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西方极乐世界里,才能继续学习,所以独留《无量寿经》一百年的时间,让大家有机会听经闻法,持名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这就是我们释迦佛的慈悲。
同时,佛法的实践,又可分为「难行道」与「易行道」,由于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顿全收,非常的直接简单,所以属于「易行道」;只要我们持阿弥陀佛的名号,由于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所以凭借持诵他的佛号,我们就可以往生极乐。
当然,我们念佛,不是用口念,而是用心来念,正如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说:「念佛定可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靠着我们的诚恳,就可以转化凡夫之心,所谓「一念诚恳,一念感应;念念诚恳,念念感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才容易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不过,我们持名念佛的同时,还要修三福、六度、四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等菩萨行。要知道「三福」是我们所有的众生,乃至是三世诸佛成佛的正因。
「三福」第一福首先就是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世福」,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行的世福。还有第二种「戒福」,即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个戒福指的是我们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或出家的法师受具足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有三百八十四条戒,这些众戒都守好了、都具足了,才会不犯威仪。
第三种就是「行福」,首先我们要「发菩提心」,要「相信因果」,要「读诵大乘」,还要「劝进行者」;这个「三福」就是往生净土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以后,我们往生又分为「三辈九品」;「三辈」即是上三辈、中三辈、下三辈,「九品」即是「上品」上、中、下三生;「中品」上、中、下三生;「下品」上、中、下三生。同时,还有四种的净土可以让我们往生;这四种的净土,就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净土。这个常寂光净土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去的,是诸佛住的地方。实报庄严土是菩萨、法身大士住的地方。而凡圣同居土和方便有余土,是声闻、缘觉以下的人住的地方。所以,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就只能求生凡圣同居土和方便有余土。而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中,在三辈九品里面,我们有机会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正如经上所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确实是殊胜无比的因缘。
我们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久远成佛,而且已经有十劫这么长的时间;阿弥陀佛的功德实在是非常的微妙,在《阿弥陀经》里头也说了,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六方的诸佛都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不是说只有我们娑婆世界的人才去到西方极乐世界,他方的人一样能去到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我们都知道,这个娑婆世界是一个五浊的恶世,其中有生、老、病、死苦,有爱别离苦,有怨憎会苦,有五阴炽盛苦,还有种种无量诸苦,可以说是苦多乐少,我们怎样才能够离苦得乐?身为佛弟子,我们修行的目的,无非是了生脱死,最终成佛;但在这成佛的漫长路上,我们怎样先去西方极乐世界暂住,那里是佛给我们众生的方便,我们较容易去到,还可以带业往生;而且我们去了以后,都能证得无生法忍,永不退转。
其实我们都知道净土其实有很多,像药师佛的东方琉璃净土,像兜率天的弥勒净土,这些净土都是要把业消尽以后才能去的。只有西方极乐世由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我们才能乘搭这个慈航,往生极乐;这就是自力和他力的结合──「他力」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自力」就是我们自己欣愿往生的信愿;因为阿弥陀佛久远已经成佛了,他的正报非常的庄严,他身边有二位菩萨,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还有无量的清净大海众,都寄居在西方极乐世界中。我们都知道在华严世界里头,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都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净土为最后归宿。那你说我们凡夫应该去那里呢?
