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寺净土法门座谈会▪P3

  ..续本文上一页界,就不可以去极乐世界。应该如何?第一不可以黏住娑婆世界,要厌离娑婆世界。第二就是要愿生极乐世界;怎样才能「愿生」?有很多方法,比如你可以想象: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花;你想吃有的吃,你想听法,有观音菩萨来和你说;那里没有饥饿,没有恶人,诸上善人倶会一处。想一想,心里就很响往。

  还有些方法是,是随你心想而去,比如说,你如果有个爱人,你可以相约在极乐世界见面:「老公、老公在极乐世界等你,我先去,你快点来。你不可以失约,否则我踩扁你。」那你就会相信,你的爱人或者你的父亲、母亲,已经在极乐世界等你,这也是一个求生极乐世界的动力。当然最好就是你想着:「我要发菩提心,去极乐世界补习修行,继而将来在那里具足资粮、具足福慧,然后再乘愿再来。」因为那里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修行的好地方,只有善人、没有恶人;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恶人呢?道理很简单,恶人去不了。现在有那么多恶人找你;你说不怕,极乐世界没有恶人。为什么?阿弥陀佛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就是没有很多贪、瞋、痴;可以有少少,太多就去不了。所以那个很恨你,心肠很恶毒的人,他是去不了极乐世界的。

  与此同时,你还要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由于「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所以你去了极乐世界之后,就不可能再做恶人,因为恶人去不了极乐世界,去到的都是「诸上善人」。善人一定有善心、有慈悲心、有爱心、有定力,对三宝有诚心皈依、有菩提心,才可以去到极乐世界。所以,如果现在有很多恶人想要害你,不必害怕,因为极乐世界没有他们的份,只要你尽快去到那里就没有事了,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会来接你,所以你要厌离娑婆,愿生极乐。而且要信、愿、行具足;有信,信阿弥陀佛、信净土、信你自己有份去;其实个个都去到,如果你有心;个个都欢迎,但你要有愿,要愿生彼国、要念阿弥陀佛,要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那你就可以生到。而且还要行,刚才宽运大和尚都说过,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善事,去孝顺父母,去培植种种的福德因缘,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如何能去得到?其实就是念阿弥陀佛。

  大家都知道念阿弥陀佛,最初都是观想念佛,「观想」就是你的心能够投射、投影,你闭上眼可以在心里投影出阿弥陀佛的形像来;《十六观经》(《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内容,就是将这个极乐世界的画面投射在你心里;宽运法师刚才说这是很难,实际上也是很难,要将极乐世界整个在我们心中勾画出来,这确是不容易的事。后来佛陀就开了方便,教大家念阿弥陀佛,也就是「持名念佛」,用口去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念虽然可以,但是必须要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不是这么简单,不是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不打妄想这么简单。是要有心的,什么叫有心?就是有感动的,就是你的心和阿弥陀佛打成一片。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有一个儿子,一个B仔,或一个爱人,你很喜欢的,你想起就会笑的一个人;这样你就和B仔心念相连,一心就只想到B仔。

  如果你现在一心挂念阿弥陀佛,你一想起阿弥陀佛;想起他真是好看,真是庄严,想起就开心,这样的话,你就会将心念完全投入于阿弥陀佛的愿力之中;因为阿弥陀佛答应过我,只要我一心不变地想着他,他就会回来照顾我;只要我去到极乐世界,去行善积福,那里就没有恶人了;想吃有的吃,还有观音菩萨为我讲经,我一听就会明白;这些想起就开心,你的心里自然很怀念阿弥陀佛、忆念阿弥陀佛──不自觉地想着极乐世界有多么好,你想的时候就不会想着昨天晚上的电视情节;相反地,如果你想着电视的情节,你就想不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有多开心了。你要想到极乐世界,想到阿弥陀佛,想到观音菩萨,想到你整个身心完全投入;投入到其它事情全都不记得,只是记得阿弥陀佛,你在这个时候内心就轻轻地念:「南无阿弥陀佛。」每一句见到的画面都是极乐世界,内心完全安乐,完全投入,完全没有牵挂,这就叫做「一心不乱」。

  也就是说,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是要很夸张、很大声,而是在念的时候,内心有多投入,有多向往,有多明白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好处,而令你的心完全没有其它念头只有极乐世界──完全剩下极乐世界的幸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来祝福,和自己那份向往和安乐。如果你整天都能保持这个心和愿力,不论你在这个世界任何地方,在办公或在家做事也好,有空念一下阿弥陀佛,想着、笑着,就会越来越开心,就会完全投入了阿弥陀佛的世界。

