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禅宗在中国流传二千多年,但经由「顿教」法门证悟的高僧非常稀少,因为禅宗不立理论。没有做累积福德资粮如忏悔、皈依礼拜...也不参因果循环、轮回痛苦...等等之类的功课,直接教人寻找「内心的本质」。
在这个业力越来越重的浊世时代,如果没有足够的福报,是不会了解佛法精华的。所以藏传佛教包含了净土、禅宗、密宗法门的学习是比较完整的方式。佛法看起来越来越兴盛,其实它正逐步走向没落当中。
佛陀说:「佛法会住世五千年」。
佛法住世分为几个时期。
1第一个五百年学佛的人大部份都可以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可以了脱生死、理解空性。
2第二个五百年学佛的人大部份可以脱离轮回。
3第三个五百年学佛的人非常注重戒、定、慧三学。
现在这个阶段,佛法非常注重经、论教学,确实是这样!以前佛经、论典没有像现在这么丰富,除非像寂天菩萨写《入行论》是为了利益广大后世众生的特殊意义而著作外,没有人会特别去写论述。因为以前的高僧都写过。所以没有必要一直重复写论著。
但是,现在写论的人非常非常多,哲学系的大学生、佛学院的研究生..等写毕业论文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学员当中就有好多位,有的人写华严经,有的人写入菩萨行...他们不得不到处找资料拼拼凑凑来写,以前的高僧不是这样!
他们是靠自己的经验及证悟写下来的。
我常说:「法本越来越多、寺庙越来越多、佛学中心越来越多、讲解佛法的人越来越多。但,实际上能够理解空性的人却很少。」
佛法的精华在「般若」,现在讲解佛法的人很多,为什么我们的烦恼会越来越多呢?为什么学习佛法却没办法对治烦恼呢?因为佛法的力量正逐渐在退化当中,佛法成为教育性质的缘故。而这阶段教育性的佛法将来也会消失。
* 我本身在西藏和老堪布们学习佛法时是没有什么证书的,没有什么佛学院的毕业证书。也没有什么堪布的证书,只是上法座献「哈达」。
* 现在在印度就不一样了,进入佛教大学读九年,不论是读《俱舍论》《现观庄严论》或是《中观论》都有佛学院的毕业证书。
* 和受一般教育没什么两样。
* 包括活佛、仁波切也都会请老仁波切写「认证书」,因为在国外都认定这个证书,虽然老仁波切们不知道证书要做什么,但他们都会应要求写这些他们自己从来没用过的证书。
因此有些人就会借这些证书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德行。这表示在物质比较进步的地区比较缺乏「身份」,在台湾,这个地方有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对有「身份」的人就会特别的尊敬,
你是仁波切、你是堪布
大家都会对你恭恭敬敬的。
其实有些喇嘛修学非常好,
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
能够很有力的对治贪、嗔、痴。
可是他是一般的喇嘛,就没有人注重他。
要知道,我们这样的分别心对他一点损失也没有。我们只注重「身份外相」的包装,而不注重内在,这正是我们自己失去学习的机会。损失的是我们自己。
大部份人「身份」和「能力」是相配合的。但也有些人身份上的包装是大过实际能力的。如果我们每个佛教徒都很清楚地知道佛法的真谛,那么想要骗人的人就无机可乘了。台湾人比较注重外表,而在欧、美地区的人则比较重视你的思想和概念,所以台湾人比较容易受骗上当,如何能从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高僧呢?一点都不可能!假如我们想从外相来判断一个人,那将会产生很多错误的决定,我们必须改正这个缺点。
我们常常在风头上非常的精进,但过不了多久那股力气就没了,这是无益的!我们必须持续恒常的精进,但也不可过度的急切,我们一直在上课学习。
上课的目的--> 就是让我们的「智慧增长」而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今天我们继续讲解「受持菩提心」,我们要迎请珍贵的菩提心安住在内心中。首先我们要累积福报,累积福报的方式是供养、顶礼、皈依、忏悔...等等。
「供养、布施」的目的在对治我们的吝啬心,它的重点是「发心」。假如要圆满布施度,需要天下所有众生都脱离贫穷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让天下所有众生都脱离贫穷,我们可以成佛吗?可以!「布施度」是去除我们对身体、财物任何执著、吝啬的心。
假如有两个人,一个是千万富翁,一个人是普通的打工一族。富翁以一个富人的骄傲心态布施了一千万,打工的那个则以一颗虔诚的心供养了一百块钱,谁的功德大呢?当然是「打工的那个」功德大,供养的重点不在数目多少,佛法的重点在「内心」。如果供养的重点在「数目的多少」,那么以前西藏那些贫穷的高僧,他们要如何做布施呢?
