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菩萨戒(俄果仁波切)▪P2

  ..续本文上一页纳摩无边威光佛。纳摩光德佛。纳摩无忧德佛。纳摩无爱子佛。纳摩功德花佛。纳摩清净光游戏神通智如来。纳摩莲花光游戏神通智如来。纳摩财功德佛。纳摩念功德佛。纳摩善名称功德佛。纳摩上自在幢王佛。纳摩善能镇伏功德佛。纳摩斗战胜佛。纳摩善能镇伏功德逝佛。纳摩普照庄严功德佛。纳摩宝莲花善能镇伏佛。纳摩应正等觉宝莲花善住觉山自在王如来。如是皈命已,所有十方一切世界如来应正等觉,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愿诸世尊,忆念于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在一切轮回中所受生处,所作不善罪业,自作,教他作,或随喜他作;若塔物,若僧物,若十方僧物,自盗,教他盗,或随喜他盗;五无间罪,自作,教他作,或随喜他作;十不善道,自正受入,教他入,或随喜他入;由是业障,有所覆藏,我有情或堕地狱、旁生、饿鬼,或生边地及篾戾车、或生长寿诸天、或得人身诸根不具,或执邪见,或厌诸佛出兴于世。所有业障,今对一切诸佛世尊,智慧者、眼证者、证实者、称量者、知者见者,彼诸尊前,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从此制止,永不再犯。愿彼佛世尊,忆念于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在其它轮回中所受生处,所有施与畜生一搏之食,若我布施之善根,若我护戒这善根,若我净行之善根,若我成熟诸有情之善根,若我发无上菩提心之善根,若我修无上智之善根,悉皆合集,校计筹量,今对无上、无能胜,胜中胜,尊中尊前,普皆回向,悉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未来诸佛世尊,云何回向,现在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各各忏悔一切罪,所有福德尽随喜,我今劝请一切佛,愿证最胜无上智。过去未来现在佛,于众生中最胜尊,赞叹无边功德海,今我合掌皈命礼。

  八、在日常生活中护持:

  敬信上师与三宝 慎戒忌妒尊有德

  不听邪说有定见 此为真实之窍诀

  此为上师婆心恳切之叮嘱

  无论行住坐卧,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是否清净,(心清净则业障消)身口意不清净被称为十恶(身三:杀生、偷盗、邪淫;口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三:贪、嗔、邪见)应该避免。其中以意业最为重要。若意善而身口恶,则为善业。例如小孩去危险的地方玩,妈妈予以打骂;又如恶人要杀许多发菩提心之人而将犯重罪堕入地狱,自己为救初发心菩萨以及让此恶人免堕地狱而杀此恶人;还有一泥匠塑了一尊佛像,一人经过看到露天风吹日晒,将己鞋脱下覆于佛像头顶,后来又有人经过觉此不恭敬又将鞋子取下,后来三人均得成就。若意恶而身口善,则为恶业。如以虚荣心欲求他人赞叹而庄严佛坛则是恶业,反之以菩提心摄持而恭敬的庄严佛坛则有殊胜功德。又如养猪似乎是对猪布施,但目的是为卖猪,卖后被杀食,此系恶业。如果身口意皆善,自然是善业。待人接物应有礼貌,用慈悲爱语;坐姿应端正;进食应先供养上师三宝,饮食习惯应对体内寄生虫有益(如晚餐不宜太饱,应少食);头朝北方,右侧而卧,梦中破戒应立即忏悔;醒后立即忆念上师三宝与菩提心。

  特别于《华严经》中,持菩萨戒之人睡觉时应想一切众生得法身果位;先观现实生活与梦一样,梦中应观现实生活与此一样;站起时应观一切众生得报身果位;穿衣服时应观想知耻近乎勇(生起惭愧心而勇猛精进);下楼梯应想为度众生而入轮回;开门时应观打开解脱之门,进门时应想一切众生入解脱门,关门应想三恶道之门被关闭;走路时应观一切众生走在菩提大道上,见到众生如见到佛一样。

  以菩提心摄持的功德在行住坐卧中不断增长,不发菩提心所做的善事功德,其果报成熟时只能享受一次。

  若对身边的病人不肯照顾,则犯行菩萨戒;若病人已有人照顾,自己舍弃闻思修正法而照顾病人则有罪业;若已有人照顾,自己不照顾则不犯戒;若因有大事而不能照顾则属于影子罪业不犯戒;若以慈悲心细心照料则有功德。

  菩萨应随分随力行持六波罗密。六度中后后胜于前前,如《宝积经》云:以欢喜心布施一百年的功德不如持戒一日的功德。当然布施持戒同时具足则更好。凡夫做不到布施眼睛、生命,这样没有罪业;但若对此无兴趣,心中反对则破戒,应生惭愧心发愿早日能做到。

  密乘戒:

  《密乘幻化网》云:

  不舍无上敬上师 慈悲已入正道者

  咒及手印不间断 密义切莫向外传

  1.不舍无上

   “无上”特指密宗的见解行为。密宗的见解指中观大空见,一切法空性、原来清净等观点,行为指显宗无有的方便。若受戒后认为密宗的见行有错误就犯戒。若对密宗见解不通达,应祈祷上师本尊加持。

  2.敬上师

   上师特指赐予灌顶,传授无上瑜伽(生起、圆满、大圆满次第),讲解无上瑜伽窍诀的上师。若对上师不恭敬、生邪见、认为上师没有功德或舍弃上师,只要动念就破戒。

  3.慈悲已入正道者

   凡是修无上瑜伽的,不论是否为同一上师皆为金刚道友,同一上师赐灌顶者如一父之子,同一坛城灌顶者似一母之子,若同一上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坛城灌顶者犹如双胞胎。对金刚道友应慈悲,若生嗔并打骂或说其过失,如“某人诽谤上师已破密戒”等,则破此戒。关系越亲近则罪业越大。若为利他心中无嗔而打骂则不犯。

  4.咒及手印不间断

   咒指本尊心咒、手印指手印、观想本尊及坛城等。若连续两月未修为犯戒。若舍弃原来本尊亦犯戒。故设一方便,每个月(最少两个月内)要做一次本尊会供,则不至于犯戒。

  5.密义切莫向外传

   密义指密宗的不共法物、不共行为、殊胜大圆满见地、窍诀等。外指外道及根器不成熟、不合格的三宝弟子:四种灌顶中(宝瓶、秘密、智慧、语句灌顶)未得上三灌者;对密宗有看法、生邪见者或以前信仰后来生起邪见者;原本合格后犯戒未忏悔者。若讲后对方不明白则不犯戒,若对方听懂后生起邪见则为破戒。

   在闭关修本尊时,对本尊名、像、法器、心咒、修持现象,闭关处及所修法等均应保密,越保密成就越大,说后就先去加持易招违缘。

   别解脱戒犯者不可重受,菩萨戒犯后经忏悔可清净,若犯密乘戒需经忏悔清净后,再求灌顶重新得戒。

   佛教将每日分六时,一时有四小时,于第一小时犯戒者未超过四个钟头即忏悔为不破。若超过四个小时即失戒,经忏悔后可再受灌顶而受戒,犯戒后若一天不忏悔为违密乘戒属破戒,忏后可重受;一年不忏为过密戒,以大忏悔心可忏后重受戒;二、三年不忏为破密戒,需以大忏悔心并拼命作弘法利生事业可忏后重受戒。三年后也可忏悔,经力忏可能不堕地狱或受报较轻或受报时间短。但此生再不能受灌顶及密戒,否则灌顶者及受灌顶者皆有罪。

  

  

《藏传菩萨戒(俄果仁波切)》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