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回事,也不能说他错;但是如果要问佛法——佛法不是这些神鬼的所知范围,他可能就说得不行了。对乩坛上出现的——你看很多民间团体把乩坛上这些问的东西——包括这些神鬼大仙开示的,会搞成小册子到处去发行。
他有些世间善法有时候讲得比较对,但这个东西都是不值得去作为根据的。这个纪晓岚笔记里面他谈到他参加扶乩。纪晓岚跟他的长兄一块扶乩,纪晓岚是诗歌写得好,但书法一般;他的哥哥是书法写得好,但是写诗一般化。然后这两个人扶的时候还真的有性格上的差异,纪晓岚一扶乩,显现的:问什么诗歌,应对都很精彩;一写什么东西就写得很潦草,不怎么的。等他哥哥一扶的时候,书法非常遒劲——写得非常好,但诗歌平庸。所以纪晓岚通过那个经历,就发现这些灵鬼是根据扶乩人的特点长处而显现的。实际上这些灵鬼有个什么样的本事呢?他能够把你阿赖耶识里面特长的东西给展示出来,是用你对方人之长来作的。所以乩坛所反映的这些也“唯识所现”,也有这个道理在里面。这样的一个民间的东西——法术,你说它一概不正确,也不能这样说;但你把它作为一个重大的依据,也是不可以的。作为重大依据可能就会出祸端,有些灵鬼他都是假冒的,他没有这个本事。他没有这种预测的能力,他没有治病的能力,给你下个药,你真的去做,说不准就把人治死了。治好的人有,治死的也有哦。
所以就在佛法里面不提倡这个扶乩。“所以不是大菩萨来应化的经常的事情。”只是这次来是一个特例——特别的例外。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乩坛,你们要把它撤掉,如果再这么搞下去是不如法的。好,叫他们撤掉乩坛,那怎么办呢?“你们如果能够依照前面法会的开示认真的去做,于菩萨生恭敬之心,生稀有难遭之想,这就是报答菩萨。”“大报恩处”,菩萨不要求你们什么,只要求你们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能解决轮回的苦难,得到涅槃的常乐。这是菩萨的本意,你只要解脱了自己,菩萨就放心了。你能这样做,这就是大供养,叫依教奉行供养。这就是对菩萨最大的报恩。这是第三段的开示。
时诸弟子虽闻法谕,犹故围绕,不忍散去。菩萨又谕曰:“诸弟子,菩萨往昔因中,与汝等具有大缘。从此虽不再降,然不得作远离想。当知觉明妙行,时时在汝等眼前,相逐不舍。汝等慎无一日废弛,自舍却觉明妙行也。”
当时这些弟子虽然闻到了觉明妙行菩萨这样的开示,但还是恋恋不舍,还是像原来一样的在那里“围绕”——不动不走,不忍心散去。你看,这也说明四年来道义上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厚!在这种情况下觉明妙行菩萨又作第四段的开示,告诉诸弟子:“菩萨……”这“菩萨”就指自己。“我在往昔的因地修行当中,与你们有大缘。”“大缘”就是很多生都聚在一起成为师生关系——这样的缘份。“这一世又跟你们见面,让你们赶紧修净土法门。从此虽然我不会再过来,但你们也不要作远离之想。”不要认为菩萨就不管我了,不理我了,永远离开了,不要作这个想。下面这段是非常重要的。“当知觉明妙行”。“觉明妙行”这个名号是阿弥陀佛起的。觉明妙行,它是代表着这个菩萨自利利他的德行——来立名的。“觉明”是什么?“觉”就是他的本觉——妙湛的觉心,“明”就是从这个本觉的体性生起的照明一切诸佛刹土的光明,有照明的作用,这叫觉明。那么由这个妙觉明心来起度化众生的妙行。“妙(行)”就(是)不可思议的度化众生的菩萨行。所以阿弥陀佛根据他自利的“觉明”和利他的“妙行”就给他一个名号,“号曰觉明妙行”。这是这个名号的意思。
好,现在这样的一个“觉明妙行”,实际上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性德。只是这位菩萨把这个性德,在他因地的修行当中给它展示出来。一展示出来,这位菩萨就有六种神通,乃至于具有着佛的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和佛眼。你看《无量寿经》讲,西方极乐世界大菩萨都具足佛的五眼。他能够以他的五眼六通来现量观照法界一切众生,尤其是有缘的众生。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就每时每刻“在汝等眼前,相逐不舍”。实际上菩萨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永远在伴随着我们。