  如是慢慢的,你就会有了信心,越来越投入;如果你能够保持这样的心,如果你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将来你生病了,你无精打采时,你可能忘记了念佛;可是,身边有人问你,你记不记得阿弥陀佛?你又想起来了,那里好好玩的,你不是记得很多,但只是记得那里很好,你很喜欢,你已经记不起很多事了,但是你一生都记着阿弥陀佛,而不是一生都想着钱;不是想着B仔,不是想着有些事还没有做,而是时时刻刻想着阿弥陀佛,这样的话,你临命终时,你的心中就只有阿弥陀佛。

  当然,你想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不会食言,一定会来接你,你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一定和诸上善人来到你床前,用莲花接引你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是佛说经典中阿弥陀佛的承诺。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一定要相信有这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实离不开你自己那份信愿;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你临命终时,不论你死得好还是不好,你都可以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这个心,而去到极乐世界。所以这是佛菩萨开出的方便,可以作为大家的参考。

  宽运大和尚

  大法师讲的非常好,首先我们要厌离娑婆,就是我们不要留恋。其次要欣愿,就是向往去西方极乐世界,好像妈妈忆念儿子,儿子想念妈妈一样,所谓「如子忆母,如母忆子」,以这种心情去想净土,我们临命终时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一念到十念」都能往生,这个厌离非常重要,很多人就是舍不得,特别在我们临命终时;人家说了,没有病不会死,我们那个时候的挂念特别多,所以很容易错失机会;因此我们现在的念佛,其实就是临命终时的彩排;现在是预先排练,一次一次的排练,功能纯熟了,到那个时候就能生起正念,如果你是上品上生的话,阿弥陀佛就会持金刚台来引表,接着是紫磨金台,还有金莲花;这个时候,决定每个人的品位高低,一个是看信愿的有无,一个是看持名功夫的深浅。你求生西方净土一定要恳切至诚,你和阿弥陀佛要感应道交;要有感才有应,没有感就没应,而你去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贪图那里头七宝池、八功德水的种种庄严美妙,而且要发愿还入娑婆,将来学成回来自利利他;就好像留学一样,将来回到这个娑婆世界再度有缘的人。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生起正念的最大动力。我们大法师讲得非常的好,我们给点掌声吧!(掌声)

  现在就要轮到我们的科学家说说他是怎么看净土的;科学家一般都相信什么呢?《维摩经》说:「心净则国土净。」那心净如何能带动国土净?心净和西方净土有什么关系?怎样才能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六祖坛经》说了:「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我们和佛原本是没有区别的,不过,我们要到达佛的境界的时候,才能彻底明白;但对我们凡夫来说,净土是非常真实的,可是,当到了佛境界的时候,就无所谓净土,也无所谓娑婆了。现在我们听听潘校长给我们怎么解释。我们给点掌声!

  潘宗光教授

  首先感谢宽运大和尚给我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这些非常肤浅的想法。其实在两位大和尚前面,我觉得无论是对佛法的了解、个人的修行,或讲经说法,我都是一个非常小的角色,其实没有资格坐在这里,尤其是作为第三个讲者就更困难,因为想要说的话差不多全部都给他们已说过了,都不知说什么才好,因为最困难的是,讲的东西没理由再重复,所以,不如等一下我就依宽运大和尚所说,从一个不是出家人的角度看净土,看看是什么想法。曾经有好多人问我,信不信有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呢?跟科学上有没有冲突呢?为什么要信呢?我觉得这几个问题,我们可以想一想,第一:其实我是佛教徒,非常相信、尊敬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是佛,不会打妄语、不会说虚妄的说话;他亲口说过三部净土的经,即《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讲得很详细,他指出去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修行,是最快、最隐妥、最好、最直捷的途径,我觉得佛没有理由去骗我们;为什么要骗我们?他是这么大智能、大慈悲的佛;他教我们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们要毫无怀疑地接受,如果连佛说的话都不相信,跟本就不是一个佛教徒。所以我非常相信佛。

  第二,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究竟在那里呢!经上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哇!很远、很远、很远啊!怎能去到呢?这么远啊!就算坐最快最快的飞船也不知要多久才能到达,怎能去到呢?但是这个在我们来说只是个比喻而已;十万亿佛土在我们看来虽然是很远、很远!其实所谓「远」、「近」,在科学上的「双对论」来说,就很简单;当在很大的空间里面的两个星球,它们的距离有多远,其实是没有什么标准的,当由一处地方去到另外一处地方,如果坐飞船,飞行速度很快、很快,接近光速的时候,双对距离便会拉得很近,这根据双对论来说,是远还是近呢?由于飞行速度的改变,严格来说,当到达光速的时候,两个地方虽然很远,其实并不是很远。再说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存在与否的问题,虽然我们既看不到也听不到,是否就不存在了呢?

  其实很多事物,不是要看到、听到才是存在的,好简单的例子,譬如…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寺净土法门座谈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