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心密印 第十三章 痛至极处苦何在▪P2

  ..续本文上一页。在家里要洗碗、扫地、干活,在庙里可以诵经、参禅、打坐,但是偏偏不让你到庙里去,哎呀,想想我业障重啊。你的份量,就是从家里能够到庙里,你的业障就这么一点,没有多少力量。忏悔,也不是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自己身心内外一切皆罪。只想到那件事情我可能做错了。

  

我们旁观者清啊,就象两个人吵架,张三说李四,李四说张三。你让他评理的时候,张三也说自己对,李四也说自己对。当你点出他有错的时候,他就说,哦,那其中有那么一点事情是我做错了,但是大部分的事情还是由于他是错的。是不是这样?我们有时候认错往往会这样,觉得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别人错的,我就错了那么一点点。

  

就象有个人,讲经的时候手机在那里响起来了,响一次大家叫他关机,响二次叫他关机,一次讲经就响了六七次。最后他火了,“你们都没有用功,手机响了都把你的心动了。”没有惭愧心!自己不懂得自己做错了事情,也是因为我们看不到自己的业障。

  

跟菩萨讨人情

  

当你真正看到了自己的业障,可以说,你只要在这个世界上,起了任何一个念头,这个念头里面,无一不是生灭之法。只要有相的念头,不管你开心也罢、痛苦也罢;你觉得是善法也罢、恶念也罢,就是生灭法,不折不扣的生灭凡夫。认识不到自己全身心全部都是罪业深重的凡夫,所以我们求忏悔,有时候是跟佛菩萨讨人情,好象叫佛菩萨不要怪罪我;我做错了你要原谅我;那是可以请你原谅的;那是因为我是凡夫,我做错了是有理由的,理由就是我是凡夫,你不能怪我。佛菩萨怎么会怪你呢?你想佛菩萨原谅你,也就是你的心中原谅自己。固然,在这一生你的心态可能会好一点,但是从解脱生死来说,一无好处。因为你生死根还是扎在生灭法上。生灭法上面产生一切思想,无非都是生死的果。那么了生死的人,特别象三祖这样,他看到了自己一身的病,居然无药可治,求医无效,上天无门,入地无助,大家都束手无策。这个时候,他心灰意冷,回光返照,在危难之际,遇到了二祖。

  

心亡罪灭

  

好在三祖心细——善根深厚,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你的心是不是很细。一个大大咧咧的人,自己做错了都不认错的人,他的心太粗了。我们旁人会觉得这人很怪,自己做错了怎么不认识;实际上我们要原谅他,因为他的心太粗了,是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不是不愿意认错。心细的人,才会看到自己有错。所以往往守规矩的人,心都是比较细的。因为他一看到规矩,就入了心了,他就守住了。每次开会讲法的时候,守规矩的人都会觉得法师都是跟他讲的,凡是你讲的规矩,他一条一条都记在心里对照自己,说明他心细,会守规矩;不会守规矩的人,你讲他,把他叫起来站在那里讲,他心里还想,法师是给别人讲的。所以他法不入心。

  

三祖心有多细?因为他看到了自己全身的病,那么痛苦,而这个世界居然没有人能够治疗得了他。所以这个时候他听说二祖是传佛心印,是佛的使者,传人,那他就请求二祖。他想到,我一身的病,靠医药治不好,那应该是业障的病,所以请师父啊,“帮我忏悔业障”。二祖抓住机会,跟他说,“将罪来,与汝忏。”你把罪拿过来,我给你忏。

  

哎,这句话就是拔楔的话。我把钉子钉在板上,钉在墙上,板凳钉钉,非常牢靠。我执的根,就钉在我的身上。这个时候,因为他看到全身的病,全心的痛,他提起来这句话,他的生命,也只有一个痛字可以形容。所以他要求忏悔,他一定是全部生命都贯注在这里。这个时候,二祖告诉你,你把罪拿过来,给我忏——就是把你生命钉钉的钉,给你拔出来。

  

三祖有大智慧,因为他心细,所以回光返照,一看身心,身体缘起缘灭,生老病死乃是常态,而这颗心,原先跟别人比较,一想,别人修行没有生病,我生病,你说多倒霉,业障多重啊;我以前没有病,现在病了,我多难受啊;以前很舒服的,现在不舒服了……这些才是他的病,才是他痛苦不堪的罪业。所以就在他全身要忏悔,二祖钉住他。

  

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有些居士问师父的法,师父不轻易地跟你讲得很全面;有时候随时一句,看能不能拔得了你的执著。但是往往我们自己特别固执,抓住一点点,就象泄气的皮球,想踢都踢不起来。对自己也没信心,对法也没有多大信心。那个气都已经泄掉了,你让师父把你这个球踢起来,你说怎么踢啊?踢一下也就一下,不会蹦第二下的。讲一下法你受用了,第二下不受用了。自己没有全神贯注的力量。

  

