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清净喜乐。”
反过来说,往生净土极大的违品,就是对娑婆世界的贪著。古德比喻为“抱桩摇橹”,意思是船上的缆绳绑在岸边的木桩上,还摇橹想开船前进,这绝不可能。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心被牢牢绑在娑婆世界的种种事上,还说去往生极乐世界,这是难以办到的。每个人要检点自己,对娑婆世界的事物有一种贪著,就是有一根绳子把心绑在娑婆世界。现在贪心这么强而且越来越发展、增上,吃的、穿的、用的,对物质、对人、对财富、对享受、对感情,每一样都贪得无厌,日益发展,就像已经有无数根非常粗壮、有力的绳子把心绑在娑婆世界,而求生极乐世界的心非常微弱,时有时无,就像只有一根很细的线若有若无地连向净土。对比正反两方面,就知道往生方面的力量非常弱,往轮回方面牵拉、下堕的力量非常强。这就是“抱桩摇橹”,船很难开向极乐净土。
反过来,在“有漏皆苦”上反复思维、抉择、认定,就能彻底破掉贪著娑婆的心,也就把原来一条条绑在娑婆岸上的粗绳子全部解开,这样没有拖累,也就顺风扬帆直往净土了,就是能做到一心向往极乐,整个心连在阿弥陀佛上、连在极乐极世界上,由此就能顺利往生。从这里就知道,通达有漏皆苦是修净土愿极重要的所依,有了它就成了往生强有力的助缘。
最后再总的补充说几句。
有漏皆苦的道理简单明了,并不艰深,但非常重要、非常实用,能指导修行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买不买大房子、搞不搞豪华装修、买不买时髦服装,要不要在世间追求发展,要不要求世间的成就,方方面面的事都可以用有漏皆苦的理来指导。一旦了达有漏皆苦,行为就有了准则。像这一切不必问别人,自己心里很清楚。
过去传统中的很多观念、做法也都可以理解、接受,进而效仿、遵循。比如少欲知足、持盈保泰、居安思危、功成身退、谦受益、满招损等等,很多都能从理上通达。
在“有漏皆苦”上得了定解,就不再是口头上,而是心里真正认识到世间法没有任何可求可做,只剩下一件事,就是求解脱、求菩提。以前在世间是求更多、更好、更新,现在反过来求少、求平淡、求简朴;以前求热闹,现在乐寂静;以前要取,现在不取。别人要取的你舍,而且舍得坦然、舍得决断,因为已经以理抉择清楚了。
在家居士以有漏皆苦的理抉择自己生活、工作、修行的方方面面,非常实用。以前长久存在内心的种种疑惑、种种犹豫不定、种种邪见一概地打破。“有漏皆苦”指明了行人的方向,照亮了路途,从此不再是随波逐流的状态,不会随潮流而转,世间再怎么样,你不会转了。因为已经得了定解,不会被任何邪说、邪缘所转。
很多人以前过了几十年的世俗生活,之后才转过来学佛。以往大量不如理的观念、行为怎么来理清?以三苦的理来看,很多就清楚了。以前在什么地方出了什么问题,是怎么颠倒的,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就开始有智慧能抉择。
以前想过舒适生活的、喜欢升官发财的、好享乐的、好出风头的,以“有漏皆苦”对照,会像照妖镜一样照清个人思想、行为的种种颠倒处。依靠有漏皆苦的理就能有力地改造。
不然,学佛很长时间,很多事还是懵懵懂懂,老的习气、观念还带着。学了佛还是想过奢侈生活,吃、穿、用样样讲究好的,种种享受都是高档次,世间感情还放不下等等。现在借助有漏皆苦的学习,可以指导人转变,从原先迷惑的人转变成真正合格的解脱行者,以这份法乳可以把人养育成解脱道的真实行者,走上圣道,作用非常巨大。
再看这个世间的很多现象,也有智慧眼能看得懂。为什么很多大明星、大名流,恰恰后面非常痛苦,很多年纪轻轻就自杀、精神错乱,很多风光一时的大老板频频跳楼,为什么发生这些现象,也能看得明白。
还能看出世间种种五花八门的修道都是南辕北辙,都是不了义、不究竟,根本不是解脱的正道,也不可能有任何解脱果,都是在寻求本是苦、误以为乐的东西。而且,种种五花八门的学说,也有智慧能辨清真假,对种种冠以幸福、安乐、快乐、温馨、美好等等假名的伪学说、伪主义、伪思想,也像照妖镜一样,全部照得原形毕露。
对现在在家出家的学佛人趣向于世俗化,也能看出完全是歧途。表面上搞得热闹,实际并不是真正的佛教。从有漏皆苦的角度来看,很多都是乱的、不正的。
而且,从此才能真正地奉行释迦佛的教诲,真正做一名佛弟子,守戒、出离、修戒定慧,整个一套在思想上的路都完全打通了。释迦佛在临涅槃前说过一段话,佛说:“要知道,世间都是无常,相聚就必定有分离,不必心怀忧恼,世间的相本是如此,应当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光明息灭愚痴暗。世间实际危险而脆弱,没有坚牢之法。我如今入灭,就像去除恶病。这是应当舍弃的身体,是罪物之物,假名为身,沉没在老病生死的苦海中。智者灭除这个具过患的身体,就像杀了怨贼,哪有不生欢喜的呢?”从这里看出,这个世间、这个有漏身要尽早寻求出离。
你有这个定解,才能在这个充满邪说、充满安乐假象的混乱的时代保持住解脱行者的操行、志愿,才能不为外在种种潮流、学说所转。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不会乱了方寸。
再看解脱道的所为是极有意义的。解脱行者的见解和行为是世间极有智慧的,他的心量广大,所愿高尚。最要尊崇的是奉行释迦佛出世圣法的僧伽,而不是世间的学者、专家、名流。高尚的是解脱道行者,具有智慧的也是解脱道行者。这样会对佛法生起坚信,愿意尽形寿奉行佛法,遵照本师的教诲实行。不再会盲目效仿所谓世间伟人、名人、学者的思想、行为,不再会无主见地随潮流转。唯一只坚定地皈依三宝,行解脱道。
这次有漏皆苦的学习,不能只当作学一点佛法知识,关键是要运用在自己的人生中。比如,学过的“两点一线原理”,就要拿来检点自己以往做过的事,现在正做的事,将来要做的事。想想从前,所思所行是不是按“两点一线”的模式在走,是不是从没有跳出过这个模式?要检点现在正做的每件事、每个动机,是不是有错误?要反问自己:我现在去干什么?是不是又去寻乐?比如去找一个人,是不是为了得到某种乐?去逛商场、看电视、上网、旅游等等,是不是去求乐?凡事都拿来检点一下,如果还是去找乐,那就是无明,就应当放下。
用在将来,就检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不再把宝贵的光阴浪费在追求世间乐上。比如求财、求官、求名、求男女、求世间种种圆满。
像这样常常检点,自己逐乐的意乐和行为就会逐渐止息。这不是听几堂课就会变得无欲无求。凡夫多生养成的习气非常浓厚,只有用“有漏皆苦”的法反复检点、反复纠正,才能真正转过来。
所以是拿这个法来修行,不是听完了法本一放,束之高阁。再过一段时间,法义忘得一干二净。后面又学其它课程,这个法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这样是不行的。真正的修道人,这个法是天天要拿来用的,一直用到成就为止。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维行苦讲记(十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