供养、布施主要在对治我们的吝啬。
「顶礼」的用意在对治我们的傲慢。
不管是佛教、道教..各个宗教都有礼拜,我们拜下去自然会认为「对境」是比我高的。佛教的拜法是五体投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都一样,额头、两个手掌、两个膝盖都要着地。尽管动作有些不同,重点是五体要投地。任何经典都没看到佛陀说要我们拜他,「顶礼」其实是对治我们的傲慢心。
「皈依」是为了要避免恐惧而依靠佛、法、僧三宝。
因为三宝能让我们在痛苦的轮回中解脱,皈依三宝不皈依一般世间神祗。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让我们脱离轮回。
「忏悔」可以对治我们的嗔恨。忏悔必须具备四力。
「随喜」是对治我们的嫉妒。
别人因为他自己的善行而高兴时,我们跟随着他高兴叫作「随喜」。
「请转*轮」的目的是:对治我们的无明。
我们「请佛」及「善知识讲解佛法」增长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智慧增长之后,就可以对治「无明」了。
「请佛住世」是对治我们的疑心。
因为我们用虔诚心请佛及善知识不入涅槃,我们有这个虔诚心,自然疑心病就会消退;今天晚上要讲解「回向」。
(4)悉皆回向
将我们所累积的功德「完全地」都布施给「所有的众生」就是「回向」。
以前我在西藏,遇到一些非常单纯的老年人,平日修持「六字大明咒」或者是「百字明」都有一、两千万遍。村庄里有人过世时,他们会布施一、二十万遍或者一、两百万遍的持咒功德给往生者。
我说:「将全部功德都回向给亡者好了」。他们会认为「那么我自己不是都没了吗?」
我跟他们说:「不会变成没有,就好像把钱存在银行会生利息一样,反而会因回向给他会变得更多!」他们囗头上说:「喔!喔!」但实际上却听不进去,因为老年人的思想已经坚固了。
我们要有智慧!
从无始以来,我们一直都吝啬的为自己打算,才会到现在还是凡夫。
释迦牟尼佛反向思考,想让他人得到快乐,反而让他自己得到永恒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将所有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这样子我们才可以得到最大的福报。
(4.1)总回向
6.如是诸观行 所积一切善 以彼愿消除 有情一切苦
【讲解】修完如上礼敬、供养、忏悔...等观行以后,所积聚的任何善业功德,我愿以它们来消除「一切各个有情」心中各种不同感受的种种痛苦,并使他们「获得并达到」他们各自心里所想要种种的安乐!
(4.2)别回向
7.乃至众生疾 尚未疗愈前 愿为医与药 并作看护士
【讲解】在世间所有众生心里上的痛苦和身体上的疾病还没有完全痊愈以前,我愿意化作药物、变成医生,以及照顾病苦众生的护士!佛菩萨的愿就是这样子,所以很好的医生、很好的护士都是佛菩萨的化身。佛有法、报、化三身,各种不同的化身会应众生的需要而显现所需要的东西。
8.盼天降食雨 解除饥渴难 于诸灾荒劫 愿成充饥食
【讲解】盼望「上天像下雨一般」地广阔降下饮食,解除众生饥渴的灾难!在饥饿浩劫时代,愿我化作充饥的饮食!
在《俱舍论》里记载:
* 这个地球上最早的人类,他们的寿命是数不清的。后来才慢慢的缩减。
* 到释迦牟尼佛降临世间时,我们人寿是一百岁。往后每一百年减少一年。
* 现在,平均人寿约在六十岁。
* 到最后,人类的寿命会只剩十年。
* 身体只有一尺高,战争的时代来临。
* 到时候,每个众生看到对方都会非常的不顺眼,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武器而彼此相互残杀。
* 战争时间是七天七夜,战争结束后躲到空屋、森林、隐蔽处的人渐渐走了出来。
* 那时候,大家看到对方都会生出怜悯之心。
* 弥勒菩萨会在这时候降世,他有两尺高,比一般人高一倍。
那些众生就问他:「你怎么会这么高呢?」
弥勒菩萨就说:「我以前是修十善业的。」
所以那些人就开始修十善业,因此他们的儿女的寿命增长为二十岁。他们的孙子增长为四十岁,一倍一倍的增加,人寿增加到八万岁。然后才又开始往下降,这样上上下下反覆十八次以后。成、住、坏、空中「住」的部份就结束了。
* 每一次劫期经历的战争时间是七天,饥饿时期是七个月,疾病的时代有七年的时间。疾病时代现在就已经慢慢来临了,我们没办法治疗的病越来越多,人寿大约在四十~五十岁的时候。没办法治疗疾病的时代会正式来临,人寿大约在二十几岁的时候饥饿时代会降临这个世界。
* 根据俱舍论上说:那时候即使只有几颗青稞或者稻米就必须很珍贵的放在保险箱。
* 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即使只有几粒青稞或米就可以煮一锅米汤来喝,外面检些没有油水的白骨也可以熬汤...
* 这是饥饿的时代。
现在我们身在台湾,国泰民安,没有天灾,丰衣足食真的要知足惜福!你们看!现在还有很多国家的人民在饥饿当中,不要说到非洲,我们在印度学法的时候也是吃不饱的!
一个寺庙的仁波切要养活许多从西…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