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手按摩足部,缓缓起立。
静坐赘语
初学静坐好比嚼铁馒头一样,是感不到趣味的,只有耐心去坐,耐之又耐,忍之又忍,不管功效的迟速,渐渐地功夫熟练以后,自然会感到其味无穷。
学静坐是要下决心的,守牢一个恒字,寒暑无间地做去,不论男女老幼是决定可以成功的。初学的人往往有始无终,或求速效(功效不是求得的,是自然来的),坐了几天不见功效,就放弃不去坐了,这样的人做么什事都是不会有成就的,何况是修禅习定的切身要事呢?
现在为初学的设一方便,凡发心学习静坐的,可先定一百天为期,在这一百天内,每天刻板地、准时地在早晚二次去坐,不管有效无效,定要坐满一百天;倘坐满一百天之后仍然没有功效,那就不用再坐。事实上,一个人能下决心去坐满一百天,可以保证他在精神、肉体两方面是决定有收获的,日子一久,真滋味出来了,到那时叫他不坐也不肯放手了。这决不是空言骗人,问题是只怕人们没有决心去做。
初学静坐的,每次以一刻钟至半小时为度,渐增至一小时。通常能静坐一小时,就能收到功效,倘能久坐那就更好。
初坐最难受的就是脚部麻木酸痛,这种现象倘能忍得住,应忍受着继续坐下去,到了实在不能忍受的程度,可放两足加以抚摩,俟酸痛愈后,再迭足就坐。
入坐后体温较平时提高,且有微汗,这是血液畅通的现象。
坐时舌舐上颚,坐到相当时候,口中唾液源源而来,可缓缓咽下,这是因身中团聚的热力促进腺分泌的缘故。
坐时身体有时发生震动摇摆等情形,这是由内脏气机发动反映到外部的现象,是不足惊异的。
有时腹中略觉转动,腹有鸣声,四肢及周身常觉肉跳,这些都是内脏气机发动的反映,可说是静坐的功效。
坐时如觉腹胀气塞,可作气从全身毛孔排泄出去的观想,这种观想一起,便会觉得自在。《坐禅三昧法门经》中世尊教我们:“念诸息遍身,亦念息出入,悉观身中诸出入息,觉知遍至身中,乃至足指,遍诸毛孔。复次,一切毛孔及九孔中亦见息出息入,是故知息遍诸身。”这是说的体呼吸,静坐日久不须作观想,自然可以达到体呼吸的。
坐时不免有外界音响入耳,这时应勿起厌烦心,勿去分别它,不去理睬它,听如不听见,这是最妙的对治方法。
坐时有二种病:一散乱,二昏沉,大凡初坐的时候每患散乱,故用数息法对治它,坐稍久妄念较少时就易患昏沉,可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使精神振作。倘昏沉已去,仍当凝心脐下,使心息相依,自能凝然徐徐入定。
坐到极静的时候,有时会发生种种幻境,要晓得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我只凝然不理睬它,幻境自然会消灭的。
静坐时须放弃一切的期求心。不独求却病、求健康的念头不可存,就是无念的境界,也不可动念去求;因念头一动,这就是妄念,有了妄念,怎么能进入无念的境界呢?
