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念修金刚萨埵
一、忏悔之要义
(一)罪障概念
罪障乃阻碍我们生起甚深正道的殊胜体悟、证悟者。初行者必须以清净障碍为重点。如云:“障碍得清净,自然现证悟。”
如果具足如下四种因:自己亲自造罪;唆使他人造罪;随喜他人造罪;所造之罪达到究竟目的(如杀生的对境和行为,确实杀死了众生),则罪业犹重。否则,罪业稍轻。
总体来说,所有罪碍就是遮障万法的实相真如。
(二) 忏悔的必要性
清净持戒乃一切善法之基础。从小乘别解脱戒到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如若违犯而未及时忏悔,其罪业次第增上,乃堕入三恶趣之因。特别是进入密乘之后,若守持誓言,捷径成就佛果;若未守持誓言,则直堕地狱。如同蛇放入竹筒,只能上去或下去,再无别的出路。如《功德藏》云:“入密士夫之去处,恶趣佛外无三处。”故当时时护持正念,如理守持戒律。
对于次第根机的修行者:
第一、三戒中,外别解脱戒,身口意的戒律相对容易守持;菩萨戒是以心为要,若心中生起舍弃众生及舍弃众生成佛之念就已经犯戒了,相对难以守持;密乘戒以见解护持,若不具相应见解即已犯戒。
第二、若已精通生圆次第之要诀,依靠正知正念护持誓言,即使自己未失毁三昧耶戒,然也会因为与失毁根本誓言者交谈、来往、甚至共饮一个山谷中的水而导致相对失戒、株连失戒之罪过。
因此,无论自己违犯或者受破戒者株连所致犯戒过失,皆应时时忏悔为要。往昔阿底峡尊者曾曰:“自从我进入别解脱门之后,可谓一尘不染;对于菩萨学处(菩萨戒),偶尔出现过一两次过失;而步入密宗金刚乘以后,虽然屡有零星过失,但(都是当下忏悔,)从未让堕罪过夜。”尊者即使在旅途中,每当闪现恶分别念时,马上取出一个木制的曼茶罗,立即忏前戒后。大成就者尚且如此,我等作为业力沉重、对治力薄弱、缺乏正知、难辨戒律细微取舍之凡夫,所犯堕罪无疑多如牛毛,故当时时反观自心,一日三次最少一日一次发自内心地忏悔。
(三)清净业障方法
显、密有诸多忏罪方便,其中念修上师金刚萨埵最为殊胜。往昔金刚萨埵在学道位时,曾经发愿“未来时,凡持受我名者,一切堕罪得以清净,若不清净,我不成佛。”如今,我们观修金刚萨埵与上师无二无别而忏悔,较前往十方每一位佛陀前勤求忏悔方便法更为殊胜,此乃总集宝珠的修法。
然从究竟意义来说,最殊胜的净除罪业方法乃修菩提心。以金刚萨埵为所缘而忏悔念诵百字明如同生火融化积雪的功德,而修菩提心而忏悔如阳光融化积雪,其功德天壤之别。故当以菩提心为基础,观修金刚萨埵、念诵百字明等等。
(四)四种对治力
所有忏悔都必须具足四种对治力。诚如寂天菩萨说:“所净罪六门,能净四力治,净法三殊胜。”
1.所依对治力
所依对治力分为外所依对治力和内所依对治力。外所依对治力指上师与金刚萨埵无别之对境。内所依对治力是皈依、发殊胜菩提心,尤其是发愿行菩提心在一切忏罪中都不可或缺。若无菩提心,即使具足四种对治力忏悔堕罪,也只能稍稍减轻而不能彻底清净。若具足无伪菩提心,则可自然净除往昔无量罪业,如《入行论》云:“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2.厌患对治力
厌患对治力乃对于自己往昔所造罪业的后悔心。
比如原本想吃一块糖,结果却误服剧毒,于是以猛烈地悔恨之心而痛心疾首地忏悔:上师金刚萨埵垂念我:我就无始以来迄今所积累的一切罪业深感内疚,追悔不已,在您面前不覆不藏发露忏悔!祈请您慈悲垂念,令我就在坐垫上当下清净此罪。如是认识到罪业的自性,以大惭大惧畏之心猛力而不浮不躁地忏悔非常重要!如《三聚经》中云:“发露忏悔,不覆不藏。”
厌患对治力所净的是罪业六门:
第一、时间之门。无始以来至今所犯下的自性罪和佛制罪,直接说出自己能回忆起来的一切罪业,回忆不起来但是佛菩萨遍知智慧所见对境的一切罪业也一并怀着惭愧、畏惧、后悔之心进行忏悔。
第二、动机之门。指由贪嗔痴引发的一切罪业。
第三、通过之门或积累之门。身语意的一切不善罪业。
第四、本体之门。自性罪的十不善和无间罪等及佛制罪(与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相违的一切罪业)。
第五、对境之门。依靠三有轮回、寂灭涅槃所积累的一切罪业。
第六、作用之门。导致即生感受贫贱多病、怨敌违缘、来世堕入恶趣饱受诸苦的一切罪业。
3.返回对治力
返回对治力是指回想起自己往昔所造的罪业后,祈祷上师金刚萨埵加持并发誓:第一、绝不再犯;第二、纵遇命难也不舍弃第一条誓言,以如是两个誓言铁钩钩住。如果真正立下誓言,那么相续就会越来越清净。
