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維行苦講記(十四)▪P2

  ..續本文上一頁清淨喜樂。”

  反過來說,往生淨土極大的違品,就是對娑婆世界的貪著。古德比喻爲“抱樁搖橹”,意思是船上的纜繩綁在岸邊的木樁上,還搖橹想開船前進,這絕不可能。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心被牢牢綁在娑婆世界的種種事上,還說去往生極樂世界,這是難以辦到的。每個人要檢點自己,對娑婆世界的事物有一種貪著,就是有一根繩子把心綁在娑婆世界。現在貪心這麼強而且越來越發展、增上,吃的、穿的、用的,對物質、對人、對財富、對享受、對感情,每一樣都貪得無厭,日益發展,就像已經有無數根非常粗壯、有力的繩子把心綁在娑婆世界,而求生極樂世界的心非常微弱,時有時無,就像只有一根很細的線若有若無地連向淨土。對比正反兩方面,就知道往生方面的力量非常弱,往輪回方面牽拉、下墮的力量非常強。這就是“抱樁搖橹”,船很難開向極樂淨土。

  反過來,在“有漏皆苦”上反複思維、抉擇、認定,就能徹底破掉貪著娑婆的心,也就把原來一條條綁在娑婆岸上的粗繩子全部解開,這樣沒有拖累,也就順風揚帆直往淨土了,就是能做到一心向往極樂,整個心連在阿彌陀佛上、連在極樂極世界上,由此就能順利往生。從這裏就知道,通達有漏皆苦是修淨土願極重要的所依,有了它就成了往生強有力的助緣。

  最後再總的補充說幾句。

  有漏皆苦的道理簡單明了,並不艱深,但非常重要、非常實用,能指導修行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買不買大房子、搞不搞豪華裝修、買不買時髦服裝,要不要在世間追求發展,要不要求世間的成就,方方面面的事都可以用有漏皆苦的理來指導。一旦了達有漏皆苦,行爲就有了准則。像這一切不必問別人,自己心裏很清楚。

  過去傳統中的很多觀念、做法也都可以理解、接受,進而效仿、遵循。比如少欲知足、持盈保泰、居安思危、功成身退、謙受益、滿招損等等,很多都能從理上通達。

  在“有漏皆苦”上得了定解,就不再是口頭上,而是心裏真正認識到世間法沒有任何可求可做,只剩下一件事,就是求解脫、求菩提。以前在世間是求更多、更好、更新,現在反過來求少、求平淡、求簡樸;以前求熱鬧,現在樂寂靜;以前要取,現在不取。別人要取的你舍,而且舍得坦然、舍得決斷,因爲已經以理抉擇清楚了。

  在家居士以有漏皆苦的理抉擇自己生活、工作、修行的方方面面,非常實用。以前長久存在內心的種種疑惑、種種猶豫不定、種種邪見一概地打破。“有漏皆苦”指明了行人的方向,照亮了路途,從此不再是隨波逐流的狀態,不會隨潮流而轉,世間再怎麼樣,你不會轉了。因爲已經得了定解,不會被任何邪說、邪緣所轉。

  很多人以前過了幾十年的世俗生活,之後才轉過來學佛。以往大量不如理的觀念、行爲怎麼來理清?以叁苦的理來看,很多就清楚了。以前在什麼地方出了什麼問題,是怎麼顛倒的,哪些方面需要調整,就開始有智慧能抉擇。

  以前想過舒適生活的、喜歡升官發財的、好享樂的、好出風頭的,以“有漏皆苦”對照,會像照妖鏡一樣照清個人思想、行爲的種種顛倒處。依靠有漏皆苦的理就能有力地改造。

  不然,學佛很長時間,很多事還是懵懵懂懂,老的習氣、觀念還帶著。學了佛還是想過奢侈生活,吃、穿、用樣樣講究好的,種種享受都是高檔次,世間感情還放不下等等。現在借助有漏皆苦的學習,可以指導人轉變,從原先迷惑的人轉變成真正合格的解脫行者,以這份法乳可以把人養育成解脫道的真實行者,走上聖道,作用非常巨大。

