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舟赞讲记(四)

  般舟赞讲记(四)

  丙四、极乐图卷四分六:一、普劝相亲 二、还归故乡 三、宝楼庄严 四、空会庄严 五、身相庄严 六、幻变庄严

  

  丁一、普劝相亲

  普劝同生知识等 同行相亲莫相离

  这里善导大师劝导:修净业的人,需要亲近善友、远离恶友,普劝同求往生的行人,你们同行相亲,修菩提行要互相依止不离。

  

  父母妻儿百千万 非是菩提增上缘

  念念相缠入恶道 分身受报不相知

  或在猪羊六畜内 披毛戴角何时了

  我们为人该怎么依止友伴,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既然是要远离娑婆、往生净土,那就必须依止清净的缘,远离染污的缘。如果接触的是世间染污缘,那就增上生死;反过来,接触的是清净的缘,那就增上净土因缘。

  这个世间不论父母、妻儿,乃至百千万的世间因缘,都不是菩提的增上缘。就因为世间人的思想、见解都是随顺生死,这些方面缘结得深,那就会在念念缠绕当中入于恶道。今生以世俗因缘相聚在一起,但死了各走各的路,你受你的报,我感我的果,以后就互不相识,有些就在猪羊六畜里投生,披毛戴角,不晓得何时了脱。

  

  丁二、还归故乡

  庆得人身闻要法 顿舍他乡归本国

  庆幸的是自己已经得到暇满人身,而且在得人身时已经闻到了净土要法,因此就能在短暂的一生过后顿时就舍弃他乡,回归故乡。

  

  父子相见非常喜 菩萨声闻亦复然

  当你往生时,阿弥陀佛就是慈父,你就是法子。得生的时候,父子相见,非常欢喜,还有莲池会上的兄弟,也就是无数菩萨、声闻一见面也都非常欢喜。

  

  或将游行入林看 或坐华台登楼观

  观见弥陀七宝国 地上虚空光相照

  即作神通遍佛国 处处供养无边会

  一一大会随人入 入处唯闻平等法

  往生之后见到阿弥陀佛,见到清净大海众菩萨、无量声闻,这些都是自己的法侣。

  他们带着自己到极乐世界里去观看,或者带着入到宝林里去看,或者带着自己坐在莲花台上,或者登上楼观。这时登上楼观,遥望阿弥陀佛无边的七宝庄严的国土,整个国土,无论地上还是虚空,都放着光明,互相照耀。

  这时候,这位新往生的佛子就作神通,周遍游历无边的极乐佛国,佛国极为广大,没有限量。他一处又一处地去供养无边的法会,就在极乐国的这边、那边、上边、下边,或者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处处有无边的法会。这位佛子在每个法会当中都随着净土圣众进入,在法会里听到的唯一是平等法。

  

  四种威仪常在定 不出三昧作神通

  一一神通到佛会 会会听法证无生

  往生之后,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不出三昧定境而作神通。施展的一一神通,入到佛说法的法会;在每一法会中听法,就证得无生空性。

  

  般舟三昧乐  极乐安身实是精

  我们在哪里安身呢?三界的上下一切处,全无安乐,全无清净,而极乐世界是涅槃界、无为界、清净界,在这里安身才真是精妙。

  

  丁三、宝楼庄严

  金楼玉柱琉璃殿 真珠宝阁百千行

  重重罗网相映饰 宝绳交络垂铃佩

  昼夜香风时时动 声内皆称三宝名

  彼国众生心眼利 闻一悟解百千门

  黄金的楼,白玉的柱,琉璃的殿堂,由珍珠严饰合成的宝阁,百行千行。在宝楼阁中,有一重一重的罗网覆盖在上面,罗网也是珍珠所成,彼此互相辉映严饰。又有宝绳一条一条地交织在一起,宝绳上垂着铃铛,昼夜时时有香风吹动铃铛,发出妙声,声音里都在称赞佛法僧三宝。佛国的众生心眼明利,听一个声音就能领悟百千法门。

  

  般舟三昧乐  处处安身不如彼

  般舟三昧乐!无论在何处安身,都不如极乐净土。

  

  丁四、空会庄严

  共诸童子游空戏 手散香华心供养

  身光璎珞互相照 一切庄严光亦然

  和净土的童子们一起在虚空里游戏,手里抛散香花,内心诚敬供养。在虚空中,彼此的身体放光,璎珞也发光,互相照耀。极乐的万物都具足庄严,光明也不例外。

  

  或奏乐器供养佛 化佛慈悲遥授记

  同生知识百千万 乘华直入虚空会

  会会不同无亿数 彼此相遇无障碍

  一切时中常说法 见闻欢喜罪皆除

  在虚空里,有时用乐器演奏音乐来供养阿弥陀佛,在自己诚心供养佛的时候,就得到加持,从弥陀法身里化现的佛慈悲地远远来给你授记。

  一同往生的善知识百千万数,一齐乘着莲花,直接入到虚空中的法会。在虚空法会里,一会一会都不相同,里面有数不清的大众。

  彼此相遇的时候,毫无障碍,你要想见面,全都能见。极乐世界里,一切时都在演说妙法。见到了这些清净的境相,见到了佛,见到了菩萨,见到光明、见到莲花等等,耳根闻到佛说法的妙音、鸟说法的妙音、音乐的妙音等等,这样见闻的时候,心里就能生起法喜,罪障随着就消除。

  

  丁五、身相庄严

  佛与圣众身金色 光光相照心相知

  相好庄严无殊异 皆是弥陀愿力成

  极乐世界佛和圣众的身体,都是紫磨真金色。身体放的光明互相照耀,彼此之间都心领神会,你的心、我的心互相知道。而且个个具足相好庄严,无有差异。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世界?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

