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权显实 会三归一 《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开示▪P6

  ..续本文上一页是渐渐尘尽光生,就能见到光明、清净的佛性,也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今天既然大家都知道自己怀里有一颗明珠,为何不好好珍惜、善自珍重?好了,我们结斋。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 (九)

   ──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看见大家七天来都这么虔诚、这么恭敬地诵经,实在是难得的因缘,我心中非常的高兴;转眼间,今天已经是法会的最后一天了,要到明年才会有《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所以我们要把「法华七喻」中的第七个譬喻「穷子喻」说完。

   「穷子喻」出自〈信解品〉,说有一大富长者,有一儿子,从小就跟他失散了;失散以后,儿子由于无衣无食便沿街乞讨,从不知道自己有一位非常富有的父亲,而父亲亦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失散的儿子。儿子却不识得返家,终日四处飘泊流浪,到处寻找工作。一天,走啊走的,便走到了自己家门前面,看见这座房子非常的富丽堂皇,却不敢进去,因为他想这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自己这样的穷人不应到来,于是转身便跑了,而且越跑就越快,可是刚巧被他的父亲看到了;父亲一眼便认出这是跟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连忙下令工人把他追回来,可是工人越叫,他就越跑,最后终于不支倒地昏过去了;工人便把他带回家来,父亲本来想跟他相认,但是觉得时机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儿子以前专门帮人家做下工,如果此时突然与他相认,他一定不能适应、无法接受;为了考验并磨练儿子,于是安排他在家里帮忙做挑粪的工作。

   可是这个儿子但求两餐温饱,不思长进,一做便做了几十年;长者对他好一点,给他多加一点点工钱,他就很感谢、很满足,却不知道自己原来是这个家的主人。长者年纪越来越老迈,虽然觉得儿子没出息,但终归仍是自己的儿子。一天,决定将许多皇宫大臣及有钱的富人都召集来,告诉大家说:「我不久将离开人世,这个挑粪的工人虽不争气,但却是我的儿子。他将来会成为这里的主人。」穷子至此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这个公案说明了声闻乘所修的罗汉道、是自了汉,虽然也知道修行,有一定的境界,就像穷子一样,也知道找工作,过好一点的生活,但却不知道大乘的富贵,可是仍有一种增上慢心,所以用穷子来比喻;比喻二乘人要给他们时间,慢慢来引导他,学习大乘,让他慢慢地成就六度万行,让他慢慢把颠倒的想法,矫正过来;因为三乘本来与如来无别,只要直下认取,便可同证一乘。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教所追求的是「一音佛教」;所谓一音佛教即一法界具足十法界;由于我们众生有分别心,所以用十法界来区别。但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别?昨天我们提到,佛在成道时说:「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切众生本来都具备如来的智慧德相,本来都是大富长者的儿子,将来继承无量的产业,但却像穷子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到处流浪飘泊,家里富贵具足却沿街讨饭吃。所以需要慢慢的引导,透过正确的引导,慢慢才会知道大乘佛教的好处、一音佛教的妙用。

   由此可见,佛陀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根据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法;所以在佛法中,就有了「方便说」和「究竟说」之分。方便说,就是对于一些根器较低的众生,无法向他们直接讲述真实的道理,因为这些道理太高深了,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反而会增加烦恼,所以佛陀就借用权巧方便的方式引导这些众生。而所谓的究竟说,就是对那些悟性较高的人,直接开示高深的道理,比如在《金刚经》中,佛陀向长老须菩提直接开示万法皆空的妙理。不过严格地讲,佛陀所宣扬的法都是方便说,因为真正的宇宙真理,只能证悟,无法言诠,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因此佛陀在经中又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说法如筏喻者──将说法比喻为渡河的木筏,因为法本不可说,凡有所说,只不过像是帮人渡河的木筏;木筏仅仅是渡人的工具,人如果已经渡河了,木筏就应当舍弃。既然佛所说的方便「法」都应当舍弃,何况是「非法」,也就是其它外道所说的邪法?

   这个「木筏」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指月之指」,禅师认为佛经、佛语等,都不过是指月之指,要见到真正的月亮,只能顺指而自溯,不从他得。「手指」只是工具、只是「方便法」,我们只能顺着手指的方向去寻找,不能把手指执着为月亮。

   如果大家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够体会佛陀的善巧与慈悲,他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说不同的法──对二乘人说小法,对大乘人说大法;其实佛法本来没有大、小乘之别,所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或二或三」;这就是「因材施教」、「应病予药」,种种方便、譬如、言词,无非是想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证得如佛一样的清净、究竟涅槃;这也就是佛说《法华经》的目的。希望大家能好好地体会,回去以后,有空多念诵读这部经,日子久了,自然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好了,我们就讲到这里。多谢大家!

   (全文完)

  

《开权显实 会三归一 《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