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殊胜关怀——佛法是殊胜之通道
第一节 净宗助念往生
慈悲的佛陀特为众生宣说殊胜的念佛法门,一切众生若能志心念佛,身心自可获得无边利益,更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生死之苦。如《无量寿经》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而为人助念更可说是菩萨大悲宏愿的实践,自利利他的具体表现,功德至为殊胜!
善导大师说:“凡一切人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凡遇有病之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嘱家人及看病人、往来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之语。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罣碍,不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往生即无疑也。”[1]
印光大师也说:“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
这里提出了助念的原因、利益、方法、结果等等,实为言简意赅,包罗净宗之精髓,体现大乘之关怀!现根据世了法师《饬终须知》、大光法师《阿弥陀佛助念法》、慧律法师《临终备览》、叶芳佐居士《回归莲花的故乡》等文[2],将净宗助念往生的相关事项,及其具体操作之方法,撮合如下。
一、什么是助念?
助念,就是当病人,医药无效,寿命将尽,临命终时,请别人“帮助他(她)念佛”,用念佛的功德,送他(她)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完最后的一程。让他安安乐乐,自由自在,往生佛国。这样无论对生者,还是对死者,都有极为重要的妙用之处,生亡两者皆得安乐。
大家都知道,世人都想长寿康宁,谁也不想死,也不愿死,但谁也逃不过无常的定律。无常到来,寿命已尽,不死都不成,怕死也要死,不怕死也要死,人总归是要死的。同时,死的滋味也并不好受,佛说:“人死如活马剥皮”,这是说人死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儿。
不论亡者生前做何行业,只要他有一善行,或者临命终时,获一善友,起一善念,为他助念,诵一佛号,而他本人,也仗此助念,得闻佛号,回光返照,而得超升极乐。
在死亡的过程中,虽然临终者四大分离,当时已不能说话,但他的神识还没有完全离开。并且对世事发生留恋,对未来发生憧憬。恰在此时,用善业辅助他,用佛声指引他,其灵性不昧,随此佛声,自会往生佛国。这是一个人的生死关头;也是人生最后的一著,信佛善友,不可不予助念!
二、为什么助念?
一切众生,生必有死,均不能免,但死有死得安与不安之分。照常理:人生活著要享受,死时也要安乐才对。大抵人在临终时,有下列四种现象:一是怕死,二是痛苦,三是放不下,四是神志不清。这四种事如果不解决,就在家人之哭泣声中逝去,那是死得并不安乐。但如果用“助念”方法呢!那就在临终时,可以开示他、安慰他、提醒他、指引他。让他在念佛声中,身心放下,正念分明,无挂无碍,无恐无怖,自自然然,安安静静,往生佛国,这样就是死得安乐了。
一般人还有一口气在,总不想死,但到气将断时,知道不能再生了,就会希望有个依靠、有个着落。这时用“助念”方法,使亡者能够仗佛光明,万缘放下,皈依大觉世尊,若身若心,都获得最后的归宿,这就是助念的好处。
比如无线电波,只要调频相应,虽隔千里之外,亦可接收。人心也是如此,心念一动,即发出许多“念波”,发出之后,其量周遍,同类相聚。善念与善念相聚,恶念与恶念相聚。善念聚,则善业弥漫,恶念聚,则恶贯满盈。
助念的好处,就是用大众念佛所发出的“念波”,触起亡者念头所发动的第一念!帮助他这一念,持续不断,与十方法界之善念相聚,工夫到家,自然善业盈满。末了,也随此一心不乱之善念,而往生佛国。
普通一般常识也都知道:一念善即是天堂,一念恶即是地狱,是天堂是地狱,全凭当前一念。现在助念念佛,就是要促使亡者,触起其当前一念,把握其当前一念,不使一念有差,误入歧途。提起佛号,与阿弥陀佛相应,而得解脱。
三、为何念阿弥陀佛
助念时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在他成佛之前,曾经发了四十八大愿,其中之一是说:若有人,欲生我的极乐国土,他只要念我的名字,至至诚诚,那怕是只念了十声,也可以生到我的极乐世界来。因此佛教就提倡念佛求往生。这说明亡者欲往生佛国,而佛国的主人,也招手接引,两相吻合,感应道交,必定往生极乐国土。
就拿“阿弥陀佛”来说,阿弥陀汉译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亦即“无量福德”和“无量智慧”。当人生短暂的一期生命必须告一段落时,通过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福德和智慧的信息便可直接传递给临终者,以此来引发出心中本具的欢喜宁静之福德,和光明辽阔之智慧,就能更好地升华生命的层次,最终获得解脱的喜悦!
