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圆通章》不假方便 香光庄严▪P2

  ..续本文上一页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我们是没有这五分法身香,但是我们能念这句名号,透过名号的中介,把阿弥陀佛已经圆满证得的五分法身香接纳过来。这就好像我们的衣服没有香气,但是你放在一个香店里面,香店里面有旃檀木很浓郁的香味,只要放在那里放段时间,这件衣服就染上了香味。是不是啊?所以我们这个全体业力的众生——每一念都是贪、嗔、痴、慢、疑具足的众生,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把佛的功德接纳过来,这就像染香人身沾染了这个香气。那么这桩事情就代表净土法门的一个根本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因地心”。以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这种五分法身香、般若智慧光,来庄严我们的法身慧命。

   我们的本觉也是具足的,但这个本觉的佛性完全被遮盖住了。阿弥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比丘的时候,也具有我们同样的本觉,他以这个发大愿、修大行——通过这个始觉呢,慢慢子圆满大愿建立净土,就成了究竟觉——究竟成佛的觉。究竟成就的这个“觉”,以这个名号作为中介传达给我们,于是我们以这个究竟觉来觉动、激活我们众生的本觉。所以我们念佛从自心上来看,是“是心是佛”;从我们修德始觉的程度来看,要“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就是念果地上已经成就了的名号的功德,能带起我们的本觉,唤醒我们的本觉,显发我们的本觉。这就叫“托彼名号,显我自心”,假托阿弥陀佛名号的果地上的功德,来显我们本具的本觉。虽然本觉我们本具,但是没有这种弥陀的名号光明,没有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加持,我们的本觉永远起不了作用。

   就好像这块木头有火性,总是放在这里它不可能起火,一定要钻木取火。所以这个缘就很重要了,《法华经》有个说法,就叫“佛种从缘生,是故说一乘”,我们都有成佛的种子,这个种子就是代表我们的本觉——真如实相,但它要生起来一定要靠缘,没有这个缘是不行的。阿弥陀佛建立大愿,建立名号,建立净土,就是完成了这个缘,而这个缘的力量很大。由于它是大慈悲心、大愿力的结晶,所以就叫强缘——很强大的力量的缘。这种缘一但过来,我们系缘这个强缘,仰靠这个强缘,祈祷这个强缘,这个就是“南无”的内容了:归命。我们归命这个强缘的救度,那么我们佛的种子就会现前,佛的种子现前就是成佛——成就大乘的佛果。

   那么大乘佛果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业力凡夫,还是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在彼土——极乐净土,快速成佛:前后分两步走。那么十方诸佛都是希望我们成就大乘的佛果,所以佛最想说的、最想做的就是说一佛乘,说摩诃衍,说大乘法。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佛建立四十八大愿的核心是叫做“正定必至涅槃愿”:若我做佛,十方众生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大乘的正定聚,快速地圆满大乘的佛果。所以净土法门是一乘法,说这个法门,也是释迦牟尼佛最愿意说的——六根愉悦、称性而说的。以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全体功德,就是他的法身香、他的般若光,透过这个名号的中介,让我们去念。我们每一念呢,就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召唤过来,“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就是完全地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召唤过来,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功德,这就叫“香光庄严”。这“香光庄严”是净土宗非常有特点的一个概述,这个香、光是究竟圆满的,以佛的法身香、智慧光,来庄严我们凡夫众生的本觉因心——法身慧命。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者就是大乘第一弟子;阿弥陀佛发愿:只要你信愿持名,能得到天人的恭敬。你信愿持名就能接触到佛光,叫“蒙光照触”。大家注意这个经文“蒙光照触”。阿弥陀佛是大平等心,他放出的无量光是遍照法界,所有的众生都能蒙这个光普照;但是要接触到这个光明,不是所有众生都能触得到的。“触”就是谈感应,这个光在你身上能产生作用,是要用信愿持名才能接触到这个光;你不信愿持名,接触不到这个光的。就好像中央电视台电磁波就在这里的,如果你没有电视机,或者有电视机频号没有对上,这个电磁波也不产生作用。在当下你觉得它不存在,但是它已经存在在这里了,你怎么使它产生作用——它的音声、图像能够表达出来?你要有一个东西跟它接触上,跟它对应上,才显现出来。阿弥陀佛向整个法界辐射着他的慈悲的光明、愿力,从比喻上来看,在这里相似,所以我们要接触到这个佛光,就是要念佛。那么“蒙光照触”,这个光明一但接触到,我们的身心就会柔软。身体柔软就是每个细胞都会激活,身体就会健康;心一柔软那就会慈悲,这种柔软的程度超过天人——比天人还要柔软。所以一个念佛人他平时身心柔软,一团太和之气,当然人际关系就会和睦,道德感就会好,大家都会喜爱。