饮食后须隔一小时方可静坐,正在静坐的时候,倘遇急事发生,切不可骤然起立行动,必须将气从全身毛孔放出,身体前后摇动。足部抚摩柔和,才可起立;否则气息不调,容易致病。
学习静坐的人,平日对于怨恨、嫉妒、忿怒、懊悔、悲哀、忧虑等等,要尽量放下,这些念头能障碍静功的进步。
静坐日久,下腹膨而坚,非常适意,全身骨节松软,神气清爽,令人获得健康快乐无穷佳趣。
静坐时肉体上所发生的现象,有很多在生理学上是认为不可能的,可见现阶段的科学并未达到理想地步,对于人身的生理卫生,尤其是精神活动状况,尚未能得到精确的结论。
静坐念佛,只须默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历历分明,这就是止观双修法门,对于身心,有不可思议的益处。
静坐诗选
望湖亭坐月 高攀龙
树迥笼烟合,湖平印月空;片云传远谷,一鸟度高风。
妙悟世情外,真机独坐中;物交吾不役,转觉此身雄。
静 坐 前 人
静坐杳无念,临流望远天;浪花圆复破,云气断还连。
狎水轻鸥去,摩空野鹳还;如何此时意,不得向人传。
山中杂诗 前 人
开窗北山下,日出竹光朗;楼中人兀然,乌雀时来往。
晏坐不觉瞑,明月上东阁;相对两悠然,时闻木叶落。
寒风客衣薄,依岩曝朝旭;坐久不知还,山童报黍熟。
时穿深竹坐,翠叶于室密;落日照前山,松间一僧出。
鸡 栖 前 人
跏趺至日夕,乌雀闹四壁;月步出门去,寒溪净如拭。
咏 怀 白居易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行立与坐卧,中怀淡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不为世所薄,安得逐闲情。
在家出家 前 人
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都不应。
独 坐 寒山子
岩后独静坐,圆月当天耀;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
廓然神自清,含虚洞玄妙;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夜坐庵前 前 人
人定乌栖息,庵前聊倚栏;徘徊明月上,正在修篁端。
清影冰玉碎,疏音环佩珊;倏然耳目静,觉此宇宙宽。
人生甘物役,汩没红尘间;宴坐得俄顷,境幽心已闲。
谅能长无争,自可驻朱颜;所以学道人,市隐类深山。
觉 庵 释觉范
念起则为凡,觉之则为圣;人言此为觉,此觉未真正。
但了一切空,圣凡皆幻影;宴坐不言中,心波如古井。
山中立秋偶书 王阳明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影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
山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
倏忽无定念,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
自 警 高鹤年
抖擞精神学坐禅,隆冬树下一蒲团;
渐愧此心如不了,廿年空费草鞋钱。
游 花 岩 温光熹
镇日经龛一炷香,忘言趺坐伴琴堂;
春来禅意超空色,任使桃花著靓妆。
坐断时空老衲家,萧然静对白梅花;
青山窗外伸头看,看我庵中煮苦茶。
烹雪山堂万象闲,世缘终浅笑香山;
主人待客传心法,吹火龙潭夜坐关。
新 秋 徐恒智
淡淡秋光点晚庭,新凉闲望远山青;
性情偏觉乡居好,四壁虫声趺坐听。
心传一句静中参,趺坐山门对夕岚;
平淡生涯还自得,秋灯深夜共僧谈。
独 坐 前 人
频向心头认故吾,太虚云海月模糊;
公余独坐真堪笑,天下本来一事无。
养 病 前 人
郊居日日放新晴,晨坐南窗听鸟鸣;
更喜病来尘累少,绿阴深处独经行。
劝持名念佛 俞德荫
怜他枉受轮回苦,颠倒昏迷被欲牵;
障重若非异方便,死生大事了何年。
彻底悲心开秘藏,三根普被复何疑;
缘深愿广仗他力,不念弥陀更念谁。
苦口为君陈利害,只缘病久粗知医;
信如智眼愿如导,念念洪名善执持。
四土圆超称径直,三根普被莫迟疑,
导归安养仗他力,惟此愿王不舍离。
眼光落地悔何及,生死茫茫苦事多,
梦幻尘缘无可恃,劝君念佛出娑婆。
都待老来方学道,宁知未老身先伤,
命随呼吸宜警惕,痛念无常惜寸光。
念 佛 吟 俞慧云
习气多生苦执持,牵缠三毒贪瞋痴;
忽如暗室明灯照,一句绵绵密密时。
切愿先须固信根,迁流生死黯销魂;
如母忆子喻何切,穷劫莫能报佛恩。
迥脱根尘我法空,真常体露本圆通;
竖穷横遍斯心要,念念相应六字中。
忙时用靠闲时办,独恐闲时办未多;
莫若当头悬死字,万缘放下念弥陀。
《静坐入门(徐恒志)》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