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成就者三要素
层层突破我执
昨天讲过,打七就是要把我们无量劫来的生死根打掉。如果轮回了这么久,还不想了生死;如果在这样短暂的人生中,难得一次打七,还不能遵守我们的规则,其实,这是在障碍自己。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无量劫来的习惯,就是占便宜、找舒服,顺着无明烦恼的我执向外驰求。所以我们在禅七里面,关键是要层层突破我执。凡夫的我执,不但内心中有根本俱生我执,还有思想上后天学习的妄想颠倒的我执;不但执着这个身体为我,而且还执着身外之物,六尘的世界为“我所”。所以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每时每刻都在要求我们的环境,都在判断我们的环境,跟着外境走。
如果禅定功夫稍有得力,那就能够感受到身体和思想的宁静。有时候在你全身心注意在自己的身体上的时候,或者注意在持咒的这个感觉当中,外面的声音往往会使我们的咒和我们的身体粉碎掉。如果你用心很专注,有人打咳嗽,往往会感觉爆炸的声音一样。因为我们真心是遍一切处的,而且真心要离开一切相。所以在这个定心具足、思想专注的状态下用功,外面的声音响了,就能打破外界的六尘干扰。我们看到历史上有很多禅师、大德,他们都是因为外面的声音,而打破自己无量劫来的生死根。当我们不去要求外在的环境——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思想观念全部舍弃;舍弃不了,就如法持咒,如鸡抱卵,绵绵密密把咒念清楚、听清楚。稍有得力,就是所念的咒、能念的心,全部舍弃。即便舍弃不了,也要专注在持咒上面。
出格的见地
古来有大成就的修行者,首先要具有出格的见地。所谓出格的见地,就是不能把从小到大培养起来的知见,当作自己宝贝一样地把它保护起来。我们所有的知见——所知、所见,都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文明背景当中产生的。虽然禅堂有很多规矩,但这些规矩是陶冶一个人堪为大任、成就大乘菩萨的必要条件。而作为正在禅修当中用功精进的人,在见地上一定要独步古今、超越三界。也就是以我们所学的知识、领悟到的佛法精神,要有金刚妙慧的眼光,扫荡一切妄念执情,定将身心世界一眼看透。没有一眼看透世界的气势,我们是成就不了大乘菩萨宏愿的。因为打七最关键的,就是要打开见地。或顺或逆,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我们都能够超越顺逆、是非、苦乐、爱恨的凡夫情执。对环境如此,对道友也是如此;对无情的山河大地如此,对有情众生、各种情景无非如此。所以在我们观念上,在自己的脑子里,把过去所学、所知、所做、所执以为真,这一切通通要扫荡干净。唯独扫荡了我们的执着,我们才有相应的机会。
所以,在禅堂里面是不讲道理,只吃香板;才有道理,便是冤枉。自己在打坐用功过程中,切忌思维佛法的种种。不要去想佛法,这个怎么说、那个师父怎么说;这本经怎么样解释、那个老人怎么开示。做种种思维对我们的见地毫无帮助。所以必须要舍弃一切妄念执情。我们所执着的已经够多了;我们所认为的知识和痛苦也已经够多了。所以这个出格的见地是成就三世诸佛的根本契入点。没有这个契入点,我们永远只能坐井观天——可能还观不到。初地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个才叫坐井观天。我们是坐井看天花板还差不多。所以如果没有出格见地,就在知见上面建立了自己的各种思维分别。所谓精思巧构,在那里想,把问题想通了;其实想通了的那个问题,全部是梦幻泡影,不是真的。所以打七切忌在那里思维,一定要把脑子换掉,把这个曾经让我们快乐和痛苦的脑子扔掉,不要这个脑子了。这个脑子使我们流了多少泪,吃了多少苦,尝了多少冤枉。再用这个脑子,那这个七就白打了。
所以如果是知识份子,有文化,学过哲学,我们就知道,在历史上,古今中外,有各种各样的哲学流派。所有的这些想法,前提基本上都定位在世间,在有“我”的基础上。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知识很丰富,也不要以为自己掌握了多少的本领,要把自己身家性命全部放下。就是不管过去自己有多少业障、多少好事、多少功德,把我们的眼光收敛起来,直通三界之外。有这种出格见地,你的起心动念就不落在凡尘上。所以这是打七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就是他的见地真正地出格了,三界内无有一法可以框得住他,彻底自在,无形无相。我们千万不要把眼光只盯住这个禅堂,看看那个人坐歪了,这个人坐得腿不行;看看那个地方怎么样、这个地方怎么样……不能把眼光短浅到只看眼前。出格见地才能培养出出格的人才。没有把眼光放到三界外,我们不但自己不能解脱,也更不可能去帮助别人解脱,菩提心仅仅只是发而已,不能落到实处。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超拔的意志