4.现行对治力
现行对治力指尽心尽力奉行善业,对治往昔所造罪恶。尤其是观修金刚萨埵、顶礼佛及佛子、随喜他人福德、一切善根回向菩提、发愿行菩提心、护持无伪实相之本体等等。
二、念修金刚萨埵
以下摘自华智仁波切造、索达吉堪布译《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先如理做到前行之前行及入座前行后上座。观想金刚萨埵在自己的梵穴上面一肘高的地方,观想一个白色的“吽”字,同时念诵祈祷文,并思维其意。
于我凡庸头顶上,白莲月垫之中央。
吽成金刚萨埵师,皎洁受用圆满身。
双运幔母持铃杵,祈清罪障皈依您。
以猛悔心发露忏,后遇命难守誓言。
于您心间日月上,吽字周围咒旋绕。
诵咒加持自相续,父母双运交界处。
菩提甘露如云涌,犹如冰片粉降融。
我及三界有情众,业及烦恼痛苦因。
病魔罪障诸过净,无余清净祈加持。
观想金刚萨埵佛父佛母双运密处降下甘露,同时念诵百字明。观想自己是具有业障、习气障、违犯内、外、密三种戒律的的平凡人。观想八瓣莲花连着枝干在自己的梵穴中间,花瓣中间有一轮圆满的月轮,在月轮上有白色的“吽”字。
观想白色的“吽”字刹那间变成金刚萨埵,他的体性是白色的,他的服饰是圆满的。观想金刚萨埵佛十三种圆满报身严饰,服饰庄严发着光芒,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圆满。上衣是白色绸缎绫罗的衣服,红色的裙子,头饰的边上有一种飘带,披着这种圆满的披肩,绫罗布衣。珍宝八饰包括头饰、耳环(左右二者算为一个)、项链、臂钏(左右二者算为一个)、璎珞、手镯(左右二者算为一个)、指环(所有的指环算为一个)、足镯(左右二者算为一个)。金刚萨埵右手持着金刚杵,左手持着金刚铃,与手持托巴和月刀的白幔佛母无二双运,八瓣莲花上金刚跏趺坐。
明观庄严的金刚萨埵佛父佛母,自己要猛烈地祈请加持,为消除自己的罪障而深深地祈祷。自己在金刚萨埵佛父佛母皈依境的前面生起悔恨心,这种叫做厌患对治力。从今以后就是遇到生命的危险,舍去生命也不再违犯,这种叫返回对治力。
观想金刚萨埵佛父佛母的心间有一个白色的“吽”字,周围由百字明所围绕,这些字是毫毛所画的。观想念诵百字明的同时,从白色的咒语字中放无量的光芒,自佛父佛母的密处降下无量的甘露,经自己的梵顶而流入。
同时观想自己所造的罪障、业障,从自己的梵顶而降下,病魔以脓血形象而清净;魔障以各种动物的形象而降下;业障变成烟汁、烟灰自上而下这样排干净排清净。不净之物从自己的毛孔和下面的两孔之中排出,同时观想大地裂开,这些不净之物排到死主阎罗王为主冤亲债主的口中和手中,阎罗王为主的无始以来的冤亲债主全部满足了,还清了与他们的债账,裂开的大地又复合了,同时念诵21遍或者108遍百字明。
观想甘露降到自己的身体,头顶是大乐轮,喉间是受用轮,心间是*轮,脐间是幻化轮,这四轮充满了甘露,同时自己的相续生起乐空、四喜的智慧。观修时候以四对治力而忏悔,观想与上师无别的金刚萨埵佛而祈祷,所缘观修的时候就是念诵百字明21遍或108遍后,祈祷怙主与上师无别的金刚萨埵佛。
我以愚昧无知故,于三昧耶有缺犯。
怙主上师祈救护,亦即主尊金刚持。
具足大悲体性者,众生怙主我皈依。
这样祈祷,发露忏悔所有违犯身口意根本支分三昧耶戒,并祈请赐予清净一切罪业、堕罪及垢染。金刚萨埵佛和颜悦色地说:“善男子你所违犯的一切罪障都已清净”。如此开许后,金刚萨埵化光融入自身,以此为缘,自己与金刚萨埵变成了如现而空的如镜中之影像, 心间“吽”字周围有十种咒字围绕,发射光芒照射三界,祈请一切众生如同金刚萨埵五部佛,任意所运之自性而成佛,光芒上照五部佛,愿这些光照射到下至三界六道使一切众生罪障清净,最后光融入自己,上师与金刚萨埵佛无别地这样安住。
(一)观修金刚萨埵
在忆念四对治力之后,进入真正念修金刚萨埵的阶段,首先自己平平常常地安住下来,在头顶上方一箭左右的虚空中观想一朵千瓣白莲花,它的上面有一轮圆月。所谓的“圆”并不是指它大小的尺度,而是指明月的所有部分完整无缺,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毫无弯弯曲曲而是圆溜溜的意思。接下来再观想月轮上有一个光闪闪的白色吽()字。虽然其他宗派有观想从“吽”字放光、收光等步骤,但(宁提派…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 讲记 下篇 不共同内前行 第三讲 念修金刚萨埵》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