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龙舒净土文讲记(四)▪P2

  ..续本文上一页久,八哥鸟舌上生出一朵紫莲。

  试想:阿弥陀佛若没有度生神力,能让鹦鹉、八哥等畜类径生净土吗?八哥鸟都念佛立化,直出轮回,可见阿弥陀佛名号有点铁成金之神力。既然佛的威神能度脱畜类,必定更能度脱远胜畜类的人类,所以只要一心皈依,定能往生西方。

  净土总要三

  以下几篇讲到弥陀因地修行成佛的历程,亦即建立极乐净土的过程,成就万德洪名的过程。佛果地利他的威德来自因地的大愿大行。我们能了解佛因地的大愿大行,由因推果,就会信解佛愿真实不虚,缘起真实不虚,净土功德真实不虚,持名得加持真实不虚。

  【经又云:无量无数劫以前,有世自在王佛出,化度众生。是时有大国王,往听说法,遂有觉悟。乃舍国王之位,而往修行,号曰法藏比丘。即阿弥陀佛也。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大愿。愿愿皆为济度众生。】

  《无量寿经》里又讲:无量无数劫以前,有世自在王如来出现于世,化度众生。当时有位大国王前来听佛说法,由此生起觉悟,舍王位出家,随佛修行,名为法藏比丘。即阿弥陀佛的前身。

  当时法藏比丘愿力宏深,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下四十八大愿,愿愿都为救度一切众生。

  【发此愿已,乃精进以了生死,次入菩萨地。了生死者,乃生死自如也。入菩萨地者,内则修慧,外则修福也。】

  愿是计划,不是一发就能落实,要经长期修行,才能圆满。法藏比丘发愿之后,精进修行,由此了脱生死,之后趣入菩萨地。“了生死”是指在生死中自在无碍,不再被生死所拘。“入菩萨地”即内修慧,外修福,福慧双修。

  【修慧者,使慧性日广于一日,至成佛时,则慧性含虚空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也。】

  “修慧”,是由修习使本有的慧性日益广大,至成佛时,慧性含裹虚空世界,十方三世的因缘、现相等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修福者,乃托生于一切众生中,同其形体,通其语言,以设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微细虫蚁,皆托生于其中。如此无量无数劫来,设化众生。夫设化众生者,无非得福也。得福而不受用,故其福愈积而愈大,久则遍于虚空世界矣。福大则威神大。譬如世人,官大则势力大。是以威神无所不可,方得成就所愿而入佛位。】

  “修福”,是指托生在一切众生中,示现同类的身体、语言,以设立教化。法藏比丘自发下利生大愿后,上自天帝,下至微细虫蚁,都托生其中。如此无量无数劫来,设化众生。而教化众生,无不得福。有福而不受用,福就愈积愈大,久之遍于虚空世界。福大,威神就大,如世间人,官大势力就大。因此,当威神达到无所不可时,才实现度生所愿,而入佛位。

  《抛石经》中说:南赡部洲一切众生福德之和,不及统摄一洲铁轮王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二大部洲一切众生福德之和,不及统摄二洲铜轮王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亿统摄四洲金轮王福德之和,不及一四大天王眷属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亿四大天王眷属福德之和,不及一四大天王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亿四大天王福德之和,不及一忉利天眷属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亿忉利天眷属福德之和,不及一忉利天王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与此类同,夜摩天众及天王,兜率天众及天王,化乐天众及天王,他化天众及天王,大梵天众及天王,乃至色究竟天,前前福德的万亿倍,不及后后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亿色究竟天王的福德之和,不及一安住慈心三昧菩萨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亿安住慈心三昧菩萨的福德之和,不及一一来菩萨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恒河沙数一来菩萨的福德之和,不及佛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算分之一、数分之一、譬喻分之一。

  从这段校量就知道佛的福德周遍虚空法界。福德至最圆满位时,威神就无所不能,此时才能成就圆满普度众生的愿力。

  【是初发愿以至成佛,无非为众生者。故人至心信向,念其名号。现世必蒙福佑,身后必径生极乐世界。】

  由于佛从初发愿直至成佛间,修福、修慧、建立净土,一切所为无不是为利众生。因此,人至心信向,念佛名号,现世一定得佛赐福佑护,命终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以上以三个理由证成“至心念佛,现世得蒙福佑,身后往生极乐”:一、佛从初发愿至成佛,一切修行都为利益众生;二、成佛时,智慧遍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三、成佛时,福德圆满,威神广大,无所不能。由第一,佛一定利益众生;由第二,皈依佛、持念佛名,佛一定悉知悉见;由第三,佛有能力满足众生所愿。所以,至心念佛,佛悉知悉见,佛又有利益心和利益能力,所以现世决定得佛福佑,身后往生极乐。

  【若能精心想其形相,现世必见佛之真身。以佛之威灵无所不在,而人心念与佛纯熟,则自然交通,故佛现其身也。详见第五卷。】

  若能精心观想佛的形相,现世必见佛的真身。以佛威灵无所不在,而人心念佛纯熟,就自然与佛心交通,佛就在他心前显现身相。

  比如,人造卫星发射的电磁波充满地球空间,某处的电视机调整好接收频率,与卫星发射的电波频率相应,就能立即在屏幕上显现画面。电波充满地球空间,喻佛威神,无处不在;电视机调准频率,喻念佛纯熟与佛相应;屏幕上显现影像,喻念佛者心前显现佛身。

  举一个例子:

  东晋居士刘遗民,于庐山依止慧远大师修持净土,专精坐禅修观。修了有半年,就在定中见佛光照耀,大地遍现金色。

  他住山十五年的最后一年又在观想念佛时,见阿弥陀佛紫金色身,毫光普照,垂手接引,降临于屋舍中。

  刘遗民不胜欣庆,向佛悲泣说:“多想如来为我摩顶,袈裟覆于我身!”佛当即为他摩顶,袈裟覆身。

  又一日,他观想念佛时,见身体入七宝大池。池中开敷青、白等各色莲花,池水湛湛,广无边涯。池中有人,顶有圆光,胸有“万”字,指着池水说:“这是八功德水,你可以喝。”刘遗民饮水后,感觉甘美盈口。出定时,还感觉身体毛孔散发异香。他说:“这是我往生净土的因缘到了。”

  总之,佛心遍于一切处,我心就在佛心中;我心遍于一切处,佛心就在我心中。佛心、我心无毫厘距离,如水乳交融,水中有乳,乳中有水。在心心交融中,佛以愿摄我,我以念向佛,如磁石吸铁,感应道交。

  

  

《龙舒净土文讲记(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