见地高明,但是腿痛得不行,怎么办?想咳嗽了怎么办?要有超拔的意志。不忍众生苦,不忍心打扰别人,不忍心让别人因为自己而起心动念。所以,凡是举手投足,都在考虑会不会障碍到别人;而自己呢,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坚定的意志力。我们在修心密的过程中,每天要打坐,要坚持三年。这中间,意志力不足的人,肯定修不下去。没有意志力的人,连打个七都歪歪扭扭的,两个小时都坚持得不好。所以,佛陀说末法时期修很多法很难相应,唯独此心中心,能够使众生得解脱、证菩提,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末法时期的人意志力非常的薄弱。稍有不顺着自己的意,就在那里动乱。所以要求我们每天要坚持两个小时,打七要坚持四个小时——每一座。没有强大的意志力,你坐得就会不如法,到最后就熬时间,根本无心用功。你不知道现在受苦,自己觉得实在受不了了,还要再受一次;忍无可忍,还要再忍一下。这样在无形中,意志力就会坚强起来。意志力不坚强呢,不但打坐坐不好,就是以后在人生中遇到了困难,也很容易就被打倒,所以成就事业就比较困难。我们发现如法修满千座的同修,我认识的几个,事业都非常顺利。
所以我们这一天打坐,有些人感冒了,知道自己咳嗽,我想如果你感冒了,要咳嗽的话,你就在房间里坐,不要进禅堂。因为在房间里用心也是一样的——影响大家确实不好。我们专门安排一个房间出来也可以。就是你不能来这里打坐,这七天都不要进来打。你感冒好了,不会咳嗽了,你再参加我们这个禅七。这样我们坐在这里的人,基本上可以不受干扰一点。但是,总是难免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情景。所以参加的人呢,不要因此而心就被境转了。真有严重的感冒的人,自己要自觉一点;或者我们护七的同修知道了,我们可以劝他。今天如果还有谁打手机的话,那我们马上就停止他打七的资格。你们要检举啊。要是发现打七的人员还在打手机,那你就不要到禅堂里来打坐。我们网开一面,你在外面打七可以,不要进禅堂。因为,这也是我们的意志。你连七天时间都没有,连这点心都放不下,怎么可能会有成就?要怀着一定要成就的心,一定要打破本来的心。还有,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就算自己快死了,也不要跟别人讲话。据说有人回到房间去还在那里讲话。除了跟主七师父请教用功上的事情,生活上的一概不要提。在这里坐得不习惯,那就在房间里打坐;但你要是在房间里打坐,这一个七都在房间里打坐。先跟护七的师父通报一声,说自己实在是坚持不下来了,我们也可以同意的。所以这一点意志力啊,就算受苦,我们也要受下来。
其实大家不知道,正在受苦的时候你发的愿,基本上都能够实现,不要稍微有一点苦你就受不了。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你这一生什么事情都没有成就,据说在零下二十度,院子里放一个大缸,把这冷水倒满,然后你就跳下去,蹲在这个冷水里面,冷到脖子,瑟瑟发抖。在这个时候,你发誓这一生一定要成就什么事情,据说百分之百灵的。因为它实在是太苦了。我不太建议大家这么去做,但是可以说明一点,这一个人的意志力有多么坚强,那他战胜困难的力量就有多大。所以痛苦、烦恼、困难,这些直接的感受,都是我们的心。如果说要倒霉的话,这个天下没有比皇帝当不成,却只能当乞丐的人更倒霉。你知道是谁吗?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他不当皇帝,当乞丐去了,乞士。
所以意志力的培养,就是靠打七,靠集体共修,靠我们有颗爱心,忍受自己。要能做到“恳切苦到”。什么叫恳切苦到?至诚恳切。每个念头都在照顾着自己起心动念。不管是身体腿痛,还是其它的头晕,总之把所有的集中力,看到自己的念头,而不把注意力放到别的地方。苦到,就是挑战我们的极限,看看我的腿到底能苦到什么程度。有些人能够忍受八分的,痛到五六分腿就放下来了,就不想坚持;有些人能坐四个小时的,坐了三个小时他就想放下来,想放松一下,这就是没有苦到。苦要到达你的极限。要有这样子,做起功夫来,我们平常的意志,平常所要发的愿,就很容易完成。
你每天都在坚持自己,认认真真地就要打七,就要打破我执,每一天都在这么坚持,七天时间打开见、思,这是有可能的——如果真正能够时时刻刻都这么用功。古大德为什么用“打七”呢?除了说明第七识需要打以外,七天的时间,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完成。七天是一周,我们现在是五天工作,两天休息,还有两天是多余的,就是你要完成一件事情,五天时间就够了,完成了还可以再休息两天。打七也是一样。你要真正用功,我们讲,掘地五尺,挖地挖五尺,就是五蕴哪,色、受、想、行、识,每一个蕴都给它挖掉,一天挖一个,第五天挖完,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就够了!五蕴能空了,真心就现前了。所以头一天你们已经下来了,这个色蕴有没有把它扔掉?还会不会受这个色壳子的…
《禅心密印 第二章 大成就者三要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