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寺净土法门座谈会▪P7

  ..续本文上一页化呢?

  我好喜欢一个例子:我们吃的苹果,这颗苹果树是从哪里来的呢?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的。首先一定要有苹果种子,没有种子就没有苹果;这个种子就是「因」,但单是一颗种子它不会自己变成树,必须将种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适当的水分、阳光、肥料等等一连串的配合,种子才会发芽成长变成一棵树,生长出苹果来;而苹果种子肯定会变成苹果,不会变成橙子或变成梨子,一定是苹果;苹果好不好吃、肥不肥大,除了种子以外,还要要看其他条件。如果在温室里面,调节好温度、湿度,它发芽就很快,苹果又大又好吃。如果泥土很贫瘠,没有水分肥料,也会长树,但是苹果就没有那么肥壮;苹果都是苹果,但可能没有那么好吃。这个是很重要的启示,如果没有因是没有果的,光是一个因亦可能不会有结果,必须在很多环境条件之下,才能产生结果。但在这些环境条件中,有个名词叫「缘」;也就是说,必须是「因」加「缘」才会有结果出来,而这个结果是:苹果种子的因,所得到的一定是苹果种子的果;而这个苹果好不好吃或肥不肥壮必须依赖种种的缘。这缘配合得好的时候,苹果就会更加好吃;若配合得不好的时候,虽然同是苹果,但是却有好吃、不好吃的分别;换句话说,种子为因苹果为果,苹果最终好不好吃主要是看缘。所以人可以改变苹果的质素,悉心调理它,在非常好的因缘的培植下,长出来的,就是好的苹果。若不懂得培养它,苹果就没有那么好号,从这里可以引申出,如果我们种了善因,肯定会得到善果,但是种了恶因,却不一定会有恶果;不过,种了善因,这个善果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

  我必须反复说明,只有善因是不会产生善果的,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环境条件,才会产生出来,就好像这个苹果种子若单单放在桌面上,即使放上百年都不会变成一棵树,所以佛教相信我们种善因或者恶因,就好像一颗种子存在于自己的第八识里;好像储存在一个仓库里一样,但是种子是否会发芽成长,就要看当时的环境条件,如果环境好就会好,环境不好就会坏。所以种了善因或者恶因,什么时候产生结果呢?要看环境条件到了没,到了就会产生结果。也就是说,一切事物的因,必须配合其他的缘才能产生果,而最重要的是,以前我种了恶因,已经种了改变不了,因已经存在了,产生恶果是必然的事实,但是这恶果恶到什么程度,是有商量的,只要我改往修来,积极广结善缘,当已往的恶因遇见了善缘,未来的恶果是可以减弱的。但相反地,如果你还继续增加恶缘、配合恶缘,恶果就会更加恶。由此可见,恶果的程度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不停做好事、做善事,就会将恶的程度减弱。

  同一原理,如果种了善因,再遇到更加善的缘,你的善果就会更加好;而善因即使遇见不好的缘,所得的仍然是善果,但只是普普通通的善果。佛教的积极性在于,你已往所做的一些坏事情改变不了,因所种的是恶因,但是只要通过不停做善事、结善缘,就保证你可以种好因得到更加好的果,而坏的因结果都不会太坏,最重要是看你的思想与行为,从这点上来说是很积极的。

  我们要相信三世轮回,比如我现在每天做的事,种下了因,何时才会结果呢?这就要看因缘成熟了没有,如果还未成熟,报应就暂时不会出现,但如果已成熟了就会有苦、乐的结果。要知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都带着前世种下的因;前生种的善因、恶因,有些可能已结果了,已消失了;可是,有些缘还没有成熟,所以还没结果的,仍然存在,不会消失;所以一个人投胎到这世,出世时已经承受了前生还没有结果的因,只是因缘未到,所以没有出现,如果缘分到了,就会承受很多灾难与恶果。

  相对来说,如果我以前曾经种了很多善因,就会带来今生,当遇到适当条件,即因缘成熟时,就可以享受善果和福报。现在做的事,不论好坏,这世的因缘还未成熟,所以不会结果。因此,有些人你看他这生做了坏事、种了坏因,但是可能缘没到,所以还没有结果,看不到。但他前世可能种了善因,带来了今生,现在遇到适合的缘,所以就有好的果。

