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他长寿而不夭折,不被一切的怨家盗贼侵害;
因为离弃不给自取,转而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他最胜无比,齐备诸佛法藏。
因为离弃邪淫,转而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这人家风正直顺合,不论母亲、妻子,还是自己儿女,无人会贪恋他的财富。
因为离弃妄语,转而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他远离人众的毁谤,接受持守正法。这人誓愿得以如愿,所作的必成其果。
因为离弃离间的言语(两舌),转而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这人眷属和睦,志向和乐,相同如一。他规劝别人改过,却恒无不和谐。
因为离弃粗恶言语,转而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一切法会大众,欢喜地皈依他。他的发言,都令人相信,无人违背抗拒。
因为离弃无意义的言语(绮语),转而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他的言语不形同虚设,都受众人敬仰。他能以方便他人接受的言语,令众生断除诸多疑惑。
因为离弃贪心,转而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他将拥有的一切,都以智慧施舍出来。他相信佛法,内心开解,信心坚固,具有大威力。
因为离弃忿怒,转而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他迅速成就无阻碍的心智。他身体各处长相俊美,令见者敬爱。
因为离弃邪恶颠倒心(邪见),转而行布施,所以财宝恒常富足,无能侵夺。他内心恒生正见,并投生在敬仰、相信佛法的家庭中。他得以见佛,听闻佛法,供养僧众,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这些就是大士们修习菩萨道时,行的十种善业。因为行施舍,自然获得增益,所以便获得了上述大利益。龙王,以下就列举要点:
行十善业道,因为持守戒律,所以自然获得增益。这人生出一切佛法利益,满足大愿。
因为忍辱,所以自然获得增益。这人得着佛的圆满音声,具足众多好相。
因为修行精进,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能破除魔障,入于佛法藏中。
因为定力,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能生出不间断的智慧,忏悔罪恶,令身心轻松安适。
因为生出智慧,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能断除一切的虚妄见解。
因为生出慈心,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对一切众生不起烦恼,也不去加害。
因为生起大悲心,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怜悯一切众生,恒不厌烦,也不舍弃。
因为随喜功德心,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见到修善之人,不嫌弃也不嫉妒。
因为生出舍离心,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不论身处顺境或逆境,他都不喜爱或恚怒。
因为修行“四摄”,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恒能勤加引领、教化一切众生。
因为接受“四念处”道理,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想。
因为勤加修行正法,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
因为具足神足,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能令身心恒感轻松、安适、快乐。
因为依照佛法修行,所以身体五根自然增益。他能深信佛法,坚固不退,精勤修习,
无有懈怠。他常不迷失在世界中,也常不忘失佛法。他心中寂静,身体各感官调顺,
断灭诸多烦恼。
因为自身业力,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的怨家尽都灭失,无能伤害他。
因为修行“七觉支”,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常能从一切境界中觉醒。
因为修行“八正道”,所以自然获得增益。正智慧常现于面前。
因为心怀正见,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能扫除那束缚着心的烦恼。
因为以清净心观看一切,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能如实知道,一切心触境界的本质。
因为以方便接受的方法教化、救度众生,所以自然获得增益。他能迅速成就圆满那看似有作为,其实却无所作为的快乐。
《注释》
四摄:1.用财物、佛法布施他人;2.慈爱的言语;3.所作所为利益他人;4.与他人相容共事,在融合他人后,慢慢引导感化他人。
四念处:1.观察到身体是不洁净的;2.观察到感受其实是苦的;3.观察到内心的变化无常;4.观察到自己心念中,其实应该是无我存在的。
神足通:六种神通之一。即获得了如意自在的神通力。
七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除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支,就是分类的意思;七觉支合起来就是由迷而悟,由未觉而觉,能达到彻底觉悟、彻底解脱的七种修行类别、修行等级或七种智慧。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龙王,你要知道。这十种善业,以致能令众生圆满十力无畏、十八种功德、并一切佛法,所以你们应当勤加修学。龙王,好比所有城池村落,都是依靠大地得以安立。一切药草、花卉、树木、丛林,也都是依靠大地得以生长。十善业道也是如此,一切人天依靠它而得以站立存活。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菩萨的诸多修行、一切佛法,都是依靠这十善业大地,得以成就。
佛说完这部经后,娑竭罗龙王和诸位大众,并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他们相信、接受、奉行。
《注释》
十力无畏:佛的十种特殊能力。
十八种功德:
(1) 佛身无失。佛恒久持戒清净,以此灭尽烦恼,圆满成就真身,佛身永不衰变、也不减失。
(2) 口无失。佛具足无量的辩才,以随顺众生可接受的时机方法,开悟众生、并得以证果。
(3) 念无失。佛修行甚深禅定,心不散乱,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
(4) 无异想。佛平等地普度众生,不会有优劣的选择。
(5) 无不定心。佛心恒久安于正定之中,即使入于火海中,也永不退转。
(6) 无不知己舍心。佛完全知道自己的本性,由大慈悲心,毫无保留得施舍、饶益众生。
(7) 欲无减。佛具足一切的善,常怀救度众生的心,永不厌烦和满足。
(8) 精进无减。佛的身心精进不退,恒行种种方便的方法救度众生,永不稍息。
(9) 念无减。佛在念念之中,心存众生,永不减少。
(10) 慧无减。佛具足一切的智慧。
(11) 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的执着心,所以一切烦恼都灭尽,没有减少、漏失。
(12) 解脱知见无减。佛知道、明了令众生得以解脱的一切方法,没有减少、漏失。
(13) 一切身业,随智慧而行,皆能饶益众生。
(14) 一切口业,随智慧而说,皆能饶益众生。
(15) 一切意业,随智慧而产生,皆能饶益众生。
(16) 以智慧力知道、看见过去世间中的一切,通达没有障碍。
(17) 以智慧力知道、看见未来世间中的一切,通达没有障碍。
(18) 以智慧力知道、看见现在世间中的一切,通达没有障碍。
《十善业道经(白话文参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