持道场...等等。这样子做既可以利益自己也可以利益他人,不要让我们的子女为些许钱财而吵闹不安。

  12.吾既将此身 随顺施有情 一任彼欢喜 恒常打骂杀

  13.纵人戏我身 侵侮并讥讽 吾身既已施 云何复珍惜

  14.1一切无害业 令身力行之

  【讲解】既然已经把这个身体欢喜随顺地施与众生了,那么只要有益于众生,就任随他们高兴地经常打杀责骂我吧!尽管众生无聊地戏弄我的身体,或以它作为侵侮讥讽的对象,既然我这个身体已经布施出去了,又何必再去珍惜保护呢?因此只要是不对自他构成伤害的一切善业,我都要尽量勉励我的身体努力去做。

  布施当中最困难的是布施身体,因为世间一切都是以「我的身体」为主的,所以当我们有能力布施身体时,我们的善根、我们的财产都会有能力布施的。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布施身体,虽然众生伤害我能让他们高兴,但还是会造成自己的伤害时,我们要保护自己。

  但,我们心里要随时持守着布施身体的心态,以后我们自然会有这个能力这样做。以前舍利子行菩萨道,有一个魔变幻成一个婆罗门向他乞求右手,舍利子用左手砍断右手,然后用左手拿给他,可是乞手的人却生气的说:「你用左手拿给我是非常不恭敬的行为,我不接受。」舍利子感叹道:「众生怎么那么难渡

  」

  布施手对舍利子而言是不会痛苦的,因为他们理解空性。但对我们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事,我们不必这样子做,但要有这个心态,不要做暂时有利益而究竟没有利益的事。

  (2)愿成他利之因

  14.2愿彼见我者 悉获众利益

  15.若人因见我 生起信憎心 愿彼恒成为 成办众利因

  16.惟愿毁我者 及馀害我者 乃至辱我者 皆长菩提缘

  【讲解】但愿!所有遇见我的人都能心生欢喜并获得种种的利益!如果有人因为遇见我而生起憎恨或敬信之心,愿那一念憎、信之心,永远成为他们成办一切利益的导因!希望贬毁我的人或以其他方式伤害我的人、甚至侮辱我的人,都因此而增长证得无上菩提的福份。

  我们一般人当敌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在旁边幸灾乐祸,我们不会希望敌人得到快乐,佛菩萨就不同了。他们不会因众生憎恨、伤害、侮辱而起憎恨之心,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地希望他们都可以得到恒常的快乐。

  (3)愿成所求之因

  17.路人无怙依 愿为彼引导 并作渡者舟 船筏与桥梁

  18.求岛即成岛 欲灯化为灯 觅床变作床 需仆成彼仆

  19.愿成如意牛 妙瓶如意宝 明咒及灵药 如意诸宝树

  20.如空及四大 愿我恒成为 无量众有情 资生大根本

  21.迨至尽空际 有情种种界 殊途悉涅槃 愿成资生因

  【讲解】一般人都不喜欢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一些下阶层的贫困者往往很少人会去关怀和帮助他们。佛菩萨就不一样,他们会去指引迷路者,去保护需要关怀的人。

  * 愿我充当孤独者的保护人,做行路人安心的向导。旅客们越江渡海的舟楫、船筏和桥梁!

  * 愿我化为岛屿,让航行的船只栖泊。

  * 愿我化作明灯,为企盼光明的人照明。

  * 愿我变成床榻,供应疲惫者休息。

  * 愿我成为温顺的仆从,服侍需要看护的人!

  菩萨就是这样子发愿,任何一个物品都是菩萨发愿和回向而来的。愿我成为圆满众生意愿的如意牛(如意牛是西牛贺洲的宝物,众生需要什么它就幻化出什么)、如意宝和妙瓶、强力有效的明咒(古时候医学不发达,所以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咒语医治众生心理或身体的疾病)和灵药,以及各种如意宝树!

  就像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和虚空(空间)始终支持一切有情众生和世界,大地是我们生存的依靠。

  * 水是我们每天要喝的。

  * 我们需要太阳的资生,尤其在寒冷的地方火是很宝贵的。

  * 我们需要空气,没有空间我们就没办法生活。

  * 我们的身体和任何物品都包含「四大」。

  * 我们身体的骨头、肌肉是「地大」。

  * 维持我们身体不腐化的气是「风大」。

  * 维持温度使生命成熟的是「火大」。

  * 让我们的身体不分散的是「水大」。

  * 安置我们的空间是「空大」。

  从油灯上就看得出来,油灯本身是「地大」,火一直往上冒为什么不散呢?因为里面有「水大」,火是热气,风是动能,空大是安置油灯的空间。

  同样地,愿我永远成为维持一切有情生活的要素!一直到尽虚空际的有情界众生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完全超脱一切轮回苦而达成涅槃,愿我化成滋长他们生命的泉源!

  我们要一直这样子发愿,前面四颂的发愿是很广阔的发心,后面所诵的是时间长久的愿力,任何一件东西、任何一个人都是菩萨的化现,老师、妓女、桥梁、厕所、卫生纸...都有可能是菩萨的化现,所以对于有生命、无生命的所有东西我们都要爱惜。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