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二)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二)

  巳四、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出门见到一位得了癞症的病人,就问:什么药能治好你的病?

  病人回答说:得到国王身体的骨髓、鲜血等,涂在我身上,病就会好。

  太子听后,便破开身体取出骨髓、鲜血,至诚布施病人,心中没有丝毫悔恨。

  佛说:那时的王太子,就是我的前身。四大海的海水还可以斗量,我为寻求无上正觉所施舍的骨髓、鲜血等,不计其数。

  《大智度论》中说:

  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面住着许多飞禽走兽。

  一次,森林不幸发生了火灾,三面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只有一面隔着大河,群兽被大火逼迫得无处可逃。

  佛说:那时,我是头身体庞大的鹿,力量极大。我前脚跨在大河的一岸,后脚蹋在另一岸上,让所有的野兽都踏我背渡河,直到皮肉都被踩烂,当时以慈悲力一直安忍至死。

  当最后一只兔子走来时,我的气力已经耗失殆尽,但我还是强打精神,硬忍着让它平安走过。

  等兔子过了河,我的脊背也折断了,便堕水而死。

  诸如此类,以大悲心为众生奉献生命的菩萨行,不仅是现在,长久以来一直勇猛修行。

  前面得度的那些野兽,就是今天我的弟子们的前身。最后一只兔子,就是须跋陀。

  佛陀生生世世为了利益众生精进行持,直到今天仍不休息。

  世尊还在《大集经》中说:

  我往昔为了一切众生修持菩萨行。为此法眼,于众生起大慈心。我曾经奉献的身体鲜血,量同大海;施舍乞讨者的头颅眼耳,高似毗福罗山;舍弃的鼻舌等,如同十突卢那;舍弃的手脚等,也等同毗福罗山;施舍的皮肤,可以覆盖整个南赡部洲。

  我也施舍过不计其数的象马、仆人、妻子、王位、国土、城市、宫殿、村落……

  父母、师长身受病苦,无人救护的,我为之救护;无所归依的,我为其归依;无所趣向的,我为作趣向,让他们各得其所,悉皆安住。如是,我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因悲愍一切苦恼众生,而发起大坚固的勇猛心,长夜之中修持无上菩提之行。

  如今在这没有大导师、佛法稀少的黑暗时期,在芸芸众生界中,我发心愿成无上正觉。

  巳五、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以观世音菩萨为例,《法华经·普门品》中,释迦佛告诉无尽意菩萨:

  若有某国土的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就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就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大梵天王身得度者,就现大梵天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就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界大将军身得度者,就现天界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就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就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就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就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就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就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就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就现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就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八部身得度者,就现天龙八部身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就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就像这样,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力化现千百亿化身在无量国土中,永远不断地救度苦难有情。

  《法华经·普门品》偈颂中还说: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假使他人以害心将自己推入大火坑,以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力,火坑顿时便化为清凉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

  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如果在大海中漂流时,遭遇龙、鱼、诸鬼等水难,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波浪便不能淹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

  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在须弥山顶被人推落下山时,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犹如日轮住于虚空般,没有堕落的灾难。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

  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被恶人追逐时,从金刚山坠落,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不能损伤一根毫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

  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遇怨贼围绕,手持刀剑将要加害时,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怨贼皆生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

  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遭遇王难之苦,即将受刑而命终时,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刀杖随即段段断裂。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

  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或者囚禁在狱中,手脚披枷戴锁,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枷锁自然解开而获得解脱。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众生被厄难、无量痛苦逼身之时,以观世音菩萨的妙智力,能救世间苦难。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

  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观世音菩萨具足神通妙力,广大修持智慧与方便,在十方无量国土中,无处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对三恶趣种种生老病死之苦,观世音菩萨都以大悲力逐渐息灭。

  因此,正由大悲的威神力,才使诸佛直至众生界尽之间,相续不断地救护众生。

  如《大乘庄严经论释》中所说:“大悲乃是究竟果地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之源的自性,故具慧者谁不于有情兴起大悲。”

  巳六、摄义

  大乘佛道的根本是大悲心。对于以大悲深入大乘道的入道程序,《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譬如没有树根,就不会出生其它茎、枝、叶、花、果。

  同样,若没有如根的大悲,便不能为利他而忍受各种难行;不能为利他安忍众苦,便不会思惟利益众生的各种方便;远离利益众生的思惟,便不会发起投生[1]的殊胜大愿;不以大愿在三有中获得利益有情的殊胜身,便不能真正成熟无边有情。

  因此,没有大悲之根,就没有为利他而安忍众苦的茎、思惟利生方便的枝、发愿受生的叶、随愿转生的花及成熟有情的果。

  《圣者嘎亚日经》说:“菩萨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有情为所缘,最后成熟有情,犹如妙树成熟殊胜果实,这是大悲大妙树王。”

  总之,若懂得大乘一切道果都是由大悲心所生、所支配,就会知道大悲心在大乘道中,从始至终有何等重要。所以,大乘道的根本即是大悲。

  辰五、特别教诫应以大悲与菩提心的教授为中心分二:一、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 二、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获得定解

  巳一、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

  【若于如是胜道扼要无边教理之所成立,获得定解,于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类,何故不执为胜教授?】

  如果对此以无边教理所成立的殊胜圣道扼要获得定解,则对与菩提心之根本的大悲相关的所有法类,为何不执为殊胜的教授呢?理应执为殊胜教授。

  “如是胜道扼要”:“胜道”,是超越声缘道的大乘道,其扼要即是大悲。有了大悲,最初即能引生菩提心,可入大乘之门;中间串习大悲,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便能在大乘道上辗转升进,不退小乘;最后以大悲可饶益一切有情。因此,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

  “无边教理之所成立”:“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是以无数教证、理证所成立,是诸佛如来一再印定、千真万确的事实。

  【故如响那穷敦巴说:“于觉沃所虽请教授,终惟教云:舍世间心,修菩提心。”善知识敦巴讥笑告曰:“此是掘出觉沃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

  因此,须如以下对话所显示的那样,来了知佛法的扼要。

  有一次,响那穷敦巴说:“虽然向阿底峡尊者请求教授,但尊者始终只是教诫:“舍弃世间心,修菩提心。””

  善知识仲敦巴笑着告诉他:“这可是掘出了大觉沃所有教授的核心啊!”

  巳二、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获得定解

  【获决定解,惟此最难,故应数数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论,求坚定解。】

  须获定解之处,唯独这一点(大悲与菩提心是大乘的核心)最为困难,所以应当数数积累资粮、净治罪障,并且阅读《华严经》等诸大经论来寻求定解。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以二百三十种比喻,极其广泛地赞叹了菩提心的功德。“等”字,包括《集学论》、《入行论》、《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等。

  【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惟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

  如吉祥敬母所说:世尊!您的心宝即是菩提心,这是正等觉菩提的种子,唯有世尊您才了知的精华,其他人则难以对此获得定解。

  卯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一、从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二、增上意乐与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诸余因果”,是指除“悲”以外的知母等六支,“此”是指悲心。

  辰一、从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分三:一、以悦意相可使欲令有情离苦之心猛利生起 二、亲之究竟是慈母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引生悦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三、观有情为亲人窍诀之出处

  【初从知母乃至于慈为因之理者。】

  巳一、以悦意相可使欲令有情离苦之心猛利生起

  【总欲离苦,数数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

  总的来说,欲令有情离苦的善心,只要反复思惟有情的痛苦,就能生起。但是,要让这种心容易生起并且猛利、坚固,则首先必须将有情观为悦意、可…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