   不仅一般的人恭敬,就是天上的天神,也会对这个念佛人恭敬不已呀。为什么他恭敬呢?由于你念佛的时候,心光跟弥陀的光明融成一片了,可能世间人看不到一个念佛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但天神他能看得到。他就知道:“哎,他全身放光——放着金黄色的光。”其他不念佛人就没有光,全身都是黑的。那么鬼神是恭敬有光明的众生啦——鬼神包括阎罗王的这些鬼族——都是看重道德的。世间人看中权势、权位、财位,真正有眼光的人是看中道德的。这些权位、财富都是梦幻泡影,都是带不走的;但你的道德、你的智慧、你的心光是能够伴随着你的。所以一个念佛人为什么叫人中芬陀利花?佛不是随便赞叹的,你一个信愿持名的人,就是人中的白莲华呀,稀有难得啊,现身能得到世间的吉祥如意。我们不要以为念佛只是送死的法门,一个念佛行人现世就能得到种种吉祥如意:家庭会和睦,事业会顺利,智慧会开发,道德会提升,身体会健康。这不是世间得到利益吗?世间你能成为道德君子,成为世间的大贤受人恭敬。

  这个念佛激活良知良能。现在很多人他没有道德感,良心都麻木了,这叫“哀莫大于心死”啊:心都死了,良知良能都死了。所以你看有很多贪官被抓了,被关了,他从来没有内疚感,他不觉得自己犯了什么事,甚至反而说:“贪得比我多的人还没有进来。”他不服气,这就是他没有一念的惭愧心了,没有忏悔意识啊。一个人不怕做错事,犯错误是在所难免,问题是你犯了错误,你得要知道惭愧呀,内疚哇,悔过呀。现在连这个都没有,那就是“哀莫大于心死”,呜呼哀哉了。现在我们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宗教的教化,没有道德上的一种价值的张扬,所以一切都是那种功利呀,发展啦。原来是搞阶级斗争了,现在是搞经济建设呀:阶级斗争引发人的这种嗔恨了,经济第一引发人的贪欲呀。这正是两种根本烦恼——就“贪、嗔”两种烦恼,再加上“痴”——愚痴、麻木,不知道善恶是非的标准。贪、嗔、痴三毒烦恼整个的在主导的话,我们个人很苦,这个组成的群体更苦。念佛能够拯救个人,能够拯救民族,它能唤醒良知良能。因为一切道德的准则、一切恻隐之心、好施之心、礼让之心,是我们一切众生本具的。这就是法,法是我们自心本具的。

   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皆备于我”,这跟佛教讲的很相似啊,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是我们自心本具的,我们向内心去求,“乐莫大焉”啊。不是向外求的,现在我们没有儒、佛的教育,所以一切人都是向外求啊。求,最终你命中没有,求也求不到哪;求得也很苦哇——向外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然后安分守己呀,知足常乐啊,把那种精神价值、把那种出离的解脱道,看成生命当中的真实的目标,它自然就会淡化对五欲六尘猛利的执着啊。这样他才会过一个合理的生活,不需要追求高消费,不需要占有过多的资源,那么我们的世界就太平了。如果欲望都调得很高,都要追求高消费,那么我们的资源是不够的。资源匮乏,人和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就会出大问题了。

   所以佛法对这个人类的贡献——这种潜移默化的巨大的作用,无论用语言怎么赞叹都是不过分的。可惜多少人不了解佛法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有善根听闻,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先信愿持名,自己香光庄严。自己香光庄严,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灯,再奉行无尽灯法门,点燃其他的,再点燃第三个、第四个,使我们无明长夜的这块地方有一片智慧的光亮。那个人就得福了,国家得福了,地球得福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也得福了。所以我们香光庄严,一定要自己如实地去做。

   ——2009年3月大安法师讲于广州大佛寺

  

《《念佛圆通章》不假方便 香光庄严》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