这就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的“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母亲每时每刻都在忆念着子女,只是子女不了解这个事情。他舍父逃逸,他不念母,就好像一个亲友专门忆念另外一个亲友,另外一个亲友就专门忘这个亲友。觉明妙行菩萨永恒以来都在念我们,都在随逐着我们,都在关爱着我们,只是我们舍菩萨觉明妙行而不顾。所以这里面就告诉大家:“我觉明妙行还是每天跟你们相逐不舍,如影随形。汝等就一定要谨慎,不要有一日的废弛。”就是你们要回光返照,念菩萨的恩德,念菩萨教我修行的方法。如果你废弃了这桩事情,被五欲六尘把念头牵过去了,这样就是你自己舍却了,是你自己离开了觉明妙行,觉明妙行并没有离开你们。“如果你们专忘逃逝,都在烦恼淤泥里面去过日子,忘记了觉明妙行,是你们自己舍去了觉明妙行,我觉明妙行永远不会舍去你们。”谈这么一个道理。
少顷又谕曰:“诸弟子,法会既终,宜各散去。菩萨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莫只呆呆守着,菩萨定不在一幅纸儿上也。各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至诚作礼,顶戴奉行可矣。”
最后这些弟子听了可能还是觉得:“是不是有更好更美妙的开示?”因为还是依依不舍,所以过了一段时间觉明妙行菩萨又作了第五段的开示。真是反复叮咛!你看看,纵然是一个慈悲心非常深厚的父母,对他子女的叮嘱也没有这样的深厚。又开示:“诸弟子,法会已经终结了,大家应该各自散去。菩萨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要认知菩萨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就是菩萨证到了诸法的空性。我们有个偈子常常念: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菩萨就像清凉的月亮,永恒地在游。游在什么地方?毕竟的空性——“毕竟空”里面。所以菩萨的“清凉月”永恒的在这里面,只要我们众生的心水清净,马上月亮就会影现出来。所以月亮永恒地不会离开我们。只不过我们的“水”看是浑浊还是清澈,来决定菩萨是跟我们在一起,还是我们认为他不在一起。既然是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应众生的缘他会马上就过来。“所以你们不要呆呆的守在这个地方,菩萨一定不是在一张纸上存在的。”菩萨是不住一切法的,菩萨又常住在法界里面:“离一切法,即一切法”的。最后告诉大家,你们每个人都至心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以至诚心顶礼——“作礼”。“顶戴”就是对前面所作的开示要恭敬顶戴,要依教奉行,就可以了。这样就打了一个句号。我们想,这些与会的弟子肯定非常恳切地顶礼,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皆大欢喜,各自离开,依教奉行去了。
你看这个《西方确指》整个的缘起非常奇特,代表着佛菩萨二六时中都在观照着我们。只要我们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佛菩萨就不失时机地用种种方式、种种身份来加以救度,这真是“如母忆子”。我们看这个《西方确指》要把自己摆进去,就好像觉明妙行菩萨为我们作开示似的。我们一定能够在这八个人里面,找到一个跟我们根机、类别相类似的——他就是对我们作开示的。当时与会大众是那么恋恋不舍,我们又何尝不是这个样子呢?那依依不舍,最后要怎么表达呢?怎么表达无尽的这种感恩呢?最后还是至诚作礼、顶戴奉行——就是最好的报恩。如果能够按照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所开示的方法认真地做,那么觉明妙行菩萨在极乐世界常寂光土就含笑地加被我们。觉明妙行菩萨与我们与会的每一个净业同仁,也都是相逐不舍。以后等我们能够依教奉行,也得以上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别忘了给觉明妙行菩萨去顶礼感恩。
——2009年冬季佛七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
《《西方确指》菩萨最后之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