所以当三祖全神贯注,回观自己的罪业,同样,他观察身心世界一切皆苦。苦,只是缘起;所有这些苦的本质,从来未曾有一个罪的形像。他不再以对比、分别的心来看自己这身病。

  

明白没有?你痛的时候,以对比、分别的心来对待你的人生,痛苦不堪。就象你遇到了跳蚤,遇到了很多的麻烦,你把以前没有遇到的那种快乐,跟现在遇到的对比,所以你越对比越痛苦。假如你不对比,其实当下就坦然了。他就是再也不对比了,因为全神贯注自己,看看自己的当下,哦,原来这颗心还这么的轻松,没有相,还没有生灭。他看到了从来不曾生,罪业也是无根的。

  

明白没有?罪业只会在三界轮回当中受报,三界轮回根本就是无明我执为根。我执一旦被拔掉,三界轮回、一切痛苦从此一刀两断,罪业已经烟消云散。所以永嘉大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未了还须偿宿债,了即业障本来空”。他一看这个业,噢,原来痛苦、身心这一切,是我无明的我执产生的妄想,在这里捣乱,那从来不曾生灭,又谁在这里受业呢?谁在这里受罪呢?谁在这里造罪呢?既没有造罪,也没有受罪,痛苦又何在呢?所以,他当机立断,禀报师父,“觅罪了不可得”。

  

诸位,你敢肯定地说,觅罪了不可得吗?如果不能,说明你苦受得不够;如果能,了不可得,这再“与汝忏罪竟”。罪业从此不会在你的生命中扎根了,最多是浮在表面的一些现象。所以二祖就说,与汝忏罪竟。啊,你的罪已经忏悔清净了。说也奇怪,三祖在言下大悟啊,从此身体逐渐康复,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苦到极点,苦尽甘来,身心极致地超越。

  

我们打七,其实就希望大家能够在你最紧急痛苦的时候有所超越。把这个“我”揪得最牢的时候,最难舍弃的时候,一棒子下去,或者木鱼一响,让自己来一个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所以,三祖在这么痛苦的情况下,二祖一开示,他不但身体病治好了,他的心也证悟了佛的心——不生灭就是佛心。这些都是身体上的痛苦,引发了心里的痛苦。在极度痛苦之下,绝处逢生。我们大家都还没到了绝处啊,所以你藕断丝连。我告诉你。虽然身在这里受苦,难受,心里还牵着五欲六尘,不知道红尘外还有多少的绳索,多少的无线电牵挂着你的心。能否断尽,看你当下。

  

缚我者谁

  

四祖道信大师,他在修道过程中,也是在思想上认识到了生命不解脱的痛苦,但是他身体没有病。就像在座的诸位现在这样,身心舒畅,坐在这里。但是只要我们一想到,自己还没有解脱,还在轮回当中,还在生死苦恼,在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舍不掉,在这些痛苦的纠缠下,心有余而力不足。多少的红尘影事,多少的梦里观花,听法的时候,可以放下;迈出去的时候,一脚就踩进了红尘。怎么办呢?求解脱。所以四祖他看到了生命的束缚带来极大的不安。他去拜访三祖,跟三祖说,师父啊,我想求解脱。

  

你看,禅宗真正的下手处,一定是证体。解脱道,证得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因为有了我,我们这个根,就跟外界的尘勾结在一起,牢牢地捆住;就象五花大绑,把自己绑住了,丝毫不能自在。看清楚了,知道自己根尘相对,产生六识,就是这六条龙,把我们团团围住,互相勾结,心结太重,烦恼不堪。把我们整个身心捆在三界的牢笼之内。所以,他要求解脱,这句话,他的份量可想而知。他是真想解脱。

  

求解脱的份量

  

我们有些人,想解脱的概念没有份量。有些人想求解脱,往往只是希望佛菩萨、师父,能够加持我、保佑我,让我从家里出来,剃了光头就行了,解脱了。那叫解脱吗?有些人希望,这个丈夫不信佛,捣乱,佛菩萨加持加持,让他信佛,那我就解脱了——你的解脱份量就那么一点。甚至有些人呢,他看别人不顺眼,也知道自己看别人不顺眼不对,所以求菩萨加持加持,让我解脱,让我看他顺眼一点。

  

你的份量有多少啊?你有没有看到,钱财、地位、感情、身份、名字,甚至你的身体和你的思想,都在一个受苦的世界里,团团被困。看到没有?你没有看到,那你的解脱没有份量;所以不到机缘成熟。师父随时都在指点你,点拨你,可是你对你所追求的解脱,往往是非常非常微少的一点点。小孩子看到了无遮大会,他唯一的希望是拿一些玩具和糖果,回去可以吃,可以玩,足够了;而大人呢,可能知道拿一辆车。最厉害的人,他知道拿一颗摩尼宝珠,我一拿回来,万事皆备。因缘不成熟,没有眼光,我们不知道解脱是什么…

《禅心密印 第十三章 痛至极处苦何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