  再看這個世間的很多現象,也有智慧眼能看得懂。爲什麼很多大明星、大名流,恰恰後面非常痛苦,很多年紀輕輕就自殺、精神錯亂,很多風光一時的大老板頻頻跳樓,爲什麼發生這些現象,也能看得明白。

  還能看出世間種種五花八門的修道都是南轅北轍,都是不了義、不究竟,根本不是解脫的正道,也不可能有任何解脫果,都是在尋求本是苦、誤以爲樂的東西。而且,種種五花八門的學說,也有智慧能辨清真假,對種種冠以幸福、安樂、快樂、溫馨、美好等等假名的僞學說、僞主義、僞思想,也像照妖鏡一樣,全部照得原形畢露。

  對現在在家出家的學佛人趣向于世俗化,也能看出完全是歧途。表面上搞得熱鬧,實際並不是真正的佛教。從有漏皆苦的角度來看,很多都是亂的、不正的。

  而且,從此才能真正地奉行釋迦佛的教誨,真正做一名佛弟子,守戒、出離、修戒定慧,整個一套在思想上的路都完全打通了。釋迦佛在臨涅槃前說過一段話,佛說:“要知道,世間都是無常,相聚就必定有分離,不必心懷憂惱,世間的相本是如此,應當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光明息滅愚癡暗。世間實際危險而脆弱,沒有堅牢之法。我如今入滅,就像去除惡病。這是應當舍棄的身體,是罪物之物,假名爲身,沈沒在老病生死的苦海中。智者滅除這個具過患的身體,就像殺了怨賊,哪有不生歡喜的呢?”從這裏看出,這個世間、這個有漏身要盡早尋求出離。

  你有這個定解,才能在這個充滿邪說、充滿安樂假象的混亂的時代保持住解脫行者的操行、志願,才能不爲外在種種潮流、學說所轉。知道自己該怎麼走,不會亂了方寸。

  再看解脫道的所爲是極有意義的。解脫行者的見解和行爲是世間極有智慧的,他的心量廣大,所願高尚。最要尊崇的是奉行釋迦佛出世聖法的僧伽,而不是世間的學者、專家、名流。高尚的是解脫道行者,具有智慧的也是解脫道行者。這樣會對佛法生起堅信,願意盡形壽奉行佛法,遵照本師的教誨實行。不再會盲目效仿所謂世間偉人、名人、學者的思想、行爲,不再會無主見地隨潮流轉。唯一只堅定地皈依叁寶,行解脫道。

  這次有漏皆苦的學習,不能只當作學一點佛法知識,關鍵是要運用在自己的人生中。比如,學過的“兩點一線原理”,就要拿來檢點自己以往做過的事,現在正做的事,將來要做的事。想想從前,所思所行是不是按“兩點一線”的模式在走,是不是從沒有跳出過這個模式?要檢點現在正做的每件事、每個動機,是不是有錯誤?要反問自己:我現在去幹什麼?是不是又去尋樂?比如去找一個人,是不是爲了得到某種樂?去逛商場、看電視、上網、旅遊等等,是不是去求樂?凡事都拿來檢點一下,如果還是去找樂,那就是無明,就應當放下。

  用在將來,就檢點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不再把寶貴的光陰浪費在追求世間樂上。比如求財、求官、求名、求男女、求世間種種圓滿。

  像這樣常常檢點,自己逐樂的意樂和行爲就會逐漸止息。這不是聽幾堂課就會變得無欲無求。凡夫多生養成的習氣非常濃厚,只有用“有漏皆苦”的法反複檢點、反複糾正,才能真正轉過來。

  所以是拿這個法來修行,不是聽完了法本一放,束之高閣。再過一段時間,法義忘得一幹二淨。後面又學其它課程,這個法早已被抛到九霄雲外。這樣是不行的。真正的修道人,這個法是天天要拿來用的,一直用到成就爲止。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維行苦講記(十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