还有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也无非为了给我们示现种种的法门,到最后他还是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试想,连法身大士最后都要去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不去西方极乐世界要去那里?但是,我们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就要先了解一下净土里面依、报庄严的种种。所以,今天我们邀请来的嘉宾,一位是我们禅门的法匠;在净土法门里说,「有禅无净土」的话,「十人九错路」,但是如果「有禅有净土」又怎么样啊?「犹如带角虎」;也就是说,今生或来世不是成佛就是作祖。所以我们等一下,就问问我们禅门的法匠,是如何理解净土的呢?是不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呢?当然也要问问我们香港的科学家、我们理工大学的潘宗光教授,他以科学家的角度又是怎么看净土呢?而且他也是个维摩诘居士,经常的讲经弘法,他曾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题开设讲座,我也看过他讲座的磁盘,同时他还写过对《心经》的体会,还有其他不少的佛学著作。我觉得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来听讲座,他们两位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家都想知道,对于净土法门,修禅的法师是怎么看的?科学家是怎么看的?而净土宗的门人又是怎么看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话题。我想今天先请教一下衍空法师,他是怎样来看净土法门的?我们把时间交给衍空大和尚。
衍空大和尚:
好高兴来到西方寺与大家谈论一下净土法门。宽运大和尚刚才问我怎么看净土法门,其实我们作为出家人,常常有人问我们这个问题:「法师你信不信极乐世界?」我会回答说:「极乐世界真还是假?极乐世界好像我们这个世界这么真,亦都好像我们这个世界这么假。你说我们的世界真还是假呢?亦真亦假。」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好像西方寺,是由永惺老和尚、宽运大和尚和众多护法、众多信众的愿力、努力,发心组织成了这个西方寺。现在一个实实在在的西方寺,让大家进来可以拜佛,那西方寺是不是很实在呢?二、三十年前我都来过西方寺,那个时候的西方寺很旧很破落;现在当时的西方寺去了哪里呢?那个西方寺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西方寺,那么现在我们见到的西方寺有多真实呢?看起来好像很真实,过了两、三百年后,可能到时有一个空中的西方寺,更大更美丽。可能到时是由宽运大和尚的徒孙来打理,总言之,西方寺是在不停地转变,不停地由不断的新的大和尚、新的信众去护持而成就庄严。是由众生的心愿组成。
西方极乐世界也同样如此,不过那里的大和尚是阿弥陀佛。那里的未来方丈就是观音菩萨,还有再未来一点的是大势至菩萨,成就西方极乐世界的护法、信众、好多人,包括我们以前认识的高僧大德,亦有我们近代往生的善知识,将来在座的有一些也可以去到极乐世界,大家共同去护持成就庄严这一片庄严殊胜的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就好像我们这个世界一样,只要有缘、有愿、有众生发心护持、有诸佛菩萨去带领,不论你在十万亿国土,或在此时此处此刻,哪里不是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到头来,都是由愿力、业力,众生及诸佛菩萨,和合而成。所以你说它是不是很真实呢?它不离众生的愿力、业力。好假吗?它又可以很真实。很长远吗?其中亦有千万种变化。不过,最终、最重要的其实是看你有没有缘,有没有愿,和有没有心去参与;所谓「缘」就是你有没有关系,有没有条件。
西方寺在我们香港很有名,今天来了几百人,还有几百万人没来,这些人可能不想来,有些想来却不知道怎样来,有些想来但是又没有时间来,有些想来但是有种种理由来不了,有些完全不想来。所以今天西方寺与他们无缘,极乐世界也是如此,极乐世界与你有没有关系,是看你有没有缘,极乐世界是西方净土,其实还有其他的净土,如药师佛的东方琉璃净土;你与某一个地方有缘,将来你就可以去到哪里;「缘」是怎么来的呢?缘是可以结的,所谓「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为什么呢?因为念佛就与阿弥陀佛结了缘;结了缘就有一条线,这条线的关系就是你可以慢慢跟着线去到那边;你没有缘,你就去不了。所以佛教讲结缘,那结缘如何才能结到呢,就是你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听闻西方极乐世界的名称,继而你知道它有多好;心中想着极乐世界很好啊,阿弥陀佛好慈悲啊。另外,去极乐世界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厌离娑婆;(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佛陀最初是为韦提希夫人说这个西方极乐净土;韦提希夫人被儿子害的很惨,她的老公(丈夫)是皇帝(频婆娑罗王),被儿子陷害,韦提希觉得这个世界实在太多痛苦了,不想再回去,于是问佛陀:我不想回来这个世界,有没有他方净土可以去?安安乐乐舒舒服服,不用那么烦恼,不用那么担心。
好像我们在香港,现在很安乐;多年前还有六四,还有回归;社会都不安定,可不可以移民加拿大?如果这个世界不太好,可不可以移民他方净土?那里没有烦恼,没有恶人,个个都是好人。佛陀介绍了很多净土世界给韦提希夫人,而在无量净土之中,韦提希夫人就选择了西方极乐世界,认为这里最好,继而佛陀介绍了西方净土里面有多好看、多殊胜、多庄严。所以佛陀说净土,是为了厌离娑婆的众生而讲的。所以我们如果要求生净土,就不能依恋娑婆,不要黏住娑婆世界,因为你黏住娑婆世界呢,就会不肯去。比如有些人念了一生佛,后来快死了,因为有孙子在外国没回来,所以不肯死;身边的人让他快念阿弥陀佛,他不念要等孙子回来,等着等着死了,孙子也没回来。
所以我们做晚课时,课诵本里有一句话:「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又何乐?」今天已经过了,这就是无常,你的生命又少了一天,你有什么是认真很开心的呢?高高兴兴的事已成为过去了。不是说我们的娑婆世界没什么好玩的,其实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好多值得我们依恋的东西,但如果想求生极乐世界,就不可以依恋娑婆的快乐。因为依恋娑婆,一黏住就会放不下、舍不得;舍不得这个娑婆世…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寺净土法门座谈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