  所以看一世的好坏,不是单一的,前世累积的善、恶因,在适当的时候,遇到缘就会结果,但肯定的是,如果你一之中不停地做坏事,虽然这世享福,但下世或再下一世就会受苦。是非常公平的。如果真的相信有轮回投胎的话,如果你现在做坏人,将来你投胎的时候,可能就会坠落三恶道,受苦无穷,虽然现在看不到,但果报一定会有。所以最好的保证就是,我们经常种善因、结善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任何时候,过往、现在,不停种善因、结善缘,就是最好的保证;保证将来投胎不会坠落三恶道。今生多做善事,即使这世享不到福,下世肯定会享福。现在之所以不能享福,可能是自己以前太坏了。如果这生做了很多坏事,但还没有出现恶果,可能是因为你前生做的善事太多,福报延续到今生,所以非常的公平。因为有三世轮回,人生就像一条线,有起有伏,好坏参半,你做多少好事就会得到多少好果,做多少坏事就有多少怀报,是非常公平的。所以,我们佛教徒要相信三世轮回,要相信因缘、因果,这样的话,就会鼓励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内心清净以后,就会更加帮我们去到西方极乐净土。

  「向死去的鱼或者其它生命念阿弥陀佛是否可行?」首先是看我们人类自己的慈悲心,相对于六度众生,我们碰到的大部份都是人。有些牲畜,好像猫狗,对一些人来说,和人没有分别,好疼爱,如果将这种感受推广到其它的生命:好像法师在吃饭的时候,有些供养品是供养其它的众生的。所以我们的慈悲心,应该推广到六道众生。怎样才能推广到六道众生呢?当然,要行慈悲必须包括数项:第一就是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其中的法施是非常重要的,法施的重要在于,比如我们对一些生命灌输一些佛教思想,对牠念阿弥陀佛,甚至教牠们将来如何才能做人,虽然牲畜听不懂你说什么,但是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慈悲是无尽的,去到六道众生,都能感染到这种慈悲。任何生命,虽然很低级,都会有小小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它就不会是生命;生命是有最基本、最微小的思维的,也就是有一点点的脑震荡,虽然很微小但都有一点,假如「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很大的慈悲,可能就会影响到其它六道众生,我们不知道,但我相信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有无限能量与慈悲可以影响众生的。所以我们凭着慈悲心,回向给六道众生,我相信是有帮助的,但是帮助多大,我还不知道,但我相信以自己的慈悲心,回向一切众生,是对我们自己很好的修为,可增加自己的修养。我有慈悲心,不单是对人,而是对一切众生都有慈悲心。通过阿弥陀佛发出来的慈悲,就可以帮助六道众生减轻或消除业障,等他们再投胎轮回的时候,就可以去到比较好的境界,我想这始终是一件好事。

  主持人:现在有请宽运大和尚为我们做一个总结的发言。

  宽运大和尚

  其实不用总结,只要有点掌声就已经是很好的总结了!(掌声)

  再有一点补充说明,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我们念佛是因,极乐世界就是果,所以大家在修行的路上,还要多储资粮、在佛教里头提倡戒杀、放生、茹素,通常说,下缘人就是戒杀,中缘就是茹素,上缘就是放生。刚刚我们潘教授说了,有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这个放生就是三种的布施都具备,所以大家还要多做功德、多布施。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远不要忘记念「南无阿弥陀佛」呀!(掌声)。

  我觉得香港是一块福地,香港人非常的有善根,那里有灾难,那里有需要,香港人都会挺身而出,所以我们大家都很愿意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样就是累积我们的德本,因为佛教讲的是「同生极乐国」;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对观音菩萨特别信仰,就是因为观音菩萨是一个慈悲的代表;「慈悲」就是有大悲心,大悲的信心就是菩萨道,只有践行菩萨道,我们将来的品位才会高,所以今天很难得请来我们的衍空大法师,他是非常的忙碌的,他非常的准时,来的时候不多一分,不少一秒(掌声)。

  我觉得西方寺将来还要多办一些这样的讲座,我们在葵涌正在筹建一个「观音讲堂」,能容纳一千人听经,以前是一个戏院,我们把它买下来装修,我希望将来那里是一个属于香港佛教徒的讲堂,谁都可以去讲,谁都可以去听,没有宗教的限制,没有讲者身份的限制,只要讲得好,只要讲的是佛教的内容,只要是导人向善的,就能利益更多人。

  所以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同心协力,把讲堂筹建起来;正如老和尚在前面开示时说,现在世界各地真是多灾多难,不是泥石流,就是旱灾;不是地震,就是水灾,还有很多战争不断,所以说,如何改变呢?就是净化我们的社会世道人心;从那里做起?就是从我做起,从每个人的心中做起,只有我们的心能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多念佛,希望将来更美好,我们同生极乐国。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主持人

  非常感谢宽运大和尚的总结发言。让我们再次以掌声多谢衍空法师和潘宗光教授,今天为我们做的讲解。净土法门号称「三根普被,利頓全收」,是导百川归于大海,摄万行而化于一念的特别法门,今日几位讲者的精辟论述,相信对于带动各位佛弟子的修持有一定的帮助。祝大家勇猛精进,同修净业,早生净土佛国。如果有机会我们会再举办其它的佛学讲座,谢谢大家!

  (全文完)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寺净土法门座谈会》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