助念,在我们普通人说,只是很平常的听到念一句“阿弥陀佛”,但在鬼神孤魂等不同时空维度的众生看来,则是金光、是莲华、是众多的佛相。亡者看到金光、看到莲花、看到佛相,自然生起欢喜之心,顿时提升境界,而超生佛国。
在《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里,记载了无数的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实例,其中有许许多多都是在他人助念的情况下往生的,从古到今一直延续下来,时下也常有确凿证据,说明助念往生的事儿,举不胜举。所以念阿弥陀佛就能够往生西方净土,已是不争的事实了。
四、助念方法
助念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掌握:
1、助念应备物品
(1)、设置临时佛堂:桌子一张,可铺上黄布或黄纸,先安置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像,佛像也以病者平时喜欢瞻仰的比较能够使其净心,最好在西面的方向或者清净的地方,但不要过于勉强,以病者能够看得见为好。若限于场地,病者无法得见佛像,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每日请至病者面前,令其熟视一、二次,有助于忆念佛陀而容易专一。
(2)、供佛物品:鲜花、香(以清雅上品为宜,可用纯正檀香,不含化学香料)、红色蜡烛(或用电烛)、清净供水、果品等。
(3)、引罄二把:换班带领念佛,引罄声勿大于念佛声。如果临终者不喜欢听引罄声,则直接整齐念佛即可。
(4)、念佛机、四字佛号录音带或佛号镭射唱盘(CD)。只可作为辅助工具,以防助念者疲劳,不可完全由这些工具代替助念。因为工具没有心灵的“念波”,所以没有效果。
(5)、金光明沙、往生被、咒轮。此为亡者准备之法物。
(6)、椅子:依助念人数酌量预备,天寒时节还需要薄毯包腿,夜里助念,免受风寒。
(7)、助念通告、回向文:以大字书写助念通告及回向文,张贴于门口,俾令素未参加助念之亲友,知悉助念应遵守事项,并共同参与念佛、回向。
以上准备物品,也要看环境和条件而定,并非一律如此,如果条件具足,最好能布置一个庄严的环境,气氛安祥宁静明亮,有助于临终者心安,使之念佛,才是最重要的。
(8)、助念通告:来访探视之亲友及所有家眷务必遵守下列事项:一、念佛中保持肃静。二、大家现在要能表达孝心(爱心)唯有念佛,在念佛声中助送他安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请各位亲友出声念佛,不会念的(念佛不合节拍声调者)小声跟随著念。四、助念之时,切勿焚烧金银纸(以免污染空气影响念佛)、触摸身体(免得因痛楚而生嗔恨心失去正念)、号啕哭泣(若觉悲伤请至他处)、与患者嘘寒问暖(以免妨碍念佛)。五、谈论别的事情,请到其它地方进行。
2、助念须知事项
(1)、助念对象
临终者神识昏迷,如果不是修行功夫很深,就很难保持正念,而念佛不辍,所以必须由亲朋善友为其助念。唯有助念之时,应当征得直系眷属的首肯。若病者或家属没有正信,见人前来助念,就会心生恐惧,或起绝望厌恶之情,拒绝与助念者配合,则助念的实际效果也就很难体现出来了。
家属若已请净众或助念团助念,勿同时邀外道巫师(俗称师公)之流混杂其间,以免妨害正念,又损佛法尊严。若有出家僧众前来助念,家属当代病者顶礼法师。
助念时,应遵守助念通告所列规定,家属及助念团员均听从团长指导,庶几不致令亡者受堕落之苦。当知,成就一人往生,即是成就一人作佛,功德非小,但坏其正念,令堕恶道,罪愆亦非轻。
助念之责,重在家属。能够恭请得到僧尼净众或助念团前来助念,自是甚好,倘若不能,当由家属一力承担,以至诚恳切,助彼正念,此功德利益亦是甚大。临终最后一念,乃升沉之关键,当令自力…
《超越死亡 第五章 殊胜关怀——佛法是殊胜之通道 第一节 净宗助念往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