  

  丁六、幻变庄严

  地上虚空人遍满 神通转变自然知

  或作华楼宝云盖 化鸟连声奏法音

  法音旋转如云合 彼国人天闻即悟

  一劫多劫长时劫 但受法乐不思议

  极乐世界去看的话,宝地上、虚空里遍满了圣众,每个极乐圣众都有无碍的智慧神通,可以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可以摄多为一,由一化多,可以远转为近,转近为远,以如意神通随意地变现。或者化成莲花的楼、宝云的盖,所化的灵鸟连连鸣叫,里面传出微妙的法音,法音在虚空中旋绕,像云彩聚合般。佛国的人听到这些法音,就能开悟。无论是一劫、多劫,还是再长的劫,唯一就是感受不可思议的法乐。

  

  般舟三昧乐  极乐庄严门尽开

  极乐净土无量庄严的门完全给你打开。

  

  丙五、极乐图卷五分三:一、眷属庄严 二、自在闻法 三、水岸庄严

  丁一、眷属庄严

  普愿有缘同行者 专心直入不须疑

  一到弥陀安养国 元来是我法王家

  兄弟因缘罗汉众 菩萨法侣为知识

  普愿有缘的同行人,你们就专心地直接趣入净土,不需要怀疑。一到阿弥陀佛的安养国土,你就会知道:原来这就是我的法王之家!

  入了极乐世界之后,以修行四谛十二因缘的罗汉众为兄弟,以菩萨法侣为善知识,这些就是极乐世界的眷属。

  

  丁二、自在闻法

  或行或坐皆闻法 或去或来无障碍

  或入宝池灌身顶 或在干地宝沙中

  抃水微波出妙响 声中纯说慈悲法

  不论行走、端坐,都是在闻妙法;不论是去是来,都自在无碍。或者入了宝池,有八功德水灌在自己身上、顶上;或者在干地宝沙中,手拍击着水,水有微微的波澜传出响声,声音里纯一演说慈悲的法。

  

  丁三、水岸庄严

  德水清澄千万里 宝沙映彻如不深

  四岸庄严七宝间 底布金沙百千色

  色色不同辉光照 宝树飞华落水中

  树树垂条如宝帐 周匝由旬三十万

  宝池里八功德水非常清澈、澄明,宝池非常辽阔,而且水底的宝沙看得一清二楚,好像水根本不深,宝沙就在眼前。

  东南西北的水岸都非常庄严,由金、银、琉璃等的七宝间杂而成。水池底下的金沙不断地发出百千种的色光,每一种光色都不同,辉光映照。宝树上的妙花飞落水中,岸边一棵棵宝树垂下枝条,像纱帐一样。宝树的覆盖面很广,方圆三十万由旬。

  

  根茎枝叶七宝间 一一宝流无数光

  微风起时更相触 六天音乐无能比

  化佛菩萨恒沙众 一一树下听真声

  般舟三昧乐  一入不退至菩提

  宝树从根到茎到枝到叶,都是由七宝间杂合成。比如,黄金为根、白银为茎、琉璃为枝、玛瑙为叶等等。然后,树上根、茎、枝、叶上的一一妙宝流现无数光明。微风吹起时,枝与枝接触、叶与叶接触,发出妙响,六天的音乐根本不能相比。化现的佛、菩萨、恒沙大众都在树下听着这种妙音。

  般舟三昧乐,一进入极乐世界,就获得不退转,直至菩提。

  

  丙六、极乐图卷六分二:一、光楼赞佛 二、劝行佛教

  丁一、光楼赞佛

  宝地宽平众宝间 一一宝出百千光

  一一光成宝台座 光变为楼百千亿

  化天童子无穷数 悉是念佛往生人

  或登宝座楼中戏 不饥不渴湛然常

  净土的宝地宽广平正,宝地是由众多妙宝间杂合成,一一妙宝发出百千光明,一一光明化作宝台、宝座,变成百千亿宝楼。

  化出的宝台、宝座、宝楼上面,有不可计数的诸天童子,都是念佛往生的人。这些诸天童子或者登上宝座,或者登上宝楼,彼此嬉戏,没有饥饿、干渴,他们不是胎生的身体,而是金刚不坏身,所以是“湛然常”,身心恒时是清净的、光明的,没有饥渴、浊秽、苦恼。

  

  或入光明百宝殿 正值大会赞弥陀

  或道从今至佛果 长劫赞佛报慈恩

  不蒙弥陀弘誓力 何时何劫出娑婆

  自到已来常法乐 毕竟不闻十恶声

  眼见如来耳闻法 身常从佛喜还悲

  何期今日至宝国 实是娑婆本师力

  若非本师知识劝 弥陀净土云何入

  或者入到光明灿烂的百宝楼阁,进去时正赶上大的法会,在赞颂怙主阿弥陀佛。

  法会里,有些圣众说:我从今乃至菩提果,要长劫一直赞叹佛,一直报答佛的慈恩,要不是蒙佛的大愿力摄持,我何时何劫能出娑婆呢!自从生到极乐世界以来,我恒时都在法乐中,听不到任何十恶的声音,清净的佛国根本没有杀盗淫妄,没有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不必说现象,连名字都没有。

  眼睛见的是如来真金色身,耳朵闻的是微妙法音,六根接触的是佛国无量清净境缘,身体时常跟随阿弥陀佛。一想到这里,内心是又喜又悲。我怎么想得到今天能生到宝严净土,这实在是娑婆本师释迦如来的恩德,要不是本师…

《般舟赞讲记(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般舟赞讲记(五)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